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中风偏瘫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脑部疾病的中药,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中风偏瘫的中药及其制
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的营养过剩及其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疾病的出现,从而形成了中风偏瘫系列病症,它是以猝然昏倒,不醒人事,伴发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无昏倒而突然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无论儿童,青年还是中老年均可患病,该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的四高一多特点。而现在治疗中风偏瘫系列病症的药物,大部分具有毒副作用,且价格较贵,治疗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中风偏瘫的中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中风偏瘫的中药,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官桂5 15、续断5 30、牛膝5 15、老鹳草20 80、砂仁3 10、白蔻仁4 9、肉桂15 50、红花9 30、黄芪10 35、桂枝5 45、木瓜5 25、丁公藤5 30、人参3 18、米酒500 2000。 本发明药物原料的优选重量份数为官桂8 12、续断10 20、牛膝8 12、老鹳草30 70、砂仁4 8、白蔻仁5 7、肉桂25 40、红花10 25、黄芪12 25、桂枝10 40、木瓜8 20、丁公藤10 25、人参8 15、米酒800 1800。
本发明药物原料的最佳重量份数为官桂10、续断18、牛膝10、老鹳草60、砂仁5、白蔻仁5、肉桂30、红花10、黄芪15、桂枝30、木瓜15、丁公藤18、人参10、米酒1500。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人参单煎,将人参切成薄片,加入开水炖2 3小时; (2)用水浸泡续断、牛膝、老鹳草、肉桂、红花、黄芪、桂枝、木瓜、丁公藤1 3小时,用水量为所述混合药物总量的1 2倍,加入米酒,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1 2小时;
(3)将砂仁、官桂和白蔻仁浸泡入步骤(2)中煎制的药液,用文火煎O. 5 1. 5小时; (4)将步骤(1)中煎制的人参药液加入步骤(3)中煎制的药液中,用文火煎10 20分钟,制成治疗中风偏瘫的中药。 中医理论认为,药有个性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用,辩证施治,用药中的;脑血栓形成,脑梗死及脑出血及其后遗症等脑血管疾病属于祖国医学的"中风","中脏证","中腑证","在经在络"等范畴,中医认为脑出血多由心、肝、肾三脏阴阳平衡失调,逼动气血上冲脑部。《素闻》说"血之与气,并走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反则生,不反则死"。而脑血栓则认为多由正气不足,气血虚弱,气滞血瘀,痰湿阻滞,内风妄动,挟痰挟瘀上冲,脉络痹阻,脑络失养,清窍空虚而发病。人参,黄芪,大补元气,补气升阳,官桂,肉桂补肾助阳,并能助气血生长,砂仁,白蔻仁促进肠胃吸收,以避经络死痰,续断,牛膝补肝肾,强筋骨,木瓜,桂枝,丁公藤,老鹳草祛风散瘀,舒筋活络,改善肢体血循环,善通挛痹,诸药合用,共奏补肾壮元,祛痰开窍,补气益血,平肝祛风,活络之功效;脑出血急性期,孕妇忌用。
本发明的用法用量每天1次,每次5 10ml,睡前服用,每剂药可服用20 30天。 对12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的情况男性76例,女性44例,患者最小年龄20岁,患者最大年龄83岁,患者患病历程最短半年,最长15年,治愈116例,治愈率达9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补肾壮元,祛痰开窍,补气养血,醒脑活络,主治偏瘫后遗症,脑血栓形成,脑梗死,脑血管痉挛,高血脂,高胆固醇,高血压,脑外伤综合症,脑萎縮,老年痴呆症,糖尿病等脑血管病症,还可长期替代输保健液。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种治疗中风偏瘫的中药,按下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 官桂5g、续断5g、牛膝5g、老鹳草20g、砂仁3g、白蔻仁4g、肉桂15g、红花9g、黄芪10g、桂枝5g、木瓜5g、丁公藤5g、人参3g、米酒500g。
制备方法 (1)人参单煎,将人参切成薄片,加入开水炖2小时; (2)用水浸泡续断、牛膝、老鹳草、肉桂、红花、黄芪、桂枝、木瓜、丁公藤1小时,用水量为所述混合药物总量的1倍,加入米酒,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1小时;
(3)将砂仁、官桂和白蔻仁浸泡入步骤(2)中煎制的药液,用文火煎30分钟;
(4)将步骤(1)中煎制的人参药液加入步骤(3)中煎制的药液中,用文火煎10分
钟,制成治疗中风偏瘫的中药。
实施例2 —种治疗中风偏瘫的中药,按下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 官桂15g、续断30g、牛膝15g、老鹳草80g、砂仁10g、白蔻仁9g、肉桂50g、红花30g、黄芪35g、桂枝45g、木瓜25g、丁公藤5g、人参3g、米酒2000g。
制备方法 (1)人参单煎,将人参切成薄片,加入开水炖3小时; (2)用水浸泡续断、牛膝、老鹳草、肉桂、红花、黄芪、桂枝、木瓜、丁公藤1 3小时,用水量为所述混合药物总量的2倍,加入米酒,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2小时;
(3)将砂仁、官桂和白蔻仁浸泡入步骤(2)中煎制的药液,用文火煎1. 5小时;
(4)将步骤(1)中煎制的人参药液加入步骤(3)中煎制的药液中,用文火煎20分
钟,制成治疗中风偏瘫的中药。
实施例3 —种治疗中风偏瘫的中药,按下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 官桂10g、续断20g、牛膝10g、老鹳草40g、砂仁8g、白蔻仁8g、肉桂30g、红花20g、黄芪20g、桂枝30g、木瓜20g、丁公藤20g、人参15g、米酒1000g。
制备方法
4
(1)人参单煎,将人参切成薄片,加入开水炖2. 5小时; (2)用水浸泡续断、牛膝、老鹳草、肉桂、红花、黄芪、桂枝、木瓜、丁公藤2小时,用
水量为所述混合药物总量的2倍,加入米酒,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2小时; (3)将砂仁、官桂和白蔻仁浸泡入步骤(2)中煎制的药液,用文火煎1小时; (4)将步骤(1)中煎制的人参药液加入步骤(3)中煎制的药液中,用文火煎15分
钟,制成治疗中风偏瘫的中药。 实施例4 —种治疗中风偏瘫的中药,按下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 官桂12g、续断15g、牛膝12g、老鹳草50g、砂仁5g、白蔻仁5g、肉桂25g、红花15g、 黄芪30g、桂枝40g、木瓜18g、丁公藤8g、人参16g、米酒1800g。
制备方法 (1)人参单煎,将人参切成薄片,加入开水炖3小时; (2)用水浸泡续断、牛膝、老鹳草、肉桂、红花、黄芪、桂枝、木瓜、丁公藤1 3小时, 用水量为所述混合药物总量的2倍,加入米酒,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2小时;
(3)将砂仁、官桂和白蔻仁浸泡入步骤(2)中煎制的药液,用文火煎1小时;
(4)将步骤(1)中煎制的人参药液加入步骤(3)中煎制的药液中,用文火煎20分
钟,制成治疗中风偏瘫的中药。
实施例5 —种治疗中风偏瘫的中药,按下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 官桂8g、续断10g、牛膝8g、老鹳草20g、砂仁4g、白蔻仁5g、肉桂25g、红花10g、黄 芪12g、桂枝10g、木瓜8g、丁公藤10g、人参8g、米酒800g。
制备方法 (1)人参单煎,将人参切成薄片,加入开水炖2小时; (2)用水浸泡续断、牛膝、老鹳草、肉桂、红花、黄芪、桂枝、木瓜、丁公藤3小时,用
水量为所述混合药物总量的2倍,加入米酒,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2小时; (3)将砂仁、官桂和白蔻仁浸泡入步骤(2)中煎制的药液,用文火煎1小时; (4)将步骤(1)中煎制的人参药液加入步骤(3)中煎制的药液中,用文火煎20分
钟,制成治疗中风偏瘫的中药。 实施例6 —种治疗中风偏瘫的中药,按下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 官桂12g、续断20g、牛膝12g、老鹳草70g、砂仁8g、白蔻仁7g、肉桂40g、红花25g、 黄芪25g、桂枝40g、木瓜20g、丁公藤25g、人参15g、米酒1800g。
制备方法 (1)人参单煎,将入参切成薄片,加入开水炖2小时; (2)用水浸泡续断、牛膝、老 草、肉桂、红花、黄芪、桂枝、木瓜、丁公藤2小时,用
水量为所述混合药物总量的2倍,加入米酒,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1 2小时; (3)将砂仁、官桂和白蔻仁浸泡入步骤(2)中煎制的药液,用文火煎0. 5小时; (4)将步骤(1)中煎制的人参药液加入步骤(3)中煎制的药液中,用文火煎20分
钟,制成治疗中风偏瘫的中药。
实施例7 —种治疗中风偏瘫的中药,按下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 官桂10g、续断18g、牛膝10g、老鹳草60g、砂仁5g、白蔻仁5g、肉桂30g、红花10g、 黄芪15g、桂枝30g、木瓜15g、丁公藤18g、人参10g、米酒1500g。
制备方法 (1)人参单煎,将人参切成薄片,加入开水炖3小时; (2)用水浸泡续断、牛膝、老鹳草、肉桂、红花、黄芪、桂枝、木瓜、丁公藤2小时,用 水量为所述混合药物总量的2倍,加入米酒,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2小时;
(3)将砂仁、官桂和白蔻仁浸泡入步骤(2)中煎制的药液,用文火煎1小时;
(4)将步骤(1)中煎制的人参药液加入步骤(3)中煎制的药液中,用文火煎15分
钟,制成治疗中风偏瘫的中药。
实施例8 —种治疗中风偏瘫的中药,按下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 官桂8g、续断10g、牛膝12g、老鹳草50g、砂仁7g、白蔻仁6g、肉桂35g、红花18g、 黄芪20g、桂枝30g、木瓜15g、丁公藤25g、人参15g、米酒2000g。
制备方法 (1)人参单煎,将人参切成薄片,加入开水炖3小时; (2)用水浸泡续断、牛膝、老鹳草、肉桂、红花、黄芪、桂枝、木瓜、丁公藤3小时,用
水量为所述混合药物总量的2倍,加入米酒,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2小时; (3)将砂仁、官桂和白蔻仁浸泡入步骤(2)中煎制的药液,用文火煎1小时; (4)将步骤(1)中煎制的人参药液加入步骤(3)中煎制的药液中,用文火煎20分
钟,制成治疗中风偏瘫的中药。 实施例9 —种治疗中风偏瘫的中药,按下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 官桂9g、续断18g、牛膝6g、老鹳草40g、砂仁8g、白蔻仁5g、肉桂45g、红花12g、黄 芪18g、桂枝25g、木瓜15g、丁公藤20g、人参16g、米酒1500g。
制备方法 (1)人参单煎,将人参切成薄片,加入开水炖3小时; (2)用水浸泡续断、牛膝、老鹳草、肉桂、红花、黄芪、桂枝、木瓜、丁公藤3小时,用 水量为所述混合药物总量的2倍,加入米酒,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2小时;
(3)将砂仁、官桂和白蔻仁浸泡入步骤(2)中煎制的药液,用文火煎1小时;
(4)将步骤(1)中煎制的人参药液加入步骤(3)中煎制的药液中,用文火煎20分
钟,制成治疗中风偏瘫的中药。
实施例10 —种治疗中风偏瘫的中药,按下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 官桂10g、续断15g、牛膝10g、老鹳草35g、砂仁6g、白蔻仁6g、肉桂35g、红花15g、 黄芪16g、桂枝16g、木瓜20g、丁公藤18g、人参12g、米酒1500g。
制备方法 (1)人参单煎,将人参切成薄片,加入开水炖3小时;
(2)用水浸泡续断、牛膝、老鹳草、肉桂、红花、黄芪、桂枝、木瓜、丁公藤2小时,用
水量为所述混合药物总量的2倍,加入米酒,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2小时; (3)将砂仁、官桂和白蔻仁浸泡入步骤(2)中煎制的药液,用文火煎1小时; (4)将步骤(1)中煎制的人参药液加入步骤(3)中煎制的药液中,用文火煎20分
钟,制成治疗中风偏瘫的中药。
典型病例 王某,44岁,男,河南省鹤壁市淇县阁南村人,2005年5月3日,在鹤壁市某医院就 诊,病症为舌硬嘴歪、左侧上下肢发麻,眩晕,失明,核磁共振检查报告单印象诊断,双侧额 顶叶多发腔隙性脑梗塞,左侧颞枕顶叶脑梗塞,糖尿病,脑白质脱髓鞘改变,CH06. 86mmo1/ L, HDL C2. 35mmol/L, GLU8. 71mmol/L, LDL C3. 28mmol/L, TG4. 73mmol/L,服用本发明药 物2个疗程后于2005年6月29日在淇县某医院化验报告单显示,CH04. 63mmol/L, HDL CI. 44mmol/L, GLU4. 75mmol/L, LDL C2. 39mmol/L, TG0. 75mmol/L,视力恢复较佳,随访至 今正常。 申某,男,61岁,鹤壁市淇县人,2007年11月10日,因头晕头疼,7月余,在淇县某 医院就诊,生化检验报告单显示TG8. 20mmol/L,服用本发明中药52天后,于2007年12月 22日复查TG1. 7mmol/L,各种症状消失,随访至今,每年春秋季节服用1 2个疗程以代替 输保健液,身体康安。 王某,男,56岁,林州市乌龙镇马兰村人,脑梗死后遗症12年,流口水,舌强,右侧 上下肢麻木无力,靠人扶持,记忆力差,2007年11月20日开始服用本发明中药,11天后,症 状明显改善,6个疗程后,已能自理,干简单家务活,随访至今,每年春秋季服用6个疗程,代 替输保健液,身体康安。 李某,男,63年,淇县,南四井人,脑梗死,脑萎縮,2年余,2008年3月14日,服用本 发明中药4天后各种症状明显好转,7个疗程后,CT平扫结果未见异常。
王某,女,57岁,淇县朝歌镇阁南村人,糖尿病,高血脂症,头晕2年余,鹤壁市某医 院报告单显示GLU8. 41mmol/L, TG2. 4mmol/L, LDL C 3. 6mmol/L, CH0 5. 8mmol/L, 2009年 2月3日起服用本发明47天后复查,GLU 5. 8mmol/L,TG 1. 29mmol/L, LDL C 2. 5mmol/L, CH0 5. 07,1/L。 王某,男,51岁,淇县朝歌镇阁南村人,糖尿病,高血脂症,头晕,腿软,血压 高,155/95mmHg,淇县某医院生化检验报告单显示CH08. 33mmol/L, TG2. 72mmol/L, GLU 7. 21mmol/L,服用本发明中药第三天,头晕腿软现象消失,48天后复查,CH0 4. 86mmol/L, TG 0. 78mmol/L, GLU 5. 21mmol/L,血压135/80mmHg。 魏某,男,54岁,淇县西岗乡余庄人,脑出血后遗症二年余,坐在轮椅上不能自理, 左侧视野缺损,口角麻木流涎,左侧上肢肌肉无力,下肢拖地,靠人扶持,行动画弧圈,肢体 发凉,浮肿,血压145/100mmHg, 2009年3月4日服用本发明中药3天后,肢体发凉感觉消失, 2个疗程后能自己从轮椅下来,血压135/90mmHg, 3个疗程后能扶墙行走,5个疗程后能自己 行走。 薄某,男,76岁,退休高级教师,失眠,高血压170/70mmHg,高血脂,脑萎縮14年,CT 检查单诊断,双侧侧脑室体部旁腔隙性脑梗塞,双侧侧脑室前后角旁脑白质脱髓鞘改变,脑 萎縮,2007年10月25日服用本发明中药4天后,感觉头脑清醒,安定片由原来的每晚8片减为每晚2片,2个疗程后安定片停服,血压145/80mmHg, 2008年10月12日复查时诊断意 见为脑CT平扫未见异常。 杨某,男,69岁,淇县桥盟乡古烟村人,左下肢疲软无力,淇县某医院诊断为脑梗 死,高血压,血压145/90mmHg,流涎,2009年12月26日服用本发明5天后头脑清醒,上下肢 无力明显改善,血压140/85mmHg,现继续治疗。 高某,男,78岁,淇县付庄村人,脑萎縮,脑梗塞6月余鹤壁市某医院诊断为双侧基 底节放射冠区及右侧丘脑多发腔隙性脑梗塞,双侧脑室旁白质脱髓鞘改变,脑萎縮,右侧上 下肢麻木无力且游走性疼痛,2009年10月,服用本发明中药3小时后自感肢体有过电感觉, 1个疗程后已能自主扶持行走,外翻现象消失,3个疗程后,右侧上下肢麻木无力且游走性 疼痛现象消失,现继续治疗。 孙某,女,20岁,河北省邯郸人,2008年12月车祸导致脑外伤,左侧上下肢肌力工 级,左上肢肌肉萎縮,不能言语,流涎,在家人持抱下可站立,大小便失禁,服用本发明中药 13天后流口水现象消失,18天时情感认识有所改善,2个疗程后,可以控制大小便,上下肢 肌力有所改善。
权利要求
一种治疗中风偏瘫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官桂5~15、续断5~30、牛膝5~15、老鹳草20~80、砂仁3~10、白蔻仁4~9、肉桂15~50、红花9~30、黄芪10~35、桂枝5~45、木瓜5~25、丁公藤5~30、人参3~18、米酒500~200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中风偏瘫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官桂8 12、续断10 20、牛膝8 12、老鹳草30 70、砂仁4 8、白蔻仁5 7、肉桂25 40、红花10 25、黄芪12 25、桂枝10 40、木瓜8 20、丁公藤10 25、人参8 15、米酒800 1800。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中风偏瘫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官桂10、续断18、牛膝10、老鹳草60、砂仁5、白蔻仁5、肉桂30、红花10、黄芪15、桂枝30、木瓜15、丁公藤18、人参10、米酒1500。
4. 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治疗中风偏瘫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述步骤(1) 人参单煎,将人参切成薄片,加入开水炖2 3小时;(2) 用水浸泡续断、牛膝、老鹳草、肉桂、红花、黄芪、桂枝、木瓜、丁公藤1 3小时,用水量为所述混合药物总量的1 2倍,加入米酒,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1 2小时;(3) 将砂仁、官桂和白蔻仁浸泡入步骤(2)中煎制的药液,用文火煎O. 5 1. 5小时;(4) 将步骤(1)中煎制的人参药液加入步骤(3)中煎制的药液中,用文火煎10 20分钟,制成治疗中风偏瘫的中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中风偏瘫的中药,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官桂5~15、续断5~30、牛膝5~15、老鹳草20~80、砂仁3~10、白蔻仁4~9、肉桂15~50、红花9~30、黄芪10~35、桂枝5~45、木瓜5~25、丁公藤5~30、人参3~18、米酒500~2000。本发明补肾壮元,祛痰开窍,补气养血,醒脑活络,主治偏瘫后遗症,脑血栓形成,脑梗死,脑血管痉挛,高血脂,高胆固醇,高血压,脑外伤综合症,脑萎缩,老年痴呆症,糖尿病等脑血管病症,还可长期替代输保健液。
文档编号A61K36/9064GK101780249SQ20101012592
公开日2010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7日
发明者申红伟 申请人:申红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