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7-22  9

专利名称:风力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多叶片设计,能够加大有效迎风面积,有较大的带动力,产生较大的发电量的风力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公知的“风力发电装置”,用于获取风中的风能,并将该风能转换成能供利用的电能,其包括有基座;直立设置在该基座上的结构框架;多个设置在该结构框架内的隔板,该隔板与该结构框架相互配合形成多个呈格巢状排列的集风隔间,每一集风隔间具有供风流流入的迎风口,以及供风流流出的背风口;以及多个受风扇轮,该多个受风扇轮分别相对应地设置在该多个集风隔间中,每一受风扇轮包括有轮毂以及多个呈辐射状设置在该轮毂周面的受风叶片,该多个受风叶片能受流入所相对应集风隔间中的风流推动,以获取风中的风能并将风能予以转换成机械能;与该多个受风扇轮连接的发电单元,能接受该多个受风扇轮所传递的机械能,以驱动产生电能。
虽然上述公知的“风力发电装置”能利用多个风扇轮连接发电单元以驱动产生电能,在使用时,该“风力发电装置”利用集风隔间的迎风口及背风口使风进、出,以带动风扇轮的受风叶片转动,但是由于该“风力发电装置”的基座仅以结构框架配合多个隔板形成的多个呈格巢状排列的集风隔间,而该多个隔板所形成的集风隔间的四周仅为平面的板状,因此,当风吹入时,以平顺的方式通过各集风隔间,使该受风叶片的转动受限于风力的强弱(风力较强则转速较快、风力较弱则转速较慢),使各集风隔间无法形成压缩风力的功效,无法在较弱风力时获得较强的风压,造成受风叶片无法以稳定的速度转动进行供电;再者,由于该风扇轮的整体结构及体积皆较为庞大,因此,该风扇轮的受风叶片必须要有一定强度的风速才能加以带动,若该风速较弱时则会造成无法带动该受风叶片,或是使该受风叶片转动缓慢,而导致该“风力发电装置”无法正常稳定的供电。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将风力发电装置重新设计,让风力发电装置具有多叶片的设计,加大有效的迎风面积,有较大的带动力,产生较大的发电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包括罩体、前鼻锥、后鼻锥及叶片单元。罩体内具有弧面导流部,上述弧面导流部形成罩体两端呈扩口状,且中央渐缩的气体流道。前鼻锥具有弧形表面,上述弧形表面上具有多个与罩体内壁相连接的支柱,使前鼻锥与弧面导流部前段形成对应设置。后鼻锥具有弧形表面,上述弧形表面上具有多个与罩体内壁相连接的支柱,使后鼻锥与弧面导流部后段形成对应设置。另外,叶片单元设置在前、后鼻锥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风力发电装置中,当风由该前鼻锥的弧形表面与罩体的弧面导流部前段间形成的通道进入后,因为流道收缩而使风速加快,产生较大的动能带动该叶片单元转动,使该后鼻锥内的发电机获得较大的发电能力,并可在较低的外界风速下启动发电机。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状态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正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剖面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罩体 11、12-扩口部 13-气体流道 14-弧面导流部2-前鼻锥 21-支柱 3-后鼻锥 31-支柱4-叶片单元
5-发电机51-转轴42-叶片41-叶片架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详细说明,现配合附图说明如下图1及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及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状态图。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其包括罩体1、前鼻锥2、后鼻锥3及叶片单元4,可使罩体1配合前、后鼻锥2、3而增加有效的迎风面积,当气流经过收缩的流道时,产生加速的作用,使动能增加,对叶片单元4产生较大的动能,获得较大的发电能力。
罩体1内具有弧面导流部14,弧面导流部14让罩体1两端呈扩口状11、12且中央渐缩的气体流道13。罩体1包括多片板体,每一板体可利用焊接、枢轴连接、扣接或单一板体弯折的任一种方式形成,以形成具有多边形体的罩体,或者罩体1也可为圆形;弧面导流部14由轻质材料构成,如发泡材、保丽龙、玻璃纤维或碳纤维等的任一种材料所制成。
前鼻锥2的周缘具有多个与罩体1内壁固定连接的支柱21,使前鼻锥2固定设置在罩体1的扩口状11处,让前鼻锥2的弧形表面与弧面导流部14前段间形成的收缩通道,可以使气流加速的吹向叶片单元4。
后鼻锥3的周缘具有多个与罩体1内壁固定连接的支柱31,使后鼻锥3固定设置在罩体1的扩口状12处,让后鼻锥3的弧形表面与弧面导流部14后段间形成的通道,可以使气流在流经叶片单元4之后至扩口状12出口间有静压提高至外界大气压的效果,从而提高叶片单元4的出力,以及获得较大的发电力。
叶片单元4设置在前、后鼻锥2、3间,其上具有叶片架41,叶片架41与设置在后鼻锥3内部发电机5的转轴51固定连接,在叶片架41上环绕设置有多个叶片42。
通过上述多叶片的设计,可加大有效迎风面积,有加速风速的效果,有较大的动能,产生较大的发电量。
图3及图4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剖面图及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剖视图。本实用新型的风力发电装置在使用时,可根据所需风力发电的位置将罩体1固定设置在预定位置处,当风由正面吹入时,风由罩体1一端的扩口状11与前鼻锥2进入以增加有效的迎风面积,当风由前鼻锥2的弧形表面与弧面导流部14前段间形成的收缩通道进入后,可以使气流加速,产生较大的动能带动叶片42转动,使发电机5获得较大的发电能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风力发电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前鼻锥2的弧形表面与弧面导流部14前段间所形成收缩效果,使气流加速,对叶片单元4的叶片42产生较大的带动力,因此外界的风速很小即可启动发电机5,亦可在同样外界风速下产生较多的发电能力;2.利用前鼻锥2的平顺弧线导引气流,使叶片42的流场较为平顺,而使叶片单元4动能的效率提高;3.有罩体设计,可以降低噪音;4.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且成本低;5.仅需较小的风力即可发电,可适用于家庭、工厂及社区;6.可供设置在偏远地区,或不利输配电网建立的地区;7.可适用小发电机,单价低、技术层次低、带动力大、发电力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其内具有弧面导流部,所述弧面导流部形成罩体两端呈扩口状,且中央渐缩的气体流道;前鼻锥,其具有弧形表面,所述弧形表面上具有多个与所述罩体内壁相连接的支柱,使所述前鼻锥与弧面导流部前段形成对应设置;后鼻锥,其具有弧形表面,所述弧形表面上具有多个与所述罩体内壁相连接的支柱,使所述后鼻锥与弧面导流部后段形成对应设置;以及,设置在所述前、后鼻锥之间的叶片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包括多片板体,所述每一板体可利用焊接、枢轴连接、扣接或单一板体弯折的任一种方式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为圆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导流部由轻质材料构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材料为发泡材、保丽龙、玻璃纤维或碳纤维等的任一种材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鼻锥内设置有发电机,所述发电机具有延伸于所述后鼻锥外的转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单元包括有与所述发电机转轴相连接的叶片架,在所述叶片架上环绕设置有多个叶片。
专利摘要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包括罩体、前鼻锥、后鼻锥及叶片单元。该罩体具有弧面导流部,而该前、后鼻锥具有多个分别固定连接在该罩体内壁前后段的支柱,且该叶片单元设置在该前、后鼻锥之间;在风由该前鼻锥的弧形表面与罩体的弧面导流部前段间形成的通道进入后,因为流道收缩而使风速加快,产生较大的动能带动叶片单元转动,使该后鼻锥内的发电机获得较大的发电能力,并可在较低的外界风速下启动发电机。
文档编号F03D1/04GK2825998SQ20052011385
公开日2006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8日
发明者陈世雄 申请人:崨豹科技有限公司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