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式起重机基础与建筑地下室底板结合的施工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塔式起重机基础与建筑地下室底板结合的施工方法,属一种建筑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建筑地下室的底板上向下开挖塔式起重机的土方槽,并在土方槽内部沿其内壁砌筑砖胎模;在土方槽的内部沿砖胎模铺设防水材料,并将防水材料由土方槽延伸至相邻的建筑地下室底板上等施工步骤;采用塔式起重机基础与地下室底板相结合的施工技术,有效杜绝了塔式起重机拆除时所留下的安全隐患,塔式起重机基础与地下室底板齐平,避免了塔式起重机的安装位置长期积水,并简化了塔式起重机拆装的工序,同时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塔式起重机基础与建筑地下室底板结合的施工方法施工步骤简单,且适于在各类中高层建筑的塔式起重机施工过程中应用,易于推广。
【专利说明】塔式起重机基础与建筑地下室底板结合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方法,更具体的说,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塔式起重机基础与建筑地下室底板结合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随着现代建筑的快速发展,高层、超高层、主楼带大地下室的建筑越来越多,受其场地限制,不得不将塔式起重机(一般简称其为塔机或塔吊)基础设置在地下室底板的范围内。传统施工做法是将塔机基础顶设置在地下室底板以下,在地下室底板砼浇筑以后,将塔机基础围成一个下沉式的坑,在建筑修建的过程中,易造成坑内长期积水,并且当塔机拆除后,必须把预留的地下室底板上的钢筋弯折后才能进行防水收头处理,而弯折的过程中易对钢筋留下了质量隐患,且操作空间狭小、工序繁琐、费工费时。因此有必要基于传统的塔机基础施工方法做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塔式起重机基础与建筑地下室底板结合的施工方法,以期望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地下室底板上安装塔式起重机时出现的操作空间狭小,工序繁琐,且塔式起重机基础拆除后弯折钢筋的操作易在后期建筑上留下安全隐患等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塔式起重机基础与建筑地下室底板结合的施工方法,所述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在建筑地下室的底板上向下开挖塔式起重机的土方槽,并在土方槽内部沿其内壁砌筑砖胎模;
[0007]在土方槽的内部沿砖胎模铺设防水材料,并将防水材料由土方槽延伸至相邻的建筑地下室底板上;
[0008]在土方槽的内部布设基础钢筋骨架,并在土方槽相邻的建筑地下室底板上预埋锚固钢筋,再在土方槽内部的基础钢筋骨架上安装塔式起重机的多个支承地脚,并将多个支承地脚固定为一体,且在支承地脚上安装地脚螺栓;
[0009]在基础钢筋骨架上安装接地装置,并使接地装置与土方槽的底部相接触;
[0010]向土方槽中浇铸混凝土,并在浇铸后的单位时间之后,对其进行保温保湿的养护;
[0011]向土方槽相邻的建筑地下室底板浇铸混凝土,并在浇铸后的单位时间之后,对其进行保温保湿的养护;
[0012]待土方槽中浇铸的混凝土达到预定强度后,通过支承地脚上的地脚螺栓陆续安装塔式起重机的标准节。
[0013]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建筑地下室底板上预埋的锚固钢筋锚入土方槽内部布设的基础钢筋骨架内部。
[0014]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建筑地下室底板与基础钢筋骨架之间采用金属网作为阻挡措施,且在建筑地下室底板与基础钢筋骨架之间的面层上固定金属管材或方木材,使两者之间形成交界。
[0015]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接地装置为焊接在基础钢筋骨架上的圆钢或扁钢,且焊接长度大于等于10分米;所述圆钢或扁钢的截面面积大于等于400平方毫米。
[0016]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在土方槽的内部沿砖胎模铺设防水材料之后,再在防水材料上增设一层防水保护层,且同样将该防水保护层由土方槽延伸至相邻的建筑地下室底板上。
[0017]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防水保护层及防水材料均由土方槽延伸至相邻的建筑地下室底板上至少200毫米,且在防水材料所形成的阴阳角部分增做卷材加强层,且加强宽度至少为500毫米。
[0018]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砖胎模砌筑至与建筑地下室的底板齐平,且在面层涂抹水泥砂浆,并将其阳角处加工成小于90度的坡角。
[0019]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土方槽内浇铸的混凝土与土方槽相邻的建筑地下室底板浇铸的混凝土之间,设置有施工缝,并在施工缝中安设膨胀止水条。
[0020]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施工缝为先在土方槽内浇铸混凝土,再在其与土方槽相邻的建筑地下室底板相邻的表面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然后再在土方槽相邻的建筑地下室底板上浇铸混凝土。
[0021]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土方槽内部的基础钢筋骨架上增设多个钢筋接头,且钢筋接头与建筑地下室底板上预埋的锚固钢筋相交叉,并与其相互错开;所述单位时间为12小时;所述预订强度为设计强度的80%。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采用塔式起重机基础与地下室底板相结合的施工技术,有效杜绝了塔式起重机拆除时所留下的安全隐患,塔式起重机基础与地下室底板齐平,避免了塔式起重机的安装位置长期积水,并大大简化了塔式起重机拆装的工序,同时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塔式起重机基础与建筑地下室底板结合的施工方法施工步骤简单,且适于在各类中高层建筑的塔式起重机施工过程中应用,易于推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用于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施工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用于说明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施工缝施工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I为土方槽、2为砖胎模、3为防水材料、4为建筑地下室底板、5为锚固钢筋、6为防水保护层、7为施工缝、8为膨胀止水条、9为先浇铸的混凝土,10为后浇铸的混凝土,11为塔式起重机的标准节,12为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0027]参考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塔式起重机基础与建筑地下室底板结合的施工方法,前述的塔式起重机在本领域中也称之为塔机或塔吊,所述的施工方法包括并优选按照如下步骤操作:
[0028]步骤A、在建筑地下室底板4上向下开挖塔式起重机的土方槽1,并在土方槽I内部沿其内壁砌筑砖胎模2 ;在本步骤中,在砌筑砖胎模2之前,还可在土方槽I内的底部优先设置垫层12。
[0029]步骤B、在土方槽I的内部沿砖胎模2铺设防水材料3,并将防水材料3由土方槽I延伸至相邻的建筑地下室底板4上;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前述的防水材料3可直接采用防水卷材。
[0030]步骤C、在土方槽I的内部布设基础钢筋骨架,并在土方槽I相邻的建筑地下室底板4上预埋锚固钢筋5,再在土方槽I内部的基础钢筋骨架上安装塔式起重机的多个支承地脚,并将多个支承地脚固定为一体,且在支承地脚上安装地脚螺栓;
[0031]步骤D、在基础钢筋骨架上安装接地装置,并使接地装置与土方槽I的底部相接触;
[0032]步骤E、向土方槽I中浇铸混凝土,并在浇铸后的单位时间之后,对其进行保温保湿的养护;
[0033]步骤F、向土方槽I相邻的建筑地下室底板4浇铸混凝土,并在浇铸后的单位时间之后,对其进行保温保湿的养护;
[0034]步骤G、待土方槽I中浇铸的混凝土达到预定强度后,通过支承地脚上的地脚螺栓陆续安装塔式起重机的标准节。
[0035]在本实施例中,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施工后,即可在该基础上组装塔式起重机的标准节11,土方槽I中的混凝土硬化后应在四角设置沉降及位移观测点,作好原始记录,塔机安装后每半月测设一次,基础的沉降量不得大于50_。塔式起重机使用完毕后,可在陆续拆除其标准节后,在地脚螺栓周围凿出40mm深凹槽,用氧气乙炔焊沿底面将其切割后,用微膨胀混凝土填补,避免了对建筑地下室底板4及基础钢筋骨架上的钢筋进行弯折,有效杜绝了因此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0036]上述实施例中的单位时间最好设置为12小时;而预订强度最好为设计强度的80%
[0037]同时在本实施例的步骤A中,在满足《塔机使用说明书》中塔机基础尺寸的前提下,根据施工图计算塔机基础基顶标高,做到与地下室底板面标高相同的土方开挖深度,并充分考虑塔机基础垫层12、防水材料3、防水保护层6等厚度。且如有与塔机基础交汇冲突的构件应一并开挖后与塔机基础一起施工。
[0038]基于上述的实施例,上述的接地装置可采用焊接在基础钢筋骨架上的圆钢或扁钢,且其优选的参数为焊接长度大于等于10分米,截面面积大于等于400平方毫米,电阻小于4 Ω,重复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 Ω。
[0039]再参考图1所示,在本发明用于解决技术问题更加优选的一个实施例中,为增加土方槽I中烧铸混凝土后与建筑地下室底板4之间联系的稳定性,最好将上述建筑地下室底板4上预埋的锚固钢筋5锚入土方槽I内部布设的基础钢筋骨架内部。
[0040]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进一步的,为使土方槽I内浇铸的混凝土可与建筑地下室底板4上浇铸的混凝土之间形成施工缝,最好再在上述建筑地下室底板4与基础钢筋骨架之间采用金属网作为阻挡措施,且在建筑地下室底板4与基础钢筋骨架之间的面层上固定金属管材或方木材,使两者之间形成交界,在施工过程中易于分辨。
[0041]参考图2所示,正如上述所提到的,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在土方槽I内浇铸的混凝土与土方槽I相邻的建筑地下室底板4浇铸的混凝土之间,设置有施工缝7,并在施工缝7中安设膨胀止水条8。
[0042]正如图2所示出的,在施工过程中,上述施工缝7为先在土方槽I内浇铸混凝土,即如图所示的9,再在其与土方槽I相邻的建筑地下室底板4相邻的表面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然后再在土方槽I相邻的建筑地下室底板4上浇铸混凝土,即如图所示的10。
[0043]仍然参考图1所示,在本发明用于解决技术问题更加优选的另一实施例中,正如上述所提到的,为进一步提升塔机安装后的防水性能,还可在上述土方槽I的内部沿砖胎模2铺设防水材料3之后,再在防水材料3上增设一层防水保护层6,且与防水材料3,同样将该防水保护层6由土方槽I延伸至相邻的建筑地下室底板4上。
[0044]进一步的,为防止建筑地下室底板4上的水分浸入土方槽I中影响塔机基础的防水性,上述的防水保护层6及防水材料3需由土方槽I延伸至相邻的建筑地下室底板4上至少200毫米,且在防水材料3所形成的阴阳角部分增做卷材加强层,且加强宽度至少为500毫米。
[0045]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为增加上述砖胎模2与建筑地下室底板4之间的适宜性,避免后期分别浇铸混凝土的时受到砖胎模2的影响,最好将上述砖胎模2砌筑至与建筑地下室底板4齐平,且在面层涂抹水泥砂浆,并将其阳角处加工成小于90度的坡角。
[0046]进一步的,还可在土方槽I内部的基础钢筋骨架上增设多个钢筋接头,且钢筋接头与建筑地下室底板4上预埋的锚固钢筋5相交叉,并与其相互错开。伸出塔机基础外的底板筋接头应相互错开,当采用绑扎搭接时,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50%,绑扎搭接长度按11G101-3图集要求取值,预留底板插筋长度L1=LRLa, L2=2Ll+La+0.3L1。如有与塔机基础交汇冲突的构件钢筋应一并施工,不得减省,当与地梁相交时,地梁钢筋应预埋,并采用机械连接I级接头等高质量接头与后施工部分连接。当与承台相交时,承台钢筋应全部绑扎就位。
[0047]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0048]尽管这里参照本发明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塔式起重机基础与建筑地下室底板结合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建筑地下室底板(4)上向下开挖塔式起重机的土方槽(1),并在土方槽(I)内部沿其内壁砌筑砖胎模(2); 在土方槽(I)的内部沿砖胎模(2)铺设防水材料(3),并将防水材料(3)由土方槽(I)延伸至相邻的建筑地下室底板(4)上; 在土方槽(I)的内部布设基础钢筋骨架,并在土方槽(I)相邻的建筑地下室底板(4)上预埋锚固钢筋(5),再在土方槽(I)内部的基础钢筋骨架上安装塔式起重机的多个支承地脚,并将多个支承地脚固定为一体,且在支承地脚上安装地脚螺栓; 在基础钢筋骨架上安装接地装置,并使接地装置与土方槽(I)的底部相接触; 向土方槽(I)中浇铸混凝土,并在浇铸后的单位时间之后,对其进行保温保湿的养护; 向土方槽(I)相邻的建筑地下室底板(4)浇铸混凝土,并在浇铸后的单位时间之后,对其进行保温保湿的养护; 待土方槽(I)中浇铸的混凝土达到预定强度后,通过支承地脚上的地脚螺栓陆续安装塔式起重机的标准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起重机基础与建筑地下室底板结合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地下室底板(4)上预埋的锚固钢筋(5)锚入土方槽(I)内部布设的基础钢筋骨架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塔式起重机基础与建筑地下室底板结合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地下室底板(4)与`基础钢筋骨架之间采用金属网作为阻挡措施,且在建筑地下室底板(4)与基础钢筋骨架之间的面层上固定金属管材或方木材,使两者之间形成交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起重机基础与建筑地下室底板结合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装置为焊接在基础钢筋骨架上的圆钢或扁钢,且焊接长度大于等于10分米;所述圆钢或扁钢的截面面积大于等于400平方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起重机基础与建筑地下室底板结合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土方槽(I)的内部沿砖胎模(2)铺设防水材料(3)之后,再在防水材料(3)上增设一层防水保护层(6),且同样将该防水保护层(6)由土方槽(I)延伸至相邻的建筑地下室底板(4)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塔式起重机基础与建筑地下室底板结合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保护层(6)与防水材料(3)均由土方槽(I)延伸至相邻的建筑地下室底板(4)上至少200毫米,且在防水材料(3)所形成的阴阳角部分增做卷材加强层,且加强宽度至少为500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起重机基础与建筑地下室底板结合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砖胎模(2)砌筑至与建筑地下室底板(4)齐平,且在面层涂抹水泥砂浆,并将其阳角处加工成小于90度的坡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起重机基础与建筑地下室底板结合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土方槽(I)内浇铸的混凝土与土方槽(I)相邻的建筑地下室底板(4)浇铸的混凝土之间,设置有施工缝(7 ),并在施工缝(7 )中安设膨胀止水条(8 )。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塔式起重机基础与建筑地下室底板结合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缝(7)为先在土方槽(I)内浇铸混凝土,再在其与土方槽(I)相邻的建筑地下室底板(4)相邻的表面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然后再在土方槽(I)相邻的建筑地下室底板(4)上浇铸混凝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起重机基础与建筑地下室底板结合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土方槽(I)内部的基础钢筋骨架上增设多个钢筋接头,且钢筋接头与建筑地下室底板(4)上预埋的锚固钢筋(5)相交叉,并与其相互错开;所述单位时间为12小时;所述预订强度为 设计强度的80%。
【文档编号】E02D27/44GK103510537SQ201310405205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6日
【发明者】冯家荣, 周尚书, 陈家敏, 陈建仁, 李国勇, 王希晨, 崔曜麟 申请人:成都建工工程总承包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