钯-103和碘-125复合密封籽源、源芯及源芯制备方法

xiaoxiao2020-6-23  432

专利名称:钯-103和碘-125复合密封籽源、源芯及源芯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含放射性物质的医用配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钯-103和碘-125复合密封籽源、源芯及源芯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组织间植入治疗是将放射性籽源植入肿瘤组织,利用籽源源芯放射出的射线杀伤 杀死肿瘤细胞,达到治疗肿瘤和缓解疾病的目的。组织间植入治疗已用于各种实体肿瘤的 治疗,如前列腺癌、乳腺癌、肝癌、肺癌、脑癌、卵巢癌等,取得了与外科手术、外放射治疗相 同甚至更好的治疗效果。组织间植入治疗分为暂时性植入和永久性植入,暂时性植入是指 将放射性籽源植入肿瘤部位,治疗一段时间后取出;而永久性植入是指将放射性籽源植入 肿瘤部位不再取出。永久性组织间植入治疗通常采用由半衰期较短和射线能量较低的放射 性核素制备成籽源,如碘-125籽源和钯-103籽源。碘-125半衰期为59. 6天,γ射线平均能量为28keV,初始剂量率为9cGy/h,适用 于治疗分化较好、增长缓慢的肿瘤;钯-103半衰期为16. 96天,γ射线平均能量为23keV, 初始剂量率为20cGy/h,适用于治疗分化较差、增殖迅速的肿瘤。许多文献对碘-125和 钯-103用于治疗前列腺癌等实体瘤治疗的疗效作了广泛深入的报道,例如Ling et al.运 用线性四元模型在理论放射生物学的基础上比较了碘-125和钯-103的疗效,结论是在临 床应用剂量的基础上,碘-125在治疗增殖较慢的肿瘤占优势,而钯-103对杀死增殖迅速的 肿瘤细胞效果要好于碘-125。又如Nag et al.的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钯_103治疗分化差 的癌瘤更为有效。因此基于上述及其它的一些研究成果,碘-125常用来治疗早期的肿瘤, 而钯-103多用于治疗中晚期肿瘤。治疗用钯-103密封籽源是将放射性钯-103固定于银棒,焊封于钛或钛合金管中 制成的。放射性碘-125固定到银棒上的方法通常采用电镀法和化学吸附法。电镀法由于工 艺复杂、仪器设备要求高,生产周期长等缺点,难以推广应用。相对而言,化学吸附法工艺、 设备简单,生产周期短,易于在大规模生产中应用。例如美国专利4323055公开了一种化学 吸附法,该方法是将银棒用亚氯酸钠和6mol/L的盐酸混合液处理1. 5小时,使银棒表面氧 化、氯化,得到表面覆盖氯化银沉淀的银棒;再将其与碘[125I]化钠溶液在pH = 10的条件 下进行离子交换反应18小时,使氯化银沉淀转化为碘[125I]化银沉淀。该方法中,亚氯酸 钠不是常规试剂,市场上难以采购;而且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有刺激性气味的氯气,对环境 造成污染。治疗用钯-103密封籽源是将放射性钯-103固定于银棒,焊封于钛或钛合金管中 制成的。放射性钯-103固定到银棒上的方法通常采用电镀法和化学镀法。电镀法工艺复 杂、仪器设备要求高,生产周期长,难以进行规模化生产。而化学镀法工艺、设备简单,生产 周期短,易于推广应用。例如中国专利ZL01105243.0公开了一种化学镀法,该方法是以氯 化钯、氯化铵、氨、次磷酸钠为主要镀液成分,调节PH= 10,在35°C下化学镀1小时,使银棒 表面覆盖一层钯-103。该方法中得到的表面覆盖钯-103的银棒难于在上面吸附碘-125,只能制备钯-103籽源。目前的研究多是把单种核素籽源植入肿瘤进行治疗。碘-125和钯-103两种放射性籽源可以混合应用。钯-103的半衰期为16. 96天,释放50%的剂量只有8. 5天,成为 攻击肿瘤细胞的“一线部队”;碘-125半衰期59. 6天,释放50 %的剂量需30天,正好成为 钯-103之后的“第二梯队”。这种基于放射生物学效应的设想还因为钯-103适用于分化差 的、增殖快的肿瘤细胞,而碘-125适用于分化较好,分裂较慢的肿瘤细胞,两者合用会更全 面的攻击肿瘤细胞。例如Chen等研究认为,若在使用临床存活剂量的碘-125籽源种植治 疗的同时,混合植入钯-103籽源,将会增加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另一方面,若在使用临床 存活剂量种植钯-103籽源治疗肿瘤的同时,混合植入碘-125籽源,那么在碘-125籽源剂 量分布的主要部位将会产生放射生物学所谓的“冷点”(即此范围内细胞存活或亚致死细胞 的修复增加),对于生长迅速的肿瘤,“冷点”效应尤为明显。但是,同时向载体上镀钯-103 和碘-125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果同时在载体上沉积钯-103和碘-125,由于两种核素化学性 质差异很大,钯-103的沉积需要采用还原剂,而碘-125的沉积需要氧化剂,二者不能同时 存在于同一种溶液中;如果先在载体上镀钯-103,由于钯的化学性质稳定,很难在上面沉 积碘-125 ;如果先镀碘-125,碘-125以AgI的形式沉积,由于化学镀钯时存在NH4OH,会导 致AgI的大量损失。基于以上原因,目前已报道的研究仅限于将钯-103籽源和碘-125籽 源分别植入肿瘤组织,尚无钯-103和碘-125复合为一体的籽源。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钯-103和碘-125复合密封籽源、源芯及源芯制备方法。( 二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钯-103和碘-125复合密封籽源的源芯,以能够作为X射线标记物的金属或 者非金属为载体,在该载体上覆盖一层放射性同位素薄膜,关键在于所述放射性同位素薄 膜为钯-103和碘-125的复合薄膜。所述金属载体由银、铜、镍、钯、金其中的一种或者含有 该金属的合金制成,所述非金属载体由树脂、塑料制成。所述载体形状可以为棒状或者圆粒 状。所述载体棒规格为直径0. 1 2. 0mm、长度1. 0 10. 0mm。一种钯-103和碘-125复合密封籽源,将上述钯_103和碘-125复合密封籽源的 源芯焊封在钛管或者钛合金管中制成。一种制备上述钯-103和碘-125复合密封籽源源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纳米钯晶种的接种(a)将载体棒浸入0. 1 5mol/L醋酸钯的氯仿溶液中3 20分钟,取出后用空气 吹干,其中醋酸钯可以用相同浓度的硝酸钯或者乙酰丙酮钯代替;(b)将载体棒浸入胼的碱性氨溶液中3 20分钟,该溶液中胼的浓度为0. 5 lOmol/L,氨的浓度为0. 1 5mol/L,取出后在80 160°C温度下干燥;(c)重复(a)、(b)步骤 3 10 次。本步骤可以由如下步骤代替(a)将载体浸入0. 01 0. lmol/L的氯化锡溶液中1 10分钟;
(b)将载体浸入1 5mmol/L的氯化钯溶液中1 10分钟,其中氯化钯可用相同浓度的硝酸钯、醋酸钯、乙酰丙酮钯等代替;(c)重复(a)、(b)步骤 5 10 次。对银棒进行纳米钯晶种的接种有利于在化学镀时引发反应,使钯-103和银快速、 均勻的沉积在银棒的表面。(2)钯-103和银的化学镀将载体棒置于由氯化钯、硝酸银、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氢氧化铵、胼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其中氯化钯溶液中含有钯-103,调节pH值为6 12,在 25 100°C水浴加热条件下搅拌反应0. 5 5小时,使载体表面均勻覆盖一层钯-103和银。本步骤中氯化钯浓度为1 50mmol/L,该浓度太小时不能保证钯_103在银棒表 面均勻分布,影响单颗籽源剂量场分布的均勻性,太大时钯层过厚,过多的吸收钯-103放 出的射线;硝酸银浓度为0. 5 25mmol/L,该浓度太小时无法提供足够的银用于碘-125的 化学吸附,太大时会增加籽源本身对钯-103和碘-125放出射线的自吸收;乙二胺四乙酸二 钠浓度为0. 1 0. 5mol/L,其作用为作为络合剂调节银和钯的电位,使得银和钯能够同时 沉积在载体棒上;氢氧化铵浓度为1 lOmol/L,其作用为既是作为络合剂调节银和钯的电 位,同时也作为pH值调节剂;胼浓度为5 50mmol/L,该浓度太小时会降低反应速率并且 降低钯-103的利用率,太大时易造成镀液分解。溶液中pH值一般情况下均在6 12范围 内,根据需要可以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对PH值进行调节。本步骤中载体表面积与 溶液体积比为1 10cm2/mL。其中氯化钯可用相同浓度的硝酸钯、醋酸钯或者乙酰丙酮钯 代替,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可用乙二胺四乙酸代替。本步骤中钯-103和银的化学镀可以有如下三种方式(I)将载体棒置于由1 50mmol/L的氯化钯、0. 5 25mmol/L的硝酸银、0. 1 0. 5mol/L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 lOmol/L的氢氧化铵、5 50mmol/L的胼组成的混合溶 液中同时进行钯和银的化学镀。采取这种化学镀方式,镀膜中钯和银是混合为一层均勻分 布的。(II)先将载体棒置于由1 50mmol/L的氯化钯、0. 1 0. 5mol/L的乙二胺四乙 酸二钠、1 lOmol/L的氢氧化铵、5 50mmol/L的胼组成的混合溶液中预镀钯,然后再向 混合溶液中加入硝酸银,使硝酸银的浓度为0. 5 25mmol/L,进行钯和银的化学镀。采取这 种化学镀方式,镀膜分为两层,内层为钯层,外层为钯和银的混合层(III)先将载体棒置于由1 50mmol/L的氯化钯、0. 1 0. 5mol/L的乙二胺四乙 酸二钠、1 lOmol/L的氢氧化铵、5 50mmol/L的胼组成的混合溶液中进行钯的化学镀, 然后取出,置于由0. 5 25mmol/L的硝酸银、0. 1 0. 5mol/L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 10mol/L的氢氧化铵、5 50mmol/L的胼组成的混合溶液中进行银的化学镀。采取这种化 学镀方式,镀膜分为两层,内层为钯层,外层为银层。本步骤可由如下步骤代替将载体棒置于由1 30mmol/L的氯化钯、0.5 25mmol/L的硝酸银、0. 3 3mol/L的氯化铵、0. 2 2mol/L的氢氧化铵、0. 05 0. 4mol/ L的次磷酸钠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其中氯化钯溶液中含有钯-103,调节pH值为6 12,在 25 90°C水浴加热条件下搅拌反应0. 5 5小时,载体表面积与溶液体积比为1 IOcm2/ mL。其中氯化钯可用相同浓度的硝酸钯、醋酸钯或者乙酰丙酮钯代替,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可 用乙二胺四乙酸代替。
本步骤中溶液pH值一般均在6 12范围内,如果所配置溶液不在该范围内,可以使用醋酸或者氢氧化钠将PH值调节到6 12。另外,步骤(1)和⑵可以独立用于制备钯-103密封籽源的源芯。(3)碘-125的化学吸附将载体棒放入0. 05 lmol/L的溴化钠或者溴化钾、1 IOmmol/L的碘化钠或者碘化钾、0. 01 0. 5mol/L的氢氧化钠或者氢氧化钾、5 50mmol/L 的铁氰化钾混合溶液中,其中碘化钠或者碘化钾溶液中含有碘-125,调节pH值为6 12, 在25 60°C条件下搅拌反应5 60分钟。其中碘化钠或者碘化钾的浓度太小时不能保证 碘-125在银棒表面均勻分布,影响单颗籽源剂量场分布的均勻性,太大时会降低碘-125的 利用率。本步骤中载体表面积与溶液体积比为1 10cm2/mL。本步骤中溶液pH值一般均 在6 12范围内,如果所配置溶液不在该范围内,可以使用醋酸或者氢氧化钠将pH值调节 至Ij 6 12。根据步骤(2)中化学镀方式(I)和本步骤所制备的密封籽源的源芯结构为钯和碘均勻混合为一层;根据步骤(2)中化学镀方式(II)和本步骤所制备的密封籽源的源芯结构 为两层,其中内层为钯,外层为钯和碘的混合层;根据步骤(2)中化学镀方式(III)和本步 骤所制备的密封籽源的源芯结构为两层,其中内层为钯,外层为碘。另外,本步骤可以独立用于制备碘-125密封籽源的源芯,当化学吸附碘-125的反 应时间为15分钟以上时,碘-125转化率高于97%。(三)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I)能够顺利地将钯-103和碘-125同时固定于载体上,并且载体表面钯103和碘-125分布均勻、致密,在整个肿瘤区域就可使两者的剂量分布都达到满意的效果,从而 更充分的利用两种核素的特性,取长补短,克服混合植入的缺点,获得最大的杀伤效应,得 到更好的治疗效果;(II)采用的试剂均为常规市售试剂,采购方便,价格便宜,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III)钯-103和碘-125的利用率高;(IV)在反应过程中没有刺激性气体产生,不造成环境污染,能保证工作环境;(V)反应时间短,减少了操作人员所受的辐射剂量。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为最优选的技术方案,所用的试剂均为分析纯。一种钯-103和碘-125复合密封籽源的源芯,以能够作为X射线标记物的金属或 者非金属为载体,在该载体上覆盖一层放射性同位素薄膜,关键在于所述放射性同位素薄 膜为钯-103和碘-125的复合薄膜。所述金属载体由银、铜、镍、钯、金其中的一种或者含有 该金属的合金制成,所述非金属载体由树脂、塑料等制成,本实施例中的载体由银制成。所 述载体形状可以为棒状或者圆粒状,本实施例中的载体制成棒状。所述载体棒规格为直径 0. 1 2. 0mm、长度1. 0 10. 0mm。本实施例中优选直径0. 5mm,长度3mm的银棒作为载体。一种钯-103和碘-125复合密封籽源,采用激光焊封的方法将上述钯_103和碘-125复合密封籽源的源芯焊封在钛管或者钛合金管中制成。一种制备上述钯-103和碘-125复合密封籽源源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纳米钯晶种的接种(a)将银棒浸入0. 5mol/L醋酸钯的氯仿溶液中15分钟,取出后用空气吹干,其中 醋酸钯可以用相同浓度的硝酸钯或者乙酰丙酮钯代替;(b)将银棒浸入胼的碱性氨溶液中15分钟,该溶液中胼的浓度为2mol/L,氨的浓 度为0. 2mol/L,取出后在110°C温度下干燥;(c)重复(a)、(b)步骤7次,使银棒表面覆盖一层纳米钯晶种。(2)钯-103和银的化学镀将银棒置于由8mmol/L的氯化钯、2mmol/L的硝酸银、 0. 15mol/L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5mol/L的氢氧化铵、15mmol/L的胼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其 中氯化钯溶液中含有钯-103,其放射性活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调节pH值为10,把 第(1)步制备的表面覆盖纳米钯晶种的银棒放入镀液中,载体表面积与溶液体积比为8cm2/ mL,在45°C水浴加热条件下搅拌反应2小时,使表面覆盖一层钯-103和银的复合膜。取出 银棒,弃去表面清液,用水清洗银棒三次,备用。分别测量混合溶液和上清液的放射性活度, 按下列公式计算钯-103的吸附效率钯-103的吸附效率=(混合溶液的放射性活度_上清液的放射性活度)/混合溶 液的放射性活度X 100%,得到钯-103的吸附效率为98%。本步骤中可以将银棒置于相应浓度的氯化钯、硝酸银、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氢氧化 铵、胼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同时进行钯和银的化学镀。也可以先将银棒置于由相应浓度的氯 化钯、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氢氧化铵、胼组成的混合溶液中预镀钯,然后再向混合溶液中加 入硝酸银,使硝酸银的浓度为上述相应浓度,进行钯和银的化学镀。还可以先将银棒置于由 相应浓度的氯化钯、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氢氧化铵、胼组成的混合溶液中进行钯的化学镀, 然后取出,置于由相应浓度的硝酸银、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氢氧化铵、胼组成的混合溶液中 进行银的化学镀。本步骤中其中氯化钯可用相同浓度的硝酸钯、醋酸钯或者乙酰丙酮钯代替,乙二 胺四乙酸二钠可用乙二胺四乙酸代替。(3)碘-125的化学吸附将银棒放入0. 2mol/L的溴化钠或者溴化钾、5mmol/L的 碘化钠或者碘化钾、0. 05mol/L的氢氧化钠或者氢氧化钾、25mmol/L的铁氰化钾混合溶液 中,其中碘化钠或者碘化钾溶液中含有碘-125,其放射性活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调 节PH值为10,将第二步制备的表面覆盖钯-103和银复合膜的银棒放入溶液中,载体表面积 与溶液体积比为8cm2/mL,在25°C水浴加热条件下搅拌反应15分钟,取出银棒,弃去表面清 液,用水、丙酮清洗银棒表面三次。分别测量混合溶液和上清液的放射性活度,按下列公式 计算吸附效率碘-125的吸附效率=(混合溶液的放射性活度-上清液的放射性活度)/混合溶 液的放射性活度X 100%,得到碘-125的吸附效率为99%。实施例二其他内容不变,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一种制备上述钯-103和碘-125复合密封籽源源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纳米钯晶种的接种
(a)将银棒浸入0. lmol/L醋酸钯的氯仿溶液中20分钟,取出后用空气吹干,其中 醋酸钯可以用相同浓度的硝酸钯或者乙酰丙酮钯代替;(b)将银棒浸入胼的碱性氨溶液中20分钟,该溶液中胼的浓度为0.5mol/L,氨的 浓度为0. lmol/L,取出后在80°C温度下干燥;(c)重复(a)、(b)步骤10次,使银棒表面覆盖一层纳米钯晶种。(2)钯-103和银的化学镀将银棒置于由lmmol/L的氯化钯、0. 5mmol/L的硝酸 银、0. lmol/L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lmol/L的氢氧化铵、5mmol/L的胼组成的混合溶液中, 调节PH值为6,把第(1)步制备的表面覆盖纳米钯晶种的银棒放入镀液中,载体表面积与溶 液体积比为lcm2/mL,在100°C水浴加热条件下搅拌反应0. 5小时,使表面覆盖一层钯-103 和银的复合膜。取出银棒,弃去表面清液,用水清洗银棒三次,备用。按实施例1方法计算 钯-103吸附效率为96%。(3)碘-125的化学吸附将银棒放入0. 05mol/L的溴化钠或者溴化钾、lmmol/L 的碘化钠或者碘化钾、0. 01mol/L的氢氧化钠或者氢氧化钾、5mmol/L的铁氰化钾混合溶液 中,PH值为6,将第二步制备的表面覆盖钯-103和银复合膜的银棒放入溶液中,载体表面积 与溶液体积比为lcm2/mL,在45°C条件下搅拌反应60分钟,取出银棒,弃去表面清液,用水、 丙酮清洗银棒表面各三次。按实施例1方法计算碘-125吸附效率为97%。实施例三其他内容不变,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一种制备上述钯-103和碘-125复合密封籽源源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纳米钯晶种的接种(a)将银棒浸入5mol/L醋酸钯的氯仿溶液中3分钟,取出后用空气吹干,其中醋酸 钯可以用相同浓度的硝酸钯或者乙酰丙酮钯代替;(b)将银棒浸入胼的碱性氨溶液中3分钟,该溶液中胼的浓度为lOmol/L,氨的浓 度为5mol/L,取出后在160°C温度下干燥;(c)重复(a)、(b)步骤3次,使银棒表面覆盖一层纳米钯晶种。(2)钯-103和银的化学镀将银棒置于由50mmol/L的氯化钯、25mmol/L的硝酸 银、0. 5mol/L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lOmol/L的氢氧化铵、50mmol/L的胼组成的混合溶液 中,调节PH值为12,把第(1)步制备的表面覆盖纳米钯晶种的银棒放入镀液中,载体表面积 与溶液体积比为lcm2/mL,在25°C水浴加热条件下搅拌反应5小时,使表面覆盖一层钯-103 和银的复合膜。取出银棒,弃去表面清液,用水清洗银棒三次,备用。按实施例1方法计算 钯-103吸附效率为95%。(3)碘-125的化学吸附将银棒放入lmol/L的溴化钠或者溴化钾、lOmmol/L的碘 化钠或者碘化钾、0. 5mol/L的氢氧化钠或者氢氧化钾、50mmol/L的铁氰化钾混合溶液中, PH值为12,将第二步制备的表面覆盖钯-103和银复合膜的银棒放入溶液中,载体表面积与 溶液体积比为10cm2/mL,在60°C条件下搅拌反应5分钟,取出银棒,弃去表面清液,用水、丙 酮清洗银棒表面各三次。按实施例1方法计算碘-125吸附效率为98%。实施例四其他内容不变,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步骤(1)中纳米钯晶种的接种为(a)将银棒浸入0. lmol/L的氯化锡溶液中1分钟;
(b)将银棒浸入5mmol/L的氯化钯溶液中1分钟,其中氯化钯可用相同浓度的硝酸钯、醋酸钯、乙酰丙酮钯等代替;(c)重复(a)、(b)步骤5次,使银棒表面覆盖一层纳米钯晶种。实施例五其他内容不变,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步骤(1)中纳米钯晶种的接种为(a)将银棒浸入0. 05mol/L的氯化锡溶液中5分钟;(b)将银棒浸入3mmol/L的氯化钯溶液中5分钟,其中氯化钯可用相同浓度的硝酸 钯、醋酸钯、乙酰丙酮钯等代替;(c)重复(a)、(b)步骤8次,使银棒表面覆盖一层纳米钯晶种。实施例六其他内容不变,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步骤(1)中纳米钯晶种的接种为(a)将银棒浸入0. 01mol/L的氯化锡溶液中10分钟;(b)将银棒浸入lmmol/L的氯化钯溶液中10分钟,其中氯化钯可用相同浓度的硝 酸钯、醋酸钯、乙酰丙酮钯等代替;(c)重复(a)、(b)步骤10次,使银棒表面覆盖一层纳米钯晶种。实施例七其他内容不变,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步骤(2)中钯-103和银的化学镀为将 银棒置于由lOmmol/L的氯化钯、5mmol/L的硝酸银、0. 5mol/L的氯化铵、2. 5mol/L的氢氧 化铵、0. lmol/L的次磷酸钠组成的混合溶液中,调节pH值为10,在60°C水浴加热条件下搅 拌反应2小时,其中载体表面积与溶液体积比为6cm2/mL。其中氯化钯可用相同浓度的硝酸 钯、醋酸钯或者乙酰丙酮钯代替,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可用乙二胺四乙酸代替。实施例八其他内容不变,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步骤(2)中钯-103和银的化学镀为将银 棒置于由lmmol/L的氯化钯、0. 5mmol/L的硝酸银、0. 2mol/L的氯化铵、0. 3mol/L的氢氧化 铵、0. 05mol/L的次磷酸钠组成的混合溶液中,调节pH值为6,在25°C水浴加热条件下搅拌 反应5小时,载体表面积与溶液体积比为lcm2/mL。其中氯化钯可用相同浓度的硝酸钯、醋 酸钯或者乙酰丙酮钯代替,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可用乙二胺四乙酸代替。实施例九其他内容不变,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步骤(2)中钯-103和银的化学镀为将银棒置于由30mmol/L的氯化钯、20mmol/L的硝酸银、2mol/L的氯化铵、3mol/L的氢氧化铵、 0. 4mol/L的次磷酸钠组成的混合溶液中,调节pH值为12,在100°C水浴加热条件下搅拌反应0. 5小时,载体表面积与溶液体积比为1 10cm2/mL。其中氯化钯可用相同浓度的硝酸钯、醋酸钯或者乙酰丙酮钯代替,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可用乙二胺四乙酸代替。实施例十本实施例所用的试剂均为分析纯。一种钯-103和碘-125复合密封籽源的源芯,以能够作为X射线标记物的金属或 者非金属为载体,在该载体上覆盖一层放射性同位素薄膜,关键在于所述放射性同位素薄膜为钯-103和碘-125的复合薄膜。所述金属载体由银、铜、镍、钯、金其中的一种或者含有该金属的合金制成,所述非金属载体由树脂、塑料等M成,本实施例中的载体由银制成。所述载体形状可以为棒状或者圆粒状,本实施例中的载体制成棒状。所述载体棒规格为直径 0. 1 2. 0mm、长度1. 0 10. 0mm。本实施例中优选直径0. 5mm,长度3mm的银棒作为载体。一种钯-103和碘-125复合密封籽源,采用激光焊封的方法将上述钯-103和碘-125复合密封籽源的源芯焊封在钛管或者钛合金管中制成。一种制备上述钯-103和碘-125复合密封籽源源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钯-103和银的化学镀将银棒置于由8mmol/L的氯化钯、2mmol/L的硝酸银、 0. 15mol/L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5mol/L的氢氧化铵、15mmol/L的胼组成的混合溶液中,调 节PH值为10,将银棒放入镀液中,载体表面积与溶液体积比为8cm2/mL,在45°C水浴加热条 件下搅拌反应5小时,使表面覆盖一层钯-103和银的复合膜。取出银棒,弃去表面清液,用 水清洗银棒三次,备用。本步骤中可以将银棒置于相应浓度的氯化钯、硝酸银、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氢氧化 铵、胼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同时进行钯和银的化学镀。也可以先将银棒置于由相应浓度的氯 化钯、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氢氧化铵、胼组成的混合溶液中预镀钯,然后再向混合溶液中加 入硝酸银,使硝酸银的浓度为上述相应浓度,进行钯和银的化学镀。还可以先将银棒置于由 相应浓度的氯化钯、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氢氧化铵、胼组成的混合溶液中进行钯的化学镀, 然后取出,置于由相应浓度的硝酸银、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氢氧化铵、胼组成的混合溶液中 进行银的化学镀。本步骤中其中氯化钯可用相同浓度的硝酸钯、醋酸钯或者乙酰丙酮钯代替,乙二 胺四乙酸二钠可用乙二胺四乙酸代替。(2)碘-125的化学吸附将步骤(1)中制备的银棒放入0. 2mol/L的溴化钠或者 溴化钾、5mmol/L的碘化钠或者碘化钾、0. 05mol/L的氢氧化钠或者氢氧化钾、25mmol/L的 铁氰化钾混合溶液中,PH值为10,将第二步制备的表面覆盖钯-103和银复合膜的银棒放入 溶液中,载体表面积与溶液体积比为8cm2/mL,在25°C水浴加热条件下搅拌反应15分钟,取 出银棒,弃去表面清液,用水、丙酮清洗银棒表面三次。以上内容是结合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所做的具体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 实施方式仅限于这些说明。对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 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和变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一种钯-103和碘-125复合密封籽源的源芯,在载体棒上覆盖一层放射性同位素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射性同位素薄膜为含有钯-103和碘-125的复合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密封籽源的源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棒由银、铜、镍、 钯、金其中的一种或者含有该金属的合金制成。
3.—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钯-103和碘-125复合密封籽源源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 步骤(1)钯-103和银的化学镀将载体棒置于由1 50mmol/L的氯化钯、0.5 25mmol/L 的硝酸银、0. 1 0. 5mol/L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 10mol/L的氢氧化铵、5 50mmol/L的 胼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其中氯化钯溶液中含有钯-103,调节pH值为6 12,在25 100°C 水浴加热条件下搅拌反应0. 5 5小时;(2)碘-125的化学吸附将载体棒放入0.05 lmol/L的溴化钠或者溴化钾、1 IOmmol/L的碘化钠或者碘化钾、0. 01 0. 5mol/L的氢氧化钠或者氢氧化钾、5 50mmol/L 的铁氰化钾混合溶液中,其中碘化钠或者碘化钾溶液中含有碘-125,调节pH值为6 12, 在25 60°C条件下搅拌反应5 6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载体棒置于由1 50mmol/L的氯化钯、0. 5 25mmol/L的硝酸银、0. 1 0. 5mol/L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 10mol/L的氢氧化铵、5 50mmol/L的胼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同时进行钯和银的化学镀;或 者先将载体棒置于由1 50mmol/L的氯化钯、0. 1 0. 5mol/L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 10mol/L的氢氧化铵、5 50mmol/L的胼组成的混合溶液中预镀钯,然后再向混合溶液中 加入硝酸银,使硝酸银的浓度为0. 5 25mmol/L,进行钯和银的化学镀;或者先将载体棒 置于由1 50mmol/L的氯化钯、0. 1 0. 5mol/L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 10mol/L的氢 氧化铵、5 50mmol/L的胼组成的混合溶液中进行钯的化学镀,然后取出,置于由0. 5 25mmol/L的硝酸银、0. 1 0. 5mol/L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 10mol/L的氢氧化铵、5 50mmol/L的胼组成的混合溶液中进行银的化学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⑴和⑵中,载体棒表面积 与溶液体积比为1 10cm2/mL。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之前还包括纳米钯晶 种的接种的步骤(a)将载体棒浸入0.1 5mol/L醋酸钯的氯仿溶液中3 20分钟,取出后用空气吹干;(b)将载体棒浸入胼的碱性氨溶液中3 20分钟,该溶液中胼的浓度为0.5 IOmol/ L,氨的浓度为0. 1 5mol/L,取出后在80 160°C温度下干燥;(c)重复(a)、(b)步骤3 10次。
7.根据权利要求3至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之前还包括纳米钯晶 种的接种的步骤(a)将载体棒浸入0.01 0. lmol/L的氯化锡溶液中1 10分钟;(b)将载体棒浸入1 5mmol/L的氯化钯溶液中1 10分钟;(c)重复(a)、(b)步骤5 10次。
8.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钯-103和碘-125复合密封籽源源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钯-103和银的化学镀将载体棒置于由1 30mmol/L的氯化钯、0.5 25mmol/L 的硝酸银、0. 3 3mol/L的氯化铵、0. 2 2mol/L的氢氧化铵、0. 05 0. 4mol/L的次磷酸 钠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其中氯化钯溶液中含有钯-103,调节PH值为6 12,在25 90°C水 浴加热条件下搅拌反应0. 5 5小时;(2)碘-125的化学吸附将载体棒放入0.05 lmol/L的溴化钠或者溴化钾、1 IOmmol/L的碘化钠或者碘化钾、0. 01 0. 5mol/L的氢氧化钠或者氢氧化钾、5 50mmol/L 的铁氰化钾混合溶液中,其中碘化钠或者碘化钾溶液中含有碘-125,调节pH值为6 12, 在25 60°C条件下搅拌反应5 60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之前还包括纳米钯晶种的 接种的步骤(a)将载体棒浸入0.1 5mol/L醋酸钯的氯仿溶液中3 20分钟,取出后用空气吹干;(b)将载体棒浸入胼的碱性氨溶液中3 20分钟,该溶液中胼的浓度为0.5 IOmol/ L,氨的浓度为0. 1 5mol/L,取出后在80 160°C温度下干燥;(c)重复(a)、(b)步骤3 10次。
10.一种钯-103和碘-125复合密封籽源,在钛管或者钛合金管中焊封有放射性源芯, 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射性源芯为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钯-103和碘-125复合密封籽源的源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含放射性物质的医用配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钯-103和碘-125复合密封籽源、源芯及源芯制备方法。该源芯为在载体上覆盖一层钯-103和碘-125的复合薄膜,该复合密封籽源由上述源芯焊封在钛管或者钛合金管中制成。该钯-103和碘-125复合密封籽源源芯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纳米钯晶种的接种将载体棒浸入醋酸钯的氯仿溶液中,然后浸入肼的碱性氨溶液中;(2)钯-103和银的化学镀将载体棒置于由氯化钯、硝酸银、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氢氧化铵、肼组成的混合溶液中,使载体表面均匀覆盖一层钯-103和银;(3)碘-125的化学吸附将载体棒放入溴化钠或者溴化钾、碘化钠或者碘化钾、氢氧化钠或者氢氧化钾、铁氰化钾混合溶液中。
文档编号A61M36/00GK101797392SQ201010104700
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3日
发明者刘卓, 尹卫, 张文辉, 李忠勇, 王巍, 邓雪松, 金小海, 陈大明, 韩连革, 高惠波 申请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