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日常用连杆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杆结构,属于日常家庭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拖把、晾衣杆、条帚等日用工具的杆部总是会面临长度不够的 问题,如果采用较长的杆部,又会不便于收纳储藏,于是分体式组合连杆结构应运而生,但 是现有的分体式组合连杆结构的结合部分都是采用插入式套接,或螺纹拧接的方式,这些 方式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生连接部位松动,不牢固等问题,而且外观也不是很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的拖把、晾衣杆、条帚等的杆部长度不好调节,不易收纳储藏,连杆 结合部容易发生连接部位松动,不牢固,不美观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杆部长度好调节,易收纳储藏,连杆结合部不易发生连接部位松动,牢固,美观的日常用连 杆组合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日常用连杆组合结构, 包括套接口、膨胀头、螺旋槽、螺旋头,所述套接口为圆形中空槽,膨胀头为直径比套接口小 的中空柱状体结构,位于套接口内部,膨胀头下半部分有2-6条纵向开口,螺旋槽位于膨胀 头内侧中空部分,为螺旋状凹槽,螺旋头为顶端有能与螺旋槽匹配的螺旋凸纹的圆柱体。所述膨胀头下半部分纵向开口数量为4条。还包括套接杆,所述套接杆与套接口连接在一起。还包括插杆,所述插杆与螺旋头连接在一起。在使用时,将螺旋头插入到套接口内部,与膨胀头连接并开始拧紧,膨胀头下半部 分的开口开始扩张,使膨胀头的侧边与套接口紧密接合在一起,达到紧固连接的目的,拆 卸时只需将螺旋头回拧,膨胀头收缩,在膨胀头与套接口间出现空隙,即可拔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分体组合式结构用接头将两根连杆结合在一起使用,使用时有足够的长 度,使用完毕拆卸后便于收纳储藏。2.螺旋头拧紧时使膨胀头与套接口紧密结合,而使连杆的连接足够牢固,且不会 发生老化产生的松动。3.本技术连杆套接部件都置于套接口内部,使接口处更加平滑完整,美观度大为 提尚。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日常用连杆组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请参阅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日常用连杆组合结构的实施例。实施例一种日常用连杆组合结构,包括套接口 1、膨胀头2、螺旋槽3、螺旋头4,所述套接 口 1为圆形中空槽,膨胀头2为直径比套接口 1小的中空柱状体结构,位于套接口 1内部, 膨胀头2下半部分有4条纵向开口,螺旋槽3位于膨胀头2内侧中空部分,为螺旋状凹槽, 螺旋头4为顶端有能与螺旋槽3匹配的螺旋凸纹的圆柱体。还包括套接杆5,套接杆5与套接口 1连接在一起。还包括插杆6,插杆6与螺旋头4连接在一起。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
具体实施方式
的一种,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 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日常用连杆组合结构,包括套接口、膨胀头、螺旋槽、螺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口为圆形中空槽,膨胀头为直径比套接口小的中空柱状体结构,位于套接口内部,膨胀头下半部分有2 6条纵向开口,螺旋槽位于膨胀头内侧中空部分,为螺旋状凹槽,螺旋头为顶端有能与螺旋槽匹配的螺旋凸纹的圆柱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日常用连杆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头下半部分纵 向开口数量为4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日常用连杆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接杆,所述套接 杆与套接口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日常用连杆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杆,所述插杆与 螺旋头连接在一起。
专利摘要一种日常用连杆组合结构,属于日常家庭用品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拖把、晾衣杆、条帚等的杆部长度不好调节,不易收纳储藏,连杆结合部容易发生连接部位松动,不牢固,不美观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杆部长度好调节,易收纳储藏,连杆结合部不易发生连接部位松动,牢固,美观的日常用连杆组合结构,包括套接口、膨胀头、螺旋槽、螺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口为圆形中空槽,膨胀头为直径比套接口小的中空柱状体结构,膨胀头下半部分有4条纵向开口,螺旋槽位于膨胀头内侧中空部分,为螺旋状凹槽,螺旋头为顶端有能与螺旋槽匹配的螺旋凸纹的圆柱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作用明显,适合广大人民群众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F16B7/00GK201671923SQ201020204970
公开日2010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7日
发明者张作体 申请人:张作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