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导航信息生成方法及检索程序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7-23  10

专利名称:城市交通导航信息生成方法及检索程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交通网络中交通导航信息的生成方法和检索导航信息的计算机程序。
背景技术
城市交通涉及人们日常工作、旅游、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远距离的异地出行,不管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还是自驾车,因为对城市的道路情况和交通网络不熟悉,人们需要交通导航信息的帮助。为方便出行,目前已经存在一些交通导航的信息系统与装置,例如已经存在的各种电子地图,又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1140863A,
公开日为1997年01月22日,发明名称为电子交通导航的方法及其设备的申请案;中国专利公开号CN1311887A,
公开日为2001年09月05日,发明名称为一种提供基于矢量图形的交通信息的方法及系统的申请案;中国专利公开号CN1391195A,
公开日为2003年01月15日,发明名称为基于新型网络的交通信息采集控制管理系统的申请案;中国专利公开号CN1536514A,
公开日为2004年10月13日,发明名称为导航装置的路径搜索方法和交通信息显示方法的申请案。但是这些公开技术均具有如下的不足交通导航信息不能满足个性化的要求,即不能针对出行人的出行方式及出发地与目的地信息提供有针对性的导航信息;需要专门的车载移动装置(如内置全球定位GPS系统)接收和显示交通导航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交通导航信息的生成方法和检索导航信息的计算机程序,所生成的交通导航信息同时适合于乘坐公共交通车出行和自驾车出行,检索程序根据出发地和目的地的描述信息,自动搜索针对出发地到目的地的交通导航信息。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存储公共交通数据的城市公共交通直达矩阵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矩阵是这样生成的收集城市公共交通工具运营线路数据;生成公共交通站列表;生成公共交通站之间直达线路列表;生成城市公共交通直达矩阵;城市公共交通工具是指在同一城市内按规划线路运营的代步工具,包括无轨公共汽车、轨道公共电车、地铁和城铁;城市公共交通直达矩阵是二维平面图表或其等价表示矩阵的行是出发公共交通站,矩阵的列是到达公共交通站,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记录由出发公共交通站到到达公共交通站的直达线路数据。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存储街道周边地理信息的街道地理信息列表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列表的表头记录街道名;列表的一个信息项记录街道上的一个公共交通站名;对每一个记录公共交通站名的信息项,以其为表头,生成一个子列表,子列表中的一个信息项记录公共交通站周边的一个企事业单位名称及联系电话;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交通导航信息的计算机检索程序,其特征在于交通导航信息的检索过程是这样实现的输入出发地和目的地地理位置信息;匹配出发地公共交通站和目的地公共交通站;检索公共交通导航信息;如果是自驾车,检索自驾车导航信息;显示交通导航信息。
匹配出发地或目的地公共交通站,是按如下过程实现的依次扫描各街道地理信息列表,如果列表表头记录的街道名是所输入的出发地或目的地,列表第一个信息项记录的公共交通站就是所要的公共交通站并结束匹配;依次扫描街道地理信息列表中的各子列表,如果子列表中某个信息项记录的企事业单位名称或联系电话是所输入的出发地或目的地,子列表表头中记录的公共交通站就是所要的公共交通站。
检索公共交通导航信息,是按如下过程实现的判断从出发地公共交通站(简称出发站)到目的地公共交通站(简称到达站)是否有直达线路;如果有,提取公共交通直达矩阵中的结果并结束;如果没有,搜索从出发站到到达站的一次换乘线路;搜索从出发站到到达站的二次换乘线路;对换乘线路排序并结束搜索;
搜索从出发站到到达站的一次换乘线路,是按如下步骤实现的选取一个公共交通站为换乘站;判断从出发站到换乘站是否有直达线路,如果没有,选取新的换乘站并重新开始搜索;判断从换乘站到到达站是否有直达线路,如果没有,选取新的换乘站并重新开始搜索;将从出发站到换乘站直达线路与从换乘站到到达站的直达线路合并成一次换乘线路;搜索从出发站到到达站的二次换乘线路,是按如下步骤实现的选取一个公共交通站为中转站;判断从出发站到中转站是否有一次换乘线路,如果没有,选取新的中转站并重新开始搜索;判断从中转站到到达站是否有直达线路,如果没有,选取新的中转站并重新开始搜索;将从出发站到中转站的一次换乘线路与从中转站到到达站的直达线路合并成二次换乘线路。
检索自驾车导航信息,是按如下过程实现的生成自驾车导航初始信息;过滤自驾车导航初始信息。
生成自驾车导航初始信息,是按如下过程实现的输入公共交通导航信息;生成一个空的公共交通站列表;如果公共交通导航信息是直达线路,依次提取直达线路中从出发站到到达站所经过的公共交通站并添加到列表中(包括出发站和到达站);如果公共交通导航信息是一次换乘线路,依次提取从出发站到换乘站的直达线路所经过的公共交通站并添加到列表中,依次提取从换乘站到达到站的直达线路所经过的公共交通站并添加到列表中;如果公共交通导航信息是二次换乘线路,依次提取从出发站到换乘站的直达线路所经过的公共交通站并添加到列表中,依次提取从换乘站到中转站的直达线路所经过的公共交通站并添加到列表中,依次提取从中转站到到达站的直达线路所经过的公共交通站并添加到列表中;将公共交通站列表中的信息作为自驾车导航初始信息;过滤自驾车导航初始信息,是按如下过程实现的输入自驾车导航初始信息;依次扫描各街道地理信息列表,如果街道地理信息列表某信息项记录的公共交通站与自驾车导航初始信息中某公共交通站相同,将自驾车导航初始信息中匹配的公共交通站名替换为街道地理信息列表表头记录的街道名;依次扫描自驾车导航初始信息中各街道名,如果扫描到的街道名与已扫描过的街道名相同,则从导航初始信息中删除重复出现的街道名。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显著特点
1.交通导航信息适合于各类出行人,包括公共交通车乘客和自驾车司机与同伴。
2.能够根据出行人的出发地和目的地信息提供有针对性的交通导航信息。
3.出行人可利用电话、手机短信等现有技术与检索程序远程通讯,随时随地获取导航信息,无须配置专用的导航信息接收和显示装置。


图1为描述城市公共交通直达矩阵生成流程图;图2为描述检索公共交通导航信息过程的流程图;图3为描述搜索公共交通一次换乘路径的流程图;图4为描述搜索公共交通二次换乘路径的流程图;图5为描述生成自驾车导航初始信息过程的流程图;图6为描述过滤自驾车导航初始信息过程的流程图;图7为描述交通导航信息的检索过程的流程图;图8为街道地理信息列表“崇文门东大街”示例图;图9为街道地理信息列表“朝阳大街”示例图;图10为街道地理信息列表“平安大道”示例图;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一参见图1,生成方法一次性地生成一个城市公共交通直达矩阵。
步骤S101通过现有技术,收集北京市公共交通线路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北京市公共交通线路数据步骤S102以线路数据为基础,生成公共交通站列表。具体方法为生成一个空的公交站名列表;逐行扫描线路数据,如果扫描到的公交站不同于所有已扫描过的公交站,则添加到公交站名列表,并为公交站分配一个标识码。以表1为基础生成的北京市公交站列表如表2所示

表2 北京市公共交通站列表步骤S103以城市公共交通线路数据和公交站列表为基础,生成公共交通站直达线路列表。具体方法为任选两个不同的公交站为出发站和目的站,逐行扫描线路数据;如果出发站和目的站在同一线路中,此线路是直达线路。以表1和表2为基础生成的北京市公共交通站直达线路列表如表3所示。
在表3中,所有出发站的标识码均比目的站的标识码要小。如果出发站的标识码大于目的站的标识码,在表3中仍可找到直达线路,其方法是互换一下出发站和目的站的标识码。
步骤S104将公共交通站直达线路列表在程序中的存储方式变换为矩阵结构,生成城市公共交通直达矩阵。变换的方法是将所有出发站作为行,到达站作为列,生成一个空矩阵;逐行扫描公共交通站直达线路列表,以出发站的标识码为行号,以到达站的标识码为列号,在矩阵元素中填写直达线路信息。

表3 北京市公共交通站直达线路列表实施例二参见图2,在城市公共交通直达矩阵中,检索公共交通导航信息。公共交通导航信息的形式为直达路径、一次换乘路径或二次换乘路径。
步骤S201输入出发站和到达站,检索程序根据出发站和到达站找到对应的标识码;步骤S202以出发站标识码为行号,以到达站标识码为列号,从城市公共交通直达矩阵提取从出发站到到达站的直达路径;步骤S203根据提取结果,判定是否有直达路径;若有一条或多条直达路径,直接对城市公共交通路径排序与显示(步骤S206);如果没有直达路径,依次搜索一次换乘路径(步骤S204)和搜索二次换乘路径(步骤S205)后,再对公共交通路径排序与显示(步骤S206)。
更具体的实施例在北京市的公共交通直达矩阵中搜索公共交通导航信息。
情形之一指定“北京站”和“西直门”为出发站和到达站,搜索到“地铁2号线”为直达路径。
情形之二指定“北京站”和“儿童医院”为出发站和到达站,搜索结果是没有直达路径,需要搜索一次换乘路径和二次换乘路径。
实施例三参见图3,描述公共交通一次换乘路径搜索流程。检索公共交通导航信息程序使用此流程,实现图2中步骤S204的过程,即在公共交通直达矩阵中,搜索某出发站到某到达站的一次换乘路径。
步骤S301在搜索程序中输入出发站和到达站;步骤S302输入换乘站。换乘站可以是任意一个不同于出发站和到达站的公交站;步骤S303从公共交通直达矩阵中提取从出发站到换乘站的直达路径;步骤S304根据提取结果,判断是否有从出发站到换乘站的直达路径。如果没有,则返回到步骤S302;如果有,则提取从换乘站到到达站的直达路径(步骤S305)。根据提取结果,判断是否有从换乘站到到达站的直达路径(步骤S306),如果没有,则返回到步骤S302。从出发站到换乘站的直达路径与从换乘站到到达站的直达路径构成从出发站到到达站的一次换乘路径。
步骤S307显示公共交通一次换乘路径的结果没有一次换乘路径、有一个或多个一次换乘路径。
更具体的实施例在北京市的公共交通直达矩阵中搜索一次换乘路径。
情形之一以“北京站”和“儿童医院”为出发站和到达站,指定“木樨地”为换乘站,搜索结果是有一次换乘路径,即从“北京站”经“1路”直达“木樨地”,再从“木樨地”经“21路”直达“儿童医院”。
情形之二以“北京站”和“儿童医院”为出发站和到达站,指定“公主坟”为换乘站,搜索结果是没有一次换乘路径,因为没有从“公主坟”到“儿童医院”的直达路径。
实施例四参见图4,描述公共交通二次换乘路径搜索流程。检索公共交通导航信息程序使用此流程,实现图2中步骤S205的过程,即在公共交通直达矩阵中,搜索某出发站到某到达站的二次换乘路径。
步骤S401在搜索程序中输入出发站和到达站;步骤S402输入中转站,中转站可以是任意一个不同于出发站和到达站的公交站;步骤S403从公共交通直达矩阵中提取从出发站到中转站的一次换乘路径;步骤S404根据提取结果,判断是否有从出发站到中转站的一次换乘路径。如果没有,则返回到步骤S402;如果有,则提取从中转站到到达站的直达路径(步骤S405)。
步骤S406根据提取结果,判断是否有从中转站到到达站的直达路径。如果没有,则返回到步骤S402,从出发站到中转站的一次换乘路径与从中转站到到达站的直达路径构成从出发站到到达站的二次换乘路径。
步骤S407显示城市公交二次换乘路径的结果没有二次换乘路径、有一个或多个二次换乘路径。
更具体的实施例在北京市的公共交通直达矩阵中搜索二次换乘路径。
情形之一以“首都机场”和“儿童医院”为出发站和到达站,指定“木樨地”为中转站,搜索结果是有二次换乘路径,即从“首都机场”经“公主坟”一次换乘到“木樨地”,由“木樨地”经“21路”直达“儿童医院”。
情形之二以“首都机场”和“儿童医院”为出发站和到达站,指定“复兴门”为中转站,搜索结果是没有二次换乘路径,因为没有从“复兴门”到“儿童医院”的直达路径。
实施例五参见图5,基于公共交通导航信息,生成自驾车导航初始信息。自驾车导航初始信息的形式是公共交通站名序列。
步骤S501输入公共交通导航信息;步骤S502生成空的公共交通站名列表;步骤S503生成空的导航信息辅助存储结构。整个存储结构由三个存储单元构成,每一个存储单元由三元组{参考起点,参考终点,参考线路}构成;步骤S504转存公共交通导航信息。如果公共交通导航信息是直达路径,出发站和到达站分别记录到辅助存储结构第一存储单元的“参考起点”和“参考终点”,出发站到到达站的直达线路记录到辅助存储结构第一存储单元的“参考线路”;如果是一次换乘路径,出发站和换乘站分别记录到辅助存储结构第一存储单元的“参考起点”和“参考终点”,出发站到换乘站的直达线路记录到辅助存储结构第一存储单元的“参考线路”,换乘站和到达站分别记录到辅助存储结构第二存储单元的“参考起点”和“参考终点”,换乘站到到达站的直达线路记录到辅助存储结构第二存储单元的“参考线路”;如果是二次换乘路径,出发站和换乘站分别记录到辅助存储结构第一存储单元的“参考起点”和“参考终点”,出发站到换乘站的直达线路记录到辅助存储结构第一存储单元的“参考线路”,换乘站和中转站分别记录到辅助存储结构第二存储单元的“参考起点”和“参考终点”,换乘站到中转站的直达线路记录到辅助存储结构第二存储单元的“参考线路”,中转站和到达站分别记录到辅助存储结构第三存储单元的“参考起点”和“参考终点”,中转站到到达站的直达线路记录到辅助存储结构第三存储单元的“参考线路”。
步骤S505提取第一存储单元公共交通站名。步骤S505由如下的子步骤构成步骤S505-1提取第一存储单元中“参考起点”添加到公共交通站名列表;步骤S505-2从第一存储单元的“参考线路”中提取“参考起点”的下一公共交通站;步骤S505-3用“参考起点”的下一公共交通站代替存储单元中的“参考起点”;步骤S505-4如果“参考起点”不同于“参考终点”,返回到步骤S505-1;步骤S505-5提取存储单元中“参考终点”添加到公共交通站名列表。
步骤S506提取第二存储单元公共交通站名。如果第二存储单元不是空,则用第二存储单元的信息覆盖第一存储单元的信息,将第二存储单元信息置空,返回到步骤S505。
步骤S507提取第三存储单元公共交通站名。如果第三存储单元不是空,则用第三存储单元的信息覆盖第一存储单元的信息,将第三存储单元信息置空,返回到步骤S505。
更具体的实施例基于公共交通导航信息,生成自驾车导航初始信息。
情形之一从“北京站”到“西直门”的公共交通导航信息是直达线路,即“地铁2号线”。“地铁2号线”中从“北京站”到“西直门”要经过“北京站”、“建国门”、“东直门”和“西直门”(参见表1),生成的自驾车导航初始信息是“北京站→建国门→东直门→西直门”;情形之二从“北京站”到“儿童医院”的公共交通导航信息是一次换乘路径,即从“北京站”经“1路”直达“木樨地”,再从“木樨地”经“21路”直达“儿童医院”。“1路”由“北京站”到“木樨地”要经过“北京站”、“复兴门”和“木樨地”(参见表1),“21路”由“木樨地”到“儿童医院”要经过“木樨地”和“儿童医院”(参见表1),生成的自驾车导航初始信息是“北京站→复兴门→木樨地→木樨地→儿童医院”;情形之三从“首都机场”到“儿童医院”的公共交通导航信息是二次换乘路径,即从“首都机场”经“巴士1线”直达“公主坟”,由“公主坟”经“1路”直达“木樨地”,再由“木樨地”经“21路”直达“儿童医院”。“巴士1线”由“首都机场”到“公主坟”要经过“首都机场”、“东四十条”和“公主坟”(参见表1),“1路”由“公主坟”到“木樨地”要经过“公主坟”和“木樨地”(参见表1),“21路”由“木樨地”到“儿童医院”要经过“木樨地”和“儿童医院”(参见表1),生成的自驾车导航初始信息是“首都机场→东四十条→公主坟→公主坟→木樨地→木樨地→儿童医院”。
实施例六参见图6,过滤自驾车导航初始信息。自驾车导航信息的形式是街道名序列。
步骤S601输入自驾车导航初始信息;步骤S602替换公共交通站名为街道名。步骤S602由如下的子步骤构成步骤S602-1提取公共交通站名序列中第一个公共交通站;步骤S602-2扫描各街道地理信息列表,如果街道地理信息列表包含步骤S602-1所提取的公共交通站,用街道名替换公共交通站名序列中所提取的公共交通站名;步骤S602-3如果公共交通站名序列中还有公共交通站名,返回步骤S602-1。
步骤S603过滤重复的街道名。依次扫描自驾车导航初始信息中各街道名,如果扫描到的街道名与已扫描过的街道名相同,则删除当前扫描的街道名。
更具体的实施例。过滤从“北京站”到“西直门”的自驾车导航初始信息“北京站→建国门→东直门→西直门”。
首先,以举例的方式生成“崇文门东大街”、“朝阳大街”和“平安大道”的街道地理信息列表,分别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
其次,替换公共交通站名为其所属的街道名。结合图8、图9和图10,替换街道名后的自驾车导航初始信息是“崇文门东大街→朝阳大街→朝阳大街→平安大道”。
最后,过滤重复的街道名,从“北京站”到“西直门”的自驾车导航信息是“崇文门东大街→朝阳大街→平安大道”。
实施例七参见图7,交通导航信息的检索过程。检索程序使用此流程作为总流程,在公共交通直达矩阵和街道周边地理信息列表中,检索城市交通导航信息。
步骤S701输入出发地和目的地地理位置信息。出发地或目的地的地理位置信息可以是街道名、公共交通站名、企事业单位名或企事业单位联系电话;步骤S702匹配出发地和目的地公共交通站。如果是街道名,扫描各街道周边地理信息列表,找到匹配表列中的第一个公共交通站;如果是企事业单位名或企事业单位联系电话,扫描各街道周边地理信息列表,找到匹配子表列表头记录的公共交通站;步骤S703检索公共交通导航信息。步骤S703利用图2中的流程;
步骤S704如果是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则显示交通导航信息(步骤S706);步骤S705检索自驾车导航信息。步骤S705依次利用图5和图6中的流程;步骤S706显示交通导航信息。交通导航信息是公共交通导航信息或自驾车导航信息。
更具体的实施例检索交通导航信息。
情形之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由“北京站”到“儿童医院”,公共交通导航信息是从“北京站”经“1路”直达“木樨地”,再从“木樨地”经“21路”直达“儿童医院”。
情形之二自驾车由“中国旅行社”到“人民医院”,匹配的公共交通站分别是“北京站”和“西直门”,自驾车导航信息是崇文门东大街→朝阳大街→平安大道。即所提供的自驾车行车路线是由“中国旅行社”上“崇文门东大街”,再到“朝阳大街”,再到“平安大道”,最终到目的地“人民医院”(位于“西直门”公共交通站附近)。
通过以上举例的方式说明的本发明所述城市交通导航信息生成方法及检索程序,出行人使用实现本方法的城市交通导航信息查询软件系统或装置,能够方便地查询导航信息,从而能够方便、快速、准确、省时、省力地到达目的地。
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的内容做了详尽的说明,对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对它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构成对本发明专利权的侵犯,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存储公共交通数据的城市公共交通直达矩阵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矩阵是这样生成的收集城市公共交通工具运营线路数据;生成公共交通站列表;生成公共交通站之间直达线路列表;生成城市公共交通直达矩阵;城市公共交通直达矩阵是二维平面图表或其等价表示矩阵的行是出发公共交通站,矩阵的列是到达公共交通站,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记录由出发公共交通站到到达公共交通站的直达线路数据。
2.如权力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存储公共交通数据的城市公共交通直达矩阵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城市公共交通工具是指在同一城市内按规划线路运营的代步工具,包括无轨公共汽车、轨道公共电车、地铁和城铁。
3.一种用于存储街道周边地理信息的街道地理信息列表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列表的表头记录街道名;列表的一个信息项记录街道上的一个公共交通站名;对每一个记录公共交通站名的信息项,以其为表头,生成一个子列表,子列表中的一个信息项记录公共交通站周边的一个企事业单位名称及联系电话;
4.一种交通导航信息检索程序,其特征在于交通导航信息的检索过程是这样实现的输入出发地和目的地地理位置信息;匹配出发地公共交通站和目的地公共交通站;检索公共交通导航信息;如果是自驾车,检索自驾车导航信息;显示交通导航信息。匹配出发地或目的地公共交通站,是按如下过程实现的依次扫描各街道地理信息列表,如果列表表头记录的街道名是所输入的出发地或目的地,列表第一个信息项记录的公共交通站就是所要的公共交通站并结束匹配;依次扫描街道地理信息列表中的各子列表,如果子列表中某个信息项记录的企事业单位名称或联系电话是所输入的出发地或目的地,子列表表头中记录的公共交通站就是所要的公共交通站。
5.如权力要求4所述的一种交通导航信息检索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检索公共交通导航信息,是按如下过程实现的判断从出发地公共交通站(简称出发站)到目的地公共交通站(简称到达站)是否有直达线路;如果有,提取公共交通直达矩阵中的结果并结束;如果没有,搜索从出发站到到达站的一次换乘线路;搜索从出发站到到达站的二次换乘线路;对换乘线路排序并结束搜索;搜索从出发站到到达站的一次换乘线路,按如下步骤实现的选取一个公共交通站为换乘站;判断从出发站到换乘站是否有直达线路,如果没有,选取新的换乘站并重新开始搜索;判断从换乘站到到达站是否有直达线路,如果没有,选取新的换乘站并重新开始搜索;将从出发站到换乘站直达线路与从换乘站到到达站的直达线路合并成一次换乘线路;搜索从出发站到到达站的二次换乘线路,按如下步骤实现的选取一个公共交通站为中转站;判断从出发站到中转站是否有一次换乘线路,如果没有,选取新的中转站并重新开始搜索;判断从中转站到到达站是否有直达线路,如果没有,选取新的中转站并重新开始搜索;将从出发站到中转站的一次换乘线路与从中转站到到达站的直达线路合并成二次换乘线路。
6.如权力要求4所述的一种交通导航信息检索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检索自驾车导航信息,是按如下过程实现的生成自驾车导航初始信息;过滤自驾车导航初始信息。生成自驾车导航初始信息,是按如下过程实现的输入公共交通导航信息;生成一个空的公共交通站列表;如果公共交通导航信息是直达线路,依次提取直达线路中从出发站到到达站所经过的公共交通站并添加到列表中(包括出发站和到达站);如果公共交通导航信息是一次换乘线路,依次提取从出发站到换乘站的直达线路所经过的公共交通站并添加到列表中,依次提取从换乘站到达到站的直达线路所经过的公共交通站并添加到列表中;如果公共交通导航信息是二次换乘线路,依次提取从出发站到换乘站的直达线路所经过的公共交通站并添加到列表中,依次提取从换乘站到中转站的直达线路所经过的公共交通站并添加到列表中,依次提取从中转站到到达站的直达线路所经过的公共交通站并添加到列表中;将公共交通站列表中的信息作为自驾车导航初始信息;过滤自驾车导航初始信息,是按如下过程实现的输入自驾车导航初始信息;依次扫描各街道地理信息列表,如果街道地理信息列表某信息项记录的公共交通站与自驾车导航初始信息中某公共交通站相同,将自驾车导航初始信息中匹配的公共交通站名替换为街道地理信息列表表头记录的街道名;依次扫描自驾车导航初始信息中各街道名,如果扫描到的街道名与已扫描过的街道名相同,则从导航初始信息中删除重复出现的街道名。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交通导航信息生成方法及检索程序,生成方法提供一种城市公共交通直达矩阵和一种街道地理信息列表,检索程序根据出发地和目的地,自动搜索针对出发地和目的地的城市交通导航信息。本发明生成的导航信息既适合于公共交通车乘客,又适合于自驾车司机和同伴,并无须配置专用的导航信息接收和显示装置。
文档编号G06F17/30GK1655170SQ20041010166
公开日2005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2日
发明者侯清富 申请人:侯清富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