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电能表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7-23  11

专利名称:一种多功能电能表的制作方法
本案是关于一种多功能电能表的发明专利申请。
目前,多功能电能表大多以感应式电能表为母表,以具有计量信号输出、分时计能、最大需量记录、断相记录等一项或多项功能的子表所组成。母表和子表有的分立,有的合装。在分立式的母表和子表之间,必须传输信号。在整体式多功能电能表和表外之间,或者为了人工检索,或者为了停电抄表,或者为了和计算机联网等等,都必须有传送信号的通道。可是母表的原接线盒都没有空余接线端,上述通道只能采用增设专用电缆插口或更换母表原接线盒的办法来解决。然而前者必须在母表外壳上另外开孔,因而得更改原设计、设备和工序,不但耗费甚大,且只能限于在工厂中组装。很难对数量巨大但分散的母表,在其现场为表壳开孔安装电缆插口。后者因母表的型号、规格、数量不一,厂家很难恰到好处地备妥用于更换的新接线盒,且废弃原接线盒也是不小的损失。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把子表与母表装配时,不必在母表外壳上另外安装电缆插口,也不必更换母表原接线盒的多功能电能表。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通过母表原接线盒的接线端传输信号。


图1是实施例。图中DB为整体式多功能电能表,设其子表具有和计算机I2C BUS挂接的条件。DL1、DL2是母表的电压线包。ZJ是中继装置,可安装在DB和计算机之间的适当处。B1~B4用于传输载波信号,并使子表及计算机系统与电网隔离。C1~C4是载波旁路电容器。甲、乙、丙、丁是双向传输电路。A、B、C是电网的三相。2、4、7是某型母表原接线盒的接线端编号。由图可见,表内外信号经由母表原接线端进出,不必另外接线。因而不必在母表外壳上另外开孔安装电缆插口或更换原接线盒。由于载波频率远高于工频,且幅值有限,并经C1~C4滤波,故对母表的计量精度没有影响。
图2是图1数据线的实施例。时钟线可仿此设计。图中BL31、BL32和BL41、BL42分别是B3和B4的绕组。K31~K34和K41~K44是模拟开关,当其控制端为高电位时开关闭合。F1、F2为非门。31、32和41、42分别是双向传输电路丙、丁的数据信号和控制信号端。振荡、调制、功放、放大、解调、缓冲等方框的机理是公知的。设此时DB处于从器件地位,则令32为低电位而42为高电位,使K31、K32闭合,K33、K34断开,K43、K44闭合,K41、K42断开。使丙处于接收状态而丁处于发送状态。如计算机向DB发出读取计量数据的指令,该指令从41端→K44→调制→功放→K43→BL42—BL41—→BL31→BL32→K31→放大→解调→缓冲→K32→31端→子表有关电路,控制子表进行读操作。这时32转为高电位而42转为低电位,使丙进入发送状态而丁进入接收状态。则子表的计量数据→31端→K34→调制→功放→K33→BL32→BL31→BL41→BL42→K41→放大→解调→缓冲→K42→41端→计算机。其他信号的发送和接收过程类此。当然,上述过程必须有时钟配合。如32和42端电位及其变化,就是在时钟的协调下由有关硬件或软件确定的。因不属本案论述范围,且机理公知,故略。
本申请的解决方案不限于上例。只要可通过母表原接线盒的接线端传输信号,且无碍母表计量精度的方案,都可采用。
本技术的实施,可免除前述弊端。特别有利于在用户现场,用子表把各式各样的母表改装成多功能电能表。既可充分利用现有仪表,降低成本,还可免除因在现场为母表外壳开孔安装电缆插口而带来的诸多问题。如1、钻孔时因剧烈震动而损伤母表机件或引起调整元件、紧固元件的松动或移位,轻则影响母表精度,重则使母表损坏。2、钻屑落入表内或其他设备内,造成电气短路或机械梗阻。3、钻孔时不慎直接钻伤表内机件。4、新开孔洞密封困难,不能保证仪表的气密性。5、按规定所有插口必须铅封,但因须不时启用而加封困难,不加封又留下管理漏洞。6、由于分散加工,物质条件、工艺水平、人员素质不一,难于保证质量而留下隐患、等等。可见本申请可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使装配工作不但可在工厂而且可在用户的现场进行。
权利要求
1.一种以感应式电能表为母表,以具有计量信号输出、分时计能、最大需量记录、断相记录等一项或多项功能的子表组成的多功能电能表,其特征是在把子表与母表装配时,不必在母表外壳上另外安装电缆插口,也不必更换母表原接线盒。
2.依据权利要求1,其特征是通过母表原接线盒的接线端传输信号。
全文摘要
一种以感应式电能表为母表,以具有计量信号输出、分时计能、最大需量记录、断相记录等一项或多项功能的子表组成的多功能电能表,由于可通过母表原接线盒的接线端传输信号,所以在把子表和母表装配时,不必在母表外壳上另外安装电缆插口,也不必更换母表的原接线盒。因而可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使装配工作不但可在工厂而且可在用户的现场进行。
文档编号G01R11/56GK1129807SQ9510077
公开日1996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1995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1995年2月23日
发明者刘汪, 刘华 申请人:刘汪, 刘华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