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风筒系统及安装方法

xiaoxiao2020-7-22  14

一种负压风筒系统及安装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压风筒系统及安装方法,该负压风筒系统包括风筒、风机、收纳小车,风筒包括筒体、吊扣部件、压条布和若干个骨架,骨架设于筒体内侧,吊扣部件包括扣环和挂钩,扣环穿过骨架,压条布将骨架和位于筒体内侧部分的扣环连接在筒体内侧,骨架为工程塑料;巷道上设有轨道,吊扣部件连接滑动部件,滑动部件滚动或滑动连接在轨道上,滑动部件包括分别与轨道、挂钩适配的滑槽和挂钩槽;该负压风筒系统安装方法包括准备、风筒装入收纳小车、收纳小车移动到位、安装风筒。该负压风筒系统的骨架设于筒体内侧,增大了筒体可承受负压强度;风筒通过滑动部件滑动或滚动连接在轨道上,风筒安装拆卸方便、减少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安装效率。
【专利说明】—种负压风筒系统及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筒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煤矿、隧道、地铁工程等作业的负压风筒系统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风筒是指引导风流沿着一定方向流动的管道,用于煤矿、隧道、地铁工程、井下局部引导风流沿着一定方向流动的柔性管道。根据风筒筒体内外的压力差,风筒分为正压风筒和负压风筒;正压风筒是指风筒工作时,筒体内的大气压力高于筒体外大气压力的风筒,一般用于压入式导向通风;负压风筒则是指风筒工作时,筒体内的大气压力低于筒体内的大气压力,一般用于抽出式导向通风。
[0003]目前的负压风筒系统,包括筒体,连接筒体的风机,该筒体外表面外设有若干个金属骨架,筒体上通过扣环和膨胀螺栓固定在巷道顶部。该风筒的金属骨架设在筒体外表面,筒体外侧大气压强对筒体作用导致收缩,严重影响筒体和骨架结合牢固,易造成骨架和筒体的变形脱离;另外,由于风筒筒体采用金属骨架和金属连接件,造成整体笨重,在井下安装和搬运费力耗时,很不方便;同时,由于该风筒在安装时,现有一般采用分段固定在巷道顶部方式,风筒筒体较长,在移动、安装和拆卸时均不便,不能灵活适应煤矿、隧道、地铁工程等巷道的不同通风情况需要。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负压风筒系统结构连接强度不够、易脱落,风筒采用固定在巷道上的安装方式造成移动不便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安装拆卸方便的负压风筒系统,同时还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拆卸负压风筒系统的安装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负压风筒系统,包括风筒、连接所述风筒的风机,还包括轨道,所述风筒包括筒体、吊扣部件、压条布和若干个骨架,所述骨架设于所述筒体内侧,所述吊扣部件连接所述骨架,所述骨架和位于所述筒体内侧部分的所述吊扣部件由所述压条布连接在所述筒体内侧,所述吊扣部件连接滑动部件,所述滑动部件可移动连接在所述轨道上。
[0006]筒体为现有的柔性基布,将风筒的骨架设于筒体内侧,负压风筒在工作时,筒体外侧的大气压强作用在筒体上,由于骨架的支撑,筒体不易变形,能承受更大负压强度,连接可靠;同时,风筒能够通过吊扣部件和滑动部件在安装在巷道顶部的轨道上自由移动,相比固定在巷道上的安装方式,风筒在巷道上安装和从巷道上拆卸下来更为方便,省时省力。
[0007]优选地,所述滑动部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滑槽和挂钩槽,所述滑动部件通过所述滑槽滑动或滚动连接在所述轨道上,所述吊扣部件通过所述挂钩槽连接在所述滑动部件上。
[0008]滑动部件通过在滑槽上滑动或者滚动来实现可移动安装在轨道上,减小了摩擦力,风筒的移动更加快捷。
[0009]优选地,所述吊扣部件包括穿过所述骨架的扣环和连接在所述扣环上的挂钩,所述挂钩与所述挂钩槽适配。
[0010]优选地,所述轨道截面为倒T型结构,所述滑槽截面为倒T型槽。轨道使用倒T型装与和倒T型槽的滑槽相互适配,结构简单,承载可靠,操作方便。
[0011]优选地,所述骨架和/或所述滑动部件为工程塑料制成。
[0012]骨架采用现有的工程塑料,如高性能树脂、纤维增强工程塑料,相对于使用金属材料合金,其耐用、阻燃、抗静电,同时质量可减轻70%以上,大大减少了风筒的质量,也降低了安装劳动强度,搬运更为方便;滑动部件也采用工程塑料,其承受压力大,成型方便,提高了滑动部件的耐磨损性能,从而提高了风筒的使用寿命。
[0013]优选地,所述压条布通过高频热合连接在所述筒体内侧。
[0014]压条布包裹骨架和位于筒体内侧的吊扣部件,采用高频热额机将压条布高频热合连接在风筒内侧。
[0015]优选地,所述若干骨架等距分布。
[0016]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骨架间距为5-30cm。
[0017]进一步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骨架间距为10-15cm。
[0018]实际情况下,10米长的风筒可以采用100根左右的骨架,风筒承受负压值能达到最大7300Pa的内外压强差。
[0019]优选地,该负压风筒系统还包括收纳小车,所述收纳小车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柱、滚轮,所述支柱上设有能上下升降的支板,所述支板上设有能与所述吊扣部件适配的支板滑轨。
[0020]通过收纳小车收纳风筒,收纳小车可以一边行驶,一边将风筒从收纳小车上的支板滑轨内滑出并安装至巷道上的轨道内,支柱可上下升降,通过液缸装置控制其升降高度,灵活满足风筒所需安装的高度。
[0021]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负压风筒系统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在巷道上安装所述轨道,将滑动部件连接在风筒上的所述吊扣部件上;步骤二、风筒装入收纳小车,将所述风筒通过所述滑动部件滑动连接在收纳小车上的所述支板滑轨上;
步骤三、收纳小车移动到位,将所述收纳小车移动至所述巷道上的轨道下方,升降收纳小车,直至所述收纳小车上支板高度与所述轨道高度匹配,此时可固定收纳小车;
步骤四、安装风筒,从所述收纳小车上滑动取出所述风筒,将所述滑动部件安装在所述轨道上,完成整个所述风筒的安装,再将所述风筒连接风机;在安装风筒时,可以根据风筒安装的进度随时移动收纳小车,并可达到一边移动收纳小车一边安装风筒。
[0022]该负压风筒系统的安装方法,相比人工将风筒固定在巷道上而言,通过在巷道上设置轨道、收纳小车收纳风筒,只需要将滑动部件从收纳小车抽出,再滑动或滚动安装在轨道上即实现,安装、拆卸非常方便,不仅大大减少了安装强度,而且提高了安装效率,安装方法简单、可靠。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负压风筒系统及安装方法,将风筒的骨架设于筒体内侧,负压风筒在工作时,筒体外侧的大气压强作用在筒体上,由于骨架的支撑,筒体能承受更大负压强度,不易变形且连接可靠;且风筒通过吊扣部件、滑动部件和轨道的配合能滑动或滚动连接在巷道上,风筒安装、拆卸更为方便;
2、该负压风筒的骨架采用工程塑料,相比现有的金属合金,其质量减轻了五分之四,大大减轻了风筒的质量,降低了风筒的安装劳动强度;滑动部件也可采用工程塑料,承受压力大、耐磨损、成型方便,提高了风筒的使用寿命;
3、该负压风筒系统还包括收纳小车,该收纳小车能将未安装的风筒收纳至小车上,风筒也可以滑动连接在收纳小车上,该收纳小车可移动和升降,风筒可一边安装,小车一边移动;同时收纳小车可以根据巷道的高度灵活将风筒升降;
4、该负压风筒系统的安装方法,通过在巷道上的轨道、滑动部件、收纳小车配合,只需要将风筒从收纳小车上抽出,再滑动或滚动安装在轨道上,相比人工将风筒固定在巷道上而言,安装、拆卸方便,大大减少了安装强度,提高了安装效率,方法操作简单、可靠。
[0024]【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负压风筒系统及安装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风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风筒安装在巷道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局部a的放大结构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风筒的局部轴向剖面图;
图6为图5中局部b的放大结构剖面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轨道、滑动部件、吊扣部件相互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述吊扣部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所述吊扣部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所述滑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所述的收纳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所述的收纳小车收纳风筒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左视图。
[0025]图中标记:
01、巷道,1、风筒,11、筒体,12、骨架,13、压布条,14、吊扣部件,141、扣环,142、挂钩,15、端圈,16、折叠部,2、轨道,3、收纳小车,31、底座,32、支柱,33、支板,331、支板滑轨,34、滚轮,4、风机,5、滑动部件,51、本体,52、滑槽,53、挂钩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
【发明内容】
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0027]如图1-6所示,一种负压风筒系统,包括风筒1、连接风筒I的风机4、设于巷道01上的轨道2,该风筒I包括筒体11、吊扣部件14、压条布13和若干个骨架12,骨架12设于筒体11内侧,吊扣部件14包括扣环141和连接在扣环141上的挂钩142,扣环141穿过骨架12,骨架12和位于筒体11内侧部分的扣环141由压条布13连接在筒体11内侧;该轨道2连接在巷道Ol上,位于筒体11外侧部分的吊扣部件14连接有滑动部件5,滑动部件5滚动或滑动连接在轨道2上,如图7所示。
[0028]上述的滑动部件5,如图10所示,包括本体51,其本体上设有滑槽52和挂钩槽53,滑槽52与轨道2相互适配,如轨道2截面为倒T型结构,滑槽52截面为倒T型槽,其结构简单,承载可靠,操作方便;吊扣部件14包括穿过骨架12的扣环141和连接在扣环141上的挂钩142,如图8、9所示,该挂钩142与挂钩槽53适配,挂钩142可以类似弯钩,穿过挂钩槽53,将风筒I连接在滑动部件5上,而滑动部件5可移动连接在轨道2上。
[0029]当骨架12在安装在筒体11上时,为了安装的方便,首先将筒体11内、外进行反面,再将骨架12套装在筒体11外侧;然后套装扣环141,扣环141是可以开合的,将扣环141穿过筒体11和挂架12后再将扣环141合拢,可通过螺栓或焊接连接;再将压条布13包覆部分扣环141和骨架12,通过高热合机热合连接在筒体11上,最后将筒体11内、外反面,即将骨架12从筒体11外侧翻转至内侧,即形成位于内侧的骨架12和压条布13 ;筒体11为现有的柔性基布,如图2所示,筒体11端部为端圈15,端圈15内设有骨架12,该端部一般会将多余的筒体11部分向外侧折叠形成折叠部16,再用压条布13热合连接,从而增大筒体11端部的连接强度。由于该风筒I的骨架12位于筒体11内侧,负压风筒在工作时,筒体11外侧的大气压强作用在筒体11上,由于骨架12的支撑,筒体11不易变形,能承受更大负压强度,连接可靠。该骨架12可以采用现有的工程塑料,相对于使用现有的金属材料合金作为骨架12,其工程塑料骨架12承受压力大、耐用、阻燃、抗静电,同时质量可减轻70%以上,能大大减少了风筒I的质量,同时降低了安装劳动强度,搬运更为方便;滑动部件5也可采用工程塑料,承受压力大、耐磨损、成型方便,提高了风筒I的使用寿命。为了保证风筒I的强度,一般10米的风筒I的相邻两个骨架12间距为10-15cm,当采用100根骨架时,该风筒I承受负压值能够达到最大7300Pa的内外压强差。
[0030]为了安装、拆卸的方便,该负压风筒系统还包括收纳小车3,如图11-13所示,收纳小车3包括底座31、支柱32、滚轮34、以及位于支柱32上的支板33,支板33上设有能与挂钩142适配的支板滑轨331。通过收纳小车3收纳风筒1,收纳小车3可以一边行驶,一边将风筒I安装至巷道01上的轨道2内,如图1中实线箭头为收纳小车3的前进方向,不仅减少安装强度,提高安装效率。该支柱32为可上下升降的液缸装置,具有能上下升降的液缸装置的收纳小车3,能够根据风筒I所需安装的高度,灵活升降至安装高度。
[0031]该负压风筒系统在安装时,其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在巷道01上安装上述轨道2,将滑动部件5连接在风筒I上的吊扣部件14上,即将滑动部件5的挂钩槽53和吊扣部件14的挂钩142连接牢固;
步骤二、风筒I装入收纳小车3,将风筒I通过滑动部件5滑动连接在收纳小车3上的支板滑轨331上,风筒I展开长度一般长于收纳小车3,所以需要将风筒I收缩至收纳小车3上;
步骤三、收纳小车3移动到位,将收纳小车3移动至巷道01上的轨道2下方,升降收纳小车3,直至收纳小车3上支板33高度与轨道2高度匹配,此时可固定收纳小车3的滚轮34 ;
步骤四、安装风筒1,从收纳小车3上滑动取出风筒1,将连接在风筒I上的滑动部件5对准轨道2,安装在轨道2上,此时可以一边移动收纳小车3,一般将收纳小车3上的部分风筒I滑出安装在轨道2上,风筒I展开至原有长度,直到完成全部风筒I的安装,再将风筒I连接好风机4,整个负压风筒系统便安装完毕;相比人工将风筒I固定在巷道Ol上而言,该安装方法不仅大大减少了安装强度,而且提高了安装效率,风筒的安装拆卸方便、可靠。
【权利要求】
1.一种负压风筒系统,包括风筒(I)、连接所述风筒(I)的风机(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轨道(2),所述风筒(I)包括筒体(11)、吊扣部件(14)、压条布(13)和若干个骨架(12),所述骨架(12)设于所述筒体(11)内侧,所述吊扣部件(14)连接所述骨架(12),所述骨架(12)和位于所述筒体(11)内侧部分的所述吊扣部件(14)由所述压条布(13)连接在所述筒体(11)内侧,所述吊扣部件(14)连接滑动部件(5),所述滑动部件(5)可移动连接在所述轨道⑵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风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件(5)包括本体(51),所述本体(51)上设有滑槽(52)和挂钩槽(53),所述滑动部件(5)通过所述滑槽(52)滑动或滚动连接在所述轨道(2)上,所述吊扣部件(14)通过所述挂钩槽(53)连接在所述滑动部件(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压风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扣部件(14)包括穿过所述骨架(12)的扣环(141)和连接在所述扣环(141)上的挂钩(142),所述挂钩(142)与所述挂钩槽(53)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压风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2)截面为倒T型结构,所述滑槽(52)截面为倒T型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风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21)和/或所述滑动部件(5)为工程塑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负压风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条布(13)通过高频热合连接在所述筒体(11)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负压风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骨架(12)等距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负压风筒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骨架(12)间距为 5-30c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负压风筒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骨架(12)间距为 10-15cm。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负压风筒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纳小车(3),所述收纳小车(3)包括底座(31),所述底座(31)上设有支柱(32)、滚轮(34),所述支柱(32)上设有能上下升降的支板(33),所述支板(33)上设有能与所述吊扣部件(14)适配的支板滑轨(331)。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一种负压风筒系统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在巷道(01)上安装所述轨道(2),将滑动部件(5)连接在风筒(I)上的所述吊扣部件(14)上; 步骤二、风筒(I)装入收纳小车(3),将所述风筒(I)通过所述滑动部件(5)滑动连接在收纳小车(3)上的所述支板滑轨(331)上; 步骤三、收纳小车(3)移动到位,将所述收纳小车(3)移动至所述巷道(01)上的轨道(2)下方,升降收纳小车(3),直至所述收纳小车(3)上支板(33)高度与所述轨道(2)高度匹配; 步骤四、安装风筒(I),从所述收纳小车(3)上滑动取出所述风筒(I),将所述滑动部件(5)安装在所述轨道(2)上,完成整个所述风筒(I)的安装,再将所述风筒(I)连接风机⑷。
【文档编号】E21F1/04GK104420880SQ201310379537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7日
【发明者】古旗高, 张权, 赖奎 申请人:成都众成新型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