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差给水调节阀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7-22  8

专利名称:高压差给水调节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差给水调节阀,特别涉及一种用在锅炉供水设备上的高压差给水调节阀。
背景技术
给水调节阀安装在锅炉和水泵之间,该给水调节阀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存在高压差,普通的单座调节阀无法在高压差工况下正常调节,如若采用的一般高压差调节阀,其最大压降仅为5. OMPa,也不适合高压差工况下的给水调节,上述单座调节阀和一般高压差调节阀在压差过大时都容易出现闪蒸、空化等现象,严重影响阀门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现有的高压差调节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合在大于
5.OMPa的高压差工况下工作、不会发生闪蒸和空化现象的高压差给水调节阀。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高压差给水调节阀,包括阀体总成,所述阀体总成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阀体总成内装有笼式的阀座套,所述阀座套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与执行机构连接的阀杆,所述阀座套上设置有用于减压的曲折的流道,所述流道的入口与进水口相通,流道的出口与出水口相通,通过阀杆上下滑动,打开或封闭所述流道。进一步,所述阀杆上间隔设置有凸环状的阀瓣,所述阀瓣的外径等于阀座套的内径。进一步,所述阀座套包括密封安装在阀体总成的内腔上的阀座面,阀座面上端的阀座套上设置有与进水口相通的上流通孔,阀座面下端的阀座套上设置有多级减压单元,各级减压单元包括贯穿阀座套壁面的位于上部的第一流通孔和位于下部的第二流通孔,第一流通孔和第二流通孔相通,第一级减压单元的第一流通孔与所述上流通孔相通,下一级减压单元的第一流通孔与上一级减压单元的第二流通孔相通,最后一级减压单元的第二流通孔与所述出水口相通;所述阀杆上阀瓣的个数等于减压单元的级数,阀瓣的位置可以保证当阀杆向下运动时,阀瓣可以封住各级减压单元的第二流通孔。优选的,所述减压单元包括4级,自上而下分别是第一级减压单元、第二级减压单元、第三级减压单元、以及第四级减压单元,所述4级减压单元的第二流通孔的面积均小于所述上流通孔的面积。优选的,所述4级减压单元的第二流通孔的面积相等。优选的,所述上流通孔的面积是第二流通孔的面积的3倍。优选的,所述上流通孔、第一流通孔、第二流通孔均环设在阀座套上。优选的,所述阀杆上的阀瓣等间隔设置。优选的,各级减压单元之间由隔板隔开,隔板的外径等于阀体总成的内径。优选的,所述阀体总成包括阀体和固定连接在阀体上的阀盖。[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位于阀座面上端的上流通孔的面积增大,使得通过上流通孔的水流的压降不大,降压主要由阀座面下端的各级减压单元完成,通过曲折的流道对水流进行降压。由于进入阀座面上端的上流通孔的液体的压降不大,因此液体对阀座面侵蚀小,不会产生汽蚀现象。从上流通孔出来的水流依次经过下面的各级减压单元,最后降到需要的低压。通过各级减压单元后,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最大压降可以达到20MPa。阀杆上间隔设置与各级减压单元对应的阀瓣,阀瓣的位置可以保证当阀杆向下运动时,各个阀瓣可以封住各级减压单元的第二流通孔。通过调节阀瓣的位置,可以调节通过各级减压单元的水流的流通面积。阀座套采用笼式结构,笼式结构适合进水口和出水口有高压差状况下的调节,如上所述,可以避免减温水闪蒸、空化现象(闪蒸、空化统称为气蚀);另外,该高压差给水调节阀采用一个阀座面单座密封,密封性好,能达到的泄漏等级高。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道全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座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道全封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1-阀体;11_进水口 ;12_出水口 ;2-阀盖;3-阀座套;31_阀座面;32-密封圈;33_上流通孔;34_隔板;35_第一流通孔;36_第二流通孔;4_阀杆;41_阀瓣;Al-第一级减压单元;A2-第二级减压单元;A3-第三级减压单元;A4-第四级减压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4 :高压差给水调节阀,包括阀体总成,所述阀体总成包括阀体I和固定连接在阀体I上的阀盖2,所述阀体I上部设置有进水口 11,下部设置有出水口 12,所述阀体I内装有笼式的阀座套3,所述阀座套3内可滑动的设置有阀杆4,所述阀杆4上间隔设置有凸环状的阀瓣41,所述阀瓣41的外径等于阀座套3的内径,所述阀座套3上设置有用于减压的曲折的流道,所述流道的入口与进水口 11相通,流道的出口与出水口 12相通,通过阀杆4上下滑动,打开或封闭所述流道。该高压差给水调节阀的阀杆连接执行机构。所述阀座套3包括密封安装在阀体I的内腔上的阀座面31,阀座面31与阀体的内腔之间通过密封圈32密封,阀座面31上端的阀座套上设置有与进水口 11相通的上流通孔33,阀座面31下端的阀座套上设置有多级减压单元,各级减压单元之间由隔板34隔开,隔板34的外径等于阀体I的内径,各级减压单元包括贯穿阀座套3壁面的位于上部的第一流通孔35和位于下部的第二流通孔36,第一流通孔35和第二流通孔36相通,第一级减压单元的第一流通孔35与所述上流通孔33相通,下一级减压单元的第一流通孔35与上一级减压单元的第二流通孔36相通,最后一级减压单元的第二流通孔36与所述出水口 12相通;所述阀杆4上阀瓣41的个数等于减压单元的级数,阀瓣41的位置可以保证当阀杆4向下运动时,阀瓣41可以封住各级减压单元的第二流通孔36。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流通孔、第一流通孔35、第二流通孔36均环设在阀座套3上。第二流通孔36密布在阀座套上,起节流作用。本实施例中,所述阀杆4上的阀瓣41等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减压单元包括4级,自上而下分别是第一级减压单元Al、第二级减压单元A2、第三级减压单元A3、以及第四级减压单元A4,所述4级减压单元的第二流通孔36的面积相等,所述4级减压单元的第二流通孔36的面积小于所述上流通孔33的面积。所述上流通孔33的面积是第二流通孔36的面积的3倍。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将位于阀座面31上端的上流通孔33的面积增大,使得通过上流通孔33的水流的压降不大,降压主要由阀座面31下端的四级减压单元完成,通过曲折的流道对水流进行降压。四级减压单元中,总压降的90%发生在前三级,进入第四级时,压力和压降都比较低。由于进入阀座面31上端的上流通孔的液体的压降不大,因此液体对阀座面31侵蚀小,不会产生汽蚀现象(汽蚀是闪蒸和空化的总称)。从上流通孔33出来的水流依次经过下面的四级减压单元,最后降到需要的低压。阀杆4上间隔设置有四片阀瓣41,阀瓣41的位置可以保证当阀杆4向下运动时,各个阀瓣41可以封住各级减压单元的第二流通孔36,图1为流道全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此时水流的流通面积最大,图4为流道全封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此时4个阀瓣41将四级减压单元的第二流通孔36全封闭住,水流不能向下一级减压单元流通。当阀杆4位于图1和图3之间的位置时,阀瓣41挡住部分第二流通孔36,水流从第二流通孔36的未被挡住的部分流出。四级减压单元的第二流通孔36的流通面积随着阀瓣41的移动而有所改变,阀瓣在对应的第二流通孔36的高度范围内自下而上移动时,第二流通孔36的流通面积逐渐增大。本实施例高压差给水调节阀的阀座套3采用笼式结构,笼式结构适合进水口和出水口有高压差状况下的调节,如上所述,可以避免减温水闪蒸、汽浊现象;另外,该高压差给水调节阀采用一个阀座面31单座密封,密封性好,能达到的泄漏等级高(泄漏等级3IV)。降压主要由阀座面下端的各级减压单元完成,最大压降可以达到20MPa。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构思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可延伸至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能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权利要求1.高压 差给水调节阀,包括阀体总成,所述阀体总成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总成内装有笼式的阀座套,所述阀座套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与执行机构连接的阀杆,所述阀座套上设置有用于减压的曲折的流道,所述流道的入口与进水口相通,流道的出口与出水口相通,通过阀杆上下滑动,打开或封闭所述流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差给水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上间隔设置有凸环状的阀瓣,所述阀瓣的外径等于阀座套的内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差给水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套包括密封安装在阀体总成的内腔上的阀座面,阀座面上端的阀座套上设置有与进水口相通的上流通孔,阀座面下端的阀座套上设置有多级减压单元,各级减压单元包括贯穿阀座套壁面的位于上部的第一流通孔和位于下部的第二流通孔,第一流通孔和第二流通孔相通,第一级减压单元的第一流通孔与所述上流通孔相通,下一级减压单元的第一流通孔与上一级减压单元的第二流通孔相通,最后一级减压单元的第二流通孔与所述出水口相通;所述阀杆上阀瓣的个数等于减压单元的级数,阀瓣的位置可以保证当阀杆向下运动时,阀瓣可以封住各级减压单元的第二流通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差给水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单元包括4级,自上而下分别是第一级减压单元、第二级减压单元、第三级减压单元、以及第四级减压单元,所述4级减压单元的第二流通孔的面积均小于所述上流通孔的面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差给水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4级减压单元的第二流通孔的面积相等。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压差给水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流通孔的面积是第二流通孔的面积的3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压差给水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流通孔、第一流通孔、第二流通孔均环设在阀座套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压差给水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上的阀瓣等间隔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压差给水调节阀,其特征在于:各级减压单元之间由隔板隔开,隔板的外径等于阀体总成的内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压差给水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总成包括阀体和固定连接在阀体上的阀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差给水调节阀,该高压差给水调节阀包括阀体总成,所述阀体总成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阀体总成内装有笼式的阀座套,所述阀座套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与执行机构连接的阀杆,所述阀座套上设置有用于减压的曲折的流道,所述流道的入口与进水口相通,流道的出口与出水口相通,通过阀杆上下滑动,打开或封闭所述流道。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合在大于5.0MPa的高压差工况下工作、不会发生闪蒸和空化现象的高压差给水调节阀。
文档编号F16K47/08GK202914879SQ20122063167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3日
发明者王利华, 罗林华 申请人:杭州东辰热力辅机有限公司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