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提供和管理在网络中与rfid数据载体链接的信息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

xiaoxiao2020-7-22  9

用于提供和管理在网络中与rfid数据载体链接的信息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提供和管理在网络中与RFID数据载体链接的信息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在RFID数据载体和用于读取存储在RFID数据载体上的数据的、集成在移动无线电设备中的RFID读取单元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以及经由移动无线电设备的无线电接口建立到网络中的网络服务器的数据连接。根据本发明,在网络服务器上的数据存储区域与RFID数据载体相关联。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提供和管理在网络中与RFID数据载体链接的信息的装置,其具有:RFID数据载体;带有用于读取RFID数据记录的、集成的RFID读取单元的移动无线电设备;和带有网络服务器的网络,其中根据本发明,网络服务器具有与RFID数据载体相关联的数据存储区域。
【专利说明】用于提供和管理在网络中与RFID数据载体链接的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提供和管理在网络中与RFID数据载体链接的信息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在RFID数据载体和用于读取存储在RFID数据载体上的数据的、集成在移动无线电设备中的RFID读取单元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以及经由移动无线电设备的无线电接口建立到网络中的网络服务器的数据连接。
[0002]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提供和管理在网络中与RFID数据载体链接的信息的装置,其具有=RFID数据载体;带有集成的RFID读取单元的移动无线电设备,所述RFID读取单元用于读取RFID数据记录;以及带有网络服务器的网络。
【背景技术】
[0003]提供在两个置于彼此靠近的设备之间的无线传输路径(近距离通信)以及能够经由移动无线电连接与全球网络实现数据传输的传输系统已经被广泛地标准化。在近距离通信的领域上在此尤其提到根据被称作为NFC (近场通信)方法所规定的数据接口(ISO/IEC18092, IS0/IEC21481)。NFC传输系统的系统工程原理形成由具有载有信息的数据存储器的微芯片和耦合元件组成的NFC数据载体(NFC标签),所述NFC标签在引入NFC读取设备的情况下与由其发出的电磁场发生交互作用,使得能够读取以及进一步处理存储在NFC标签上的信息。在所述系统实施方案中,NFC标签构成为纯无源组件,所述组件从启动传输的读取设备的交变电磁场中获得能量。在此,连接建立和数据传输在没有对相互通信的设备进一步手动配置的情况下进行。
[0004]这种特性使得NFC技术对于非接触式卡系统而言,例如对于结合用于门禁控制或电子支付系统的非接触式智能卡而言是感兴趣的。
[0005]对于该技术的用户而言,数据传输的自动激活被证实为是尤其方便的,因为除了引入NFC标签不需要另外的动作。
[0006]新的应用领域从下述内容中得出:将NFC功能集成到移动无线电设备中,以便为用户开启下述可能性:能够仅通过将具有NFC功能的手机移近无源的NFC数据载体而使用服务,所述服务由全球网络提供,手机经由其无线电接口与全球网络连接。NFC技术与移动无线电传输的方法的组合扩展非接触式卡系统的能力范围,其方式为:现在能够经由全面的全球网络中的移动无线电网络应用由NFC标签所提供的数据。因此,关于下一代移动无线电设备假定:大量的手机配设有NFC数据接口。因此,未来的移动无线电设备既能够模拟无源的、构成为非接触式智能卡的NFC标签(NFC card Emulation mode,NFC卡实效模拟模式),也能够对NFC标签进行读写(NFC读/写模式)以及与同等级的设备交换信息(NFC点对点模式)。
[0007]该应用主要针对消费者、即个人,对于消费者而言手机是常设通信工具并且对所述消费者而言通过结合NFC技术和移动通信使其能够借助“一体化(all in one)”设备使用扩展范围的NFC服务。[0008]此外,NFC接口也被规定为,使得其与RFID-(射频识别技术)_传输标准IS014443和IS015693兼容。因此,具有NFC功能的设备能够用于读取RFID数据载体(RFID标签、RFID应答器)。RFID标签通常与目标固定地连接,使得能够通过读取目标自身的、存储在RFID标签中的数据明确地识别所述目标。这种伴随物品的标识在货物运输和货物物流领域中越来越多地取代用于识别货物的条形码的施加和扫描。此外,RFID标签也使用在生产中以用于跟踪构件,例如使用在汽车工业的车身制造中。至今为止,RFID数据载体在企业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使得作为个人的消费者几乎不能够具有“在线地”获取关于设有RFID数据载体的目标的进一步的信息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0009]因此,本发明基于的目的是:对于消费者而言,基于存储在RFID数据载体上的数据,提供附加的目标信息并且为RFID数据载体持有人给出能够在任意时刻更新这些进一步的信息的可能性。
[0010]根据本发明,所述目的关于结合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方法而如下实现:将网络服务器上的数据存储区域与RFID数据载体相关联。
[0011]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基于将RFID数据载体结合到更高层的网络中。在如下面详细描述的、有利地能够是因特网的该网络中,将数据存储区域与网络服务器上的RFID数据载体相关联,在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上能够存储有关于与RFID数据载体连接的对象的附加的目标信息。
[0012]因此,消费者能够访问所述信息,也就是说,能够从网络服务器中调用目标相关的信息,所以必须能够在全球网络中明确地识别RFID数据载体并且从存储在RFID数据载体上的数据中必须生成用于服务器数据存储区域的访问数据并且将所述访问数据传输到全面的网络中,然后所述网络允许对附加的目标信息进行调用。
[0013]有利地,借助于在RFID数据载体和集成在移动无线电设备中的RFID读取单元之间的数据传输以无接触的方式读取和识别存储在RFID数据载体上的数据。通过移动无线电设备具有集成的RFID接口以及现在携带移动无线电设备是正常情况,假定,消费者以简单的方式实现:通过将其手机移近被标识的RFID数据载体或者通过短暂地接触RFID数据载体,而识别所述RFID数据载体或者识别与其链接的目标并且读取所存储的数据。然后,经由移动无线电设备的无线电接口基于所读取的且作为访问数据所准备的信息来建立到(全球)网络中的网络服务器的数据连接。
[0014]因此,通过以基于该方法的方式将近距离通信(RFID技术)和移动无线电传输进行链接而作为与服务器数据存储区域相关的网络入口,所述服务器数据存储区域与RFID数据载体相关联,使得可以为消费者提供附加的目标信息。此外,该方法为RFID数据载体的持有人提供能够在任何时刻更新这些进一步的信息的可能性。
[0015]在另外的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借助于通过存储在RFID数据载体上的RFID数据记录对服务器数据存储区域进行编址来将服务器数据存储区域与RFID数据载体相关联。因此,可经由(因特)网络编址的服务器数据存储区域从存储在RFID数据载体上的数据中获取其地址。
[0016]在此优选的是,通过RFID数据载体的序列号或者通过存储在RFID数据载体上的标记来将RFID数据载体与用于对服务器数据存储区域进行编址的RFID数据记录相关联。也可行的是,通过RFID数据载体的序列号和存储在RFID数据载体上的标记的组合来将RFID数据载体与用于对服务器数据存储区域进行编址的RFID数据记录相关联。
[0017]为了防止存储在RFID数据载体上的数据可能被未经授权的人误用,将在用于对服务器数据存储区域进行编址的RIFD数据记录中获得的数据以加密的方式存储。
[0018]被证实为有利的是,在RFID数据载体和RFID读取单元之间的数据传输通过集成到移动无线电设备中的NFC接口来进行,所述NFC接口与RFID接口(8)兼容。在引入具有NFC功能的移动无线电设备过程中结合NFC接口的RFID兼容性,能够对于未来假设:每个持有支持NFC的手机的人也同时携带有RFID读取设备。由此,也提供下述基础设施,其能够为消费者实现“在线地”借助于到网络中的网络服务器的数据连接经由其移动无线电设备的通信接口来调用附加的目标信息。
[0019]特别的优点在于,在RFID数据载体和RFID读取单元之间的数据传输以及经由无线电接口建立到网络服务器的数据连接通过安装在移动无线电设备上的应用程序软件来控制。所述软件能够作为在移动无线电设备上执行的小型应用程序(“applet”)提供给消费者和连同服务器数据存储区域一起提供的RFID数据载体的持有人。
[0020]有利的是,在启动应用程序软件之后,RFID读取单元从RFID数据载体中读取RFID数据记录,从所述数据中生成用于服务器数据存储区域的访问权限,发出对网络服务器的请求以及处理由网络服务器接收到的数据,以用于将所述数据显示在移动无线电设备上。因此,用户的启动命令能够使应用程序软件执行数据传输的整个过程并且交互地伴随相应的动作。
[0021]优选地,建立到全球网络中的、优选因特网中的网络服务器的数据连接。虽然也能够建立到局域网络或私有网络中的网络服务器的数据连接,然而将RFID数据载体结合到因特网中由于世界范围的联网而为消费者提供信息获取的大得多的可能性,相反,存储在因特网服务器的数据存储区域上的附加的目标信息达到非常广泛的目标群体(Adressatenkreis)0
[0022]为了能够有利地以位置无关的方式实现对服务器数据存储区域的访问,经由根据移动无线电标准规定的无线电接口实现到网络服务器的数据连接的建立。由于移动无线电网络的高的网络覆盖,所述移动无线电网适合作为到全面的全球网络的接入网络。经由根据移动无线电标准所规定的无线电接口,消费者从几乎所有地方——即由所有存在具有RFID数据载体的对象的位置处——获得对附加的目标信息的访问。
[0023]但是此外适当的是,经由根据局域无线电网络标准规定的无线电接口实现到网络服务器的数据连接的建立。如果没有移动无线电网络可用,那么例如能够经由WLAN连接建立到更高层的全球网络中的入口。
[0024]有利的是,服务器数据存储区域设有用于拥有特定访问权限的不同用户等级的访问授权。由此得到下述可行性:根据用户来确定访问的类型和访问权限。
[0025]因此,被证实为有利的是,第一用户等级的成员拥有包括读和写授权的完整的访问授权并且借助于密码而具有对服务器数据存储区域的直接的访问。RFID数据载体的持有人能够属于所述第一用户等级,所述持有人因此具有创建和修改存储在服务器数据存储区域中的数据本身的可能性。在此,将密码保护设置作为免受未授权使用的安全措施。[0026]第二用户等级的成员仅拥有读取授权并且在因特网网络的情况下仅具有经由因特网门户对服务器存储区域的间接的访问。对于这个用户等级而言,借助于在读取RFID数据载体时产生的访问密匙实现对数据库的间接的访问。此外,还能够设立多个用户等级,以便使仅仅所选择的用户范围可以对特定的目标信息进行访问。
[0027]服务器存储区域也能够包括显示对其他数据库或网页的链接的数据。由此,用户获得下述可能性:访问更进一步的基于因特网的信息,所述信息涉及设有RFID数据载体的目标。
[0028]在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能够在RFID数据载体上存储用于服务器存储区域的其他参考数据,所述参考数据以离线模式手动地读取,并且所述参考数据能够直接应用或者能够用于手动地建立网络连接。因此,在到网络服务器的数据连接失效时,该方法可以在受限制的功能范围内工作。
[0029]应用程序软件是基本读取软件,借助所述基本读取软件能够读取存储在RFID数据载体上的其他参考数据,以便能够从网络中将扩展的应用程序软件模块直接下载到移动无线电设备上。因此,替选于提供完整的应用软件,能够提供软件环境,在所述软件环境中用户本身将期望的应用程序软件模块编译。借助基本读取软件从RFID数据载体中读取参考数据并且根据在参考数据中获得的指引能够将期望的应用程序软件模块下载到移动设备上并且相应地执行。
[0030]为了确保安全性并且防止数据的误用,在移动无线电设备和网络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能够以加密的方式进行,其中将用于加密算法的密匙存储在RFID数据载体上。
[0031]在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借助于用于确定外部条件的附加的信号输入端能够目的明确地、相应于信号输入端的状态将用于对服务器数据存储区域进行编址的RFID数据记录存储在被确定的存储区域中。因此,根据附加的信号输入端的状态能够确定,应当在哪个存储区域中将RFID数据记录存储在RFID数据载体上,其中所述数据区域能够是子区域或者是RFID数据载体上的并行区域。
[0032]根据本发明,关于装置,结合权利要求19的前序部分如下实现所述目的:网络服务器具有与RFID数据载体相关联的数据存储区域。
[0033]所述装置包括:RFID数据载体;带有用于读取RFID数据记录的、集成的RFID读取单元的移动无线电设备;以及带有网络服务器的网络。所述装置有利地允许将RFID数据载体结合到更高层的网络中,使得对于配备有RFID读取设备的移动无线电设备的用户而言可行的是:从位于网络中的服务器中获取与RFID数据载体链接的、附加的目标信息。为此,根据本发明,网络服务器具有与RFID数据载体相关联的数据存储区域。
[0034]为了能够实现对服务器数据存储区域的访问,RFID数据载体具有用于接受RFID数据记录的存储区域,所述数据记录借助于对服务器数据存储区域进行编址来建立服务器数据存储区域与RFID数据载体的关联性。这意味着,服务器数据存储区域能够经由存储在RFID数据载体上的RFID数据记录来编址。
[0035]在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中,移动无线电设备具有与RFID接口(8)兼容的NFC接口。随着具有NFC功能的、能够模拟RFID接口的移动无线电设备越来越广的传播,手机用户获得经由(移动)无线电网访问存储在RFID数据存储器之外的其他信息的可能性。
[0036]有利地,网络是全球网络、优选是因特网。通过将RFID数据载体结合到因特网中,能够从存在RFID数据载体的几乎任何位置获得目标相关的、与RFID数据载体链接的附加的信息。
[0037]有利地,RFID数据载体具有用于接受其他访问数据和参考数据的存储区域。因此,除用于对服务器数据存储区域编址的RFID数据记录之外,能够直接在RFID数据载体上存储其他数据,所述其他数据在到(全局)网中的无线电路径上出现传输干扰的情况下用于:能够实现以离线模式进行受限制的工作。
[0038]该装置的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提出,RFID数据载体具有用于确定外部条件的附加的信号输入端,借助所述信号输入端能够将用于对服务器数据存储区域进行编址的RFID数据记录目的明确地、相应于信号输入端的状态存储在被确定的存储区域中。所述信号输入端能够是传感器或开关,所述传感器或开关通过其状态确定:在哪个存储区域中将关联数据存储在RFID数据载体中。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9]从下面的说明和附图中得出装置和方法的其他有利的设计方案特征,所述说明和附图示例地阐明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形式。附图示出:
[0040]图1示出装置的示意图,
[0041 ] 图2示出具有消息序列的根据图1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图1示出具有确定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结构的主要部件的根据本发明的装置2的示意图。所示出的是RFID数据载体4,其经由非接触式(近距离的)数据传输6与RFID读取单元8耦合。RFID读取单元8集成到移动无线电设备10中,所述移动无线电设备经由其无线电接口 12建立与网络16的数据连接14。在网络16中安装网络服务器18,所述网络服务器设立为数据库服务器,在服务器数据存储区域20中存储与RFID数据载体4链接的附加的目标信息22。链接经由通过RFID数据记录24对服务器数据存储区域20进行编址来进行,所述RFID数据记录存储在RFID数据载体4中。
[0043]在图2中可见根据图1的、补充有消息序列a至f的示意图,借助所述消息序列提供关于目标26的附加的目标信息22。附加的信息22例如能够包括用于产品的制造日期或产品的保存日期的说明、用于生产工厂的说明或者存在于其他的产品数据中,或者包括一般的制造商说明。因此,该方法能够用于货物的真实性标识,其方式为:消费者32将应用程序软件30安装在其移动无线电设备10上,所述应用程序软件如下面阐明的那样承担消息序列a至f的控制。
[0044]在通过用户32启动a应用程序软件30之后,首先发出对RFID数据载体4的请求b。如果RFID数据载体4的检查具有肯定结果,那么所述RFID数据载体借助释放c存储在RFID数据记录24上的数据来进行响应。在读取c数据之后,应用程序软件30从所述数据中生成用于服务器数据存储区域20的访问权限并且发出对网络服务器18的请求d,以便调用e附加的目标信息22。所获得的信息22然后相应地由应用程序软件30来评估、处理并且呈现给用户32。
[0045]替选于安装完整的应用程序软件30,也能够考虑的是,用户32首先仅安装软件环境或者基本软件,所述用户然后例如为了真实性标识而通过从网络服务器18中下载来将特定的、自行编译的软件模块30插入到所述软件环境或者基本软件中。为此能够通过RFID数据载体4上的参考数据来给出到相应的下载的链接。为了接受所述参考数据,RFID数据载体4能够具有另外的存储区域34。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提供和管理在网络(16)中与RFID数据载体(4)链接的信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RFID数据载体(4)和用于读取存储在所述RFID数据载体(4)上的数据的、集成在移动无线电设备(10)中的RFID读取单元(8)之间进行数据传输(6); -经由所述移动无线电设备(10)的无线电接口( 12)建立到网络(16)中的网络服务器(18)的数据连接(14),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网络服务器上的数据存储区域(20)与所述RFID数据载体(4)相关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借助于通过存储在所述RFID数据载体(4)上的RFID数据记录(24)对服务器数据存储区域(20)进行编址来将所述服务器数据存储区域(20)与所述RFID数据载体(4)相关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RFID数据载体(4)的序列号来将所述RFID数据载体(4)与用于对所述服务器数据存储区域(20)进行编址的所述RFID数据记录(24)相关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存储在所述RFID数据载体(4)上的标记来将所述RFID数据载体(4)与用于对所述服务器数据存储区域(20)进行编址的所述RFID数据记录(24)相关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RFID数据载体(4)的序列号和存储在所述RFID数据载体(4)上的标记的组合来将所述RFID数据载体(4)与用于对所述服务器数据存储区域(20)进行编址的所述RFID数据记录(24)相关联。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包含在用于对所述服务器数据存储区域(20)进行编址的所述RFID数据记录(24)中的数据进行加密。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RFID数据载体(4)和所述RFID读取单元(8)之间的数据传输(6)通过集成到所述移动无线电设备中的NFC接口( 9 )来实施,所述NFC接口与RFID接口( 8 )兼容。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RFID数据载体(4)和所述RFID读取单元(8)之间的数据传输(6)以及经由所述无线电接口( 12)建立到所述网络服务器(18)的所述数据连接(14)通过安装在所述移动无线电设备(10 )上的应用程序软件(30 )来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启动(a)所述应用程序软件(30)时, -所述RFID读取单元(8)从所述RFID数据载体(4)中读取(c)所述RFID数据记录(24), -从所述数据中生成用于所述服务器数据存储区域(20)的访问权限, -发出对所述网络服务器(18)的请求(d)以及 -处理(f)由所述网络服务器(18)所接收到的数据(e),以用于将所述数据显示在所述移动无线电设备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建立到全球网络(16)中的、优选因特网中所述网络服务器(18)的所述数据连接(14)。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由根据移动无线电标准规定的无线电接口( 12)建立到所述网络服务器(18)的所述数据连接(14)。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由根据局域无线电网络标准规定的无线电接口( 12)建立到所述网络服务器(18)的所述数据连接(14)。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数据存储区域(20)设有用于拥有特定访问权限的不同用户等级的访问授权。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用户等级的成员拥有包括读和写授权的完整的访问授权并且借助于密码而具有对所述服务器数据存储区域(20)的直接的访问。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用户等级的成员仅拥有读取授权并且在因特网网络的情况下仅具有经由因特网门户对所述服务器存储区域(20)的间接的访问。
16.根据权利要求 1至15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存储区域(20)包括显示对其他数据库或网页的链接的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能够在所述RFID数据载体(4)上存储用于所述服务器存储区域(20)的其他参考数据,所述参考数据以离线模式手动地读取并且所述参考数据或者能够直接应用或者能够用于手动地建立网络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8至17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程序软件(30)是基本读取软件,借助所述基本读取软件能够读取存储在所述RFID数据载体(4)上的其他参考数据,以便能够从所述网络中将扩展的应用程序软件模块直接下载到所述移动无线电设备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无线电设备(10)和所述网络服务器(18)之间的数据传输(14)以加密的方式进行。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用于加密算法的密匙存储在所述RFID数据载体(4)上。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20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于用于确定外部条件的附加的信号输入端能够目的明确地、相应于所述信号输入端的状态将用于对所述服务器数据存储区域(20)进行编址的所述RFID数据记录(24)存储在被确定的存储区域中。
22.一种用于提供和管理在网络(16)中与RFID数据载体(4)链接的信息的装置,其具有:RFID数据载体(4);带有用于读取RFID数据记录(24)的、集成的RFID读取单元(8)的移动无线电设备(10);以及带有网络服务器(18)的网络(16),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服务器(18)具有与所述RFID数据载体(4)相关联的数据存储区域(20)。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RFID数据载体(4)具有用于接受RFID数据记录(24)的存储区域,所述数据记录借助于对所述服务器数据存储区域(20)进行编址来建立所述服务器数据存储区域(20)与所述RFID数据载体(4)的关联性。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无线电设备(10)具有与RFID接口(8)兼容的NFC接口(9)。
25.根据权利要求22至24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18)是全球网络、优选是因特网。
26.根据权利要求22至25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数据载体(4)具有用于接受其他访问数据和参考数据的另外的存储区域。
27.根据权利要求22至26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数据载体(4)具有用于确定外部条件的附加的信号输入端,借助所述信号输入端能够将用于对所述服务器数据存储区域(20)进行编址的所述RFID数据记录(24)目的明确地、相应于所述信号输入端的状态存储在被确定的存储 区域中。
【文档编号】G06Q10/08GK103620628SQ201280026196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31日
【发明者】曼弗雷德·里茨勒尔 申请人:斯迈达Ip有限公司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