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用于药物包糖衣的预混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用辅料,尤其是涉及一种能掩盖药物的苦味、增加药物稳定性、 改善药片外观的包衣预混剂。
背景技术:
糖衣做为应用最早的包衣类型,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包衣后可掩盖片剂的不良气味,增加药物稳定性,改善片剂外观等。特别是中成药通过包衣可遮光,防潮,有效改善其不良气味,利于吞服。长期以来,糖衣片以其服用方便、质量稳定、深得广大患者的喜爱,但这种包衣法工艺过程长,费时多,药品增重50-100%左右,需要包衣时间10-12个小时,耗能大,废品率高,既延长了生产周期又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新的药物包糖衣的预混剂,涂布于药物表面,达到溶解迅速、药物起效快、药物可口易服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制作药物包糖衣的预混剂采用的原料有蔗糖、明胶、滑石、色料、甘油、吐温-80、羟丙甲纤维素、环糊精和川蜡,它们之间的重量配比为 100 50 100 70 100 10 30 10 50 10 50 50 100 70 100 10 30,配制时,将所有原料放入纯净水中均勻混合,制备成药物包糖衣的预混剂。 纯净水重量为原料总重量的2-5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节省辅料的用量,形成较薄的包衣层,包衣完成后药品仅增重10 30%。减少能源的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包衣时间仅3-5小时。降低废品率。包衣过程中上色均勻一致,包好的糖衣片在贮存过程中颜色稳定。新工艺易学、易操作。能够对各种片型包括异形片进行包衣。
具体实施例方式例1、取原料蔗糖100kg,明胶、羟丙甲纤维素各50kg,滑石、β-环糊精各70kg, 色料、川蜡、甘油、吐温-80各10kg,然后将所有原料放入760kg的纯净水中均勻混合成预混剂。使用时将该液均勻涂布于药物固体表面,层层热风烘干即可。对主要原料的要求甘油含量彡99. 9%、密度1. 26g/cm3 ;明胶符合QB 2354-2005标准;蔗糖含C12H22O11 为62. 5-91. 5 % ;川蜡密度0. 950 0. 970g/cm3、熔点80 85 °C、酸值0. 2 1. 5、碘值 1. 4、皂化值70 93 ; β-环糊精含量> 96. 0-102.0%、酸碱度(PH值)5. 0-8. 0、干燥失重 (14.0%、细菌总数(个/^) ( 1000、霉菌总数(个/g)彡100 ;羟丙甲纤维素甲氧基含量 19. 0-30.0%、羟丙基含量4. 0-12.0% ;滑石粉细度325目通过率98% ;吐温_80相对密度 1. 06-1. 09、PH 值 5-7。例2、取原料蔗糖100kg,明胶、羟丙甲纤维素各75kg,滑石、β -环糊精各85kg,色料、川蜡各20kg,甘油、吐温-80各30kg,然后将所有原料放入1900kg的纯净水中均勻混合成预混剂。使用时将该液均勻涂布于药物固体表面,层层热风烘干即可。制作工艺与对主要原料的要求与例1相同。 例3、取原料蔗糖100kg,明胶、羟丙甲纤维素、滑石、β -环糊精各100kg,色料、川蜡各30kg,甘油、吐温-80各50kg,然后将所有原料放入3300kg的纯净水中均勻混合成预混剂。使用时将该液均勻涂布于药物固体表面,层层热风烘干即可。制作工艺与对主要原料的要求与例1相同。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药物包糖衣的预混剂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制作药物包糖衣的预混剂采用的原料有蔗糖、明胶、滑石、色料、甘油、吐温-80、羟丙甲纤维素、β-环糊精和川蜡,它们之间的重量配比为100 50 100 70 100 10 30 10 50 10 50 50 100 70 100 10 30,配制时,将所有原料放入纯净水中均勻混合,制备成药物包糖衣的预混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药物包糖衣的预混剂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纯净水重量为原料总重量的2-5倍。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药物包糖衣的预混剂的制作方法,涉及一种药用辅料,尤其是涉及一种能掩盖药物的苦味、增加药物稳定性、改善药片外观的包衣预混剂。制作药物包糖衣的预混剂采用的原料有蔗糖、明胶、滑石、色料、甘油、吐温-80等,它们之间按一定的重量配比放入纯净水中均匀混合,制备成药物包糖衣的预混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节省辅料的用量,包衣完成后药品仅增重10~30%。减少能源的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包衣时间仅3-5小时。降低废品率。包衣过程中上色均匀一致,包好的糖衣片在贮存过程中颜色稳定。新工艺易学、易操作。能够对各种片型包括异形片进行包衣。
文档编号A61K47/26GK102188714SQ20101012609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1日
发明者伦西全, 刘晓昆, 刘玉清, 段友朋, 赵长友 申请人:伦西全, 刘晓昆, 刘玉清, 段友朋, 赵长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