一种计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7-23  11

专利名称:一种计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称量装置,是一种包括应用砝码或其他平衡块的称量仪器。
现有的机械秤量装置,特别是适用于包装机的计量装置,其杠杆联接一般采用刀子刀承式连接结构,由于刀子刀承式使用后容易磨损,而影响计量精度;而且由于刀子刀承的加工精度和组装时的积累误差,如刀子刀承的垂直度、秤杆与机架的水平度、机器振动引起的秤杆摆动等,都造成了原有机械秤的计量的不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不易磨损、计量准确、结构简单的一种计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计量装置,包括机架、称量杠杆,其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是称量杠杆包括上杠杆、下杠杆,上、下杠杆的支点均用簧片与机架顶部固定连接,下杠杆的力点端与上杠杆重点端通过簧片连接,上、下杠杆的重点端均通过簧片分别与秤砣连接装置和被秤量物连接装置相连。
上、下杠杆的支点处均具与上、下杠杆主体垂直的突起,突起两端均装有一征簧片,簧片与机架顶部固定连接。
下杠杆的重点端具与下杠杆主体垂直的突起,突起两端均装有一片簧片,簧片与被秤量物连接装置连接。
上杠杆上装有一个游铊。
下杠杆支点端与横向固定在机架上的簧片固定连接。
机架上装有上杠杆限位器,上杠杆的力点端装有接触片,机架上装有相应的无接触开关。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杠杆的支点、力点、重点都采用弹簧片吊挂连接,没有磨损环节、不需润滑,正常使用没有故障;下杠杆的支点采用横向平形簧片固定,使秤杆相对稳定,不受机器振动的影响,其灵敏度高、计量误差小,动态误差≤0.4%;使用寿命长,其使用期限是刀子刀承式的几倍到几十倍,且节约材料、减少加工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向视图。
一种计量装置,包括箱体式机架24、上杠杆4、下杠杆8,下杠杆8的支点处、重点处各具一水平并与下杠杆8主体垂直的突棒,使下杠杆呈“干”字形,下杠杆8支点处的突棒两端通过两簧片3、3a吊挂在机架24的顶部,下杠杆8重点处的突棒两端与两簧片9、9a连接,两簧片9、9a通过螺栓及压板压紧,簧片9、9a的下端用夹板10铆紧,夹板10上钻一孔用销轴12连接蹄形吊挂11,下可接被测重物盛置装置。下杠杆8的力点端用螺钉22和压板与一簧片7紧固,簧片7的上端与上杠杆4的重点端相连,其连接方式也采用螺钉22a及压板紧固,下杠杆8的支点端与固定在机架24上的水平簧片16连接,使整个系统相对稳定。上杠杆4的支点处具一水平且与上杠杆4主体垂直的突棒,使整个上杠杆呈“十”字形,该突棒两端通过两簧片6、6a与机架24顶部吊挂连接。上杠杆4的力点端用螺栓20及压板压紧簧片19,簧片19下端用夹板18铆紧,中间钻一孔用销轴连接配重铊15。配重铊15上可用蹄形接头17。上杠杆4上还可配一小游铊5,改变其位置,可实现微调,箱体式机架24上还装有上杠杆4的限位器2。本设备在具体应用于某一机器时(例应于用包装机),上杠杆4的力点端还可装接触片21,机架24上装相应的无接触开关1,被测重物达到预定重量时引通无接触开关1工作,带动相应其它电控设备,以实现定量秤重的目的,当然,本设备也可单独作为称量装置使用。图中还包括固定螺栓13、14、20、23。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合适实施例。
权利要求1.一种计量装置,包括机架、称量杠杆,其特征在于称量杠杆包括上杠杆、下杠杆,上、下杠杆的支点均用簧片与机架顶部固定连接,下杠杆的力点端与上杠杆重点端通过簧片连接,上、下杠杆的重点端均通过簧片分别与秤砣连接装置和被秤量物连接装置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下杠杆的支点处均具与上、下杠杆主体垂直的突起,突起两端均装有一片簧片,簧片与机架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杠杆的重点端具与下杠杆主体垂直的突起,突起两端均装有一片簧片,簧片与被秤量物连接装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杠杆上装有一个游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杠杆支点端与横向固定在机架上的簧片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架上装有上杠杆限位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杠杆的力点端装有接触片,机架上装有相应的无接触开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计量装置,包括机架、称量杠杆,称量杠杆包括上、下杠杆,上、下杠杆的支点均用簧片与机架顶部固定连接,下杠杆的力点端与上杠杆重点端通过簧片连接,上、下杠杆的重点端均通过簧片分别与秤铊连接装置和被秤量物连接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使用寿命长、不易磨损,计量准确。
文档编号G01G1/32GK2211596SQ9424264
公开日1995年11月1日 申请日期1994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1994年9月24日
发明者戴卫彬 申请人:戴卫彬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