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乳腺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疾病的
中药制剂,同时还公开了该药物的制备方法,属中医制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乳腺增生疾病亦称慢性乳腺病,是妇女多发病、常见病之一。随着社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在加大,竞争上的危机感也在增强,这都可能成为乳腺增生疾病人逐年增多的原因。医学上认为乳腺增生疾病与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雌二醇、催乳素水平过高,或雌二醇与孕酮的比例增高,导致乳腺组织过度增值或复旧不全而发病。中医理论认为其基本病机变化为肝郁气滞、痰湿凝结、冲任失调,而肝气不畅,气机运化失常,冲任失于调理,进一步加重痰湿的凝结,不通则痛。 对于该病西医多用性激素和手术进行治疗,常见的西药有抗激素药物(三苯氧胺等)、雄激素类药物和催乳素药物,但都副作用大,服药周期长,不宜常规使用。手术治疗因众所周知的原因不易被病人接受且容易复发。 中医对于该病的治疗虽有"乳癖消"、"乳康片"等中药制剂,治疗仍然停留在缓解症状、减轻痛苦等对症治疗上,疗效不理想。 综上,目前国内、外尚缺乏一种疗效确切、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疾病的中药制剂,具有行气开郁、化痰散
结、调理冲任作用,疗效确切,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治愈后不易复发。 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药物的制备方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根据我国中医学对乳腺增生疾病发病机理及治疗原则,精选以下纯中药材经科学组方配伍,制成中药制剂(按重量份数) 鹿角20-200份、香附15-150份、三棱10-100份、莪术10-100份、重楼10-100份、大黄15-150份、土鳖虫10-100份、水蛭3-30份、黄吝5-50份、杏仁5-50份、桃仁15-150份、熟地黄5-50份、甘草5-50份、白芍10-100份。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优选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鹿角40-160份、香附30-120份、三棱20-80份、莪术20-80份、重楼20-80份、大黄30-120份、土鳖虫20-80份、水蛭6-24份、黄吝10-40份、杏仁10-40份、桃仁30-120份、熟地黄10-40份、甘草10-40份、白芍20-80份。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优选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鹿角80份、香附60份、三棱40份、莪术40份、重楼40份、大黄60份、土鳖虫40份、水蛭12份、黄芩20份、杏仁20份、桃仁60份、熟地黄20份、甘草20份、白芍40份。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以通过本领域常规制备方法制成各种剂型,如胶囊剂、片剂、颗粒剂、丸剂等。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以上十四味,鹿角、香附、莪术、大黄、水蛭、白芍粉碎成80 120目细粉,混匀;三
棱、重楼、土鳖虫、黄芩、杏仁、桃仁、熟地黄、甘草八味加水煎煮3次,加水量分别为10、8、6
倍,煎煮时间为3、2、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縮至相对密度1. 25-1. 30(80°C )的稠
膏;与鹿角、香附、莪术、大黄、水蛭、白芍的粉末混匀,85t:以下温度干燥,粉碎,过筛,然后
按照中药常规制备方法制成中药制剂。如胶囊剂、片剂、颗粒剂、丸剂等。 适应症疏肝、行气、解郁、化痰、散结、调理冲任。用于治疗乳腺腺病、心烦、易怒、
失眠、健忘、月经紊乱等。 用法与用量饭后口服,每次3-5粒,每日3次。28天为一疗程,间隔5-7天,可继续第二个疗程。亦可连续服用。 功能与主治乳房肿块随喜怒消长, 一般经前加重,经后痛减,伴有胸闷胁胀,善郁易怒,腰酸乏力,神疲倦怠,月经不调,脉弦细。用于治疗乳腺腺病、心烦、易怒、失眠、健忘、
月经紊乱等。 为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治疗效果,临床入选850例诊断为患有各类乳腺增生性疾病的患者,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进行治疗,经系统临床观察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如下
—、诊断标准 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乳癖的诊断
依据①多数在乳房外象限有扁平肿块,扪之有豆粒大小韧硬结节,可有触痛,肿块边界欠
清,与周围组织不粘连;②乳房可能胀痛,每随喜怒而消长,常在月经前加重,月经后缓解;
③多见于20 40岁妇女;④乳腺近红外线扫描有助诊断。必要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排除
其他乳房病变。 二、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治愈肿块消失,乳痛消失,停药后3个月不复发。
显效肿块最大直径縮小1/2以上,乳痛消失。
有效肿块最大直径縮小不足l/2,乳痛减轻;或肿块縮小1/2以上,乳痛减轻不明显。
无效肿块不縮小,或反而增大变硬,或单纯乳痛缓解,而肿块不縮小。
三、治疗效果 上述850例患者经过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 3个疗程治疗,治愈者580例,占68. 23%,显效175例,占20. 58%,有效者90例。占10.59%。无效者5例,占0. 59% 。总有效率可达99. 41%。
典型病例 病例1 :张某,女,32岁,因双乳肿块伴经前疼痛一个月,于2005年5月9日来我院初诊,刻诊双乳肿块疼痛,伴抑郁寡欢,神疲乏力,舌苔薄黄,脉玄细。末次月经2006年4月26日,查体双乳外上象限,右乳外下象限有三个片块状肿块,质中,压痛,约1 X lcm大
小。B超检查示双乳腺小叶增生,诊断乳腺增生疾病。给予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胶囊每次
4粒,每日三次,经期停服,2005年6月30日治疗后复查经半年随访双乳无疼痛,无肿块,
病告痊愈。 病例2:王某,女,35岁,因双乳肿块伴疼痛14个月,于2006年4月21日来我院门诊初诊,刻诊双乳肿块疼痛,伴胸肋胀痛,心烦易怒,抑郁,舌苔薄白,脉玄细。查体双乳外上、下象限有四个块片状肿块,质软,压痛,约1.5X1.5cm大小,B超检查示双乳腺小叶增生,诊断乳腺增生疾病。给予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胶囊每次5粒,每日三次,经期停服,
2006年6月11日治疗后随访及复查无乳房疼痛,双乳肿块消失,病告痊愈。 病例3:黄某,女,42岁。主诉患乳腺增生疾病史20多年,间断治疗。近1周因工
作劳累致失眠,月经过期未至,双乳肿块增大变硬剌痛。检查面部色素沉着明显,双乳外侧
及正上方均扪及肿块,黄中界尚清,轻压痛,活动度可。钼靶X光片示双乳散在片状灰影,
未见钙化点,诊为"双侧乳腺增生疾病"。给予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胶囊每次5粒,每日三次,
连服1个月,肿块逐渐变软,月经量增多。续服2个月月经均准时来潮,肿块基本消失,脸上
色素斑消失,病告痊愈。 病例4:李某,女,38岁。2009年2月15日初诊。双乳房胀痛2年。患者素性抑郁,双乳房检查可触及多个小结节,边界不清,质较韧,有触痛,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细。B超及X线钼靶摄片提示双乳腺增生。给予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胶囊每次5粒,每日三次,经期停服,2个月后,患者诉症状基本消失,双乳小结节变软,縮小,治疗至3个月后,B超显示,乳房肿块消失。痊愈。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为气滞痰凝、冲任失调证候而设。具有疏肝、行气、解郁、化痰、散结、调理冲任之功效。方中鹿角散瘀消肿止痛,是治疗乳痞(乳腺增生症)要药而为君。香附疏肝理气,大黄宣瘀,三棱、莪术破血逐瘀,行气止通,佐黄芩清肺卫,杏仁润心营,桃仁补肝虚,熟地滋肾燥,土鳖虫、水蛭破坚通络逐瘀,重楼消肿止痛,芍药、甘草抚脾胃、解药毒,络中瘀血既去则气血自可恢复。诸药和合,共奏行气开郁,化痰散结,调理冲任之功。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主要由香附、白芍等十四味中药组成,系纯中药制剂,主治乳腺增生疾病因肝郁血瘀气滞所致者,既能解郁散结,又能调经活血止痛,疗效明显,标本兼治,毒副作用小,临床症状消失迅速,治愈后无反弹现象。经2000多例临床验证,证实为安全、有效、疗效迅速的中药制剂,有效率为95%以上,缓解率为85%以上。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
实施例1 鹿角80g、香附60g、莪术40g、大黄60g、水蛭12g、白芍40g粉碎成细粉,混匀;三棱40g、重楼40g、土鳖虫40g、黄芩20g、杏仁20g、桃仁60g、熟地黄20g、甘草20g加水煎煮3次,加水量分别为10、8、6倍,煎煮时间为3、2、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縮至相对密度1.25-1. 30 (80°C)的稠膏。与鹿角等六味药的粉末混匀,85t:以下温度干燥,粉碎,过筛,加入蜂蜜调成丸剂,其他项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版药典丸剂项。
实施例2 分别称取鹿角160g、香附120g、莪术80g、大黄120g、水蛭24g、白芍80g粉碎成细粉,混匀;三棱80g、重楼80g、土鳖虫80g、黄芩40g、杏仁40g、桃仁120g、熟地黄40g、甘草40g加水煎煮3次,加水量分别为10、8、6倍,煎煮时间为3、2、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縮至相对密度1.25-1. 30 (80°C )的稠膏。与鹿角等六味药的粉末混匀,85t:以下温度干燥,粉碎,过筛,然后按照中药常规制备方法制成各种剂型,如胶囊剂、片剂、颗粒剂、丸剂
5等。 实施例3 取鹿角40g、香附30g、莪术20g、大黄30g、水蛭6g、白芍20g粉碎成细粉,混匀;三 棱20g、重楼20g、土鳖虫20g、黄芩10g、杏仁10g、桃仁30g、熟地黄10g、甘草10g加水煎煮 3次,加水量分别为10、8、6倍,煎煮时间为3、2、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縮至相对密 度1. 25-1. 30(80°C )的稠膏。与鹿角等六味药的粉末混匀,85t:以下温度干燥,粉碎,过筛, 罐装成胶囊剂,其他项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版药典胶囊剂项。
实施例4 称取鹿角80g、香附60g、莪术40g、大黄60g、水蛭12g、白芍40g粉碎成细粉,混匀; 三棱40g、重楼40g、土鳖虫40g、黄芩20g、杏仁20g、桃仁60g、熟地黄20g、甘草20g加水煎 煮3次,加水量分别为10、8、6倍,煎煮时间为3、2、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縮至相对 密度1.25-1. 30 (80°C)的稠膏。与鹿角等六味药的粉末混匀,85t:以下温度干燥,粉碎,过 筛,然后按照中药常规制备方法制成胶囊剂。
权利要求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疾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药物制成的鹿角20-200份、香附15-150份、三棱10-100份、莪术10-100份、重楼10-100份、大黄15-150份、土鳖虫10-100份、水蛭3-30份、黄芩5-50份、杏仁5-50份、桃仁15-150份、熟地黄5-50份、甘草5-50份、白芍10-100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药物制成的鹿角40-160份、香附30-120份、三棱20-80份、莪术20-80份、重楼20-80份、大黄30-120份、土鳖虫20-80份、水蛭6-24份、黄吝10-40份、杏仁10-40份、桃仁30-120份、熟地黄10-40份、甘草10-40份、白芍20-80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药物制成的鹿角80份、香附60份、三棱40份、莪术40份、重楼40份、大黄60份、土鳖虫40份、水蛭12份、黄芩20份、杏仁20份、桃仁60份、熟地黄20份、甘草20份、白芍40份。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中药制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上十四味,鹿角、香附、莪术、大黄、水蛭、白芍粉碎成80 200目细粉,混匀;三棱、重楼、土鳖虫、黄芩、杏仁、桃仁、熟地黄、甘草八味加水煎煮3次,加水量分别为10、8、6倍,煎煮时间为3、2、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縮至相对密度1. 25-1. 30(80°C )的稠膏;与鹿角、香附、莪术、大黄、水蛭、白芍的粉末混匀,85t:以下温度干燥,粉碎,过筛,然后按照中药常规制备方法制成中药制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主要由香附、莪术、大黄、水蛭、白芍、三棱、重楼、土鳖虫、黄芩、杏仁、桃仁、熟地黄、甘草等十四味中药组成,系纯中药制剂,主治乳腺增生疾病因肝郁血淤气滞所致者,既能解郁散结,又能调经活血止痛,疗效明显,毒副作用小。经临床验证,证实为安全、有效、疗效迅速的中药制剂,有效率为95%以上,缓解率为85%以上。临床效果显著,治愈后不复发。
文档编号A61K35/32GK101773643SQ20101011733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4日
发明者刘国津, 范志民 申请人:刘国津;范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