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面瘫的膏药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6-23  318

专利名称:治疗面瘫的膏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面瘫的膏药。
(二)
背景技术
面瘫是一侧面部肌肉麻木,口眼响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多由整齐不足、风寒
痰浊侵袭于面部脉络所致,部分患者愈后可复发,属于难治愈、愈后易复发的疑难杂症。近
年来,在我国北方更有发病率明显增加,治愈难度增大,复发多的发展趋势。 面瘫起病急,多突然发生,伴见恶风寒,肌肉、关节酸痛,耳下压痛,脉浮,苔薄白等
表现,属风寒袭于表卫,治宜祛风解表,常用防风通圣散。若无表里证而见面瘫,多为风痰阻
络,治宜疏风化痰,常用牵正散加减。现有药物存在显效慢、疗效差、治疗成本高、愈后易复
发的缺陷。
(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疗效显著、愈后不复发的治疗面瘫的膏药。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种治疗面瘫的膏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伸筋草9 15份、地龙5 11份、白附子2 6份、海风藤6 14份、蝉蜕3 7份、生地黄10 20份、丹参5 15份、三七3 9份、桃仁6 10份、蜈蚣2 6份、白芍5 11份、鸡血藤9 15份、香附6 10份、白芥子3 9份、橘络3 5份、炙甘草6 10份。 其优选的原料的重量份数配比为 伸筋草12份、地龙8份、白附子4份、海风藤10份、蝉蜕5份、生地黄15份、丹参10份、三七6份、桃仁8份、蜈蚣4份、白芍8份、鸡血藤12份、香附8份、白芥子6份、橘络4份、炙甘草8份。 本发明所述原料制备为膏体。本发明采用传统的制膏方法制成膏剂,使用时烤化后贴在患处即可,为外用膏方。 下面对本发明所采用的各原料的药用性能进行简要介绍 伸筋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止咳,解毒。主治风寒湿痹,关节酸痛,皮肤麻木,四肢软弱,黄疸,咳嗽,跌打损伤,疮疡,疱疹,烫伤; 地龙止痉,熄风,通络,平喘。主治热病发热狂躁,惊痫抽搐,肝阳头痛,目赤肿痛,中风偏瘫,风湿痹痛,小儿疝疾,肺热喘咳,咽喉红肿,鼻衄,小便不通; 白附子祛风痰,通经络,解毒镇痛。主治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偏头痛,毒蛇咬伤,瘰疬结核,痈肿; 海风藤祛风湿,通经络,理气止痛。主治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拘挛,脘腹冷痛,水肿;
蝉蜕宣散风热,透疹利咽,祛风止痉。主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咳嗽音哑,麻疹不 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痫抽搐,破伤风; 生地黄又名干地黄,清血热,易阴血,通血脉。主治温病发热,黄疸,血热所致的吐 血、衄血、崩漏、尿血、便血,消渴,骨蒸劳热,经闭,产后腹痛,痹痿,跌打损伤;
丹参活血祛瘀,调经止痛,除烦安神,凉血消痈。主治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经闭, 产后瘀滞腹痛,心腹疼痛,癥瘕积聚,热痹肿痛,跌打损伤,热人营血,烦躁不安,心烦失眠, 痈疮肿毒; 三七止血散瘀,消肿定痛。主治吐血,咳血,尿血,便血,血痢,崩漏,产后出血,外 伤出血,跌扑损伤,胸痹心痛,脘胁久痛,癥瘕积块,血瘀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疮痈肿 痛; 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主治痛经,血滞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癥瘕结块,跌打损 伤,瘀血肿痛,肺痈,肠痈,肠燥便秘; 蜈蚣祛风,定惊,攻毒,散结。主治中风,惊痫,破伤风,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 咬伤; 白芍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主治血虚寒热,脘腹疼痛,胁痛,肢体痉挛疼 痛,通经,月经不调,崩漏,自汗,盗汗,下痢泄泻,头痛眩晕; 鸡血藤活血舒筋,养血调经。主治手足麻木,肢体瘫痪,风湿痹痛,贫血,月经不 调,痛经,闭经; 香附理气解郁,调经,安胎。主治胁肋胀痛,乳房胀痛,疝气疼痛,月经不调,脘腹 痞满疼痛,嗳气吞酸,呕恶,经行腹痛,崩漏带下,胎动不安; 白芥子利气燥痰,散结消肿。主治咳喘痰多,胸满胁痛,肢体麻木,关节肿痛,湿痰 流注,阴疽肿毒; 橘络通络,理气化痰。主治经络气滞,久咳胸痛,痰中带血,伤酒口渴; 炙甘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主治脾胃虚弱,倦怠食少,腹痛便溏,四
肢挛急疼痛,心悸,脏躁,肺痿咳嗽。 配方中,伸筋草、地龙、白附子、海风藤、蝉蜕主要用于清热解毒、祛风通络;加用生 地黄、丹参、三七、桃仁、蜈蚣,主要用于活血祛瘀、散瘀止痛;再用白芍、鸡血藤、香附、白芥 子、橘络,主要用于养血和营、理气解郁、疏通经络;最后加用炙甘草,用于清热解毒,缓急止 痛,调和诸药,缓解药物的毒性和烈性。 药用方法将膏药烤化贴于患处,左斜贴右,右斜贴左,每帖贴7天,3帖为一疗程。
药用效果经千余例患者验证,本发明对面瘫病的治愈率达96%作用。 一般患者 1 2个疗程痊愈,重症患者3 5个疗程痊愈,无痛苦,无毒副作用,愈后不复发。
典型病例 (1)吴某,男,59岁,菏泽市鄄城县人,左侧口眼响斜,使用本发明的膏药2个疗程 (6贴)即治愈,之后无复发。 (2)韩某,女,45岁,菏泽市单县人,患面瘫病,使用本发明的膏药1个疗程(3贴) 即治愈,之后无复发。 (3)冯某,男,24岁,菏泽市牡丹区人,右侧口眼响斜,使用本发明的膏药5贴即治 愈,之后无复发。
本发明配伍合理,使用方便,疗效显著,费用低,无副作用,有效消除病人痛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 取伸筋草9g、地龙5g、白附子2g、海风藤6g、蝉蜕3g、生地黄10g、丹参5g、三七3g、 桃仁6g、蜈蚣2g、白芍5g、鸡血藤9g、香附6g、白芥子3g、橘络3g、炙甘草6g,采用传统的制 膏方法将上述原料制成膏型,制作成膏药。 用法用量将膏药烤化贴于患处,左斜贴右,右斜贴左,每帖贴7天,3帖为一疗程。
实施例2 : 取伸筋草15g、地龙11g、白附子6g、海风藤14g、蝉蜕7g、生地黄20g、丹参15g、 三七9g、桃仁10g、蜈蚣6g、白芍11g、鸡血藤15g、香附10g、白芥子9g、橘络5g、炙甘草10g, 采用传统的制膏方法将上述原料制成膏型,制作成膏药。 用法用量将膏药烤化贴于患处,左斜贴右,右斜贴左,每帖贴7天,3帖为一疗程。
实施例3 : 取伸筋草12g、地龙8g、白附子4g、海风藤10g、蝉蜕5g、生地黄15g、丹参10g、三七 6g、桃仁8g、蜈蚣4g、白芍8g、鸡血藤12g、香附8g、白芥子6g、橘络4g、炙甘草8g,采用传统 的制膏方法将上述原料制成膏型,制作成膏药。 用法用量将膏药烤化贴于患处,左斜贴右,右斜贴左,每帖贴7天,3帖为一疗程。
权利要求
一种治疗面瘫的膏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伸筋草9~15份、地龙5~11份、白附子2~6份、海风藤6~14份、蝉蜕3~7份、生地黄10~20份、丹参5~15份、三七3~9份、桃仁6~10份、蜈蚣2~6份、白芍5~11份、鸡血藤9~15份、香附6~10份、白芥子3~9份、橘络3~5份、炙甘草6~10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面瘫的膏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伸筋草12份、地龙8份、白附子4份、海风藤10份、蝉蜕5份、生地黄15份、丹参10份、三七6份、桃仁8份、蜈蚣4份、白芍8份、鸡血藤12份、香附8份、白芥子6份、橘络4份、炙甘草8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面瘫的膏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制备为膏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治疗面瘫的膏药。它以伸筋草、地龙、白附子、海风藤、蝉蜕、生地黄、丹参、三七、桃仁、蜈蚣、白芍、鸡血藤、香附、白芥子、橘络、炙甘草为原料,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本发明配伍合理,使用方便,疗效显著,费用低,无副作用,有效消除病人痛苦。
文档编号A61K36/8905GK101757357SQ20101011060
公开日2010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21日
发明者连华领 申请人:连华领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