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面瘫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6-23  275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面瘫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面瘫的中药。
(二)
背景技术
面瘫是一种常见病,并且易在各个年龄段发病,发病急,无预防措施,如不及时治疗极易产生后遗症。目前,治疗面瘫的方法一般采用中医或西医方法。 西医治疗一般采用药物及理疗结合,其不足是,治疗时间较长,特别是年龄在45岁以上的患者恢复较慢,长期服药易产生副作用,并易留后遗症。 中医治疗一般采用针灸或面贴,针灸的治疗时间长,年龄在30以下的患者一般需要2 3个月,中老年人针灸治疗时间则更长,当在较长时间内不能完全恢复面神经功能时,完全治愈不留后遗症的可能性较小;用面贴的方法治疗由较多报道,虽有许多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仍存在较多不足,治愈时间仍较长,显效时间较慢,治愈率欠佳等,另外,贴药的患处易使皮肤变色,较重者出现水泡,皮肤恢复期需要3 6个月,较重者需要1年左右。
(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效果显著、治愈率高的治疗面瘫的中药。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种治疗面瘫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白芷3 10份、白僵蚕3 10份、天南星3 9份、牛蒡子5 11份、钩藤6 18份、川芎4 10份、红花3 10份、火麻仁9 15份、苏木3 9份、全蝎2 6份、当归6 12份、白术3 15份、乌药5 11份、赤芍4 10份、丝瓜络5 15份、炎甘草6 10份。 其优选的各原料的重量份数配比为 白芷6. 5份、白僵蚕6. 5份、天南星6份、牛蒡子8份、钩藤12份、川芎7份、红花6.5份、火麻仁12份、苏木6份、全蝎4份、当归9份、白术9份、乌药8份、赤芍7份、丝瓜络10份、炙甘草8份。 本发明所述中药为粉剂。将各种原料清洗干净后,置于水中煮至膏状,再将原料风干,研成粉末,混合均匀后定量服用。在水中煮制有助于增强药物疗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下面对本发明采用的各原料的药用性能进行简要介绍 白芷祛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主治感冒头痛,眉棱骨痛,牙痛,鼻塞,鼻渊,湿胜久泻,赤白带下,痈疽疮疡; 白僵蚕祛风止痉,化痰散结,解毒利咽。主治惊痫抽搐,中风口眼歪斜,偏正头痛,咽喉肿痛,瘰疬,痄腮,风疹,疮毒;
3
天南星祛风止痉,化痰散结。主治中风痰壅,口眼响斜,半身不遂,手足麻痹,风 痰眩晕,癫痫,惊风,破伤风,咳嗽痰多,痈肿,瘰疬,跌扑损伤,毒蛇咬伤; 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利咽,透疹解毒,通便。主治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咳嗽,咽 喉肿痛,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痈肿疮毒,便秘; 钩藤熄风止痉,清热平肝。主治小儿惊风、夜啼,热盛动风,子痫,肝阳眩晕,肝火 头胀痛,及伤寒头痛壮热,鼻衄不止; 川芎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癥 瘕肿块,胸胁疼痛,头痛眩晕,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痈疽疮疡; 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主治血瘀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胸痹心痛,癥瘕积 聚,跌打损伤,关节疼痛,中风偏瘫,斑疹; 火麻仁润燥滑肠,利水,活血。主治肠燥便秘,风痹,消渴,风水,脚气,热淋,痢疾, 月经不调,疮癣,丹毒; 苏木活血祛瘀,消肿定痛。主治妇人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心腹痛,产后血晕, 痈肿,跌打损伤,破伤风; 全蝎熄风止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主治小儿惊风抽搐,癫痫,中风半身不遂,口 眼响斜,偏正头痛,风湿顽痹,破伤风,瘰疬痰核,风疹肿毒;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治血虚诸症,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
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主治脾气虚脱之乏力,食少腹胀,泄泻,便
秘,水饮内停之小便不利,水肿,痰饮眩晕,寒湿痹,身痛,气虚自汗,胎动不安; 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主治胸胁满闷,脘腹胀痛,头痛,寒疝疼痛,痛经及产后
腹痛,尿频,遗尿; 赤芍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主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 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 丝瓜络通经活络,解毒消肿。主治胸胁疼痛,热痹,筋脉拘挛,乳汁不通,肺热咳 嗽,水肿腹水,痈肿疮毒,乳痈,湿疹; 炙甘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主治脾胃虚弱,倦怠食少,腹痛便溏,四 肢挛急疼痛,心悸,脏躁,肺痿咳嗽。 配方中,白芷、白僵蚕、天南星、牛蒡子、钩藤主要用于清热解毒、祛风通络;加用川 芎、红花、火麻仁、苏木、全蝎,主要用于活血祛瘀、散瘀止痛;再用当归、白术、白芥子、赤芍、 丝瓜络,主要用于养血和营、理气解郁、疏通经络;最后加用炙甘草,用于清热解毒,缓急止 痛,调和诸药,缓解药物的毒性和烈性。
临床试验
(1)临床资料 本发明人于2004年至今,对226例面瘫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其中男125例,女 101例,年龄在18 78岁之间。
(2)治疗方法 口服,一日三次,每次5 10g,饭后服用,3天为一疗程。根据患者病情轻重计算 治疗时间,轻度患者服用3 5个疗程,重病患者连服6 10个疗程即可痊愈。
(3)疗效评定标准 本发明主要用于治疗面瘫疾病,故症状改善情况及各项检测指标作为疗效判断标准,分为以下四种 治愈由面瘫引起的嘴歪眼斜、流口水等症状完全消失。
显效由面瘫引起的嘴歪眼斜、流口水等症状明显减轻,症状80%以上消失。
有效由面瘫引起的嘴歪眼斜、流口水等症状有所减轻。
无效由面瘫引起的嘴歪眼斜、流口水等症状与治疗前无变化。
(4)治疗效果 临床治愈194例,显效21例,有效7例,无效4例,所有病例均无不良反应。
(5)总结 临床时间5-6年,疗效10天有效,疗程一般患者10天,症状基本消失,重症患
者18天病症消失,1个月症状全部消失。有效率98. 23%,治愈率85.84%。 本发明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有利于病患及时减
轻病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 取白芷3g、白僵蚕3g、天南星3g、牛蒡子5g、钩藤6g、川芎4g、红花3g、火麻仁9g、苏木3g、全蝎2g、当归6g、白术3g、乌药5g、赤芍4g、丝瓜络5g、炙甘草6g,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置于水中煮至膏状,再将原料风干,研成粉末,混合均匀后定量服用。
用法用量口服,一日三次,每次5 10g,饭后服用。
实施例2 : 取白芷10g、白僵蚕10g、天南星9g、牛蒡子11g、钩藤18g、川芎10g、红花10g、火麻仁15g、苏木9g、全蝎6g、当归12g、白术15g、乌药11g、赤芍10g、丝瓜络15g、炙甘草10g,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置于水中煮至膏状,再将原料风干,研成粉末,混合均匀后定量服用。
用法用量口月艮, 一 日三次,每次5 10g,饭后服用。
实施例3 : 取白芷6. 5g、白僵蚕6. 5g、天南星6g、牛蒡子8g、钩藤12g、川芎7g、红花6. 5g、火麻仁12g、苏木6g、全蝎4g、当归9g、白术9g、乌药8g、赤芍7g、丝瓜络10g、炙甘草8g,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置于水中煮至膏状,再将原料风干,研成粉末,混合均匀后定量服用。
用法用量口服,一日三次,每次5 10g,饭后服用。
权利要求
一种治疗面瘫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白芷3~10份、白僵蚕3~10份、天南星3~9份、牛蒡子5~11份、钩藤6~18份、川芎4~10份、红花3~10份、火麻仁9~15份、苏木3~9份、全蝎2~6份、当归6~12份、白术3~15份、乌药5~11份、赤芍4~10份、丝瓜络5~15份、炙甘草6~10份。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治疗面瘫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白芷6. 5份、白僵蚕6. 5份、天南星6份、牛蒡子8份、钩藤12份、川芎7份、红花6. 5 份、火麻仁12份、苏木6份、全蝎4份、当归9份、白术9份、乌药8份、赤芍7份、丝瓜络10 份、炙甘草8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面瘫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为粉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治疗面瘫的中药。它以白芷、白僵蚕、天南星、牛蒡子、钩藤、川芎、红花、火麻仁、苏木、全蝎、当归、白术、乌药、赤芍、丝瓜络、炙甘草为原料,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组成。本发明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有利于病患及时减轻病状。
文档编号A61K9/14GK101773585SQ20101011060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21日
发明者郑勇 申请人:郑勇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