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藏茵陈饮片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饮片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微生物发酵制备藏茵陈饮片的方法。
背景技术:
藏茵陈是是青藏高原罕见的观赏、美容、保健、药用草本花齐,位列藏药八珍之一,
藏药名蒂达,始载于藏医药书《四部医典》,有清热、解毒,清肝利胆的功效。藏医药将藏茵陈
列为湿生草药类,属苦味药,主治"赤巴"的各种热病,是藏药中最具特色的治疗肝胆系统疾
病的良药,药效独特,临床上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胆囊炎、各型肝炎、急性骨髓炎、急性菌痢、
急性结膜炎、急性咽喉炎及烫伤,也用于风火牙痛、热淋等症的治疗。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
具有抗菌消炎、抗肝损伤、抗病毒等多种作用,许多治疗肝炎的藏药都以藏茵陈作为主要原
料。因此,藏茵陈类药物被称为"藏药中的奇葩",在国内外市场极为走俏。 因此,研制新型藏茵陈饮片制备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由于植物药中
的有效成分往往包裹在细胞壁内,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构成,其中纤
维素是D-葡萄糖以P-l,4糖苷键组成的大分子多糖。中药传统的炮制工艺简单,往往不
能较彻底地破坏植物药的细胞壁结构,容易造成饮片不易被机体消化、生物利用率非常低
等缺陷。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发现,临床上尚未出现通过微生物发酵法炮制藏茵陈饮片的
报道。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可以通过分泌到胞外的游离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等
酶类来水解纤维素及半纤维素,能将被细胞壁包裹的功能成分释放出来,从而可以大幅度
提高藏茵陈中有效成分含量和人体对有效成分的利用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藏茵陈饮片的制备方法,本发明 通过黑曲霉发酵的方法制备藏茵陈饮片,从而解决了传统炮制饮片的不足之处,大大增加 了藏茵陈中有效成分的生物利用度,本饮片具有易消化、吸收快、药效显著等特点,在防治 病毒性疾病、各型感冒以及痢疾等疾病过程中市场前景广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藏茵陈饮片的制备方法,其主要 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2-200g藏茵陈,放在紫外灯光下照射0. 2-20小时,每隔3-30min翻动一 次; (2)培养基的制备 a.麦芽浸粉斜面培养基和种子培养基的制作均按照常规方法配制、保存; b.发酵液体培养基的制备培养液按重量百分比配比为硫酸铵1. 4_5. 4% ;磷
酸二氢钾2. 0-5.0% ;氯化f丐O. 3-1.0% ;尿素O. 3-0.9% ;硫酸镁0. 3-0.9% ;硫酸亚铁 5. 0*10—3-5. 0*10—;硫酸锰1.6*10—3-1.6*10—;硫酸锌1. 4*10—3_1. 4*10—1 % ;氯化钴
2. 0*10—3-2. 0*10—;其余蒸馏水;
c.将经过紫外消毒的藏茵陈6克,加入到150ml步骤b的培养液中;
(3)麦芽浸粉斜面培养基培养 将黑曲霉接种到麦芽浸粉斜面,在3(TC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d,待长出一层均匀较 厚的黑色孢子则可; (4)黑曲霉种子培养基扩大培养在500ml三角瓶中加入150ml种子培养基,灭菌 后,接种斜面孢子3环,在3(TC下,130r/mi n震荡培养24h ;
(5)发酵液发酵培养 分别取出已经过扩大培养的黑曲霉种子培养液50ml加入到150ml发酵液中,初始 pH值为3. 5-7. 5,置于10-50。C的条件下,在90-160r/min震荡培养10 100小时;
(6)将发酵后的藏茵陈置于35 65t:的温度下烘干、粉碎,过80目筛子。
所述的藏茵陈饮片的制备方法,将步骤(6)的藏茵陈粉6-8克装入胶囊或压制成 片剂。 本发明应用黑曲霉菌对中药藏茵陈进行发酵,发酵后降低了藏茵陈中纤维素和半 纤维素的含量,从而有利于机体对藏茵陈中有效成分的消化吸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通过黑曲霉产生的纤维素分解 酶、半纤维素分解酶破坏植物药细胞壁结构,从而可以大幅度提高藏茵陈中有效成分含量 和人体对有效成分的利用效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表明,发酵后其主要有效成分齐墩果酸、 芒果苷含量分别提高18%、23%,有效成分溶出率较传统饮片提高50-65%。对小鼠免疫性 肝炎的疗效比较发现,降低sGDP方面较传统藏茵陈饮片提高约25%。本发明具有操作简 单,成本低廉,资源利用率高的优点,可实现工业化生产,可实现中药饮片的标准化,具有很 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市场前景广阔。此外,本方法对于其他中药饮片的制备同样具有借鉴意 义。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 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藏茵陈饮片的制备方法 (1)精密称取20g藏茵陈,放在紫外灯光下照射2小时,每隔30min翻动一次。
(2)培养基制作 a.麦芽浸粉斜面培养基和种子培养基的制作均按照常规方法配制、保存;
b.发酵液体培养基的制备培养液按重量百分比配比为 硫酸铵1. 4克;磷酸二氢钾2. 0克;氯化钙0. 3克;尿素0. 3克;硫酸镁0. 3克;硫 酸亚铁5. 0毫克;硫酸锰1. 6毫克;硫酸锌1. 4毫克;氯化钴2. 0毫克;加入蒸馏水到1000 c.将经过紫外消毒的藏茵陈6克,加入到150ml步骤b的培养液中;
(3)麦芽浸粉斜面培养基培养 将黑曲霉接种到麦芽浸粉斜面,在3(TC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d,待长出一层均匀较 厚的黑色孢子则可; (4)黑曲霉种子培养基扩大培养在500ml三角瓶中加入150ml种子培养基,灭菌后,接种斜面孢子3环,在3(TC下,130r/min震荡培养24h ;
(5)发酵液发酵培养 分别取出已经过扩大培养的黑曲霉种子培养液50ml加入到150ml发酵液中,初始 pH值为3. 5-7. 5,置于10-20。C的条件下,在90-120r/min震荡培养10 40小时;
(6)将发酵后的藏茵陈置于35 45t:的温度下烘干、粉碎,过80目筛子。
所述的藏茵陈饮片的制备方法,将步骤(6)的藏茵陈粉6-8克装入胶囊或压制成 片剂。 实施例2 :—种藏茵陈饮片的制备方法
步骤1-4与实施例1相同。
4.黑曲霉种子培养基扩大培养
5.发酵液发酵培养 分别取出已经过扩大培养的黑曲霉种子培养液50ml加入到150ml发酵液中,初始
pH值为6. 5左右,置于3(TC的条件下,在130r/min震荡培养36小时。 6.将发酵后的藏茵陈置于45t:的温度下烘干、粉碎,80目过筛,定量装入胶囊或
压制成片剂,制成成品。 实施例3 —种藏茵陈饮片的制备方法
步骤1-4与实施例1相同。
5.发酵液发酵培养 分别取出已经过扩大培养的黑曲霉种子培养液50ml加入到150ml发酵液中,初始
pH值为6. 5左右,置于3(TC的条件下,在130r/min震荡培养48小时。 6.将发酵后的藏茵陈置于55t:的温度下烘干、粉碎,80目过筛,定量装入胶囊或
压制成片剂,制成成品。 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 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一种藏茵陈饮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2-200g藏茵陈,放在紫外灯光下照射0.2-20小时,每隔3-30min翻动一次;(2)培养基的制备a.麦芽浸粉斜面培养基和种子培养基的制作均按照常规方法配制、保存;b.发酵液体培养基的制备培养液按重量百分比配比为硫酸铵1.4-5.4%;磷酸二氢钾2.0-5.0%;氯化钙0.3-1.0%;尿素0.3-0.9%;硫酸镁0.3-0.9%;硫酸亚铁5.0*10-3-5.0*10-1%;硫酸锰1.6*10-3-1.6*10-1%;硫酸锌1.4*10-3-1.4*10-1%;氯化钴2.0*10-3-2.0*10-1%;其余蒸馏水;c.将经过紫外消毒的藏茵陈6克,加入到150ml步骤b的培养液中;(3)麦芽浸粉斜面培养基培养将黑曲霉接种到麦芽浸粉斜面,在30℃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d,待长出一层均匀较厚的黑色孢子则可;(4)黑曲霉种子培养基扩大培养在500ml三角瓶中加入150ml种子培养基,灭菌后,接种斜面孢子3环,在30℃下,130r/min震荡培养24h;(5)发酵液发酵培养分别取出已经过扩大培养的黑曲霉种子培养液50ml加入到150ml发酵液中,初始pH值为3.5-7.5,置于10-50℃的条件下,在90-160r/min震荡培养10~100小时;(6)将发酵后的藏茵陈置于35~65℃的温度下烘干、粉碎,过80目筛子。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藏茵陈饮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步骤(6)的藏茵陈粉6-8 克装入胶囊或压制成片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藏茵陈饮片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藏茵陈经过紫外照射消毒,同时将黑曲霉依序经过麦芽浸粉斜面培养、种子培养基扩大培养和发酵培养基发酵培养后,将发酵物烘干、粉碎,定量装入胶囊或制成片剂。本发明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通过黑曲霉产生的纤维素分解酶、半纤维素分解酶破坏植物药细胞壁结构,从而有利于藏茵陈中有效成分的消化吸收。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资源利用率高的优点,易于进行工业化生产,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市场前景广阔。此外,本方法对于其他中药饮片的制备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文档编号A61P31/12GK101785795SQ20101000532
公开日2010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5日
发明者李雪虎, 梁剑平, 王曙阳, 陆锡宏, 陶蕾, 靳振召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