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的讯号传输扁平电缆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7-23  4

专利名称:触控面板的讯号传输扁平电缆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控面板结构,特别是有关触控面板之讯号传输扁平电缆的组装结构的改良。
背景技术
目前触控面板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一般的消费性电子商品上,它通常被配置于电器的显示屏上使用,以便让使用者可进行交互式输入操作,而大幅改善人与机器之间沟通接口的亲善性,并提升输入操作效率。一般触控面板构造略包含一透明的基板,在该基板上设有触控传感器,该触控传感器的中央部位设为触控感应区,而其四周边缘为线路区,在线路区内布设有连接于前述触控感应区的复数讯号导线,且在其中一具较宽的线路区内设置一讯号接点的搭接部,使各讯号导线分别电性连接至搭接部中的各个讯号接点,该搭接部可与一讯号传输扁平电缆叠接黏合在一起,并使设于二者之上的电性接点分别对应耦合,据此可将触控感应区的触控讯号,通过讯号导线、讯号传输扁平电缆传送到后续的讯号处理电路;组装使用时,触控面板的基板被叠设在液晶显示屏(LCD)或液晶显示模块(LCM)前面,并将该讯号传输扁平电缆弯折贴附在LCD或LCM的背面。然而,现今电子产品的设计均以轻薄、短小为趋势潮流,产品结构越来用精密、外型设计越来越多变,特别是在面板的设计方面总是希望影像显示面积、触控操作面积越大,而边框部位越薄、越小越好;而如为了符合前述潮流需求,就必须缩减触控面板四周边缘的线路区宽度,特别是,对于那个设有搭接部的线路区影响更为严重,这会严重压缩该讯号导线的布设空间,以及造成该搭接部的面积变小,这结果将导致制程加工的精度变高、生产技术的难度提高以及良率降低,同时,当面积变小的搭接部与讯号传输扁平电缆搭接组合时也容易产生组接精度不良、贴接稳固性不牢靠,使触控讯号的传输效能发生问题;且依照前述触控面板的组合结构,该讯号传输扁平电缆被电接于线路区内的讯号接点,因此该讯号传输扁平电缆的头端部位是被交叠贴接于基板与触控传感器的叠层的底面,或是被夹设固定于基板与触控传感器的叠层之间,但通常该讯号传输扁平电缆是采用软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 Circuit,简称FPC),而FPC的衬板厚度通常在0.15mm以上,所以在触控面板底面的该讯号传输扁平电缆搭接处会产生凸起,但因触控面板底面需平贴安装于LCD/LCM上使用,因此前述凸起部位将会造成安装不平整的问题,尤其不易搭配应用在现今常见的全平面式电子用品的面板安装(例如iPhone、iPad);此外,在触控面板使用中,该凸起部位较易遭受外界较大压应力,导致该凸起部位的讯号接点或讯号导线受到损伤,造成传讯质量不良的现象。
发明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触摸板的讯号传输扁平电缆的组装结构提供改良设计,主要是将触控传感器的讯号接点搭接部从线路区内往外延伸设置于基板的外部,再由该外置的搭接部与讯号传输扁平电缆组接,因此可缩减触控传感器线路区的配线布局空间,达减少触控面板的边框宽度、扩大触控操作区的面积的目的,且因其搭接部与讯号传输扁平电缆的组接部位是在基板之外,故在基板底面不会产生凸起,以致造成应力损坏及安装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也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的讯号传输扁平电缆组装结构,其将触控传感器的导线讯号接点搭接部延伸设置于基板的外部,使该搭接部的设置面积不受限制,因此可扩大搭接部的设置面积,使触控传感器与讯号传输扁平电缆的搭接组合,可获组接精准、贴接稳固的优点,且可降低生产技术难度、提高产品良率。为了达成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触摸板结构主要包含一透明的基板、一透明的触控传感器以及一讯号传输扁平电缆;其中,该基板为一具有高透光率的薄板,在该基板的底表面周缘部位设有颜色边框,该颜色边框是由非导电性材料形成的不透明薄膜层,据此在基板上界定出在周缘部位形成框型的遮蔽区以及在中央部位的可视区;该触控传感器被设置在前述基板的表面上,其对应该基板可视区的中央部位为一触控感应区,于该触控感应区具有复数触控感应单元,而对应于该基板遮蔽区的四周边缘部位则设为一线路区,在该线路区之内设有电性连接前述触控感应单元的复数讯号导线,且该线路区具有一向基板外侧延伸设置的搭接部,在该搭接部上设有复数讯号接点,并令前述各讯号导线的末端分别电性连接至该搭接部上的各个讯号接点;该讯号传输扁平电缆具一可挠性衬板,在该衬板上设有复数电接点以及与该等电接点作电性连接的复数电导线;该讯号传输扁平电缆可与前述触控传感器的搭接部叠接黏合在一起,并使该讯号传输扁平电缆的电接点与该搭接部的讯号接点彼此对应耦合;据此使该触控传感器上触发的感应讯号可经由该讯号传输扁平电缆传送到后续的讯号处理电路。特别是,在该搭接部的至少一表面设有搭接衬垫(Bonding pad),该搭接衬垫可避免该搭接部表面上的讯号接点及讯号导线遭受刮伤,并提供辅助支撑力,同时对电路层弯折时提供保护,避免该搭接部弯折时产生锐角折损的状况;该搭接衬垫可选用具有可挠性及绝缘性的塑料薄片或薄膜,例如聚碳酸酯(PC)或聚酯(PET)材质的薄片或薄膜,最好,该搭接部衬垫的厚度在60 um以下。此将于下文中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功能及技术特征,熟习本技术者熟读文中的说明后即可据以实现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构件分离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构件组合的平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部分剖示图;以及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部分剖示图,显示讯号传输扁平电缆与触控传感器搭接部的组合构造。主要组件符号说明基板I颜色边框12遮蔽区12a可视区13触控传感器2上方电容感应层2a下方电容感应层2b触控感应单元21讯号导线22搭接部23[0018]讯号接点24搭接衬垫25、26讯号传输扁平电缆3可挠性衬板31电接点3具体实施方式
;如后附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摸板主要包含一透明的基板1、一透明的触控传感器2以及一讯号传输扁平电缆3 ;其中,该基板I为一具有优良机械强度(MechanicalStrength)的高透光率薄板,其材料是选自于各种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聚酯(Polythyleneterephthalate, PET)或环烯经共聚合物(Cyclic Olefin Copolymer, C0C)等,但实施范围不以前述材料为限;在该基板I的底表面周缘部位设有颜色边框12,该颜色边框是由非导电性材料形成的不透明薄膜层,前述非导电性材料可选用油墨或光阻(photoresist)等材料,但可实施的材料范围不以此为限,将前述材料由印刷、涂布等技术手段,于该基板的底表面周缘部位形成厚度约15 μ m的薄膜层,且通常该颜色边框小于3_以符合窄边面板设计的要求;据此在基板上界定出在周缘部位形成框型的遮蔽区12a以及在中央部位的可视区13 (参阅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透明的触控传感器2具有一对彼此绝缘设置的上、下方电容感应层2a、2b,该等电容感应层采用氧化铟锡(ITO)材料的透明薄膜,利用蚀刻或雷射制程去除不要的部分,因此电容感应层上划分出所欲的电子线路图案;该触控传感器2被设置于该基板I底表面,其对应该基板可视区13的中央部位为一触控感应区,于该触控感应区具有复数触控感应单元21,而对应于该基板遮蔽区12a的四周边缘部位则设为一线路区,在该线路区之内设有电性连接前述触控感应单元21的复数讯号导线22,且该线路区具有一向基板外侧延伸设置的搭接部23,在该搭接部设有复数讯号接点24,并令前述各讯号导线22的末端分别电性连接至该搭接部上的各个讯号接点24 ;此外,在该搭接部的上、下表面设有搭接衬垫25、26,该搭接衬垫可选用厚度约50um的聚酯(PET)薄片,而该搭接衬垫25、26与该搭接部23之间由胶材(光学胶)贴接组合再一起。该讯号传输扁平电缆3为一软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 Circuit,简称FPC),因其结构与功能特征均为众所周知者,故在此不拟多加赘述;该讯号传输扁平电缆3具一可挠性衬板31,在该衬板底面设有复数电接点32以及与该等电接点作电性连接的复数电导线(未显示于图面);如图4所示,该讯号传输扁平电缆3可与前述触控传感器的搭接部23叠接黏合在一起,并使该讯号传输扁平电缆的电接点32与该搭接部的讯号接点24彼此对应耦合;据此使该触控传感器2上触发的感应讯号可经由该讯号传输扁平电缆3传送到后续的讯号处理电路(未显示于图面);而依上述特征组成的触控面板可配置在一液晶显示模块(LCM)上使用,将整体触控面板平贴叠置于该液晶显示模块的前面,并将该延伸设置的搭接部23及讯号传输扁平电缆3向下弯折贴附在该液晶显示模块的背面。本实用新型的前述说明是以一电容式触控器的结构作为实施范例说明,但其实施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使用电阻式触控器或电磁式触控器等其他各式触控传感器也均可适用。综上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适合应用于窄边框的触控面板结构设计,其将触控传感器的讯号接点搭接部23自线路区分离出来而延伸设置于基板I外,因此可缩减触控传感器线路区的配线布局空间,使边框的宽度变小,同时扩大触控操作区的面积;且依此结构设计,可使该搭接部23及讯号传输扁平电缆3的叠接黏合部位远离面板边缘,避免遭受外力而损坏,且可保持触控面板的底面平整无凸起,而便于与LCD/LCM搭配安装;另外,因搭接部23被分离设置于线路区之外,所以该搭接部23的面积不需受限,可增大该搭接部23的设置面积,以提升搭接组合的良率及其组合后的可靠性。尽管已参考附图并结合具体实施例完整说明本实用新型,应注意熟习此项技术人士会明白各种变化及修改。此类变化及修改应理解为包括于由随附申请专利范围所定义的本实用新型之范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触控面板的讯号传输扁平电缆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透明的基板,在该基板的底表面周缘部位设有绝缘性的颜色边框,因此在该基板上界定出在周边部位形成框型的遮蔽区,以及在中央部位的可视区; 一透明的触控传感器,其被设置在前述基板的表面上,在对应该基板可视区的中央部位为一触控感应区,于该触控感应区具有复数触控感应单元,而对应于该基板遮蔽区的四周边缘部位则设为一线路区,在该线路区之内设有电性连接前述触控感应单元的复数讯号导线,特别是,该线路区具有一向基板外侧延伸设置的搭接部,在该搭接部上设有复数讯号接点,并令前述各讯号导线的末端分别电性连接至该搭接部上的各个讯号接点;以及 一讯号传输扁平电缆,其包含一可挠性衬板,在该衬板上设有复数电接点,以及电性连接该等电接点的复数电导线,该讯号传输扁平电缆可与前述触控传感器的搭接部叠接黏合在一起,并使该讯号传输扁平电缆的电接点与该搭接部的讯号接点彼此对应耦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的讯号传输扁平电缆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在所述搭接部的上方表面与底部表面之一或二者之上设有搭接衬垫。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的讯号传输扁平电缆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衬垫为聚碳酸酯或聚酯材质的薄片。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的讯号传输扁平电缆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衬垫的厚度在60um以下。
专利摘要一种触控面板的讯号传输扁平电缆组装结构,主要是将触控传感器的讯号接点搭接部从线路区内往外延伸设置于基板的外部,再与讯号传输扁平电缆叠接组合,因此可缩减触控传感器线路区的配线布局空间,使边框的宽度变小,同时可扩大搭接部设置面积,故可提升触控传感器与讯号传输扁平电缆搭接组合的良率及其组合后的可靠性。
文档编号G06F1/16GK203012586SQ20122060935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6日
发明者杨恺悌, 张显明, 冯致威 申请人:洋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