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加压气化炉灰锁上阀杆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7-22  7

专利名称:一种煤加压气化炉灰锁上阀杆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加压气化炉灰锁,特别是涉及煤加压气化炉灰锁上阀杆的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装置用于减轻煤加压气化炉灰锁上阀头对上阀座的冲击和碰撞。
背景技术
灰锁是煤加压气化炉配套的带压排灰设备,负责将煤加压气化炉制气过程中产生的灰渣有序排放,其所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灰锁上阀是灰锁的关键部件之一,当灰锁需要排灰时,灰锁上阀需要在关闭状态下保证严密不漏。灰锁上阀的工作温度约为300°C,密封面与灰渣接触,而且阀头与阀座之间的密封要承受3.0MPa的高压,再加上开关十分频繁,每个循环都要动作十多次,密封面被反复撞击,造成灰锁上阀损坏异常快。而检修更换灰锁上阀,需停炉、泄压、冷却后,把灰锁拆下并移位,换好上阀后再复位开车,气化炉停运至少18个小时,致使气化炉的运行周期特别短。煤加压气化炉灰锁上阀由上阀头和上阀座组成,灰锁上阀的关闭就是上阀头与上阀座的严密接触,是通过液压系统中液压缸活塞杆带动上阀杆向下动作来实现的。灰锁上阀关闭的操作要求是“关上阀数次,并听到声响才可确认为上阀关严”,而上阀座密封面是碳化钨材质,硬度高、韧性小、脆性大,由于上阀头与上阀座密封面的机械碰撞,经常会造成上阀座碳化钨圈断裂,致使灰锁上阀损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加压气化炉灰锁上阀杆驱动装置,通过稳定液压系统回油流量的大小,使上阀头缓慢下落,有效减轻煤加压气化炉灰锁上阀关闭过程中上阀头与上阀座密封面的反复机械碰撞,实现灰锁上阀头与上阀座的平稳接触。灰锁上阀的关闭过程是通过液压缸活塞杆带动灰锁上阀头向下动作来实现的,液压缸的运动速度即为灰锁上阀的关闭速度。因此,依据液压缸运动速度与控制油流量成正比的关系,调节控制油的流量就能够调节液压缸的运动速度。基于上述原理,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结构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液压缸、油箱、油泵和电液换向阀,液压缸活塞杆与灰锁上阀杆连接,所述油箱与油泵连接电液换向阀,通过第一油路与液压缸活塞杆左端腔室连通,通过第二油路与液压缸活塞杆右端腔室连通,在第一油路上安装有第一节流阀,第一单向阀并联在第一节流阀的两端,第二油路上安装有第二节流阀,第二单向阀并联在第二节流阀的两端,所述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的开向为从油泵至液压缸。在灰锁上阀的关闭过程中,电液换向阀动作,控制油进入第一油路,经第一单向阀进入液压缸活塞杆左端腔室;同时液压缸活塞杆右端腔室内的控制油进入第二油路,经第二节流阀流入油箱;在控制油压力的驱动下,液压缸活塞杆向右移动,带动灰锁上阀头向下动作,灰锁上阀关闭。液压缸上油时走单向阀,回油时单向阀不导通,只能走节流阀,上油流量是不可调的,只能调节回油流量,回油流量大则上阀关闭的速度就快,回油流量小则上阀关闭的速度就慢。通过稳定液压系统中回油管路上节流阀的开度大小来稳定液压缸回油流量大小,从而稳定灰锁上阀头的运行速度。灰锁上阀的打开过程与关闭过程相反,电液换向阀动作,控制油进入第二油路,经第二单向阀进入液压缸活塞杆右端腔室;同时液压缸活塞杆左端腔室内的控制油进入第一油路,经第一节流阀流入油箱;在控制油压力的驱动下,液压缸活塞杆向左移动,带动灰锁上阀头向上动作,灰锁上阀打开。本实用新型的灰锁上阀杆驱动装置通过稳定液压系统回油流量的大小,使上阀头缓慢下落,实现了灰锁上阀头与上阀座的平稳接触,减轻了灰锁上阀头对上阀座密封面的冲击和反复机械碰撞,延长了灰锁上阀的使用寿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灰锁上阀杆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一液压缸、2—活塞杆、3—第一节流阀、4一第一单向阀、5—第一油路、6—第二节流阀、7—第二单向阀、8—第二油路、9一电液换向阀、10—油泵、11一油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煤加压气化炉灰锁上阀杆驱动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驱动装置由液压缸1、油箱11、油泵10和电液换向阀9构成,液压缸I活塞杆2与灰锁上阀杆连接,油箱11与油泵10连接电液换向阀9,通过第一油路5与液压缸活塞杆2左端腔室连通,通过第二油路8与液压缸活塞杆2右端腔室连通,在第一油路5上安装有第一节流阀3,第一单向阀4并联在第一节流阀3的两端,第二油路8上安装有第二节流阀6,第二单向阀7并联在第二节流阀6的两端,第一单向阀4和第二单向阀7的开向为从油泵10至液压缸I。灰锁上阀关闭的控制过程如下:当操作灰锁上阀“关”时,电液换向阀9动作,控制油进入第一油路5,经第一单向阀4进入液压缸I左端;同时液压缸I右端腔内的控制油进入第二油路8,回油经第二节流阀6流入油箱11 ;在油压驱动下,液压缸活塞杆2向右移动,带动灰锁上阀杆向下动作,灰锁上阀关闭。通过稳定第二油路8中第二节流阀6的开度大小,来稳定灰锁上阀头的运行速度,减轻灰锁上阀头与上阀座碳化钨圈的机械撞击,实现灰锁上阀头与上阀座的平稳接触,从而对上阀座密封面进行保护。
权利要求1.一种煤加压气化炉灰锁上阀杆驱动装置,包括液压缸、油箱、油泵和电液换向阀,液压缸活塞杆与灰锁上阀杆连接,所述油箱与油泵连接电液换向阀,通过第一油路与液压缸活塞杆左端腔室连通,通过第二油路与液压缸活塞杆右端腔室连通,其特征是在第一油路上安装有第一节流阀,第一单向阀并联在第一节流阀的两端,第二油路上安装有第二节流阀,第二单向阀并联在第二节流阀的两端,所述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的开向为从油泵至液压缸。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加压气化炉灰锁上阀杆驱动装置,包括液压缸、油箱、油泵和电液换向阀,液压缸活塞杆与灰锁上阀杆连接,油箱与油泵连接电液换向阀,通过第一油路与液压缸活塞杆左端腔室连通,通过第二油路与液压缸活塞杆右端腔室连通,在第一油路上安装有第一节流阀,第一单向阀并联在第一节流阀的两端,第二油路上安装有第二节流阀,第二单向阀并联在第二节流阀的两端,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的开向为从油泵至液压缸。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节流阀开度的大小来稳定灰锁上阀头的运行速度,使上阀头缓慢下落,实现了灰锁上阀头与上阀座的平稳接触,减轻了灰锁上阀头对上阀座密封面的冲击和反复机械碰撞,延长了灰锁上阀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16K31/363GK202946749SQ20122063065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6日
发明者丁明公, 刘金亮, 崔建则, 郭晓霞 申请人: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