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痘搽液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6-23  270

专利名称:青春痘搽液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用药,具体涉及皮肤上长有青春痘的外用药。
背景技术
青春痘又叫粉剌、痤疮,是青春期男女青年常见的脸部疾患。青春痘是由于毛囊 及皮脂腺阻塞、发炎所引发的一种皮肤病。青春期时,体内的荷尔蒙会剌激毛发生长,促进 皮脂腺分泌更多油脂,毛发和皮脂腺因此堆积许多物质,使油脂和细菌附着,引发皮肤红肿 的反应。长了青春痘不仅会给人带来肉体上的痛苦,而且由于治疗方法不当,还会给人的 皮肤留下缺憾,造成患者的精神痛苦。目前,治疗青春痘的药物很多,例如专利申请号为 "011261501",专利名称为"菩提怯豆膏",有十余种中成药制成,存在着制备复杂、成本高的 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青春痘搽液,所用的药物组分少,使用方便、 疗效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青春痘搽液,包含有下列体积百分比的原料,经混合均匀后制成; 白醋45-65%、乙醇25-55%、皮肤湿润剂5-15%,再在上述药液总重量中加入维
生素C 0. 1-2%。 所述皮肤湿润剂为丙二醇、丙三醇、液状石蜡的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所
述白醋为米制白醋。 本发明的药理作用。 米醋消肿益血、活血散瘀、解毒杀菌。 乙醇活血行气、化瘀通络、浅表消毒杀菌,保护用处不感染,药性赋文中说"消肿 益血于米醋";"酒有行药破结之用"。
维生素C是维持人体新陈代谢、增加白细胞和抗体不可缺少的成分。 丙二醇、丙三醇、液状石蜡具有滋润皮肤、保湿、使用处不干燥、护扶养颜的作用。 在本发明中,再加入香精调味,使其散发有一种淡淡的清香,以便使用者能坚持使
用,取得满意效果。 本发明无任何毒副作用,可一 日 一次长期使用,对皮肤有较好的保护和养护效果。
主治青春痘(痤疮)
用法早晚洗脸后、搽患处 疗效观察1993年至2009年经500例患者使用,有效率达100%。自使用日起,三 天见效、一周明显见效,半个月后青春痘减少、縮小,一个月后青春痘轻者消失,二个月后青 春痘全部消失、且色素沉着变浅变淡、肤色趋于正常。三个月后色素斑消失,脸面光滑亮丽。
典型案例
邱某,男,22岁。满脸青春痘伴疤痕,前胸、后背都有。经口服抗生素、中药汤剂,痘疫未能得到控制。2009年8月5日诊,使用青春痘搽液,三周后前胸后背痘疮消失,两颊尚存散在性三四个小痘疮,满脸色素沉着变淡。继续用药至两个月后,青春痘消失,仅留有少量点壮色素斑。 用药治疗500例附表
年龄组人数男女用药时f!
15至20岁 178 89 89 2
21至25岁 216 113 103 2
26至30岁 92 44 48 2
31岁以上 14 6 8 2 乂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l。 取米制白醋50%、乙醇45%、皮肤湿润剂4. 7% ,再在上述药液总重量中加入维生素C 0.29%,再在上述药液总重量中加入香精0.01%。将全部药物混合均匀后装瓶备用。
实施例2。 取米制白醋55%、乙醇36%、皮肤湿润剂8% ,再在上述药液总重量中加入维生素C 0.99,再在上述药液总重量中加入香精0.01%。将全部药物混合均匀后装瓶备用。
实施例3。 取米制白醋45%、乙醇50%、皮肤湿润剂4. 7%,再在上述药液总重量中加入维生素C 0.29%,再在上述药液总重量中加入香精0.01%。将全部药物混合均匀后装瓶备用。
实施例4。 取米制白醋44%、乙醇44%、皮肤湿润剂10. 7%,再在上述药液总重量中加入维生素C 1.29%,再在上述药液总重量中加入香精0.01%。将全部药物混合均匀后装瓶备用。


愈愈
乾乾
月月
个个





权利要求
青春痘搽液,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下列体积百分比的原料,经混合均匀后制成;白醋45-65%、乙醇25-55%、皮肤湿润剂5-15%,再在上述药液总重量中加入维生素C 0.1-2%。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春痘搽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湿润剂为丙二醇、丙三醇、 液状石蜡的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春痘搽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白醋为米制白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青春痘搽液,包含有下列体积百分比的原料,经混合均匀后制成;米制白醋45-65%、乙醇25-55%、皮肤湿润剂5-15%,再在上述药液总重量中加入维生素C 0.1-2%。所述皮肤湿润剂为丙二醇、丙三醇、液状石蜡的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本发明利用米制白醋、乙醇活血行气、化瘀通络、消毒杀菌,利用维生素C维持人体新陈代谢,再配置以皮肤湿润剂滋润皮肤,经对500例患者治疗,治愈率达100%。本发明无任何毒副作用,可一日一次长期使用,对皮肤有较好的保护和养护效果。
文档编号A61K31/045GK101732610SQ20101010303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9日
发明者戚高启 申请人:戚高启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