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信息存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对存储介质的信息进行读写的信息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信息存储装置、例如硬盘装置(以下称为HDD)中,为了确定访问错误原因,使用充足的时间(在数据读出或数据写入的情况下,为10秒左右)作为访问中的超时值。由此,若在访问HDD时发生错误,直到超时为止,会对错误原因进行确定,并执行与该错误原因相对应的修复处理。此外,也存在上述超时值随HDD所执行的命令而不同的情况,但在HDD执行命令 (重置命令/读命令/写命令等)而CPU第一次对HDD进行访问的首次访问中、以及在对首次访问中所产生的错误进行了修复之后所执行的重试访问中,由于是根据相同的命令进行访问,因此,超时值一般也使用相同的值。此外,根据HDD —侧所执行的命令的内容来决定与HDD相对应的访问种类,超时值根据访问种类而不同。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揭示了一种利用根据磁盘阵列的状态而互不相同的超时值的磁盘阵列控制装置。在该控制装置中,在磁盘阵列正常动作的情况下,访问磁盘阵列时使用第一超时值,在磁盘阵列中的一台发生故障而退出时,以小于第一超时值的第二超时值、即比正常时短的时间的访问成为超时。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第32849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由于现有的信息存储装置在首次访问时和重试访问时使用相同的超时时间,因此,存在以下的问题即,在从伴随着超时的访问错误修复时需要较长的时间,从而可能降低整个使用该信息存储装置的信息处理系统的响应速度。下面,对上述问题进行具体说明。图4是表示现有的HDD访问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表示对HDD的数据读出或数据写入的情况。这里,为了确定错误原因,假设访问中的超时值为充足的时间、即10秒。另外, 设在访问成功而未发生错误的情况下所需要的时间为0. 1秒,假设修复处理所需要的时间为0.5秒。首先,若HDD执行命令而CPU对HDD进行访问(步骤ST100),则开始对上述超时值进行计数,等待来自HDD的响应,以对访问结果进行判断(步骤ST101)。此时,若发生访问错误,则HDD的磁盘控制部直到超时(相当于确定错误原因所需要的时间)为止执行确定该错误原因的处理。由磁盘控制部将由此而确定的错误原因作为错误原因报告通知给CPU一侧。CPU对利用错误原因报告所确定的HDD访问的错误原因、以及至今为止的重试次数等进行考虑,以判断是否应该对HDD访问进行重试(步骤STIC)》。在进行重试的情况下, CPU在根据错误原因执行了修复处理(步骤STl(XB)之后,返回步骤ST100以执行修复后的访问ο另一方面,在步骤STlOl中,在有来自HDD响应而未发生错误、访问成功的情况下 (步骤ST104),所需要的时间为0. 1秒。另外,在发生错误之后对错误原因进行确定、在对该错误进行了修复处理之后再转移至步骤ST101、对HDD的访问成功而未发生错误的情况下,所需要的时间为10. 6秒。在步骤ST102中不需要重试的情况下,CPU以访问错误结束处理(步骤ST105)。 此外,到获得该结果为止所需要的时间为确定错误原因所需要的10秒。另外,若在执行了一次重试访问、在修复处理后在步骤STlOl中发生了错误、从而进行了确定该错误原因的处理之后,第二次在ST102中不需要重试,则所需要的时间为20. 5秒。像这样从伴随着超时的访问错误修复至少需要10秒,若在重试访问中也发生超时,则有20秒以上无法响应。另外,若进行设定以缩短超时时间,则修复处理和响应会变快,但将无法确定错误原因。另外,由于在专利文献1中是根据磁盘阵列的状态(正常状态或退出状态)将超时值固定为第一超时值或第二超时值的,因此,会发生与上述相同的问题。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缩短从伴随着超时的访问错误修复所需要的时间,并能在发生错误时对错误原因进行确定的信息存储装置。本发明所涉及的信息存储装置包括控制部,该控制部根据所执行的程序的命令内容对存储介质进行访问,若在等待来自所述存储介质的访问响应的期间中发生访问错误, 则在执行了所述错误的修复处理之后,进行重试访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执行命令而第一次对所述存储介质进行访问的首次访问时,直到对第一超时值进行计数为止对来自所述存储介质的访问响应进行等待,在所述首次访问以后的重试访问中,直到对第二超时值进行计数为止对来自所述存储介质的访问响应进行等待,所述第一超时值设定对所述存储介质的访问结束的时间,所述第二超时值大于所述第一超时值且对确定访问错误原因所需要的时间进行设定。根据本发明,由于控制部在执行命令而第一次对存储介质进行访问的首次访问时,直到对第一超时值进行计数为止对来自存储介质的访问响应进行等待,在首次访问以后的重试访问中,直到对第二超时值进行计数为止对来自存储介质的访问响应进行等待, 所述第一超时值设定对存储介质的访问结束的时间,所述第二超时值大于所述第一超时值且对确定访问错误原因所需要的时间进行设定,因此,与在首次访问和其后的重试访问两者中设定相同的超时时间的情况下相比,具有能缩短从伴随着超时的访问错误修复所需要的时间,并能在发生错误时对错误原因进行确定的效果。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信息存储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2是表示利用图1中的CPU和存储器来实现的功能块的图。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信息存储装置的动作流程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现有的HDD访问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根据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实施方式1.本发明的信息存储装置能适用于具有伴随着信息处理对存储介质进行信息读写的功能的装置,能适用于例如车载信息设备、导航装置、个人计算机、移动电话终端、PDA(个人数字助理)、数码相机、数据记录重放装置、以及游戏机等。另外,作为记录介质,考虑有硬盘、DVD、⑶、以及存储卡等。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信息存储装置的结构的框图,例示出了对硬盘等磁盘装置进行信息读写的装置。在图1中,实施方式1中的信息存储装置1包括执行所输入的命令从而对磁盘装置3进行访问的CPU2、磁盘装置(存储介质)3、作为CPU2与磁盘装置3之间的接口的I/O (输入/输出)部4、以及对CPU2所执行的程序和信息处理中所产生的数据进行保持的ROM和RAM等的存储器5。另外,磁盘装置3包括成为存储介质的磁盘6、以及对磁盘6进行控制的磁盘控制部(存储介质控制部)7。磁盘控制部7执行对磁盘6中的访问错误错误的原因进行确定的处理。作为访问错误错误的原因,可以举出例如磁盘的扇区出错、口令锁定、以及校验码不匹配等。图2是表示利用图1中的CPU和存储器来实现的功能块的图。在图2中,控制部8 执行程序中的命令从而对磁盘装置3进行访问,并利用来自磁盘装置3 —侧的错误原因报告对错误内容进行确定,根据错误原因执行修复处理。计时单元9在由控制部8对磁盘装置3进行访问时,对超时值表10中所登录的超时值中的、由控制部8所指示的超时值进行计数。超时值表10是存放于存储器5中的表格数据,磁盘装置3执行命令(重置命令/ 读命令/写命令等),从而对第一超时值和第二超时值进行登录,所述第一超时值在CPU2第一次对磁盘装置3进行访问的首次访问中被使用,所述第二超时值在修复首次访问中所发生的错误之后,在执行重试访问时被使用。设定比第二超时值短的时间为第一超时值,但至少设为由控制部8对磁盘装置3 所进行的访问结束的时间(从输出访问指令到有访问响应且对访问内容的处理结束为止的时间)。另外,第二超时值只要是能对访问错误原因进行确定的足够的时间即可,设定为磁盘控制部7确定访问错误原因所需的时间。 此外,CPU2执行例如与对磁盘装置3的访问处理相关的程序模块,从而控制部8和计时单元9能作为软件和硬件协作的具体单元来实现。接下来,对动作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信息存储装置中的动作流程的流程图。这里,设首次访问中的第一超时值为1秒,在重试访问中,发生访问错误,使用磁盘装置3的磁盘控制部7能对该错误原因进行确定的足够的时间、即10秒作为第二超时值。另外,设在访问成功而未发生错误的情况下所需要的时间为0. 1秒,假设与在磁盘装置 3 一侧所确定的错误原因相对应的修复处理所需要的时间为0. 5秒。首先,控制部8根据命令内容,为了对磁盘装置3进行首次访问而向磁盘装置3输出访问指令(步骤ST1)。由控制部8对首次访问中的第一超时值(1秒)进行指示,从而计时单元9开始对登录于超时值表10中的第一超时值进行计数。在直到经过第一超时值为止的期间中,等待来自磁盘装置3的响应以对访问结果进行判断(步骤ST2)。此时,若发生访问错误,则磁盘装置3内的磁盘控制部7直到超时为止执行确定错误原因的处理,并向CPU2 —侧报告所确定的错误原因。CPU2的控制部8根据基于来自磁盘装置3的错误原因报告而确定的错误内容,对访问错误是否能修复进行判断(步骤ST3)。例如,在错误原因是口令锁定的情况下,能在尝试对口令进行解除之后的重试访问中进行修复。另外,在错误原因是校验码不一致或校验码传输错误的情况下,能在重新设定了动作模式之后的重试访问中进行修复。此外,在参数指定出错的情况下,不能修复。在步骤ST4中,控制部8在步骤ST2中经过了第一超时值而未确定错误原因的情况下,执行预先设定的内容的修复处理,在步骤ST3中确定了错误原因并判断为能进行修复的情况下,根据该错误原因执行修复处理。此外,作为预先设定的内容的修复处理,考虑有与上述能修复的错误原因相对应的处理等。在修复处理之后,控制部8为了执行重试访问,向磁盘装置3输出访问指令(访问请求)(步骤SI^)。由控制部8对重试访问中的第二超时值(10秒)进行指示,从而计时单元9开始对登录于超时值表10中的第二超时值进行计数。在直到经过第二超时值为止的期间中,等待来自磁盘装置3的响应以对访问结果进行判断(步骤ST6)。此时,当再次发生访问错误时,磁盘装置3内的磁盘控制部7直到超时为止执行确定错误原因的处理,并向CPU2 —侧报告所确定的错误原因。 在重试访问中,控制部8若从磁盘装置3 —侧接受到错误原因报告,则发出因该错误原因报告所确定的错误而导致访问失败的通知,从而结束处理(步骤ST7)。在经过了重试访问中的超时值(10秒)的情况下,加上首次访问时的超时时间(1秒)、以及修复处理所需要的时间(0.5秒),到获得该结果为止所需要的时间为11. 5秒。此外,在步骤ST3中判断为不能修复的情况下,能以第一超时时间(1秒)对错误进行响应。另一方面,在步骤ST6中,在经过了第二超时值的情况下,控制部8判断为发生了访问超时,从而结束处理(步骤ST8)。在这种情况下,将第一超时时间(1秒)、修复处理所需要的时间(0.5秒)、以及第二超时时间(10秒)相加,所需要的时间为11.5秒。另外,在步骤ST6中,在访问成功而未发生错误的情况下,控制部8执行使用了根据该访问而输出的数据等的处理(步骤ST9)。在这种情况下,将第一超时时间(1秒)、修复处理所需要的时间(0.5秒)、以及到访问结束为止的时间(0.1秒)相加,所需要的时间为1.6秒。另外,在步骤ST2中,若在首次访问时访问成功而未发生错误,则能以0. 1秒结束处理。这样,由于将首次访问中的第一超时值设定得极小,因此,即使在对磁盘装置3进行访问时发生错误,也能以比以往短的时间执行修复处理并转移至重试访问,从而能缩短所需要的总时间。例如,在首次访问超时而进行修复处理后的重试访问成功的情况下,在图 3的情况下能以1. 6秒结束处理,但一直以来,由于首次访问的超时值为10秒,因此,即使重试访问成功也需要10. 6秒。此外,由于第一超时时间极短,因此,可能会导致磁盘控制部7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对错误原因进行确定,从而不能确定错误原因。然而,由于设定了能确定错误原因的足够的时间来作为重试访问中的第二超时值,因此,最终能够确定错误原因。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1,信息存储装置包括控制部8,该控制部8根据所执行的程序的命令内容对磁盘装置3进行访问,若在等待来自磁盘装置3的访问响应期间发生访问错误,则在执行了该错误的修复处理之后,进行重试访问,控制部8在执行命令而第一次对磁盘装置3进行访问的首次访问时,直到对第一超时值进行计数为止对来自磁盘装置 3的访问响应进行等待,在首次访问以后的重试访问中,直到对第二超时值进行计数为止对来自磁盘装置3的访问响应进行等待,所述第一超时值设定对磁盘装置3的访问结束的时间,所述第二超时值大于所述第一超时值,对确定访问错误原因所需要的时间进行设定。由此,与在首次访问和其后的重试访问两者中设定相同的超时时间的情况下相比,能在短时间内检测出伴随着超时的访问错误并对其进行修复,并能在发生错误时对错误原因进行确定。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1,由于包括磁盘控制部7,该磁盘控制部7对磁盘装置3进行控制,在到对第一超时值进行计数为止的期间、以及到对第二超时值进行计数为止的期间内,在由控制部8对磁盘装置3进行访问时发生错误的情况下,执行对该错误原因进行确定的处理,而控制部8执行与用磁盘控制部7所确定的错误原因相对应的修复处理,因此, 能在短时间内检测出伴随着超时的访问错误并可靠地对其进行修复。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示出了将首次访问中的超时值设定得比重试访问中的超时值短得多的例子,但首次访问中的超时值只要比之后的重试访问短即可。例如,在之后进行多次重试访问的情况下,只要是大于首次访问中的超时值的值(较长的时间)即可, 各重试访问中的超时值可以是互不相同的值,也可以是相同的值。工业上的实用性在本发明所涉及的信息存储装置中,控制部在执行命令而第一次对存储介质进行访问的首次访问时,与在首次访问和其后的重试访问两者中设定相同的超时时间的情况下相比,能缩短从伴随着超时的访问错误修复所需要的时间,并能在发生错误时对错误原因进行确定。因此,可以适用于能对存储介质的信息进行读写的信息存储装置等。
权利要求
1.一种信息存储装置,包括控制部,该控制部根据所执行的程序的命令内容对存储介质进行访问,若在等待来自所述存储介质的访问响应的期间中发生访问错误,则在执行了所述错误的修复处理之后,进行重试访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执行命令而第一次对所述存储介质进行访问的首次访问时,直到对第一超时值进行计数为止对来自所述存储介质的访问响应进行等待,在所述首次访问以后的重试访问中,直到对第二超时值进行计数为止对来自所述存储介质的访问响应进行等待,所述第一超时值设定对所述存储介质的访问结束的时间,所述第二超时值大于所述第一超时值,对确定访问错误原因所需要的时间进行设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介质控制部,该存储介质控制部对存储介质进行控制,在到对第一超时值进行计数为止的期间、以及到对第二超时值进行计数为止的期间内,在由控制部对存储介质进行访问时发生错误的情况下,执行对该错误原因进行确定的处理,所述控制部执行与用所述存储介质控制部所确定的错误原因相对应的修复处理。
全文摘要
控制部(8)在执行命令而第一次对磁盘装置(3)进行访问的首次访问时,直到对第一超时值进行计数为止对来自磁盘装置(3)的访问响应进行等待,在首次访问之后的重试访问中,直到对第二超时值进行计数为止对来自磁盘装置(3)的访问响应进行等待,所述第一超时值设定对磁盘装置(3)进行访问结束的时间,所述第二超时值大于所述第一超时值,对确定访问错误原因所需要的时间进行设定。
文档编号G06F3/06GK102171643SQ200980140408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5日
发明者小羽田哲宏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