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关节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治疗关节炎的药物,特别涉及到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治疗关节炎的药物,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最常见的是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两种,我国目前关节炎患者估计有1亿以上,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目前,治疗关节炎的方法繁多,总体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类,手述治疗具有风险大、费用高和易复发等缺点。而治疗关节炎的西药均以缓解征状为主,无法除去其根源,且具有毒副作用。另外,还有很多治疗关节炎的中药,但大多效果不能令人满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成本低、无毒副作用的治疗关节炎的药物。
提供该药物的制备方法是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下述质量比例的原料制成 桂枝8-15 当归10-20 白芍10-15羌活10-20 生地20-30甘草8-15 牛膝8-15 青风藤10-20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是 将桂枝、生地、当归、甘草、白芍、牛膝、羌活、青风藤加入100-150重量份的清水,文火煎0.5-1.5小时,反复煎3次后,取出药渣,将3次药液混合放入砂锅煎2-4小时,将药液浓缩成稠膏状,然后加入常规辅料,制成临床接受的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散剂、注射剂或膏剂。
本发明组方中各药间有相加互补和协同作用,祛风胜湿,温经散寒,舒筋活络,通痹止痛,补益气血,强筋壮骨可以治疗各种类型关节炎。
本发明是发明人经过反复研究,逐步改进,最后成功的一种疗效较好的治疗关节炎的药物,为表明本发明药物对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本发明对221例服用本药物的关节炎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并选择具有可比性的关节炎患者215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每天服用本发明药物两次,早晚各一次,一次服用5克药物,对照组患者服用常规治疗关节炎的口服药物。治疗一个月后,治疗结果见表1 表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果对照表 治疗组相比对照组具有更高的治愈率和有效率,由此认为,本发明药物治疗关节炎具有较好的效果,并且经过一个月的治疗观察,服用本发明药物没有出现任何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 按照下述重量准备原材料(kg) 桂枝1.2、当归1.5、白芍1.3、羌活1.5、生地2.5、甘草1.0、牛膝1.0、青风藤1.5。
将上述11.5kg中草药放入砂锅中,加入15kg的清水,文火煎1.5小时,反复煎3次后,取出药渣,将3次药液混合再放入砂锅煎3.5小时,将药液浓缩成稠膏状,然后加入炼蜜,混合均匀,制成大蜜丸,包装后得成品。
实施例2 按照下述重量准备原材料(kg) 桂枝1.0、当归1.3、白芍1.2、羌活1.8、生地2.5、甘草1.2、牛膝1.2、青风藤1.5。
将上述11.7kg中草药放入砂锅中,加入15kg的清水,文火煎1.5小时,反复煎3次后,取出药渣,将3次药液混合再放入砂锅煎3小时,将药液浓缩成稠膏状,然后将所得的稠膏状药物烘干、研碎、装胶囊,包装后得成品。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关节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是由下述质量比例的原料制成
桂枝8-15 生地20-30
当归10-20 甘草8-15
白芍10-15 牛膝8-15
羌活10-20 青风藤10-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关节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将桂枝、生地、当归、甘草、白芍、牛膝、羌活、青风藤加入100-150重量份的清水,文火煎0.5-1.5小时,反复煎3次后,取出药渣,将3次药液混合放入砂锅煎2-4小时,将药液浓缩成稠膏状,然后加入常规辅料,制成临床接受的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散剂、注射剂或膏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治疗关节炎的药物,其主要以桂枝、当归、白芍、羌活、生地、甘草、牛膝、青风藤等中草药为原料,通过文火反复煎熬,将药液浓缩成稠膏状,然后加入常规辅料,制成临床接受的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散剂、注射剂或膏剂。本发明药物祛风胜湿,温经散寒,舒筋活络,通痹止痛,补益气血,强筋壮骨,可以治疗各种类型关节炎,并具有治疗效果好、无毒副作用、治疗成本低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K36/804GK101816729SQ20101011986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3日
发明者鲍旭刚 申请人:鲍旭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