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玻壳加压测试装置的容器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器支架,尤其是涉及一种玻壳加压测试装置的容器支架。
背景技术: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二期目的在于测出中微子质量顺序(masshierarchy)和精确测量中微子混合角θ12。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对探测器能量分辨率的要求为2-3%/Sqrt(E),这就要求把目前光子探测效率(每兆电子伏250个光电子)提高10倍。对应的措施除了提高液体闪烁体的衰减长度之外,还要提高光电倍增管的光量子效率和有效光阴极的覆盖比例。但是,目前已有的光电倍增管及技术都不能满足该实验需求。针对大亚湾中微子实验二期这一需求,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光电倍增管原型结构(微通道板型光电倍增管,简称MCP-PMT),其通过光电倍增管前窗上的透射式光阴极和后壁上的反射式光阴极的结合,并使用置于光电倍增管中央的微通道板(Micro-ChannelPlate,简称MCP),取代了体积较大的打拿电极,扩展了光电倍增管光阴极的有效面积。需要对PMT的玻壳进行耐压实验,以确保能够满足实验工况,并且有一定的安全系数。目前,现有的玻壳加压测试装置的容器支架因结构设计不合理,存在安装不方便,不易移动,制造不方便,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玻壳加压测试装置的容器支架,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效果好,同时安装使用方便,便于移动,制造方便,制造成本低,实用性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壳加压测试装置的容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板、左滚轮、右滚轮、左立柱、右立柱、左前加强板、左后加强板、右前加强板和右后加强板,所述平板的形状为长方形,所述左滚轮和右滚轮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左滚轮对称安装在平板的左端前后两侧,两个所述右滚轮对称安装在平板的右端前后两侧,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的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的长度相等,所述左立柱固定安装在平板的左端中部,所述右立柱固定安装在平板的右端中部,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对称设置,所述左前加强板和左后加强板分别安装在左立柱的前后两侧且对左立柱起加强作用,所述左前加强板和左后加强板对称设置,所述右前加强板和右后加强板分别安装在右立柱的前后两侧且对右立柱起加强作用;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的上端均开有耳轴孔和容器固定装置安装孔,所述耳轴孔位于容器固定装置安装孔的上方。上述的一种玻壳加压测试装置的容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耳轴孔和容器固定装置安装孔均为圆孔,所述耳轴孔的孔径不小于安装孔的孔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效果好。2、使用时,可通过销轴和其它固定固件将玻壳加压测试装置支撑固定在本实用新型上,安装使用方便,由于平板的底部安装有左滚轮和右滚轮,因此便于移动。综上,本实用新型固定方便,移动方便,实用性强,制造方便,制造成本低。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耳轴孔;2-1—左立柱; 2-2—右立柱;3-1一左前加强板;3_2—左后加强板;3_3—右前加强板;3-4一右后加强板;4_1一左滚轮; 4-2—右滚轮;5一平板; 6—容器固定装置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平板5、左滚轮4-1、右滚轮4-2、左立柱2-1、右立柱2-2、左前加强板3-1、左后加强板3-2、右前加强板3-3和右后加强板3_4,所述平板5的形状为长方形,所述左滚轮4-1和右滚轮4-2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左滚轮4-1对称安装在平板5的左端前后两侧,两个所述右滚轮4-2对称安装在平板5的右端前后两侧,所述左立柱2-1和右立柱2-2的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所述左立柱2-1和右立柱2-2的长度相等,所述左立柱2-1固定安装在平板5的左端中部,所述右立柱2-2固定安装在平板5的右端中部,所述左立柱2-1和右立柱2-2对称设置,所述左前加强板3-1和左后加强板3-2分别安装在左立柱2-1的前后两侧且对左立柱2-1起加强作用,所述左前加强板3-1和左后加强板3-2对称设置,所述右前加强板3-3和右后加强板3-4分别安装在右立柱2-2的前后两侧且对右立柱2-2起加强作用;所述左立柱2-1和右立柱2-2的上端均开有耳轴孔I和容器固定装置安装孔6,所述耳轴孔I位于容器固定装置安装孔6的上方。本实施例中,所述耳轴孔I和容器固定装置安装孔6均为圆孔,所述耳轴孔I的孔径不小于安装孔6的孔径。使用时,可通过销轴和其它固定固件将玻壳加压测试装置支撑固定在本实用新型上,安装使用方便,由于平板5的底部安装有左滚轮4-1和右滚轮4-2,因此便于移动。综上,本实用新型固定方便,移动方便,实用性强,制造方便,制造成本低。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玻壳加压测试装置的容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板(5)、左滚轮(4-1)、右滚轮(4-2)、左立柱(2-1)、右立柱(2-2)、左前加强板(3-1)、左后加强板(3-2)、右前加强板(3-3)和右后加强板(3-4),所述平板(5)的形状为长方形,所述左滚轮(4-1)和右滚轮(4-2)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左滚轮(4-1)对称安装在平板(5)的左端前后两侧,两个所述右滚轮(4-2 )对称安装在平板(5 )的右端前后两侧,所述左立柱(2-1)和右立柱(2-2 )的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所述左立柱(2-1)和右立柱(2-2 )的长度相等,所述左立柱(2-1)固定安装在平板(5)的左端中部,所述右立柱(2-2)固定安装在平板(5)的右端中部,所述左立柱(2-1)和右立柱(2-2 )对称设置,所述左前加强板(3-1)和左后加强板(3-2 )分别安装在左立柱(2-1)的前后两侧且对左立柱(2-1)起加强作用,所述左前加强板(3-1)和左后加强板(3-2)对称设置,所述右前加强板(3-3)和右后加强板(3-4)分别安装在右立柱(2-2)的前后两侧且对右立柱(2-2)起加强作用;所述左立柱(2-1)和右立柱(2-2)的上端均开有耳轴孔(I)和容器固定装置安装孔(6),所述耳轴孔(I)位于容器固定装置安装孔(6)的上方。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壳加压测试装置的容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耳轴孔(I)和容器固定装 置安装孔(6)均为圆孔,所述耳轴孔(I)的孔径不小于安装孔(6)的孔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壳加压测试装置的容器支架,包括平板、左滚轮、右滚轮、左立柱、右立柱、左前加强板、左后加强板、右前加强板和右后加强板,左滚轮和右滚轮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左滚轮对称安装在平板的左端前后两侧,两个右滚轮对称安装在平板的右端前后两侧,左立柱固定安装在平板的左端中部,右立柱固定安装在平板的右端中部,左立柱和右立柱对称设置,左前加强板和左后加强板分别安装在左立柱的前后两侧,右前加强板和右后加强板分别安装在右立柱的前后两侧;左立柱和右立柱的上端均开有耳轴孔和容器固定装置安装孔,耳轴孔位于容器固定装置安装孔的上方。本实用新型安装使用方便,便于移动,制造方便,制造成本低,实用性强。
文档编号F16M11/22GK202916145SQ201220632919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6日
发明者胡剑峰 申请人:西安大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