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光学滑鼠的改良结构(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滑鼠的改良结构(三),尤其指一种可利用该面射型镭射光源的极性光特性配合该透镜组,达到使发射出及折射后的光源更加集中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按,一般习用的滑鼠是由一上盖及一底座所组合而成的壳体,该壳体底座预定位置处是开设有一孔;一于前述底座上的电路板,该电路板上是具有一轨迹模组,该轨迹模组是与底座的孔相对应,并于该轨距模组内设有一轨迹球,且该电路板是连接有一导线,该导线是具有一连接器、可供插设于电脑上;藉由该轨迹球的带动,进而控制轨迹模组,将滑鼠游标所点选的讯号传输至电脑主机上,以达到讯号传输目的;但是,由于上述滑鼠内的轨距模组会因为轨迹球长期于反射面(桌面)上滚动之故,而将反射面(桌面)的尘埃带入轨距模组内,而使轨距模组产生接触不良的情形;于是便有相关业者研发出一种光学滑鼠,该光学滑鼠是包括一底壳、一上盖及一电路板,该电路板是固定于底壳上,又分别于电路板及底壳的中央处设有一贯穿的槽口,且于该电路板上是设有一发光二极管,该发光二极管是弯折而邻近槽口处,并于该电路板上是设有一感应器,该感应器的接收处是与槽口对应,又于底壳与电路板间设有一镜片组,该镜片组上具有二个一体成型的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而该二透镜是呈直角排列,且该第一透镜是对应于发光二极管,而该第二透镜感应器的接收处;如是,即可藉由发光二极管发出讯号经由第一透镜折射至反射面,再将滑鼠游标所点选的讯号经由反射面(桌面)折射至第二透镜,再传输至感应器的接收处;虽然前述的光学滑鼠可有效解决传统滑鼠的缺点,但是由于该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源讯号必需经由第一透镜、反射面(桌面)、第二透镜才能传递到感应器,所以其光源即成为光学滑鼠是否能有效运作的重点,而以发光二极管作光源讯号的发出,通常会因该发光二极管本身的发光特性,使光源由整颗发光二极管上以放射的状态将光源发出,而由于该光源讯号必须经由第一透镜、反射面(桌面)、第二透镜后再传至感应器上,所以该呈放射状态的光源通常会造成光源讯号于发射及折射时散逸的现象,导致感应器光源讯号无法稳定的被传送至感应器上,使光学滑鼠在其运作上仍无法有效的提供使用者的所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滑鼠的改良结构(三),利用该面射型镭射光源的极性光特性配合该透镜组,达到使发射出及折射后的光源更加集中,而不会产生散逸的现象,使光学滑鼠具有更佳的使用效应。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滑鼠的改良结构(三),包括一壳体,该壳体是由一上盖及一底座所组合而成,该底座上是开设有一贯穿孔;一电路板,该电路板是固设于上述的壳体内,该电路板设有一具有接收部的感应器,并于该感应器相邻的一侧设有一与其接收部位于同一面的面射型镭射光源,且该感应器的接收部是与该贯穿孔对应;一透镜组,该透镜组是设于上述壳体的底座上,且该透镜组上是具有一凸镜,并于邻近该凸镜的位置处设有一通道,而该通道一侧的中央处是具有一折射部,且该凸镜的上、下二端面是分别与上述感应器的接收部及贯穿孔呈相对应的状态,且该通道的一端开口是与上述的面射型镭射光源呈相对应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滑鼠的改良结构(三),该透镜组与贯穿孔之间设有一阻隔层。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滑鼠的改良结构(三),该阻隔层为一玻璃。
本实用新型达到使发射出及折射后的光源更加集中,而不会产生散逸的现象。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反射路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光学滑鼠的改良结构(三),其是由一壳体1、一电路板2及一透镜组3所组成,藉此,可利用该面射型镭射光源22(VCSEL.Vertical Carity Surface Emitting Laser)的极性光特性配合该透镜组3,达到使面射型镭射光源22发射出及折射后的光源更加集中,而不会产生散逸的现象,使光学滑鼠具有更佳的使用效应。
上述所提的壳体1是由一上盖11及一底座12所组合而成,该底座12上是开设有一贯穿孔121;该电路板2是固设于上述的壳体1内,该电路板2设有一具有接收部211的感应器21,以及可使该光学滑鼠达到操作及运算的电子元件(图中未示出),并于该感应器21相邻的一侧设有一与其接收部211、位于同一面的面射型镭射光源22(VCSEL.Vertical CaritySurface Emitting Laser),且该感应器21的接收部211是与该贯穿孔121对应;一透镜组3,该透镜组3是设于上述壳体1的底座12上,且该透镜组3上是具有一凸镜31,并于邻近该凸镜31的位置处设有一通道32,而该通道32一侧的中央处是具有一折射部321,且该凸镜31的上、下二端面是分别与上述感应器21的接收部211及贯穿孔121呈相对应的状态,且该通道32的一端开口是与上述的面射型镭射光源22(VCSEL.Vertical Carity Surface Emitting Laser)呈相对应的状态,另,该透镜组3与贯穿孔121之间是可设至有一阻隔层4,而该阻隔层4是可为一玻璃、透明塑胶或透明介质,可使面射型镭射光源22的镭射光穿透并照射至反射面5(桌面或垫体),藉由该阻隔层4可达到防止静电的功效;如是,藉由上述的结构构成一全新的光学滑鼠的改良结构(三)。
请参阅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反射路径示意图。如图所示当使用时是藉由该面射型镭射光源22发射出一讯号,而该光源讯号即由透镜组3通道32一端的开口射入,使该光源讯号沿着该通道32的开口射入通道32中,而使该光源讯号藉由该通道32一侧中央处的折射部321往通道32另一端的开口折射,使该光源讯号经过该贯穿孔121而被折射于反射面5(桌面或垫体)上,此时,该光源讯号即因其面射型镭射光源22的特性而向上反射,让该光源讯号透过与贯穿孔121对应的凸镜31而更加集中,而使光源讯号直接经由该凸镜31的下端面往其上端面直射,最后再使该光源讯号传送至感应器21的接收部211作为讯号的接收,如是,即可利用该面射型镭射光源22的极性光特性配合该透镜组3,达到使发射出及折射后的光源更加集中,而不会产生散逸的现象,使光学滑鼠具有更佳的使用效应。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创作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光学滑鼠的改良结构(三),其特征是包括一壳体,该壳体是由一上盖及一底座所组合而成,该底座上是开设有一贯穿孔;一电路板,该电路板是固设于上述的壳体内,该电路板设有一具有接收部的感应器,并于该感应器相邻的一侧设有一与其接收部位于同一面的面射型镭射光源,且该感应器的接收部是与该贯穿孔对应;一透镜组,该透镜组是设于上述壳体的底座上,且该透镜组上是具有一凸镜,并于邻近该凸镜的位置处设有一通道,而该通道一侧的中央处是具有一折射部,且该凸镜的上、下二端面是分别与上述感应器的接收部及贯穿孔呈相对应的状态,且该通道的一端开口是与上述的面射型镭射光源呈相对应的状态。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滑鼠的改良结构(三),其特征是该透镜组与贯穿孔之间设有一阻隔层。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滑鼠的改良结构(三),其特征是该阻隔层为一玻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滑鼠的改良结构(三),包括一壳体,该壳体是由一上盖及一底座所组合而成,该底座上是开设有一贯穿孔;一电路板,该电路板是固设于上述的壳体内,该电路板设有一具有接收部的感应器,并于该感应器相邻的一侧设有一与其接收部位于同一面的面射型镭射光源;一透镜组,该透镜组是设于上述壳体的底座上,且该透镜组上是具有一凸镜,而该通道一侧的中央处是具有一折射部。从而,达到使发射出及折射后的光源更加集中,而不会产生散逸的现象。
文档编号G06F3/033GK2627588SQ0326158
公开日2004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19日
发明者张暐, 洪宪烨 申请人:东贝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