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竹筋缠绕塑料复合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子,具体是一种通过在中间层中设置加强筋来加强复合管的强 度的竹筋缠绕塑料复合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复合管,多是金属塑料复合管,即由塑料内层、金属中间层、塑料外层构成, 但由于金属分布于整个中间层,因此用料多,复合管的制造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复合管制造成本高 的缺陷,提供一种竹筋缠绕塑料复合管。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竹筋缠绕塑料复合管,包括塑料内层、中间层、塑料外层,其特征是所述的中间层 中分布若干螺旋状竹筋。作为优选技术措施,单根竹筋由包裹在竹丝外的包裹层连成长筋。作为优选技术措施,竹筋的螺旋角为10° 80°。作为优选技术措施,中间层为热熔胶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将螺旋状竹筋分布在复合管的中间层来加强复合管强度,相对于以往用金属层 作为中间层的结构,用料省,成本低。2、单根竹筋由包裹在其外的包裹层连成长筋,利于连续地将单根竹筋缠绕在塑料 内层上,便于制造。3、中间层为热熔胶层,便于制造中对缠绕在塑料内层上的竹筋定位,保证竹筋在 内层中分布均勻,使复合管各个部位具有一致的强度。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竹筋缠绕塑料复合管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竹筋缠绕塑料复合管的管壁展平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_塑料内层,2-中间层,3-塑料外层,4-竹筋,β-竹筋的螺旋角, O-O-复合管中心线,S-S-垂直于复合管中心线的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竹筋缠绕塑料复合管,如图1、2所示,其包括塑料内层1、中间层2、 塑料外层3,特点是中间层2中分布若干螺旋状竹筋4来加强复合管强度,相对于以往用金 属层作为中间层的结构,用料省,成本低。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附加的技术特征,虽然图1、2包含了以下附加技术特征,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该情形,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根据具体作用将它们选用在上段所述的技术方案上鉴于制成竹筋4的竹丝是从由竹子加工而成,其长度一般为3 5米,制造复合 管时不便于将竹丝连续缠绕在塑料内层上,因此单根竹筋由包裹在竹丝外的包裹层连成长 筋,利于连续地将单根缠绕在塑料内层上,便于制造。竹筋的螺旋角β (参见图2,螺旋角β定义为将本实用新型竹筋缠绕塑料复合管 的管壁展平时竹筋4与垂直于复合管中心线0-0的平面S-S的夹角)为10° 80°。可 根据需要达到的强度来选择合适的螺旋角β。中间层2为热熔胶层,便于制造中对缠绕在塑料内层上的竹筋定位,保证竹筋在 内层中分布均勻,使复合管各个部位具有一致的强度。制造时,先制得塑料内层(如通过挤塑机挤塑);之后将由包裹层连成长筋的若干 单根竹筋按照设定的螺旋角β缠绕在塑料内层的外壁;接着在塑料内层外侧形成(如通过 挤塑机挤胶)中间层而将竹筋包含在中间层中;最后在中间层外侧形成塑料外层(如通过 挤塑机挤塑)。
权利要求竹筋缠绕塑料复合管,包括塑料内层(1)、中间层(2)、塑料外层(3),其特征是所述的中间层(2)中分布若干螺旋状竹筋(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筋缠绕塑料复合管,其特征是每根竹筋由包裹在竹丝外的 包裹层连成长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竹筋缠绕塑料复合管,其特征是所述竹筋的螺旋角(β) 为 10° 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筋缠绕塑料复合管,其特征是所述的中间层为热熔胶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竹筋缠绕塑料复合管,属于管子,现有复合管制造成本高,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中间层中分布若干螺旋状竹筋来加强复合管强度,相对于以往用金属层作为中间层的结构,用料省,成本低;进一步的,单根竹筋由包裹在其外的包裹层连成长筋,利于连续地将单根竹筋缠绕在塑料内层上,便于制造;中间层为热熔胶层,便于制造中对缠绕在塑料内层上的竹筋定位,保证竹筋在内层中分布均匀,使复合管各个部位具有一致的强度。
文档编号F16L9/14GK201706079SQ201020205709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7日
发明者陈汉邦 申请人:中科华飞管业(东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