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盘式摩擦联接装置及含有该盘式摩擦联接装置的减速器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7-22  10

专利名称:一种盘式摩擦联接装置及含有该盘式摩擦联接装置的减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盘式摩擦联接装置及含有该盘式摩擦联接装置的减速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保护电机和限制减速器力矩的输出,一般在减速器和电机输出轴间设置单独的摩擦联接器。这种结构占用空间较多,并且比较复杂。目前,在铁路转换领域使用的一种带摩擦连接装置的减速器,如图1所示,其使用的摩擦联接器均为鼓式摩擦结构,其主要由安装在减速器的内齿轮I的端部摩擦带2、摩擦夹板3、调整螺母5及压簧4构成,转辙机在正常转换道岔过程中,靠摩擦联接器来消耗电动机的惯性力,以避免内部器件受到撞击或毁坏;当尖轨在转换中途受阻不能密贴时,减速器内齿轮I就会在摩擦夹板3内进行空转,以此来消耗能量,保护电机和机械传动部分。但这种减速器由于其摩擦夹板暴露在外,受环境温度、湿度影响时,影响扭矩输出的稳定性。另外,左右夹板的方式工艺性不高,不易保证2个夹板的厚薄一致、不易保证两个夹板的同心、不易保证两个夹板的预压力相同等问题会带来正反方向扭矩偏差大,输出不平稳等现象。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盘式摩擦联接装置及含有该盘式摩擦联接装置的减速器,以克服现有的摩擦联接器存在的预压力不稳定、摩擦带正反阻力大小不一致、扭矩传递不平稳及受外界的湿度和温度影响而工作不稳定的问题。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盘式摩擦联接装置,包括摩擦钢片、摩擦盘、调整弹簧和调整螺母,所述摩擦钢片包括内摩擦钢片和外摩擦钢片,分别设置在所述摩擦盘的内、外两侧用以夹持该摩擦盘,所述调整弹簧与所述调整螺母配合以调节所述摩擦钢片与所述摩擦盘之间的压力。上述调整弹簧设置在所述内摩擦钢片的左侧,所述调整螺母设置在所述外摩擦钢片的右侧。上述内摩擦钢片、外摩擦钢片和摩擦盘均是环形的;所述调整弹簧是多个压簧,沿所述内摩擦钢片的周向设置;所述调整螺母与所述外摩擦钢片之间设置有滚针轴承。一种含有上述的盘式摩擦联接装置的减速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内啮合齿轮及自壳体右端延伸出的输出轴,所述盘式摩擦联接装置置于所述壳体的右端与所述内啮合齿轮之间的腔室内;所述调整弹簧设置在所述内摩擦钢片的左侧,所述调整螺母设置在所述外摩擦钢片的右侧;所述内摩擦钢片、外摩擦钢片和摩擦盘均是环形的;所述调整弹簧是多个压簧,沿所述内摩擦钢片的周向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对应的定位孔内;所述内摩擦钢片和外摩擦钢片均通过第一花键与壳体内壁连接;所述摩擦盘通过第二花键与所述内啮合齿轮的壳体连接;所述调整螺母设置在壳体的右端,其与壳体的内壁之间通过螺纹联接。一种含有上述的盘式摩擦联接装置的减速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内啮合齿轮及自壳体右端延伸出的输出轴,所述盘式摩擦联接装置置于所述壳体的右端与所述内啮合齿轮之间的腔室内;所述调整弹簧设置在所述内摩擦钢片的左侧,所述调整螺母设置在所述外摩擦钢片的右侧;所述内摩擦钢片、外摩擦钢片和摩擦盘均是环形的;所述调整弹簧是一个压簧或碟形弹簧;所述内摩擦钢片和外摩擦钢片均通过第一花键与所述内啮合齿轮的壳体连接;所述摩擦盘通过第二花键与所述壳体内壁连接;所述调整螺母设置在壳体的右端,其与壳体的内壁之间通过螺纹联接。上述定位孔内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压簧套设在该定位销上。上述调整螺母与所述外摩擦钢片之间设置有滚针轴承。上述调整螺母包括外壁设置螺纹的螺纹部和设置在该螺纹部右侧的环形挡圈,该环形挡圈呈齿轮状,包括多个沿其周向设置的凸出部;所述壳体的外壁右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凸出部配合以限定所述调整螺母转动的限位杆。上述限位杆一端与所述壳体通过螺钉或关节轴承或转动销联接。上述调整螺母与所述内啮合齿轮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唇形密封圈;所述摩擦盘的表面设置有沿径向延伸的排屑散热槽。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内置式的盘式摩擦联接装置,提高了其密封性,有效的降低了外界湿度及温度对摩擦联接装置的影响,不会出现由于受潮而产生输出转矩变小的现象;通过调整螺母的进退来调节压簧的压量,实现对摩擦片压紧力的调整,操作比较方便而且实现了预压力的平稳性;摩擦面积增大,摩擦盘表面分布有排屑散热槽,受温度影响较小,输出转矩较平稳。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现有的鼓式摩擦联接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含有盘式摩擦联接装置的减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减速器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设置有定位销的减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设置有定位销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摩擦盘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齿轮;2、摩擦带;3、摩擦夹板;4、压簧;5、调整螺母;6、摩擦盘;7、调整弹簧;8、内摩擦钢片;9、外摩擦钢片;10、滚针轴承;11、壳体;12、内啮合齿轮;13、输出轴;14、定位孔;15、定位销;16、螺纹部;17、环形挡圈;18、凸出部;19、限位杆;20、限位杆的左端;21、螺钉;22、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解决现有的摩擦联接器存在的预压力不稳定、摩擦带正反阻力大小不一致、扭矩传递不平稳及受外界的湿度和温度影响而工作不稳定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盘式摩擦联接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摩擦钢片,摩擦盘6、调整弹簧7和调整螺母5,摩擦钢片包括内摩擦钢片8和外摩擦钢片9,分别设置在摩擦盘6的内、外两侧用以夹持该摩擦盘6,调整弹簧7与调整螺母5配合以调节摩擦钢片即内摩擦钢片8和外摩擦钢片9与摩擦盘6之间的压力。调整弹簧7设置在内摩擦钢片8的左侧,调整螺母5设置在外摩擦钢片9的右侧。内摩擦钢片8、外摩擦钢片9和摩擦盘6均是环形的;而调整弹簧7是多个压簧,沿内摩擦钢片8的周向设置;调整螺母5与外摩擦钢片9之间设置有滚针轴承10,减小调整螺母5与外摩擦钢片9之间的摩擦,利于调整螺母5的转动,从而调整内摩擦钢片8、外摩擦钢片9与摩擦盘6之间的压力,改变摩擦联接器的转动扭矩。不难看出,图2所示的是含有上述盘式摩擦联接装置的减速器,包括壳体11、设置在壳体11内的内哨合齿轮12及自壳体11右端延伸出的输出轴13,而盘式摩擦联接器置于壳体11的右端与内啮合齿轮12之间的腔室内;调整弹簧7是多个压簧,沿内摩擦钢片8的周向设置在壳体11上对应的定位孔14内(见图3);调整螺母5与外摩擦钢片9之间设置有滚针轴承10 ;内摩擦钢片8和外摩擦钢片均9通过第一花键与壳体11内壁联接;摩擦盘6通过第二花键与内啮合齿轮12的外壁联接;调整螺母5设置在壳体11的右端,其与壳体11的内壁之间通过螺纹联接。如图4、5所示,定位孔14内设置有定位销15,多个调整弹簧7即多个压簧套设在该定位销15上。调整螺母5包括外壁设置螺纹的螺纹部16和设置在该螺纹部16右侧的环形挡圈17,该环形挡圈17呈齿轮状,包括多个沿其周向设置的凸出部18 ;壳体11的外壁右端设置有用于与凸出部18配合以限定调整螺母5转动的限位杆19,限位杆19 一端(图4中所示为限位杆的左端20)与壳体11通过螺钉21 (或关节轴承或转动销)联接。如此一来,当调整螺母5转动到预定位置后,转动限位杆19,使其右端置于调整螺母5的环形挡圈17的多个凸出部18之间,形成阻挡,阻碍调整螺母5的转动,从而实现对调整螺母5的限位,进而实现了调整弹簧7的压缩量的限定,实现对减速器的内啮合齿轮12的转动扭矩的调整和确定。为了减小外界因素如湿度和温度对摩擦联接器的工作的影响,在调整螺母5与内啮合齿轮12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22,本实施例选用的密封圈是唇形密封圈。 摩擦盘6的面积较大,如图6所示,其表面分布有排屑散热槽23,加速散热,降受温度的影响,实现平稳的输出转矩。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盘式摩擦联接装置,包括摩擦钢片、摩擦盘、调整弹簧和调整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钢片包括内摩擦钢片和外摩擦钢片,分别设置在所述摩擦盘的内、外两侧用以夹持该摩擦盘,所述调整弹簧与所述调整螺母配合以调节所述摩擦钢片与所述摩擦盘之间的压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摩擦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弹簧设置在所述内摩擦钢片的左侧,所述调整螺母设置在所述外摩擦钢片的右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式摩擦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摩擦钢片、外摩擦钢片和摩擦盘均是环形的;所述调整弹簧是多个压簧,沿所述内摩擦钢片的周向设置;所述调整螺母与所述外摩擦钢片之间设置有滚针轴承。
4.一种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摩擦联接装置的减速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内啮合齿轮及自壳体右端延伸出的输出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盘式摩擦联接装置置于所述壳体的右端与所述内哨合齿轮之间的腔室内; 所述调整弹簧设置在所述内摩擦钢片的左侧,所述调整螺母设置在所述外摩擦钢片的右侧; 所述内摩擦钢片、外摩擦钢片和摩擦盘均是环形的; 所述调整弹簧是多个压簧,沿所述内摩擦钢片的周向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对应的定位孔内; 所述内摩擦钢片和外摩擦钢片均通过第一花键与壳体内壁连接; 所述摩擦盘通过第二花键与所述内啮合齿轮的壳体连接; 所述调整螺母设置在壳 体的右端,其与壳体的内壁之间通过螺纹联接。
5.一种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摩擦联接装置的减速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内啮合齿轮及自壳体右端延伸出的输出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盘式摩擦联接装置置于所述壳体的右端与所述内哨合齿轮之间的腔室内; 所述调整弹簧设置在所述内摩擦钢片的左侧,所述调整螺母设置在所述外摩擦钢片的右侧; 所述内摩擦钢片、外摩擦钢片和摩擦盘均是环形的; 所述调整弹簧是一个压簧或碟形弹簧; 所述内摩擦钢片和外摩擦钢片均通过第一花键与所述内啮合齿轮的壳体连接; 所述摩擦盘通过第二花键与所述壳体内壁连接; 所述调整螺母设置在壳体的右端,其与壳体的内壁之间通过螺纹联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内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压簧套设在该定位销上。
7.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螺母与所述外摩擦钢片之间设置有滚针轴承。
8.如权利要求4或5或6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螺母包括外壁设置螺纹的螺纹部和设置在该螺纹部右侧的环形挡圈,该环形挡圈呈齿轮状,包括多个沿其周向设置的凸出部;所述壳体的外壁右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凸出部配合以限定所述调整螺母转动的限位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一端与所述壳体通过螺钉或关节轴承或转动销联接。
10.如权利要求4或5或6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螺母与所述内齿轮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唇 形密封圈;所述摩擦盘的表面设置有沿径向延伸的排屑散热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盘式摩擦联接装置及含有该盘式摩擦联接装置的减速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内啮合齿轮及自壳体右端延伸出的输出轴,盘式摩擦联接装置置于壳体的右端与内齿轮之间的腔室内;调整弹簧设置在内摩擦钢片的左侧,调整螺母设置在外摩擦钢片的右侧;内摩擦钢片和外摩擦钢片均通过第一花键与壳体内壁联接;摩擦盘通过第二花键与内齿轮外壁联接;调整螺母设置在壳体的右端,其与壳体的内壁之间通过螺纹联接。采用内置式的盘式摩擦联接装置,提高了其密封性,降低了外界湿度及温度对摩擦联接器的影响,通过调整螺母的进退来调节压簧的压量,克服了现有摩擦联接器存在的预压力不稳定、扭矩传递不平稳的问题。
文档编号F16H35/10GK202937680SQ20122063080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6日
发明者杨晓刚, 董钊, 杜元筹, 李德平, 华淑珍, 王晓琪 申请人:西安全路通号器材研究有限公司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