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飞轮组体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7-22  5

专利名称:混合动力飞轮组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飞轮组件,具体地说是一种可满足汽车在混合动力状态下运行的飞轮组体。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发明的“环式起动/发电机”(PCT/CN02/00623),涉及到将装置中的转子组体与发动机飞轮如何结合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符合发动机飞轮转动惯量、分离摩擦等性能要求,又能满足环式起动/发电机复用装置电磁性能要求并与之结构形式相配套的混合动力飞轮组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合动力飞轮组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飞轮、转子铁芯、磁钢及齿圈,所述转子铁芯为钢或纯铁整体结构,转子铁芯上嵌有磁钢,转子铁芯或飞轮装有起动齿圈或信号齿圈,转子铁芯通过螺栓固定在飞轮端面上。
上述转子铁芯内壁开有直槽,直槽内嵌入磁钢并粘接。
上述转子铁芯内壁开有燕尾槽,燕尾槽内插入磁钢。
上述磁钢至少由一对极磁钢构成,磁钢为整块或者分成多块组合构成。
上述转子铁芯上呈V型开槽,每个V型槽内插入两块同极性磁钢构成一个磁极,相邻V字型磁极依次相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混合动力飞轮组体,既符合发动机飞轮转动惯量、分离摩擦等性能要求,又能满足环式起动/发电机复用装置电磁性能要求并与之结构形式相配套,磁通密度高,性能稳定可靠,强度高,不易退磁,离合器片摩擦力大,便于制造和维修,成本低、质量好,适合规模化生产,具有可承受较高的振动,高速时磁钢不易飞脱等特点,为环式起动/发电机的推广应用,进而实现汽车混合动力状态的运行创造了条件。


图1为混合动力飞轮组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3为转子铁芯一种实施方式的正视图和剖视图;图4、图5为转子铁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正视图和A-A剖视图;图6、图7为齿圈的正视图和剖视图;图8、图9为飞轮的正视图和剖视图。
图中1-齿圈;2-转子铁芯;3-磁钢;4-飞轮;5-转子铁芯螺纹沉孔;6-飞轮螺栓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合动力飞轮组体,包括飞轮4、转子铁芯2、磁钢3及齿圈1,所述转子铁芯2为钢或纯铁整体结构件,转子铁芯2嵌有磁钢3,其外圆周套装齿圈1,齿圈1也可以装在飞轮4上,转子铁芯2通过螺栓固定在飞轮4端面上。
如图2、图3所示,其中转子铁芯2内壁开有间隔均布的直槽,直槽内嵌入磁钢3并粘接;也可以开有间隔均布的燕尾槽,磁钢3与其相适配,直接插入燕尾槽中。磁钢3至少由一对极磁钢构成,磁钢3可以是条形、瓦片状,可以是整块或者分成多块组合构成。转子铁芯2上设有与飞轮4连接用的螺纹沉孔5。
如图4、图5所示,转子铁芯2上呈V型开槽,每个V型槽内插入两块同极性磁钢3构成一个磁极,相邻V字型磁极依次相反。转子铁芯2上设有与飞轮4连接用的螺纹沉孔5。
如图6、图7所示,齿圈1为钢件,可以是起动齿圈或信号齿圈。
如图8、图9所示,飞轮4为灰铸铁件,满足发动机飞轮转动惯量和离合器片与飞轮的分离摩擦等性能要求,飞轮4的周边设有与转子铁芯2连接用螺栓通孔6,便于拆卸、维修、更换飞轮4。
权利要求1.一种混合动力飞轮组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飞轮(4)、转子铁芯(2)、磁钢(3)及齿圈(1),所述转子铁芯(2)为钢或纯铁整体结构,转子铁芯(2)上嵌有磁钢(3),转子铁芯(2)或飞轮(4)装有起动齿圈或信号齿圈(1),转子铁芯(2)通过螺栓固定在飞轮(4)的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合动力飞轮组体,其特征在于上述转子铁芯(2)内壁开有直槽,直槽内嵌入磁钢(3)并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合动力飞轮组体,其特征在于上述转子铁芯(2)内壁开有燕尾槽,燕尾槽内插入磁钢(3)。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混合动力飞轮组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磁钢(3)至少由一对极磁钢构成,磁钢(2)为整块或者分成多块组合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合动力飞轮组体,其特征在于上述转子铁芯(2)上呈V型开槽,每个V型槽内插入两块同极性磁钢(3)构成一个磁极,相邻V字型磁极依次相反。
专利摘要一种混合动力飞轮组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飞轮、转子铁芯、磁钢及齿圈,所述转子铁芯为钢或纯铁整体结构,转子铁芯上嵌有磁钢,转子铁芯或飞轮装有起动齿圈或信号齿圈,转子铁芯通过螺栓固定在飞轮端面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混合动力飞轮组体,既符合发动机飞轮转动惯量、分离摩擦等性能要求,又能满足环式起动/发电机复用装置性能要求并与之结构形式相配套,磁通密度高,性能稳定可靠,强度高,不易退磁,便于制造和维修,成本低、质量好,适合规模化生产,具有可承受较高的振动,高速时磁钢不易飞脱等特点,为环式起动/发电机的推广应用,进而实现汽车混合动力状态的运行创造了条件。
文档编号F02P1/02GK2823588SQ200520117670
公开日2006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6日
发明者贺雷 申请人:贺雷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