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字化心血管意外早期诊断系统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7-23  6

专利名称:一种数字化心血管意外早期诊断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字化心血管意外早期诊断系统。
背景技术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尽早接受介入、溶栓等早期再灌注治疗,对恢复心肌血流畅通至关重要,可显著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然而,目前我国急性心梗患者能获得早期再灌注治疗的人数比例极低,应加快急性心梗早期再灌注治疗的推广与规范,完善救治服务体系,使患者尽早获得最佳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字化心血管意外早期诊断系统,可在“胸痛”现场I小时内快速进行心梗智能诊断及心血管风险评估,有效提升心血管意外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协助基层医护人员进行对症救治,降低中老年患者因心血管意外导致的死亡率。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数字化心血管意外早期诊断系统,所述数字化心血管意外早期诊断系统包括:检测心电图信号,利于心脏疾病早期诊断的心电图诊断模块;检测心脏生物标志物、急诊生化、血凝、血液、血气、电解质等指标的血液状态监测模块; 可实时监测血氧饱和度及脉率,快速检测血压变化,方便使用的血氧、血压检测模块;自动智能化风险分级,协助医扩人员临床预测和对症治疗,通过远程专家会诊,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具有电子病历管理、健康管理及综合报告打印等功能的心血管风险评估模块;用于打印综合报告,可支持系统在无外接电源情况下使用,待机时间2-3小时的辅助模块。进一步,所述心电图诊断模块采用十二导联心电图机。 进一步,所述血液状态监测模块采用干式血液状态监测系统。进一步,所述血氧血压检测模块模块采用脉搏血氧仪、臂式电子血压计。进一步,所述心血管风险评估模块采用心血管风险评估系统、远程专家会诊系统、智能信息管理系统。进一步,所述辅助模块采用热敏打印机、锂电池供电系统。本实用新型由心电图诊断、血液状态监测、血氧血压检测、心血管风险评估、远程专家会诊、智能信息管理以及辅助模块等组成,具有十二导心电图自动分析,心脏生物标志物检测,心梗智能诊断,心血管风险评估,远程专家会诊,智能信息管理和综合报告打印等功能。该系统具有以下几大优势:1.便携式设计,操作简单,非专科医护人员简单培训即可掌握,适合现场使用。2.智能快速诊断,胸痛现场I小时内即可自动判断心梗并对心血管早期意外进行风险分级评估。3.具备远程专家会诊功能,可实施远程专家会诊,提高诊断准确率。4.心电图与心脏生物标志物的联合检测,敏感度、特异性高,结果准确。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字化心血管意外早期诊断系统的结构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字化心血管意外早期诊断系统使用流程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字化心血管意外早期诊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在医学上,使用仪器的功能主要依据心梗的诊断标准,即患者有典型的胸痛症状,心电图异常(包括ST抬高或降低或新发的左束支传导阻滞),肌钙蛋白升高等症状和相关的检测来诊断是否为“心梗”;同时采用Grace (即缺血性评分)评分系统对心血管危险等级进行危险评分,并能智能给出治疗方案建议;最终可通过专家会诊功能来对疾病做出最终的诊断意见,指导临床确诊,从而实现临床快速诊断和评估心梗及心血管事件危险分级的功能。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1、A 胸痛”现场快速鉴别诊断疑似ACS患者(原则上针对老年人出现。院前12导联心电图及进行心梗早期诊断及风险分层的目的是缩短发病至入院急诊和行再灌注治疗的时间,以及决定是否实施院前溶栓治疗);B:健康管理,日常巡诊监测时的危险分层及预防治疗评估(既往心血管病患者的预后评估监测或老年人心血管健康定期检查);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字化心血管意外早期诊断系统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心电图诊断模块:本模块由心电图采集盒、导联线及相关附件和心电图自动分析系统组成。心电采集盒预埋在整个系统的箱体中,与系统所用平板电脑相连接,心电采集盒和导联线共同组成采集端,采集标准十二导联心电图,通过平板电脑进行显示,显示为动态心电图,可以根据医生所需要的波段进行截取,同时也可将心电波形进行存储,作为病人的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的数据进行管理,以及作为申请远程专家会诊时进行波形的远程传输。此模块中还包括心电图自动分析系统,系统自动对病人的心电波形进行分析,给出数值,并能够自动给出诊断结果,自动上传至心血管风险评估系统中,诊断结果作为心血管风险评估系统的数据来源之一,作为一个心梗诊断的依据。血液状态监测模块:本模块由血液状态检测仪主机、底座、数据传输软件组成。本血液状态检测仪采用干式测试卡检测,单人单片,几分钟就可出结果,检测项目全,可以检测到判断心梗的心脏标志物,同时也可用于检测血气、电解质、生化、血凝等检测项目。心脏标志物作为心血管风险评估系统判断心梗、预后风险评估的依据。同时数据也可作为电子病历、健康档案的数据来源之一。底座具有充电机数据传输功能,可将数据自动传输至心血管风险评估系统中,可以外接专用打印机进行结果打印。血氧血压检测模块:本模块由脉搏血氧仪、臂式电子血压计组成。脉搏血氧仪采用手指夹测量数值,简便快捷,可实时监测血氧饱和度及脉搏,检测数据可作为心血管风险评估系统对于心梗诊断、风险评估的依据,同时也可作为病人的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的数据进行管理,数据也可通过远程专家会诊系统将数据进行远程传输。臂式电子血压计采用上臂式,能够快速检测病人的血压变化。检测数据可作为心血管风险评估系统对于心梗诊断、风险评估的依据,同时也可作为病人的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的数据进行管理,数据也可通过远程专家会诊系心血管风险评估模块:本模块由心血管风险评估系统、远程专家会诊系统、智能信息管理系统组成。心血管风险评估系统:通过对病人症状、体格检查、心电图和心脏生物标志物、血氧血压等结果判读进行快速鉴别,给出参考意见,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给出高中低风险评估预警。远程专家会诊系统:临床医生根据心血管风险评估系统给出的指导意见,结合于自己的经验判断无法最终给出诊断结果时,求助于此系统进行远程专家会诊,可将患者的心电图、心脏标志物、血氧血压、症状、体格检查等数据通过3G无线网络传送给专家端,请求专家会诊的同时,系统会自动给专家发送短信提醒,专家根据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判断分析,将自己的诊断意见再通过远程专家会诊系统传送给医生。智能信息管理系统:对患者的检测信息进行管理,同时可以给出患者的综合报告,检测报告内容包括:病人的基本信息、检测数据、系统诊断意见、专家诊断意见、风险评估等。建立患者的电子病历、健康档案,作为日后的诊断依据。辅助模块:本模块由打印系统及锂电池供电系统组成。打印机采用热敏打印机,用于打印患者的综合诊断报告及其他检测数据,服务于其他几个模块。锂电池供电系统为心电图诊断、血液状态监测、心血管风险评估、打印模块提供电源服务,本 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数字化心血管意外早期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化心血管意外早期诊断系统包括: 检测心电图信号,利于心脏疾病早期诊断的心电图诊断模块; 检测心脏生物标志物、急诊生化、血凝、血液、血气、电解质等指标的血液状态监测模块; 可实时监测血氧饱和度及脉率,快速检测血压变化,方便使用的血氧、血压检测模块;用于打印综合报告,可支持系统在无外接电源情况下使用,待机时间2-3小时的辅助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化心血管意外早期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电图诊断模块采用十二导联心电图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化心血管意外早期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状态监测模块采用干式血液状态监测系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化心血管意外早期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氧血压检测模块采用脉搏血氧仪、臂式电子血压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化心血管意外早期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模块采用热敏打印机、锂电池供·电系统。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字化心血管意外早期诊断系统,包括检测心电图信号,利于心脏疾病早期诊断的心电图诊断模块;检测心脏生物标志物、急诊生化、血凝、血液、血气、电解质等指标的血液状态监测模块;可实时监测血氧饱和度及脉率,快速检测血压变化,方便使用的血氧、血压检测模块;具有心梗智能诊断、心血管风险分层及远程专家会诊等功能的心血管风险评估模块;用于打印综合报告,可支持系统在无外接电源情况下使用,待机时间2-3小时的辅助模块。可在“胸痛”现场1小时内快速进行心梗智能诊断及心血管风险评估,有效提升心血管意外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协助基层医护人员进行对症救治,降低中老年因心血管意外导致的死亡率。
文档编号G06F19/00GK203133863SQ20122062473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3日
发明者姚世平, 刘光中, 陆杨, 马彪, 韩啸 申请人:北京倍肯恒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