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及其提取物、化合物的新用途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6-23  233


专利名称::吴茱萸及其提取物、化合物的新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吴茱萸及其提取物的新用途,具体地,是在制备治疗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的药物中的用途。属于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痛风属于代谢性风湿病,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并可发生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严重者可出现关节致残、肾功能不全。上述表现可呈不同的组合,体现了本病的异质性。痛风常与中心性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病以及心脑血管病伴发。痛风发病的先决条件是高尿酸血症,因此,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其次是尿酸盐沉积引起炎性反应。近20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如热量摄入增加、高嘌呤食品增加)、酒精尤其是啤酒类饮品的摄入增加以及体力活动量的减少,导致高尿酸血症和原发性痛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呈现低龄化。据相关资料报道,美国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痛风发病率为0.275%1.000%,而2003年痛风发病率为2.7%;欧美地区为20Z018%。目前我国每年有上百万新发病人,1980年方圻等报道我国高尿酸血症发病率为1.4%;1998年杜惠等在上海调查显示高尿酸血症发病率为10.1%,痛风发病率达0.34%;2003年邵继红等在南京的调查显示,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已达13.3%,痛风发病率达1.33%。由此可见,痛风的流行病学特征在悄然发生变化,痛风正日益成为威胁我国及世界人民健康的常见病。目前治疗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多为口服药物,西药治疗药物主要根据疾病情况分三类1.急性期的治疗秋水仙碱、非留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2.间歇期的治疗抑制尿酸生成和促进尿酸排泄药物,如别嘌醇、丙磺舒及磺吡酮等。3.慢性期的治疗饮食治疗及上述药物。但因该类药物具有胃肠道反应、皮肤过敏反应、肾损害、肝损害、白细胞减少等副作用,患者顺应性较差。现代临床及药理研究表明,中医中药在治疗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据尹莲统计,在45篇临床报道中,四妙汤加味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治疗近1500例急性痛风患者,总有效率达90%以上,尿酸恢复正常或明显降低,复发率均降低。万于军等用蘚瓜方治疗痛风关节炎,蘚瓜方组血尿酸值下降明显。金晨宇等报道,祛浊通痹颗粒能显著降低急性痛风模型关节滑膜PGE2和6-k-PGFlα水平,对IL_1、IL-6水平也有明显下调作用。王文娟等报道,当归拈痛丸能降低实验性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中血尿酸及黄嘌呤氧化酶的水平。吴茱萸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味苦辛、性温热、有小毒。能温中散寒、疏肝止痛。用于厥阴头痛、腹脘冷痛、呕吐泄泻、痛经、高血压等症。目前对吴茱萸的化学、药理研究表明,其化学成分主要为多种生物碱、挥发油、苦味素等。主要有效成分为生物碱,具有抗炎、强心、降血压和抗肿瘤、抗血栓等药理作用。关于吴茱萸治疗痛风,有复方制剂的报道,如申请号=200510021790.2,发明名称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该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它由临床有效量的以下原料药组成槟榔、淫羊藿、苍术、薏苡仁、蚕砂、陈皮、桔梗、姜黄、苏叶、吴茱萸、木瓜、生姜。该药物治疗痛风疗效较好,副作用小,安全性好。虽然中药在治疗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中显示了良好的前景和确切的疗效,也有一些相关上市药品,但均为复方制剂,未见有关有单独使用吴茱萸及其生物碱类成分降血尿酸,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的报道。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味药物吴茱萸的新用途,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治疗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提供了吴茱萸及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的药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的吴茱萸提取物是吴茱萸总生物碱。其中,所述的吴茱萸提取物是吴茱萸乙醇提取物。进一步的,所述的乙醇浓度为50%-95%乙醇。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乙醇浓度为70%乙醇。所述的药物是具有降血尿酸、抗炎、镇痛作用的药物。本发明还提供了吴茱萸碱或其衍生物在制备治疗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的药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的吴茱萸碱衍生物包括吴茱萸次碱、去氢吴茱萸碱、羟基吴茱萸碱、去甲吴茱萸酰胺。所述的药物是具有降血尿酸、抗炎、镇痛作用的药物。其中,吴茱萸碱(Evodiamine)化学名称8,13,13b,14-tetrahydro-14-methyindolo[2,3,;3,4]pyrido[2,l_b]quinazolin-5(7H)-one,分子式C19H17N30,分子量:303·36。理化性质黄色片状晶体,与改良的碘化铋钾反应呈阳性,硅乌酸反应呈阳性。化学结构式12IuTCH3ΨIΙδ^^1817吴茱萸次碱(Rutaecarpin)化学名称8,13_dihydroindolo[2,,3,;3,4]pyrido[2,1-b]quinazolin-5(7H)-one,分子式C18H13N3O,分子量287.31,理化性质无色结晶,与改良的碘化铋钾反应呈阳性,硅乌酸反应呈阳性。化学结构式<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5</formula>去氢吴茱萸碱(Dehydroevodiamine)分子式=C19H15N3O,分子量301.353,理化性质黄色片状结晶,碘化铋钾显色为橙红色。化学结构式<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5</formula>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有效量的吴茱萸或其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药剂。其中,所述的吴茱萸提取物为吴茱萸总生物碱。其中,所述的药剂是口服制剂。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的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药物包括吴茱萸原生药材、吴茱萸总生物碱、吴茱萸碱或含吴茱萸碱类组分的复方制剂,具有降血尿酸、抗炎、镇痛作用,可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药效明确,安全性高,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用药选择。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本发明药物的制备称取吴茱萸粗粉(过二号筛)适量,加7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加8倍量溶媒,提取1.5h,合并滤液,减压回收至无醇味,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5,加入适量淀粉,于60-70°C烘干,粉碎,过筛,装胶囊,即得吴茱萸总碱胶囊。实施例2本发明药物的制备一、吴茱萸提取物的制备(1)吴茱萸水提物称取吴茱萸粗粉(过二号筛)适量,加8倍水,煎煮2次,每次lh,浓缩至适量。临用时用0.5%CMC溶液稀释成每Iml含1.Og生药的药液,供试验用。(2)吴茱萸总生物碱称取吴茱萸粗粉(过二号筛)适量,加7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加8倍量溶媒,提取1.5h,合并滤液,减压回收至500ml时,加入Iml浓HCl,继续回收乙醇至125ml,碱化至PH=9,氯仿萃取至近无色,减压回收氯仿至干,加入吐温、10%乙醇水溶液适量。临用时用0.5%CMC溶液稀释成每Iml含1.Og生药的药液,供药理试验用(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吴茱萸碱含量0.247mg/ml,吴茱萸次碱含量1.64mg/ml)。除了可以采用70%乙醇提取之外,也可以选择其它浓度的乙醇提取,如50%-95%乙醇。由于乙醇提取主要含有生物碱类成分,不同浓度的乙醇提取物均具有治疗高尿酸血症或/和痛风的药效。二、吴茱萸碱的制备吴茱萸碱(Evodiamine)化学名称8,13,13b,14-tetrahydro-14-methyindolo[2,3,;3,4]pyrido[2,l-b]quinazolin-5(7H)-one,分子式:C19H17N30,分子量:303·36;理化性质黄色片状晶体,与改良的碘化铋钾反应呈阳性,硅乌酸反应呈阳性。吴茱萸碱可参照文献制备,也可直接购买市售产品,如纯度>98%的吴茱萸碱,批号GY20070603,西安冠宇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临用时加乙醇制成0.257mg/ml浓度的药液供药理实验用。吴茱萸碱化学结构式12^λλ〖9CH31T117以下通过具体药效学试验证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实验材料动物昆明种小鼠,雌雄兼有,体重18_23g,四川省实验动物专委会养殖场提供,普通级动物,许可证=SCXK(川)2008-14。试药试剂吴茱萸碱纯度>98%,批号CY20070603,西安冠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二甲苯(分析纯,批号990819,郑州化学试剂二厂生产);冰乙酸(分析纯,批号210819,广东汕头新宁化工厂生产)。次黄嘌呤纯度彡99%,批号037K06854,Sigma-Aldrich公司提供。阿司匹林肠溶片25mg/片,批号090603,石家庄市康达制药厂生产,国药准字H13023679。吲哚美辛肠溶片25mg/片,批号0812010,江苏亚邦爱普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2021431。别嘌醇片0.Ig/片,批号090901,重庆青阳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50021422。尿酸测定试剂盒批号1009091,四川省迈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实验仪器BP-211D赛多利斯电子天平,德国。T-1000型电子天平,美国双杰兄弟(集团)有限公司。BASIC70VB0370型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法国西克曼(SEC0MAM)公司。LXJ-II型离心沉淀机,上海医用分析仪器厂。试验例1吴茱萸药材不同组分对小鼠血尿酸的影响雄性小鼠50只,体重18-22g,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按表1所列剂量灌胃给药,给药容量为0.2mL·lOg—1,空白组及模型组灌胃给予等容量的0.5%CMC-Na溶液,各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予6d,末次给药后30min,除空白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IOmL·kg—1)夕卜,其余小鼠用10%次黄嘌呤lOOOmg'kg—1腹腔注射造模,Ih后每鼠由眼眶静脉丛取血,分离血清,按尿酸酶终点法测定血清尿酸值,结果见表1。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显著性比较。表1吴茱萸不同组分对小鼠血尿酸的影响<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与空白组比较▲▲▲P<0.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_P<0.001试验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吴茱萸总生物碱组对降低小鼠血尿酸具有极显著性差异,吴茱萸水提液组无差异。说明吴茱萸总生物碱有明显降低小鼠血尿酸的作用。试验例2吴茱萸不同组分对小鼠抗炎作用的影响采用小鼠耳廓二甲苯致炎法。雄性小鼠40只,体重19-23g,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按表2所列剂量灌胃给药,给药容量为0.2mLQOg^空白组灌胃给予等容量的0.5%CMC-Na溶液,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予3d,末次给药后30min,每只小鼠右耳廓内外侧涂布二甲苯0.02mL/只致炎,左耳作为对照,致炎后20min脱颈椎处死小鼠,用直径7mm打孔器分别于左、右耳相同部位打下耳片,置电子天平上称重,以左、右耳片重量差值表示肿胀度,计算各组耳肿胀度,计算抑制率,结果见表2。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显著性比较。表2吴茱萸不同组分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与空白组比较*P<0.05,_P<0.001试验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吴茱萸水提液组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吴茱萸总生物碱组有抗炎趋势,无显著差异。说明吴茱萸水提液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试验例3吴茱萸不同组分对小鼠镇痛作用的影响采用小鼠扭体法。小鼠40只,雌雄各半,体重18_22g,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按表3所列剂量灌胃给药,给药容量为0.2mL·lOg—1,空白组灌胃给予等容量的0.5%CMC-Na溶液。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3d。末次给药后30min,于每鼠腹腔注射0.7%冰醋酸溶液0.2mL,观察并记录给冰醋酸后15min内各鼠的扭体次数,计算镇痛率,结果见表3。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显著性比较。表3吴茱萸不同组分对小鼠腹腔注射冰醋酸所致扭体反应次数的影响<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与空白组比较<0.001试验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吴茱萸水提物、吴茱萸总生物碱对小鼠腹腔注射醋酸引起的疼痛反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表明吴茱萸水提物、吴茱萸总生物碱均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试验例4吴茱萸碱对小鼠血尿酸的影响雄性小鼠60只,体重18_22g,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按表4所列剂量灌胃给药,给药容量为0.2mL·lOg—1,空白组及模型组同法给予等容量的0.5%CMC-Na溶液,各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予6天,末次给药后30分钟,除空白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的0.5%CMC-Na溶液)外,其余小鼠用10%次黄嘌呤IOOOmg·kg—1腹腔注射造模,造模后1小时每鼠由眼眶静脉丛取血,分离血清,按尿酸酶终点法测定血清尿酸值,结果见表4。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显著性比较。表4吴茱萸碱对小鼠血尿酸的影响<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与空白组比较▲▲▲P<0.001,与模型组比较*Ρ<0.05,***Ρ<0.001试验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吴茱萸碱高、中、低剂量组对降低小鼠血尿酸均具有明显差异,吴茱萸碱高、中、低剂量组之间无明显差异。说明吴茱萸碱有明显降低小鼠血尿酸的作用。试验例5吴茱萸碱对小鼠的抗炎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取雄性小鼠60只,体重18_22g,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按表5所列剂量灌胃给药,给药容量为0.2mL·lOg—1,空白组同法给予等容量的0.5%CMC-Na溶液,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予3天,末次给药后30分钟,每只小鼠右耳廓内外侧涂布二甲苯0.02mL/只致炎,以左耳作对照,致炎后20min脱颈椎处死小鼠,用直径7mm打孔器分别于左、右耳相同部位打下耳片,置电子天平上称重,以左、右耳片重量差值表示肿胀度,计算各组耳肿胀度,计算抑制率,结果见表5。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显著性比较。表5吴茱萸碱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G士S)<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P<0.001试验结果吴茱萸碱高、中、低剂量组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均有抑制作用。与空白组比较,高剂量组有极显著性抑制作用(P<0.001),中、低剂量组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P<0.05)。表明吴茱萸碱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试验例6吴茱萸碱对小鼠镇痛试验采用小鼠扭体法。取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18_22g,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按表6所列剂量灌胃给药,给药容量为0.2mL·10Ρ,空白组同法给予等容量的0.5%CMC-Na溶液,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予3天。末次给药后30分钟,每只小鼠腹腔注射0.7%冰醋酸溶液0.2mL。观察并记录给冰醋酸后15min内各鼠的扭体次数,计算镇痛率,结果见表6。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显著性比较。表6吴茱萸碱对小鼠腹腔注射冰醋酸所致扭体反应次数的影响G士S)<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与空白组比较*P<0.05,_P<0.001试验结果吴茱萸碱高、中、低剂量组对小鼠腹腔注射冰醋酸引起的疼痛反应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空白组比较,低剂量组有极显著性抑制作用(p<0.001),高、中剂量组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P<0.05)。表明吴茱萸碱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试验例7吴茱萸碱急性毒性试验取小鼠40只,体重1822g,实验前禁食12h,随机分成2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按表7所列剂量灌胃给药,给药容量为0.2mL·lOg—1,空白组同法给予等容量的0.5%CMC-Na溶液。一次给药,连续观察14d,详细记录两组小鼠行为活动、状态、饮食、大便、小便、毛色、分泌物及死亡等情况,结果见表7。表7吴茱萸碱急性毒性试验G士SD)<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column></row><table>试验结果小鼠给药后第14d,小鼠的行为、饮食、粪便未见异常,无一只死亡,第14d小鼠体重平均增长值为11.8士3.9g,空白组为12.8士3.7g,给药组动物的体重增长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4d后处死小鼠,肉眼观察心、肝、脾、肺、肾、肠等内脏器官,未发现异常变化。综上所述,通过吴茱萸不同提取组分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实验、小鼠腹腔注射冰醋酸所致扭体反应次数的影响实验、小鼠血尿酸影响实验,及吴茱萸碱抗炎、镇痛、对小鼠血尿酸影响试验,得出吴茱萸抗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的有效部位是吴茱萸生物碱,吴茱萸的该有效组分可以用于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的治疗。本发明为传统中药吴茱萸药材、总生物碱、单一生物碱化合物的应用提供了新用途,还为治疗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的药品研发提供了新的、广泛的可利用资源。权利要求吴茱萸及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的药物中的用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吴茱萸提取物是吴茱萸总生物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吴茱萸提取物是吴茱萸乙醇提取物。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是具有降血尿酸、抗炎、镇痛作用的药物。5.吴茱萸碱或其衍生物在制备治疗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的药物中的用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吴茱萸碱衍生物包括吴茱萸次碱、去氢吴茱萸碱、羟基吴茱萸碱、去甲吴茱萸酰胺。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是具有降血尿酸、抗炎、镇痛作用的药物。8.一种治疗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有效量的吴茱萸或其提取物,或吴茱萸碱及其衍生物为活性成分,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药剂。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吴茱萸提取物为吴茱萸总生物碱。10.根据权利要示8或9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是口服制剂。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了吴茱萸及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高尿酸血症或/和痛风的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还提供了含有有效量的吴茱萸或其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制备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药物包括吴茱萸原生药材、溶媒提取物、吴茱萸总生物碱、吴茱萸单一生物碱或含上述组分的复方制剂,具有降血尿酸、抗炎、镇痛作用,可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药效明确,安全性高,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用药选择。文档编号A61P19/06GK101810715SQ20101012412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申请日期2010年2月11日优先权日2009年2月24日发明者宋英,朱家位,盛蓉,袁燕,谈静申请人: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