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肺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肺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由贝母、甘草、川芎、当归、桑白皮、陈皮、茯苓、半夏等组成。
本发明的上述药物组合物原料重量配比贝母、甘草、川芎、当归、桑白皮、陈皮各为6-10份,半夏和茯苓为8-10份。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还含有以下成份重量配比青皮、杏仁、五味子各6-10份。
如上所述的药物组合物还可含有以下成份重量配比黄芩、鱼腥草各10-15份。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有养血活血、敛肺止咳、健脾利气之功,具辛开酸收、气血同调之用;祖国医学认为咳嗽、咯痰与肺部罗音等病症的病机是肺部的宣发肃降功能障碍,痰浊壅塞,气机不利,血脉瘀滞不畅,出现气滞血瘀;现代医学认为,病毒、细菌侵犯机体时,微循环发生异常,表现为肺炎早期甲皱微循环强烈收缩,血流缓慢,血球凝滞,这与祖国医学文献所说的“痰与瘀血碍气”、“气血瘀滞”的理论不谋而合,本发明的作用之一就是通过利气活血、化瘀行滞,改善微循环,防止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与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发生,减轻机体的缺氧状态,促进气体交换,改善呼吸功能,消除其他脏器的病理改变,且通过消除异已加速循环,提高机体防御能力,建立机体自稳状态,从而提高或调节免疫功能,以加速肺呼吸系统疾病的痊愈与防止再次发病。
采用本发明治疗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通过对数百名患者的临床观察,本发明对治疗上述肺呼吸系统疾病总有效率达98%以上,治愈率达90%以上,而且不复发。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1、粉碎将上述中药按重量配比混合后粉碎成粗粉;2、蒸馏将粗粉加10倍量的水蒸馏2小时,收集馏出液另存;3、煮提继续煮沸1小时,滤取煎煮液并浓缩;4、醇沉将浓缩的煎煮液加95%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5%以上,静置48小时,吸取上清液,将上清液与步骤2制得的馏出液混合加热回收乙醇并浓缩后,加入单糖浆和山梨醇适量,静置24小时,吸取上清液;5、分装灭菌将步骤4制得的上清液,加入适量蒸馏水定溶,装瓶,105℃灭菌30分钟制得口服液。
本方法工艺稳定,不仅保留了汤剂的原有疗效,而且气味芳香,口感好,尤其适于儿重服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为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实施例一览表(单位克) 药物制备方法1、粉碎将上述中药按重量配比混合后粉碎成粗粉;2、蒸馏将粗粉加10倍量的水蒸馏2小时,收集馏出液另存;3、煮提继续加水煮沸1小时,滤取煎煮液并浓缩;4、醇沉将浓缩的煎煮液加95%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5%以上,静置48小时,吸取上清液,将上清液与步骤2的馏出液混合后加热回收乙醇并浓缩,加入单糖浆和山梨醇适量,静置24小时,吸取上清液;5、分装灭菌将步骤4制得的上清液,加入适量蒸馏水定溶50ml,装瓶,105℃灭菌30分钟制得口服液。
以下为本发明对治疗肺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观察(一)、本发明对治疗小儿支气管炎与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观察1、病例选择及诊断标准(参考1979年全国慢支会议所定统一标准,以下简称“标淮”)。凡以咳嗽、咯痰、肺部罗音为主症的急慢性支气管炎与迁延性支气管炎(且西药止咳化痰、消炎及抗生素类药物治疗1周以上乏效或抗药、过敏、病情反复者)的12岁以下患儿。
2、分组方法由医师按就诊先后依次编号除3,根据余数确定其所在组,然后配发相应药剂(医生和病人不知分组方法)。共收治210例患儿,其中治疗组150例(粗末组108例,口服液42例),对照组60例。
3、一般资料治疗组150例,男76例,女74例年龄最小者6个月,最大者12岁;1-4岁者88例,支气管炎95例,支气管肺炎55例。按“标准”分型,轻型23例,中型117例,重型10例。对照60例,男38例,女22例;1-4岁30例,支气管炎与支气管肺炎各30例;轻型13例,中型43例,重型4例。两组患者病程最短10天,最长2月,平均18天。治疗前两组的性别、年龄及病情轻重程度经统计学分析,其差别均无显著意义。(P>0.5)4、治疗方法(1)处方组成半夏、五味子各10份,当归、川芎、青皮、陈皮、桑白皮、茯苓、川贝、杏仁、甘草各8份,黄芩、鱼腥草各15份。(2)药物制备将处方按量提取,混合粉碎成5目左右粗末(粗末剂),另用蒸馏、煮提与醇沉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口服液,每毫升含生药2克。对照组“清气化痰丸”方药按比例提取同上法制成粗末剂。(3)用法用量各组药物均单独使用,口服液1岁内儿童每次5毫升,1-4岁10毫升,5-12岁15毫升,1日3次,粗末剂每日1剂,分2次煎,取汁300毫升,加冰糖搅匀睡前缓服,1岁内每剂37克,1-4岁60克,5-12岁85克,服3-6剂两组按等时计疗程。
5、治疗结果①疗效标准临控按标准量经治3-6日,主症(咳嗽、咯痰、罗音)好转九成以上;显效主症好转六成以上好转主症减轻三成以上;无效主症好转不到三成。②结果如表1、2表1 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表2 等级序值法统计分析
讨论支气管炎与支气管肺炎,为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高,严重影响着儿童健康。研究表明,本发明粗末剂与口服液对小儿急性迁延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的意义。本发明口服液气味芳香,口感好,尤适于儿童服用,值得推广。
(二)本发明对治疗迁延性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观察1、一般资料男54例,女46例,年龄最小者53天,最大者12岁;53天至8个月者12例,9个月至5岁者65例,6至12岁者23例;发病时间5月与10月;发病人数为全年发病数的28%。
2、治疗方法药物组方半夏(1岁以内1-2克,1-4岁2-4克,5-12岁4-8克),当归、川芎、茯芩、桑白皮、川贝母、陈皮、甘草(1岁以内1-1.5克,1-4岁2-3克,5-12岁4-6克),加冰糖适量搅匀后睡前半小时内频频服下。
3、治疗结果经服用本药物组方6剂治愈者8例,9-12剂治愈者40例,15剂治愈者38例,16-24剂治愈者20例,2例未能坚持服药。平均服药12.8剂,其治愈率为98%。
4、典型病例马某,男,1.5岁。咳嗽发烧5天,伴呃逆呕吐3日,于1999年4月12日2次住院治疗。入院前注射庆大霉素3日,体温退。入院后检查,扁桃体1度肿大,粘膜充血;听诊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干湿性罗音;拍片提示两肺中下叶见斑状密度增高阴影与索条状阴影,边缘模糊不清;肝肋缘下1.5厘米。诊断为支气管肺炎,因对青霉素过敬,改服螺旋霉素与卡那霉素治疗,加用消炎止咳药,1周且咳嗽不止,肺部罗音吸收缓慢,逐请中医会诊。患儿面黄纳少,乏力多汗,咳嗽不止,指纹紫赤,舌微红,苔薄黄,鼻青纹显露。辩证为脾肺气虚,肺系痰热瘀阻,余邪未清,遂用扶正祛邪法,选用本药物组方8剂后咳止,肺部罗音消失,痊愈出院。
5、体会本组病例,男性多于女性;从发病时间看,5月、10月发病率略高于其它月份。这可能由于新疆地区冬季过长,5月、10月正处于寒温交替季节,体弱小儿不能适应自然气候的骤变,外邪乘虚而入所致。本组所选病例,均为抗生素及止咳消炎药物对症处理后疗效欠佳迁延不愈的患者;其病情迁延不愈,是因患儿脾肺气虚,肺系痰血阏阻,余邪未清有关,本属正虚邪恋之症,用抗生素等药常法抗炎对症治疗,对控制体温、血象及肺部一般炎症有较好疗效,但对久咳不止、肺部罗音较长时间不能吸收的虚证患儿则效果欠佳,故改用中医的扶正祛邪之法,选用益气固表,养血活血,采用本方而使诸证消失,病告痊愈。
(三)本发明对治疗急慢性气管炎的临床观察1、病例选择以咳嗽剧烈、多痰,气喘昼夜不止,而无明显发热、咽痛、阴虚等症状,或伴有胸闷憋气、纳少恶逆乏力等症,或用其他疗法乏效者,均可选用本方治疗。
2、一般资料本组男35例,女45例,年龄最小者3个月,最大者67岁;3个月至3岁者25例,4至12岁者24例,20至49岁23例,50至67岁者8例。本组四季发病无明显差异,按西医分型急性气管炎55例,慢性25例(含老年慢性气管炎8例)。
3、药方组成3.1、组成用剂量当归8克,川芎8克,半夏10克,五味子10克,青皮8克,陈皮8克,茯芩8克,甘草8克,川贝8克,杏仁8克,桑白皮8克,冰糖10克为引(成人量)。小儿剂量3个月-1岁者,半夏、五味子各3克,其余诸味各2克。2-5岁者,半夏、五味子各4.5克,其余诸味各3克。6-9岁者,半夏、五味子各6克,其余诸味各4.5克,10-14岁者,半夏、五味子各8克,其余诸味各6克。
3.2、用法上药水煎3次,水沸后再煎20分钟滤出,每次汁50-100毫升,汇一处,加冰糖适量搅匀。3次所取药汁在睡前半小时内缓缓频服,药尽入睡。
4、治疗结果本组80例中,急性发病在1月内者55例,服3-6剂缓解者11例,9-12剂缓解者32例,15-20剂缓解者10例,2例无效,慢性患者中急性发作17例,老年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者8例,病史2-40年不等,经服药15剂缓解者23例,2例无效。
5、病案举例李某,女,8岁。1999年5月3日初诊。1999年4月3日因受凉感冒后鼻流清涕,咳嗽不止,门诊用止咳化痰消炎及抗生素治疗一月乏效,逐于1999年五月转来余处求治。患者咳嗽一月,胸闷憋气,涕多痰少,夜不能宿,脉细滑,舌微红,苔薄白。辩证为脾肺气虚,痰血阻滞,肺气失宣。治宜宣肺止咳,化痰行瘀,健脾和中。上方连服6剂而愈。
6、体会方中药味精练,组合谨严,副作用小,适应范围广,儿童服之效果尤著。全方集燥湿化痰、益气敛阴、清化和中、止咳降气、散瘀除烦诸法于一炉,清燥相兼,刚柔相济、驱邪而不伤正,益气而不留邪,诸药配伍,相得益彰,验之临床,其效昭然,实为治咳喘之良方。本组80例患者中,儿童占61.25%,咳喘急性发作者占68.7%,治愈率达96.5%,说明本方对儿童及急性气管炎者效果较好。慢性患者在复发期用本方治疗,同样取得良好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肺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的贝母、甘草、川芎、当归、桑白皮、陈皮各为6-10份,半夏和茯苓为8-1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肺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含有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青皮、杏仁、五味子各6-10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肺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含有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黄芩、鱼腥草各10-15份。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肺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为1、粉碎将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按重量配比混合后粉碎成粗粉;2、蒸馏将粗粉加10倍量的水蒸馏2小时,收集馏出液另存;3、煮提继续加水煮沸1小时,滤取煎煮液并浓缩;4、醇沉将浓缩的煎煮液加95%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5%以上,静置48小时,吸取上清液,将上清液与步骤2制得的馏出液混合加热回收乙醇并浓缩后,加入单糖浆和山梨醇适量,静置24小时,吸取上清液;5、分装灭菌将步骤4制得的上清液,加入适量蒸馏水定溶,装瓶,105℃灭菌30分钟制成口服液。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肺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由贝母、甘草、川芎、当归、桑白皮、陈皮、茯苓、半夏等组成,对治疗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等肺呼吸系统疾病,具有疗效高、适应症广、毒性低的特点;其制备方法包括粉碎、蒸馏、煮提、醇沉和分装灭菌步骤,制备工艺稳定,不影响疗效,口感好。
文档编号A61P11/00GK1440759SQ0210266
公开日2003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02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2年2月27日
发明者王宁, 金晓越, 毛於安, 陈平虎, 李明道, 孙怀诚 申请人: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