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通过sim卡支持电子钱包应用的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特别是通过SIM卡支持电子钱包应用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移动终端的发展是日新月异,而在这些移动终端中手机是发展最快的移动设备,手机正逐渐成为国人的生活必需品。据我国官方公布的数字手机用户已经超过3亿,并且已经超过了固定电话的数字。目前,手机的主要用途是语音通讯,其它用于游戏、上网、收发e-mail和增值服务的功能也正在开发当中。众所周知每一款手机中都有一个SIM卡,其实SIM卡就是符合ISO/IEC7816接触式标准的集成电路卡(IC卡)。同快速发展的手机用户一样,IC卡的发展速度也丝毫不慢,它的应用领域几乎覆盖所有范围,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最成功和广泛的应用是公共交通领域,这样每个用户还必须携带至少一张作为电子钱包的IC卡。但是如果在手机上的SIM卡上增加一个电子钱包将会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便利,手机部分要修改的仅仅一小部分的软件和硬件,而对像公交这样的交易终端来说软硬件系统几乎都不需要改动。
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SIM卡支持电子钱包应用的移动终端,它在现有移动电话终端(简称手机)上增加一个用于小额交易的电子钱包,这样手机除了完成原来的通话、娱乐等功能外还可以取代目前用于小额消费和访问控制的各种IC卡,包括公交卡、社保卡、门禁卡等。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通过SIM卡支持电子钱包应用的移动终端,其特点在于用双界面SIM卡替换已有的接触式SIM卡,同时利用所述的SIM卡上保留的两个触点把SIM卡的天线引到移动终端的正面或背面,并在所述的双界面SIM卡中增加一个用于小额交易的电子钱包应用软件。
所述的双界面SIM卡支持ISO/IEC7816和ISO/IEC14443A&B标准。
要实现上述功能必须对手机进行硬件和软件方面的修改。在硬件方面,目前手机的SIM卡都是接触式的,增加电子钱包后的交易必须是非接触式的,因此首先要改动的是用双界面的SIM卡替换已有接触式SIM卡,推荐使用ISO/IEC 14443 A&B作为非接触式的标准。由于目前IC卡上一般都至少有两个触点未用,可以通过这两个触点引出IC卡的天线,这样利用手机的背面或者正背作为IC卡的天线区(对于折叠类的手机还可以把天线做到翻盖上),由于非接触式IC卡的工作频率13.56MHz,而手机的工作频率为900/1800MHz,所以理论上它们之间不会有干扰产生;在软件方面,需要在原有文件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电子钱包的应用软件。由于目前公交的应用规范同其它系统的应用可能存在差别,所以电子钱包可以先遵守公交的应用规范,这样手机的电子钱包目前只能局限于公交的应用。不过等到“一卡通”技术实现之后手机的电子钱包就可以在任何终端上进行交易了,到那个时候只需要升级手机的部分软件就可以了,而对硬件部分则无需改动。
本发明把手机的电子钱包主要局限在小额的交易上,特别是针对公共交通的应用。钱包中的余额可以直接从手机的充值卡中转入,用户也可以任意设置自己的钱包的最大限额,而且还可以像查电话费一样查询自己的电子钱包中的余额。即使手机丢了,用户也可以通过挂失方式停用自己的账号,而损失的仅仅手机。使用上面的方案对手机的原有系统改动很少,特别是结构和外型等方面几乎不变,所要改变的仅仅是SIM卡。由于增加了RF射频部分,需要重新进行EMC测试。在软件方面所要做的只是增加一个电子钱包的应用软件,主要有转账、余额查询、减钱、建立文件和读写二进制等简单操作命令。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本发明在手机上的SIM卡上增加一个电子钱包将会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便利,手机部分要修改的仅仅一小部分的软件和硬件,而对像公交这样的交易终端来说软硬件系统几乎都不需要改动。这样对用户来说只需要拿着一个手机就可以实现打电话以及像公交这样的小额消费。随着“一卡通”技术的实施,对用户来说,“一机在手,走遍神州”的梦想将会实现。本发明可以应用领域有公交、地铁、码头、出租、旅游景点、货亭、便利店等小额交易场所。
图1为本发明和交易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典型的双界面SIM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SIM卡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电子钱包建立过程;图5为本发明的电子钱包充值过程;图6为本发明的小额交易过程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采用双界面的SIM卡替换现有的单界面接触式的SIM卡。目前Gemplus公司已经推出了支持双界面的SIM卡芯片,典型的双界面SIM卡如图2所示,对于接触式的应符合ISO/IEC7816标准,对于非接触式部分应符合ISO/IEC 14443 A&B标准。这样需要对原手机的SIM卡硬件和软件部分的改进。
(1)硬件部分如图1所示为带有电子钱包的移动终端(以手机为例)和交易终端的示意图,在移动通信终端1的正面或者背面围绕的是SIM卡的天线2,天线所占用的体积极小,所以不会影响手机的结构空间。另外电子钱包应用时SIM卡的供电来自于交易终端3的RF能量,所以它也不会消耗手机的电池能量。SIM卡的天线连接如图3所示,图中黑色的触点表示已被占用,白色部分表示为RFU,选择C4和C8为SIM卡的非接触式部分的天线引脚,通过它们直接把天线连接到图1所示的SIM卡的天线上。
(2)软件部分在使用双界面的SIM卡替换原有的SIM卡之后,卡中原有系统保留,只需要根据公交系统的应用规范加入电子钱包的应用软件即可投入使用,该软件支持建立文件、读写二进制、余额查询、减钱和转账的操作。钱包中的余额可通过用户的手机账号转入的方式(推荐使用)也可使用其它方式(发卡过程)手机与交易终端的交易时间小于200毫秒。在完成发卡过程之后,用户可以一边打电话一边进行公交的刷卡操作,也可以把手机放在背包中,只需要它与交易终端的作用距离小于10厘米即可完成刷卡交易。
支持电子钱包的移动终端的应用软件部分主要包括发卡过程(建立电子钱包)、充值(给电子钱包充值)以及交易三个过程,下面将给出这三个部分的流程图并加以说明。
移动终端的电子钱包建立过程如图4所示,该过程属于SIM卡初始化阶段,应该由专门的发卡机构来完成。首先发卡方和移动终端需要进行双向认证,双向认证是为了保证发卡方和移动终端的合法性,认证方法可以采用智能卡的通用方法或者待定。若认证失败,则发卡失败。若认证成功则发卡方还需要满足一定的安全权限(例如钱包文件的建立权等)才可以建立钱包文件以及其它的文件系统,否则发卡失败。安全权限的校验算法可采用智能卡的通用算法或待定。另外钱包文件的结构需要符合终端应用规范的要求,钱包文件成功建立之后的手机终端才可以进行充值操作。
电子钱包的充值则由用户自己完成,它可以支持两种方式一种是从手机账户由用户自己转入(可设定最大限额),另一种方法就是通过发卡中心在发卡的时候充值,以后可以通过现有的智能卡充值中心进行充值。对用户来说,第一种方式更方便灵活。不管哪一种充值方式,它们的充值流程都大同小异,如图5所示给出一种充值操作的通用过程。首先充值方和移动终端需要进行双向认证,双向认证的过程也用于检验双方的合法性。认证成功之后还需要进行充值权限检验,只有满足一定的安全条件才可以对钱包进行充值,由于钱包目前仅用于小额消费,所以可设定最大的充值金额;若权限检验失败则充值失败。充值成功之后用户就可以进行当前应用支持各种小额消费。
移动终端的小额交易过程如图6所示。同上述两个过程一样,首先双方为了检验对方的合法性也需要进行双向认证,认证失败则交易失败,否则还需要满足一定的交易权限才可以进行小额交易。每次交易之后双方都需要保存当前的交易明细(交易记录),由于移动终端的容量受限,可以保留最近一段时间的交易记录,但是交易终端必须配置较大容量的存储设备或者在每天交易结束后自动通过网络把数据传送到控制中心。另外双方的交易过程必须支持重要数据保护机制以防止由于断电、突然拔插等原因而引起的数据丢失。
权利要求
1.一种通过SIM卡支持电子钱包应用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其内的SIM卡为双界面SIM卡,利用所述的SIM卡上保留的两个触点把SIM卡的天线引到移动终端的正面或背面,并在所述的双界面SIM卡中增加一个用于小额交易的电子钱包应用软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SIM卡支持电子钱包应用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界面SIM卡支持ISO/IEC7816和ISO/IEC14443 A&B标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SIM卡支持电子钱包应用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额交易的电子钱包应用软件步骤主要包括建立电子钱包的发卡过程、给电子钱包充值的充值过程及进行交易三个过程。
全文摘要
一种通过SIM卡支持电子钱包应用的移动终端(主要是移动电话),它是在已有的手机终端上增加一个RF射频天线,这样实际上是用双界面的SIM卡替换原有的SIM卡,并在新SIM卡中增加一个用于小额交易的电子钱包的应用软件。本发明对已有的手机终端和交易终端改动很小,却可以替换目前已有的各种公交卡、地铁卡等等,极大的方便了广大用户。
文档编号G06Q20/00GK1798382SQ20041010189
公开日2006年7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30日
发明者常青, 黎妹红, 吴鑫山, 王力军, 寇艳红, 杨东凯 申请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