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塔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7-22  8

专利名称:吸附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吸附塔。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吸附塔装置包括塔底、孔板、吸附塔,气体从塔底进入,经过平的孔板进入吸附塔内,填料位于吸附塔内,其结构简单,但存在以下问题一、气体以一定的流速进入底部空腔,气体通过高速、直线运动的方式穿过底层填料,没有得到及时的发散和分布,因此会导致底层填料的边缘部分与气流接触不充分,还导致中间填料层的气体流速过快,影响填料的使用效果。ニ、由于气流冲击填料的中间部位,加剧中心部分填料的磨损,中心填料磨损后,会造成空隙而产生填料层位移,产生我更严重的磨损和冲击,甚至填料沸腾效应,导致填料性能下降或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ー种吸附塔。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吸附塔,其包括筒体,筒体上设有进ロ、人孔、出ロ、卸料ロ、排污管,地脚螺栓、支座、进气管、格栅、不锈钢丝网、支撑圈、连接板、丝网除沫器,地脚螺栓是连接筒体的底部支座,进ロ的管道安装在筒体的底部内,筒体的底部还安装排污管,筒体的中间分成上下两层,上下两层内装有吸附剂,下层与底部通过格栅、不锈钢丝网隔开,在下层的ー侧设有卸料ロ,下层的上部设有支撑圈,两层间设有一段过度段,在过度段的ー侧设有人孔,上层与下层通过格栅、不锈钢丝网隔开,在上层的ー侧设有卸料ロ,上层的上部设有支撑圈,上层与出口间的空间段ー侧设有人孔,丝网除沫器通过连接板在出ロ处。优先地,排污管通过撑条固定在筒体的底部。本实用新型通过两层吸附剂的作用,通过格栅和支撑圈将气体及时的发散和分布,因此不会造成空隙而产生填料层位移,产生更严重的磨损和冲击,甚至填料沸腾效应,导致填料性能下降或失效现象。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ー步说明如图I所示,吸附塔,其包括筒体9,筒体上设有进ロ I、人孔2、出口 3、卸料ロ 4、排污管5,地脚螺栓6、支座7、进气管8、格栅10、不锈钢丝网11、支撑圈13、连接板14、丝网除沫器15,地脚螺栓是连接筒体的底部支座,进ロ I的管道安装在筒体9的底部内,排污管5通过撑条16固定在筒体的底部,筒体9的中间分成上下两层,上下两层内装有吸附剂,下层与底部通过格栅10、不锈钢丝网11隔开,在下层的ー侧设有卸料ロ 4,下层的上部设有支撑圈13,两层间设有一段过度段,在过度段的ー侧设有人孔2,上层与下层通过格栅10、不 锈钢丝网11隔开,在上层的ー侧设有卸料ロ 4,上层的上部设有支撑圈13,上层与出口间的空间段ー侧设有人孔2,丝网除沫器15通过连接板在出ロ处。
权利要求1.吸附塔,其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筒体上设有进ロ、人孔、出口、卸料ロ、排污管,地脚螺栓、支座、进气管、格栅、不锈钢丝网、支撑圈、连接板、丝网除沫器,地脚螺栓是连接筒体的底部支座,进ロ的管道安装在筒体的底部内,筒体的底部还安装排污管,筒体的中间分成上下两层,上下两层内装有吸附剂,下层与底部通过格栅、不锈钢丝网隔开,在下层的ー侧设有卸料ロ,下层的上部设有支撑圈,两层间设有一段过度段,在过度段的ー侧设有人孔,上层与下层通过格栅、不锈钢丝网隔开,在上层的ー侧设有卸料ロ,上层的上部设有支撑圈,上层与出口间的空间段ー侧设有人孔,丝网除沫器通过连接板在出口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附塔,其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筒体上设有进口、人孔、出口、卸料口、排污管,地脚螺栓、支座、进气管、格栅、不锈钢丝网、支撑圈、连接板、丝网除沫器,地脚螺栓是连接筒体的底部支座,进口的管道安装在筒体的底部内,筒体的底部还安装排污管,筒体的中间分成上下两层,上下两层内装有吸附剂,下层与底部通过格栅、不锈钢丝网隔开,在下层的一侧设有卸料口,下层的上部设有支撑圈,两层间设有一段过度段,在过度段的一侧设有人孔,上层与下层通过格栅、不锈钢丝网隔开,在上层的一侧设有卸料口,上层的上部设有支撑圈,上层与出口间的空间段一侧设有人孔,丝网除沫器通过连接板在出口处。本实用新型通过两层吸附剂的作用,通过格栅和支撑圈将气体及时的发散和分布,因此不会造成空隙而产生填料层位移,产生更严重的磨损和冲击,甚至填料沸腾效应,导致填料性能下降或失效现象。
文档编号B01D53/04GK202446968SQ20112057240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1日
发明者俞建冲 申请人:杭州民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