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触控面板的保护盖架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控面板的保护盖架构,尤指一种使接合胶框贴合面积相异的触控面板的保护盖架构。
背景技术:
随智能型手机的普及,触控逐渐取代现有开关操作或键盘操作成为现今操作控制的主流,一般触控的操作方式是利用使用者的手指或一物品接触一触控面板,使该触控面板产生一感应信号,该感应信号即为输入指令进而控制所信息连接的电子装置或智能型手机。为避免触控过程中因手指或物品的接触刮损触控面板表缘,使该触控面板上的触控感应层无法判断触控位置产生相应的该感应信号,一般触控面板会在制成之后,更进一步于触控面板表缘增设一保护层,通过该保护层的保护避免该触控面板于实施过程中产生刮损,该保护层通常是以一沿该触控面板周缘设置的双面胶体与该触控面板接合,然而,现有的双面胶体仅注重其黏着性,确保该保护层可以确实的接合于该触控面板之上,但现今该双面胶体于实施完成后,虽在该触控面板的正视视角下,并不会看到该双面胶体位于该触控面板的一侧,但在该触控面板倾斜一定角度后,使用者即会看到该双面胶体位于该触控面板的一侧,而裸露出来的双面胶体除降低整体美观之外,更为让使用者因此对产品产生了质量上的疑虑,故,本创作人针对现有接合胶框,于倾斜视角上所产生的视觉缺陷进行改良,期能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触控面板的保护盖架构,以克服现有接合胶框于倾斜视角中会被使用者所看见的问题。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的保护盖架构,其主要是由一保护层以及一接合胶框所组成,该保护层与该触控面板间隔一触控间距设置,而该接合胶框则设置于该触控间距之中,该接合胶框更包含有一贴合于该保护层的第一接着面,以及一贴合于该触控面板的第二接着面,而该第二接着面设置于该第一接着面相对该触控面板的投影位置且其面积小于该第一接着面。于一实施例中,该接合胶框除该第一接着面与该第二接着面之外,更包含有一介于第一接着面与该第二接着面之间的连接面。更进一步地,该连接面可以有多种态样的实施,例如一斜面、一曲面或一阶状面等。于一实施例中,该接合胶框更包含有一与该保护层接合具有该第一接着面的第一接合层,以及一与该触控面板接合并连接该第一接合层且具有该第二接着面的第二接合层。于一实施例中,该接合胶框可以为一泡棉材质所制成。于一实施例中,该保护层可以是一玻璃或一塑化薄膜。[0010]通过前述所载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保护盖结构具有下列所述的优
占-
^[0011]一、克服倾斜视角下看见接合胶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该接合胶框与该保护层贴合的第一接着面的面积大于该接合胶框与该触控面板贴合的第二接着面的面积,如此一来,使用者便无法于倾斜视角中看见接合胶框,而对产品质量产生疑惑。
图1为本实用新型触控面板的保护盖架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触控面板的保护盖架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触控面板的保护盖架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触控面板的保护盖架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现就配合图式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 以及图2,图分别为本实用新型触控面板的保护盖架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以及结构剖面示意图。本实用新型触控面板的保护盖架构,主要用于避免一触控面板I于实施触控的过程中产生刮损,而本实用新型所能实施的触控面板并不局限于智能型手机上所搭载的触控面板,更可以是平板计算机、可携式计算机或其它电子装置所具有的触控面板上。本实用新型该保护盖架构2包含有一保护层21以及一接合胶框22,更具体说明,该保护层21是以一触控间距D与该触控面板I间隔设置,而该保护层21可以进一步依据需求选用相应材质实施,例如一玻璃或一塑化薄膜等,该接合胶框22设置于该触控间距D之中,也就是说该接合胶框22夹于该保护层21与该触控面板I之间,该接合胶框22包含有一贴合于该保护层21的第一接着面221,一贴合于该触控面板I的第二接着面222以及一介于该第一接着面221与该第二接着面222之间的连接面223,更进一步地,该第二接着面222设置于该第一接着面221相对该触控面板I的投影位置,且该第二接着面222的面积小于该第一接着面221,借此,该连接面223便不会与现有接合胶框相同为一垂直面,就如图2所示,该第二接着面222面积小于该第一接着面221的面积,进而使该连接面223为一斜面,如此一来,纵使使用者倾斜一定角度观看该触控面板1,使用者仍无法直接看到该接合胶框22位于该触控面板I 一侧的部分,进而不会有因使用者看到该接合胶框22位于该触控面板I 一侧的部分,而对产品质量产生疑虑的问题发生。再者,本实用新型该接合胶框22可以为一泡棉材质所制成,又或是其它可以进行接合的材质。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更可依需求对该连接面223进行结构上的设计,就如图3所绘,图为本实用新型触控面板的保护盖架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该连接面223a可以进一步呈阶状面,本实施例中所绘阶状面仅为举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态样,更进一步地,为能使该连接面223a为阶状面,该接合胶框22可进一步由一第一接合层224以及一与该第一接合层224连接的第二接合层225所组构而成,而该第一接合层224与该保护层21贴合,该第二接合层225则与该触控面板I贴合,也就是说,该接合胶框22的该第一接着面221为该第一接合层224与该保护层21贴合的一侧面,该第二接着面222则为该第二接合层225与该触控面板I贴合的一侧面,且该第一接合层224的面积大于该第二接合层225的面积,更具体说明,该第一接合层224的宽度可进一步比该第二接合层225宽,例如,该第一接合层224的宽度为2mm,该第二接合层225的宽度则为1.5mm。除图3所绘实施例之外,该连接面223b更可如图4所绘,图为本实用新型触控面板的保护盖架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该连接面223b可以为一曲面,该曲面可依据该触控间距D进行曲度的调整,图4所绘曲面为一凹状曲面,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更可以为一凸状曲面。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触控面板的保护盖架构,主要包含有一保护层以及一接合胶框,该保护层主要保护该触控面板,并以一触控间距与该触控面板间隔设置,该接合胶框设于该触控间距之中,且具有一贴合于该保护层的第一接着面,以及一贴合于该触控面板的第二接着面,本实用新型该第二接着面设置于该第一接着面相对该触控面板的投影位置且其面积小于该第一接着面,如此一来,使用者便不会于一倾斜角度中,看到该接合胶框与该触控面板接合的部分,进而可以避免使用者因看到该接合胶框而对产品的质量产生疑虑的问题发生。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触控面板的保护盖架构,其特征在于, 一保护层,与该触控面板间隔一触控间距设置;以及 一接合胶框,设置于该触控间距之中,包含有一贴合于该保护层的第一接着面以及一贴合于该触控面板的第二接着面,该第二接着面设置于该第一接着面相对该触控面板的投影位置且其面积小于该第一接着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的保护盖架构,其特征在于,该接合胶框更包含有一介于该第一接着面与该第二接着面之间的连接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的保护盖架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面为一斜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的保护盖架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面为一曲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的保护盖架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面为一阶状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的保护盖架构,其特征在于,该接合胶框更包含有一与该保护层接合具有该第一接着面的第一接合层,以及一与该触控面板接合并连接该第一接合层且具有该第二接着面的第二接合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的保护盖架构,其特征在于,该接合胶框为一泡棉材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的保护盖架构,其特征在于,该保护层为一玻璃。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的保护盖架构,其特征在于,该保护层为一塑化薄膜。
专利摘要一种触控面板的保护盖架构,主要避免一触控面板于实施过程中产生刮损,进而无法正常触控的问题发生;该保护盖架构包含有一保护层以及一接合胶框,该保护层与该触控面板间隔一触控间距设置,而该接合胶框则设置于该触控间距之中,其包含有一贴合于该保护层的第一接着面,以及一贴合于该触控面板的第二接着面,其中,该第二接着面设置于该第一接着面相对该触控面板的投影位置且其面积小于该第一接着面,如此一来,纵使该触控面板倾斜一定角度,使用者仍不会看见设置于该触控间距中的接合胶框。
文档编号G06F1/16GK203025609SQ201220618609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1日
发明者王文成 申请人:苏州滕艺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