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6-23  238

专利名称:一种快速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药物,特别是涉及一种以植物中药且全
部为药食两用的中药为原料制成的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药物。
背景技术
小儿腹泻是我国儿科的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而慢性腹泻是小儿腹泻病中治疗最困 难的一型。因病程在两个月以上,并发症较多,治愈困难,严重影响其正常发育。近些年来, 由于家长对幼儿的饮食搭配不尽合理、零食过多、运动减少等诸多原因,消化功能障碍者日 益增多,已经成为影响幼儿健康的病症。目前所用的治疗药物,常常以西药为主,多属对症 治疗,而且有一定的副作用,不宜长期服用,而本发明制剂可以长期服用,对于见效慢者延 长服用时间可提高治愈率。 在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药物中,尽管有一些中药品种,但有些中成药有一些副作 用,不宜长期服用。在诸多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西药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
经临床观察证实,该发明药物对轮状病毒、细菌等引发的腹泻同样具有良好的治 疗作用。 该药也可治疗成人慢性腹泻,同样具有良好的效果。 发明一种具有疗效可靠而没有毒副作用、综合治疗小儿慢性腹泻又有提高免疫功 能的药物,是发明人的目的。纵观中西药市场,使用全部为药食两用药物组方的该类药物尚 属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药物。以传统的辨证施治为准则, 健脾兼以益气,和胃佐以止泻,君臣佐使分明,配方恰如其分,辨证与辨病结合,中医与西医 合参,所用药物均经现代医学有关药理实验证明其助消化、止慢性腹泻的显效性与可靠性, 而且每味药物均提示没有毒副作用,是一种综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与慢性腹泻的优良药 物。 本发明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 是以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用常规制备方法制成鸡内金6-30份、山药10-30份、芡实6-24份、 山楂10-30份、肉桂10-20份、乌梅6-30份、白扁豆10-30份、砂仁6_20份、干姜10-30份。
上述原料药及用量配方,是发明人经近30年与多家医疗机构联合临床试验才得 出的,在上述用量范围内均具有显著的疗效。 本发明的药物选择鸡内金、山药、芡实、山楂、肉桂、乌梅、白扁豆、砂仁、干姜进行 配伍,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达到健脾和胃、温中止泻的疗效。方中鸡内金促进胃 液分泌,促进消化,胃蠕动加强;山药健脾益气,助消化,止慢性腹泻;芡实健脾涩肠,祛湿 止泻,对于久泻具有独到作用;山楂健脾益气,助消化,止慢性腹泻;肉桂温胃健脾,具有抗 溃疡、抑制慢性腹泻等功能;乌梅敛肺涩肠,抗菌抗病毒,治疗婴幼儿慢性腹泻效果显著;白扁豆健脾益气,祛湿止泻,抗菌抗病毒,增强免疫等;砂仁温脾止泻,理气止痛,促进消化, 且升高胃动素等;干姜温胃健脾,止泻去痛。 上述药物的药理作用,均有相关药理研究、动物试验与我们临床观察有效的结论。
本发明药物可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成内服剂型。本发明药物可以将原料药 研成粉混合均匀成散剂、冲剂、颗粒剂、口服液。可以将各原料药水煎后浓縮成煎液得有效 成份,再制备成各种口服剂,但这些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优选的采用如下胶囊剂型和颗粒剂。
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1)按比例称取原料,备用; (2)将所述重量比的鸡内金、山药、芡实、山楂、肉桂、乌梅、白扁豆、砂仁、干姜9味
药加水煎煮5次,然后合并5次煎液; (3)将步骤(2)所得煎液浓縮成浸膏; (4)将浸膏烘干得干浸膏; (5)粉碎干浸膏成粉状; (6)在ll(TC下保持10分钟之后降至105t:保持5分钟,然后再降温至IO(TC,保
持5分钟,冷却至室温; (7)装入胶囊。 所述的步骤(2)的每次加水量以没过药面为宜,每次煎煮30分钟。
将所述的步骤(5)所得药粉与片剂常用辅料混合,制成颗粒剂。
本发明药物经临床使用结果表明,有下述优点 1、本发明选用天然食用植物药为原料,各组份符合药品法规定和中医处方原则,
突出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病因治疗与对症治疗相结合的基本特色。 2、本发明药物无须煎煮,口感良好,服用方便,各味药物组方前后均无毒无害,正
常剂量服用没有发现任何副作用。 3、本发明药物对小儿慢性腹泻不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也有良好的促进消化与预 防保健作用,适用范围广泛。 4、本发明药物均精选于卫生部规定可药食两用的品种,安全性更高,治疗小儿消 化不良与慢性慢性腹泻可以长期服用,具有可靠的保健作用。 5、本发明药物具有良好的兼顾性,对幼儿小儿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疲乏厌食等症 状,具有一定的兼顾治疗作用。 6 、本发明药物标本兼治,见效迅速,治愈率高。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临床应用统计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药物的效果。
实施例1 :胶囊剂制备 鸡内金12kg、山药24kg、芡实15kg、山楂24kg、肉桂10kg、乌梅24kg、白扁豆24kg、 砂仁12kg、干姜18kg加水共同煎煮5次,每次加水以没过药面为宜,每次煎煮30分钟,合并 5次煎液;将煎液通过常规酒精提取,浓縮成浸膏;将浸膏放入烘干箱烘干后粉碎为细粉, 并进行常规高温消毒;将细粉装入胶囊,每粒药粉0. 45g。
实施例2 :颗粒剂制备 鸡内金10kg、山药22kg、芡实15kg、山楂22kg、肉桂10kg、乌梅22kg、白扁豆20kg、 砂仁10kg、干姜15kg,用实施例1所述方法制成药粉,再辅以片剂常用辅料制成颗粒冲剂或 片剂,颗粒冲剂每袋2g。
本发明药物临床观察
— 、 一般情况及试验方法 为证实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于2009年4月-2009年12月,治疗130例来自儿 科门诊慢性腹泻患儿,其诊断均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标准(方鹤松,魏承毓,段恕 成,等.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3(6) :381)。采用双盲法将 13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其中治疗组男34例,女31例;平均年龄 3. 82±2. 15岁;平均腹泻次数5.69士1.2次/日;平均病程73. 92日。对照组中男32例,女 33例;平均年龄3.80士1.95)岁;平均腹泻次数5. 32±1.3次/日;平均病程75.81日。两 组病情及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 > 0. 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全部 服用实施例1药物颗粒剂,2-4岁每天3次,每次1袋;5岁以上每天3次,每次1. 5袋。对 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基础治疗,包括调整饮食结构、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根据大便培养结 果及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或抗真菌药,并给予黏膜保护剂、微生态制剂以及对症支持治疗。 两组治疗时间两周为1疗程。 二、临床观察疗效标准参照《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的标准。治疗满1疗程 后患儿大便次数性状恢复正常,消化功能与饮食恢复正常,随访6个月无复发者为痊愈;大 便成型,次数减少至日均2次以内,消化功能改善为有效;患儿大便次数形状无明显改变甚 或加重者为无效。 三、两组疗效观察结果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 2检验。以P〈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组治愈43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治愈率66. 2% ;对照组 治愈19例,有效41例,无效5例,治愈率29. 2% 。治疗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P < 0. 05)。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治疗组有效病例继续延长治疗时间,16例达到治愈标准。
权利要求
一种快速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鸡内金6-30份 山药10-30份 芡实6-24份山楂 10-30份、肉桂10-20份 乌梅6-30份白扁豆10-30份 砂仁6-20份 干姜10-30份。
2. —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a) 称取各原料药,备用;b) 将所述重量配比的鸡内金、山药、芡实、山楂、肉桂、乌梅、白扁豆、砂仁和干姜9味药 净水冲洗后加水煎煮5次,每次加水以没过药面为宜,合并5次煎煮液,过滤得滤液1 ;c) 将过滤液用水提取或者酒精提取,浓縮成流浸膏,在烘干箱内烘干制成干流浸膏;d) 将干浸膏粉碎成粉得发明药物的有效成份。
3. —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a) 称取各原料药,备用;b) 将所述重量配比的鸡内金、山药、芡实、山楂、肉桂、乌梅、白扁豆、砂仁和干姜9味药 净水冲洗后加水煎煮5次,每次加水以没过药面为宜,合并5次煎煮液,过滤得滤液1 ;c) 将过滤液适当浓縮,经过防腐消毒处理,直接制成有效成分的口服液。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2d)将干浸膏粉的有效成分在 ll(TC下杀菌10分钟冷却后装入胶囊得胶囊剂。
5. 根据权利3所述药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3c)将口服液发明药物的有效成 分与常用辅料混合,制成口服液。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2d)将干浸膏粉的有效成分与 片剂常用辅料混合,压片成片剂。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2d)将干浸膏粉的有效成分与 颗粒剂常用辅料混合,获得颗粒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药物,它是以鸡内金、山药、芡实、山楂、肉桂、乌梅、白扁豆、砂仁、干姜为原料,按一定重量配比煎煮提取制备而成。它可以制成任何一种常用口服剂型,药物具有健脾益气,消食止泻等功能,对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等疗效可靠,见效迅速,无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P1/12GK101745093SQ201010114429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26日
发明者王忠民 申请人:王忠民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