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驱动器减震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器固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驱动器减震组件。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在运输、存储和使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受到机械冲击,振动和其他 机械外力的作用,对于一些关键零件或电子元器件如果不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很容易因被 冲击而损坏,给使用者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为解决这一问题,防震技术广泛的应用到了各 个领域。目前主要采用的防震技术为通过硅橡胶材质零件,对需要保护的部件进行隔离, 利用硅橡胶的缓冲性能来减震,比如对硬盘或光驱的减震通常是通过在其与机箱之间设置 支架和硅橡胶减震垫来实现的。但是,采用硅橡胶零件减震,其结构往往比较复杂;硅橡胶 零件的体积比较大,要占用较大空间;硅橡胶零件往往要通过开硅胶模具、利用硫化机才能 制造成型,工艺复杂,大大提高了生产制造成本。因此,如何发展一种可改善上述现有技术缺点的驱动器减震方式,实为目前迫切 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器减震组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驱动器 减震装置结构复杂、占用较大空间、成本高等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驱动器减震组件,安装于 机箱内,所述驱动器减震组件包括驱动器以及水平设置于驱动器两侧面的两支架,驱动器 与两支架固定连接,两支架的一端分别与机箱壁固定呈悬臂状。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一支架主体、由支架主体一侧弯折所形成的第一折弯部、以 及由与所述支架主体一侧相邻的另一侧弯折所形成的第二折弯部;在所述第一折弯部上开 有与驱动器上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一固定孔,在所述第二折弯部上开有与机箱壁上安装孔相 对应的第二固定孔,第一组螺钉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和驱动器上安装孔将驱动器和支架固 定连接,第二组螺钉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和机箱壁上安装孔将支架和机箱在水平方向固定 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均与支架主体垂直。优选地,所述支架主体为三角形,所述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分别由该支架主 体的两直角边弯折而成。优选地,在机箱内靠近所述机箱壁的位置设有一水平固定架,在所述固定架上设 有与支架主体垂直的支撑柱,支撑柱上开有安装孔;在所述支架主体上与所述支撑柱上安 装孔相对应的位置开有第三固定孔,第三组螺钉穿过所述第三固定孔和支撑柱上安装孔将 支架与机箱在竖直方向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器可以为硬盘驱动器或者光盘驱动器。[001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驱动器的两侧面设置支架组成驱动器减震组件,支架的一端与 机箱壁固定,使得整个驱动器减震组件只在一端与机箱固定,形成悬臂状态,当机器受到震 动和冲击时,在机器所受的震动冲击以及驱动器的重力作用下,处于悬臂状的支架发生弹 性变形,再通过弹性回弹(弹性变形和回弹是机械材料固有的特性),带动驱动器一起上下 往复做缓冲减速运动,从而达到减震效果。本实用新型去掉了硅橡胶零件,利用支架本身就能减震,结构简单,使结构件材料 本身具有的特性得到了充分利用,打破了采用硅橡胶减震的传统;去除了需要开模制造的 高成本硅橡胶零件,大大节省了成本;另外,零件数量少了,占主要空间的硅橡胶零件被去 除,大大节省了其所占用的机器空间,更有利于机器的小型化发展,特别适用于结构空间较 小、用硅橡胶方式无法实现减震的机箱结构。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 (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 (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到机箱中的装配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到机箱中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驱动器减震组件;11-光盘驱动器;111-光盘驱动器上安装孔;12-左支架;121-左支架主体;1211-左支架第三固定孔;122-左支架第一折弯部;1221-左支架第一固定孔;123-左支架第二折弯部;1231-左支架第二固定孔;13-右支架;131-右支架主体;1311-右支架第三固定孔;132-右支架第一折弯部;1321-右支架第一固定孔;133-右支架第二折弯部;1331-右支架第二固定孔;2-机箱;21-机箱壁上安装孔;22-水平固定架;221-支撑柱;222-支撑柱上安装孔;31-第一组螺钉;32-第二组螺钉;33-第三组螺钉;4-硬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 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驱动器减震组件,安装于机箱内,该驱动器减震组 件包括驱动器以及水平设置于驱动器两侧面的两支架,驱动器与两支架固定连接,两支架 的一端分别与机箱壁固定呈悬臂状。本实施例是以光盘驱动器为例进行说明的,在具体实现过程中,硬盘驱动器或者其他类型的驱动器也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减震方式。请参考图1(a)、图1(b),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光盘驱动器11的两侧面各水平安装 了一个支架,分别为左支架12和右支架13。请参考图1(a),左支架12主要由左支架主体121、左支架第一折弯部122和左支 架第二折弯部123所组成,左支架第一折弯部122由左支架主体121 —侧弯折所形成,左支 架第二折弯部123由与上述左支架主体121 —侧相邻的另一侧弯折所形成。在本实施例 中,左支架第一折弯部122和左支架第二折弯部123均与左支架主体121垂直;在其他实施 例中,只要不影响左支架12的悬臂状态,它们之间也可以呈其他角度。在本实施例中,左支 架主体121为三角形,左支架第一折弯部122和左支架第二折弯部123分别由左支架主体 121的两直角边弯折而成;在其他实施例中,左支架主体121也可以采用别的形状,比如梯 形、长方形等等。请参考图1(b),右支架13主要由右支架主体131、右支架第一折弯部132和右支 架第二折弯部133所组成,右支架第一折弯部132由右支架主体131 —侧弯折所形成,右支 架第二折弯部133由与上述右支架主体131 —侧相邻的另一侧弯折所形成。在本实施例 中,右支架第一折弯部132和右支架第二折弯部133均与右支架主体131垂直;在其他实施 例中,只要不影响右支架13的悬臂状态,它们之间也可以呈其他角度。在本实施例中,右支 架主体131为三角形,右支架第一折弯部132和右支架第二折弯部133分别由右支架主体 131的两直角边弯折而成;在其他实施例中,右支架主体131也可以采用别的形状,比如梯 形、长方形等等。请参考图1(a)和图2,在左支架第一折弯部122上开有与光盘驱动器11左侧的光 盘驱动器上安装孔111相对应的左支架第一固定孔1221,在左支架第二折弯部123上开有 与机箱壁上安装孔21相对应的左支架第二固定孔1231,第一组螺钉31穿过左支架第一固 定孔1221和光盘驱动器上安装孔111将光盘驱动器11和左支架12固定连接,第二组螺钉 32穿过左支架第二固定孔1231和机箱壁上安装孔21将左支架12和机箱2在水平方向固 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左支架第一固定孔1221根据光盘驱动器上安装孔111的数量开有4 个,左支架第二固定孔1231根据机箱壁上安装孔21的数量开有1个。请参考图1 (b)和图2,在右支架第一折弯部132上开有与光盘驱动器11右侧的光 盘驱动器上安装孔111相对应的右支架第一固定孔1321,在右支架第二折弯部133上开有 与机箱壁上安装孔21相对应的右支架第二固定孔1331,第一组螺钉31穿过右支架第一固 定孔1321和光盘驱动器上安装孔111将光盘驱动器11和右支架13固定连接,第二组螺钉 32穿过右支架第二固定孔1331和机箱壁上安装孔21将右支架13和机箱2在水平方向固 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右支架第一固定孔1321根据光盘驱动器上安装孔111的数量开有2 个,右支架第二固定孔1331根据机箱壁上安装孔21的数量开有2个。本实施例通过在光盘驱动器11的两侧面设置支架组成驱动器减震组件1,支架的 一端与机箱壁固定,使得整个驱动器减震组件1只在一端与机箱2固定,形成悬臂状态,当 机器受到震动和冲击时,在机器所受的震动冲击以及光盘驱动器11的重力作用下,处于悬 臂状的支架发生弹性变形,再通过弹性回弹(弹性变形和回弹是机械材料固有的特性),带 动光盘驱动器11 一起上下往复做缓冲减速运动,从而达到减震效果。请参考图2,为了使本实施例中的支架得到更为牢固的固定,在机箱2内靠近机箱壁的位置设有一水平固定架22,在水平固定架22上设有与左支架主体121和右支架主体 131垂直的支撑柱221,支撑柱221上开有支撑柱上安装孔222 ;在左支架主体121和右支 架主体131上与支撑柱上安装孔222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开有左支架第三固定孔1211和右 支架第三固定孔1311,第三组螺钉33分别穿过左支架第三固定孔1211和右支架第三固定 孔1311将两支架与机箱2在竖直方向固定连接,从而使得支架与机箱的固定更为稳固。请参考图3,在机箱2的最下层安装了一排硬盘4,机箱内硬盘4以上的空间安装 了本实施例的光盘驱动器减震组件1。若采用传统的硅橡胶减震方式,橡胶垫需要占用较大 的空间,在安装完硬盘后的机箱2中狭小的空间内将不能再安装带减震垫的光盘驱动器。 本实施例将占主要空间的硅橡胶零件去除,采用悬臂式支架进行减震,大大节省了硅橡胶 零件所占用的机器空间,使机器可以越来越小型化。此外,本实施例利用支架本身就能减 震,结构简单,使结构件材料本身具有的特性得到了充分利用,打破了采用硅橡胶减震的传 统,并且去除了需要开模制造的高成本硅橡胶零件,大大节省了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驱动器减震组件,安装于机箱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减震组件包括驱动 器以及水平设置于驱动器两侧面的两支架,驱动器与两支架固定连接,两支架的一端分别 与机箱壁固定呈悬臂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器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一支架主体、由支 架主体一侧弯折所形成的第一折弯部、以及由与所述支架主体一侧相邻的另一侧弯折所形 成的第二折弯部;在所述第一折弯部上开有与驱动器上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一固定孔,在所 述第二折弯部上开有与机箱壁上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二固定孔,第一组螺钉穿过所述第一固 定孔和驱动器上安装孔将驱动器和支架固定连接,第二组螺钉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和机箱 壁上安装孔将支架和机箱在水平方向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器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 均与支架主体垂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器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为三角形,所述第 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分别由该支架主体的两直角边弯折而成。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器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机箱内靠近所述机箱壁的位 置设有一水平固定架,在所述固定架上设有与支架主体垂直的支撑柱,支撑柱上开有安装 孔;在所述支架主体上与所述支撑柱上安装孔相对应的位置开有第三固定孔,第三组螺钉 穿过所述第三固定孔和支撑柱上安装孔将支架与机箱在竖直方向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驱动器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为硬盘 驱动器。
7.如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驱动器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为光盘 驱动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驱动器减震组件,安装于机箱内,该驱动器减震组件包括驱动器以及水平设置于驱动器两侧面的两支架,驱动器与两支架固定连接,两支架的一端分别与机箱壁固定呈悬臂状。本实用新型的驱动器减震组件只在一端与机箱固定,形成悬臂状态,利用机械材料固有的弹性变形和回弹特性,当机器受到冲击和震动时,驱动器随同支架一起上下往复做缓冲减速运动,从而达到减震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相比以往采用硅橡胶零件减震的方式大大节省了空间,更有利于机器的小型化发展,特别适用于结构空间较小、用硅橡胶方式无法实现减震的机箱结构。
文档编号G06F1/18GK201837930SQ20102051593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日
发明者李东阳, 贵树林, 陈志列 申请人:上海研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