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治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6-23  242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防治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和天然药物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防治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特征性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后期常累及肾脏而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盐性肾结石的形成。近年来,我国痛风发病率呈显著上升的趋势1980年方圻等在北京、上海、广州502名成年人中进行的调查没有发现一例痛风;1997-1998年,戴生明等在上海市杨浦区调查发现痛风的发病率为0.22%;2002年,史方等报道这一数字已达0.28%。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原则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迅速而有效地缓解其急性发作;二是降低血尿酸,预防其反复发作。现代医学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主要有三类药物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及糖皮质激素,虽然临床疗效可靠,但长期应用有较大毒副作用。秋水仙碱常有腹痛、腹泻、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大剂量应用时可以引起骨髓抑制、肝细胞破坏以及神经系统的毒性,而且其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十分接近,很容易发生毒副反应。至于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是一类具有良好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的药物。传统的NSAIDs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使前列腺素(PGs)的生成减少,从而发挥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但其无选择性抑制C0X-1和C0X-2的活性,因此,消化道不良反应较多见。1999年相继上市的塞来昔布和罗非昔布等昔布类(coxibs)药物能够特异性地抑制C0X-2,而对C0X-1的活性没有影响或很少影响,临床用于治疗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与传统的NSAIDs相比,其胃肠道不良反应明显减少。然而,由于罗非昔布有严重的心血管不良反应(包括心脏病发作和心肌梗死),默克公司于2004年主动将罗非昔布撤出市场。新的临床数据显示其他昔布类药物也有此类反应,辉瑞公司的伐地昔布也已被FDA要求撤出市场。至于糖皮质激素,其易引起骨质疏松、消化道溃疡、代谢紊乱、免疫抑制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已是众所周知,仅在上述药物治疗无效或产生不良反应或有较重的全身症状才考虑使用,在临床上不作为一线首选药物。在痛风性关节炎的缓解期,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降低血尿酸,目前临床应用的主要有抑制尿酸合成和促进尿酸排泄两大类药物,前者以别嘌呤醇为代表,后者以苯溴马隆为代表。两者都有着确切的临床疗效,但都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良反应或毒副作用,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如两者都有可能诱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别嘌呤醇有可能引起致命的剥脱性皮炎,苯溴马隆则可能引发合并肾结石的患者发生肾绞痛等。由于痛风目前来说是非根治性疾病,有可能终生都反复发作,因此本病的防治是一个长期乃至终身性的过程,而上述药物的缺点都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长期应用。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对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与发展具有明显治疗和预防作用的3中药配伍处方及其制备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含有下列重量份的生药组分防风(S即oshnikoviadivaricate(Turcz.)Schischk.)9'15苍术(RhizomaAtractylodis)6'9当归(Angelicasinensis(Oliv.)Diels)12'15茵陈蒿(ArtemisiacapillarisThunb.)15'30汉防己(StephaniatetrandraS.Moore)9'12宪活(RhizomaNotopterygii)6'9虎杖(ReynoutriajaponicaHoutt.)15'30独活(AraliafargesiiFranch)6'9猪零(Polyporus)12'15生甘草(RadixGlycyrrhizae)9'12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中药提取物,为以上述中药组合物为原料提取有效成分制得。本发明中,生药的配方最为关键,在获知生药配方后,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可采用各种常规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方法来提取其有效成分,如常规的煎煮、水提醇沉法、醇提水沉法、盐析法等,由于上述提取方法均能获得前述中药配方中的主要药效成分,因此均能对痛风性关节炎具有一定的疗效。所述中药组合物提取有效成分后可再经常规的步骤浓縮、纯化或干燥获得中药提取物。其中浓縮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常压蒸发、减压蒸发、薄膜蒸发、多效蒸发,纯化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盐析纯化、大孔树脂吸附纯化、乙醇沉淀纯化、离子交换树脂纯化、絮凝沉淀纯化、膜分离纯化、聚酰胺吸附纯化、硅胶吸附层析纯化等,干燥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烘干法、鼓式干燥法、带式干燥法、吸湿干燥法、沸腾干燥法、喷雾干燥法、减压干燥法、冷冻干燥法、红外线干燥法、微波干燥法等。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或中药提取物可用于制备防治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了一种中药制剂,包括治疗有效量的前述中药提取物及一种或多种常规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包括(但并不限于)药物可接受的载体、稀释剂、填充剂、结合剂及其它赋形剂。本领域枝术人员已知的治疗惰性的无机或有机的载体包括(但不限于)乳糖、玉米淀粉或其衍生物、滑石、植物油、蜡、脂肪、多羟基化合物例如聚乙二醇、水、蔗糖、乙醇、甘油,诸如此类,各种防腐齐U、润滑齐U、分散齐iJ、矫味齐iJ。保湿剂、抗氧化剂、甜味齐U、着色齐U、稳定齐U、盐、缓冲液诸如此类也可加入其中,这些物质根据需要用于帮助配方的稳定性或有助于提高活性或它的生物有效性或在口服的情况下产生可接受的口感或气味。诸如颗粒剂和膏剂之类的中药制剂,可通过常规方法进行制备。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还可与其他治疗剂一起使用。优选的,所述的中药制剂为口服制剂,包括但不限于颗粒剂、丸剂、片剂、胶囊剂、糖浆剂、喷雾剂等。在提取出中药组合物中的有效成分后,可采用常规的药用辅料及添加剂制备前述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有效治疗剂量为,以原料药材的总重量计,口服安全有效量通常为1.69-2.54克/千克体重。当然,具体剂量还应考虑给药途径、病人健康状况等因素,这些都是熟练医师技能范围之内的。临床观察、药效和毒理研究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有效成分,可以明显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疼痛和肿胀,改善关节功能,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5%,对照组(秋水仙碱)总有效率94%,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发现该药具有降低血尿酸,增加尿尿酸的排出,优于对照组(P<0.05),且临床研究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动物实验研究表明与模型组比较,能明显减少醋酸致炎小鼠的扭体反应次数,且能明显提高热致痛小鼠的痛阈值(P<0.05);可以抑制致炎物质所致小鼠的耳廓肿胀和大鼠的足跖肿胀,降低致炎小鼠炎症渗出液中的白细胞数量;能抑制尿酸钠所致大鼠的踝关节肿胀、降低次黄嘌呤致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血尿酸水平,并具有增加高尿酸血症小鼠尿尿酸排出的趋势。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给药后连续观察7日,未见动物死亡与明显毒性反应。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采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成的制剂对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着确切的疗效,从临床和动物实验方面都证实了其具有抗炎、镇痛、拮抗痛风急性发作的功效,且毒理研究未见明显毒副作用。根据本发明组合物的作用机理及其活性强度,有望将其研发成新型的防治痛风性关节炎的六类新药。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药物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备按表1的配方称取生药。表中,所有材料的取量单位均为kg。表1配方123456789防风1212910141591215苍术876679986当归141312151215141312茵陈蒿233015172130162018汉防己111091191210911羌活8769698795<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提取、浓縮按表1中的配方1将各味中药饮片核对正确后,放入1.0m3多功能提取罐中。第一次提取,加纯水超过药面三寸,煮沸后,85t:保温循环提取45分钟,通过输液泵把药液输入贮液罐,再输入DN350外循环单效蒸发器中浓縮,真空度0.02-0.04Mpa,蒸汽压0.06-0.1Mpa。第二次提取,加纯水超过药面一寸,煮沸后,85t:保温循环提取30分钟。把药液输入贮液罐,然后输入外循环单效蒸发器中浓縮,浓縮至相对密度1.20-1.23(80°C热测),待配。制浸膏药液中按处方量加入糊精、防腐剂,拌匀,装子,放入真空烘箱中烘干20小时左右。干燥至能打粉为度,打粉。制粒处方组成干浸膏730g糊精370g95%乙醇溶夜100ml共制成的颗粒剂约1000g将细粉状浸膏加入适量95%乙醇,拌匀至一定湿度,放入摇摆式颗粒机中制粒,放入循环排风烘箱中干燥至含水5%以下,整粒。分装、贴签。其他配方也采用同样的方法配制浸膏及颗粒剂。实施例2:颗粒剂对尿酸钠致大白鼠足跖肿胀的影响1.受试物颗粒剂实施例1配方1制备的颗粒剂,阳性对照药物为秋水仙碱,西双版纳制药厂生产,O.5mg/片,批号020814。2.实验动物SD大鼠,均购自湖南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动物合格证号湘医动字第20-002号(大鼠)。3.仪器与设备游标卡尺,武汉教学仪器厂生产。4.实验方法取体重200250g雄性SD大鼠50只,每组10只,随机分成①蒸馏水组、②1.6g/kg实施例1的颗粒组、③3.2g/kg实施例1的颗粒组、6.4g/kg实施例1的颗粒组、⑤0.5mg/kg秋水仙碱组共六组。每鼠每日灌胃给药20ml/kg,蒸馏水组给等体积的蒸馏水,每日l次,连续7天。第7天先测量每鼠右后足的足跖厚度,给药1小时后,于大鼠右后足足跖皮下注射尿酸钠(100mg/ml)混悬液O.lml/只,并分别于致炎后第0.5、1、2、3、4、5、6、7、8h时测量大鼠右后足足跖厚度,计算足跖肿胀度、肿胀率,结果进行T检验,并计算给药组的肿胀抑制率。5.实验结果实施例1的颗粒1.6g/kg以上剂量,对尿酸钠致大白鼠足跖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与蒸馏水组比较,致炎后lh至7h能降低足跖肿胀度(p<0.05p<0.01)。6.实验结论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颗粒剂对尿酸钠致大白鼠足跖肿胀有明显改善作用。实施例3:颗粒剂对实验性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水平的影响1.受试物颗粒剂实施例1配方1制备的颗粒剂,阳性对照药物为别嘌醇片,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生产,lOOmg/片,批号20030203。2.实验动物NIH小鼠,购自湖南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动物合格证号湘医动字第20-001号(小鼠)。3.仪器与设备BECKMANCX9ALX全自动生化仪。4.实验方法取NIH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成6组蒸馏水组、次黄嘌呤+蒸馏水组、次黄嘌呤+2.31g/kg颗粒剂组、次黄嘌呤+4.62g/kg颗粒剂组、次黄嘌呤+9.24g/kg实施例1的颗粒剂组、次黄嘌呤+39mg/kg别嘌醇组。每鼠每日口服给药40ml/kg,连续4天。末次给药1小时后,除蒸馏水组外其余各组动物均腹腔注射次黄嘌呤lg/kg造成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蒸馏水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注射后30分钟,各组动物摘眼球取血,3000RPM离心15min,取血清测血尿酸值。5.实验结果9.24g/kg颗粒剂能明显降低实验性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水平,与次黄嘌呤+蒸馏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表1颗粒剂对实验性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水平的影响G士SD,iimol/ml,n=10)幼别血尿酸蒸馏水组246.40±101.95次黄嘌呤+蒸馏水组552.30±147.77次黄嘌呤+2.31g/kg颗粒剂组509.70±68.36次黄嘌呤+4.62g/kg颗粒剂组479.90±72.81次黄嘌P令+9.24g/kg颗粒剂组433.60±70.50*次黄嘌呤+39mg/kg别嘌醇组6.40±2.076.实验结论本发明的颗粒剂有一定的降低血尿酸作用。实施例4:颗粒剂对实验性高尿酸血症小鼠尿尿酸水平的影响1.受试物颗粒剂实施例1配方1制备的颗粒剂,阳性对照药物为别嘌醇片,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生产,100mg/片,批号20030203。2.实验动物NIH小鼠,购自湖南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动物合格证号湘医动字第20-001号(小鼠)。3.仪器与设备BECKMANCX9ALX全自动生化仪。4.实验方法取NIH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蒸馏水组、次黄嘌呤+蒸馏水组、次黄嘌呤+2.31g/kg颗粒剂组、次黄嘌呤+4.62g/kg颗粒剂组、次黄嘌呤+9.24g/kg颗粒剂组、次黄嘌呤+39mg/kg别嘌醇组,每鼠每日口服给药40ml/kg,连续4天。末次给药1小时后,除蒸馏水组外,其余各组动物均腹腔注射次黄嘌呤lg/kg造成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蒸馏水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注射后各组动物均灌服lml蒸馏水,注射后1小时,开始收集各组动物的尿液,测定尿尿酸值。数据经统计处理,结果见表6。5.实验结果9.24g/kg颗粒剂能明显降低实验性高尿酸血症小鼠尿尿酸水平,与次黄嘌呤+蒸馏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表2颗粒剂对实验性高尿酸血症小鼠尿尿酸水平的影响G士SD,iimol/ml,n=10)组别尿尿酸蒸馏水组次黄嘌呤+蒸馏水组次黄嘌呤+2.31g/kg颗粒剂组次黄嘌呤+4.62g/kg颗粒剂组次黄嘌呤+9.24g/kg颗粒剂组次黄嘌呤+39rag/kg别喂醇组169.70±20.28359.20±147.74348.80±111.52453.60±95.22486.90±114.905.20±2.306.实验结论颗粒剂有一定的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实施例5:颗粒剂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1.受试物颗粒剂实施例1配方1制备的药物组合物颗粒剂,阳性对照药物为阿司匹林,湖南南光药业有限公司,规格500mg/片,批号20010901。2.实验动物NIH小鼠,购自湖南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动物合格证号湘医动字第20-001号(小鼠)。3.仪器与设备JD200-3电子天平,沈阳龙腾电子称量仪器有限公司。4.实验方法取雄性小鼠50只,体重2530g,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蒸馏水组、2.31g/kg颗粒剂组、4.62g/kg颗粒剂组、9.24g/kg颗粒剂组、200mg/kg阿司匹林组,各组鼠灌胃给药40ml/kg,每日一次,连续5天。第五天给药30分钟后,于小鼠左耳涂0.05m1/只二甲苯致炎,30分钟后断颈椎处死小鼠,沿耳廓基线剪下两耳,用直径6mm打孔器敲下左、右耳圆片,在分析天平上称重,计算每鼠耳肿胀度(肿胀度=左耳重_右耳重),将数据进行成组T检验,并计算肿胀抑制率[肿胀抑制率=(蒸馏水组肿胀度平均值-药物组肿胀度平均值)/蒸馏水组肿胀度平均值]。5.实验结果颗粒剂2.31g/kg以上剂量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p<0.001),见表3:表3颗粒剂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G士SD,n=10)8组另lj左耳重量右耳重量肿胀度肿胀(mg)(mg)(左耳-右耳,mg)抑制率%蒸馏水组23.14±3.598.93±1.3314.21±2.582.31g/kg颗粒剂组21.43±2.389.64±2.2711.79±2.3117.084.62g/kg颗粒剂组19.64±3.489.64±1.8110.00±3.4029.659.24g/kg颗粒剂组17.21±5.699.57±3.167.64±4.2446.23200mg/kg阿司匹林组19.86±4.708.64±0.9310.21土4.56*28.146.实验结论颗粒剂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有抑制作用。实施例6:颗粒剂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1.受试物颗粒剂实施例1配方1制备的药物组合物颗粒剂,阳性对照药物为阿司匹林,湖南南光药业有限公司,规格500mg/片,批号20010901。2.实验动物SD大鼠,均购自湖南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动物合格证号湘医动字第20-002号(大鼠)。3.仪器与设备游标卡尺,武汉教学仪器厂生产。4.实验方法取雄性大鼠50只,体重200250g,每组10只随机分成蒸馏水组、1.6g/kg颗粒剂组、3.2g/kg颗粒剂组、6.4g/kg颗粒剂组、100mg/kg阿司匹林组,每鼠每日灌胃给药20ml/kg,蒸馏水组给等体积的蒸馏水,每日l次,连续5天。第5天先用游标卡尺测量每鼠右后足的足跖厚度,给药30分钟后,于大鼠右后足跖腱膜下注射1%角叉菜胶溶液(灭菌生理盐水配制)O.lml/只,并分别于致炎后第0.5、l、2、3、4、5、6、7、8h时测量大鼠右后足足跖厚度,计算各组鼠不同时段的足跖肿胀率[肿胀率=(致炎后足跖厚度-致炎前足跖厚度)/致炎前足跖厚度],数据进行成组T检验。5.实验结果颗粒剂1.6g/kg以上剂量,对角叉菜胶致大白鼠足跖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与蒸馏水组比较,1.6g/kg、3.2g/kg剂量在致炎后lh至6h能降低足跖肿胀度(p<0.05p<0.01),6.4g/kg剂量在致炎后0.5h至8h均能降低足跖肿胀度(p<0.05p<0.001)。6.实验结论颗粒剂对角叉菜胶致大白鼠炎症有明显改善作用。实施例7:颗粒剂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生成的影响1.受试物实施例1配方1制备的药物组合物颗粒剂,阳性对照药物为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湖北中天爱百颗药业有限公司(原湖北制药厂)生产,规格125mg/支,批号200206092.实验动物SD大鼠,均购自湖南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动物合格证号湘医动字第20-002号(大鼠)。3.仪器与设备ES-C600电子天,湖南湘仪天平仪器厂生产。4.实验方法取SD雄性大鼠50只,体重150180g。用戊巴比妥钠40mg/kg麻醉后固定,于腹部剪一小口,用止血钳扩充皮下组织,在大鼠左、右腹股沟处埋入一灭菌棉9球(重量50mg,放入前滴氨苄青霉素注射液lmg/O.1ml1滴),缝合,术后将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分别为蒸馏水组、1.6g/kg颗粒剂组、3.2g/kg颗粒剂组、6.4g/kg颗粒剂组、9mg/kg醋酸泼尼松龙组,并肌注PNC(160万u/100ml)0.4ml/只,连续2天以防感染。前4组均灌胃给药20ml/kg,醋酸泼尼松龙组肌注9mg/kg,每日1次,连续7天。第7天称重后给药,并于给药后1小时将大鼠断颈椎处死,取出肉芽棉球,剥干净脂肪组织,在6(TC烤箱中干燥12小时后称重,计算每100g体重肉芽组织重量[每100g体重肉芽组织重量二(肉芽棉球干重_棉球重量)/体重X100],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5.实验结果颗粒剂1.6g/kg以上剂量,即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生成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与蒸馏水组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p<0.001),见表4:表4颗粒剂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生成的影响G士SD,n=10)<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column></row><table>6.实验结论颗粒剂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生成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实施例8:颗粒剂对热源致痛小鼠的影响(热板法)1.受试物实施例1配方1制备的药物组合物颗粒剂,阳性对照药物为盐酸哌替啶,沈阳第一制药厂,规格100mg/支,批号021109-2。2.实验动物NIH小鼠,购自湖南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动物合格证号湘医动字第20-001号(小鼠)。3.仪器与设备机械秒表,钻石牌MC,上海秒表厂生产。4.实验方法取体重1822gNIH雌性小鼠,筛选30秒内舔后足的小鼠50只,按痛阈值随机分为5组,即蒸馏水组、2.31g/kg颗粒剂组、4.62g/kg颗粒剂组、9.24g/kg颗粒剂组、20mg/kg盐酸哌替啶组,每组10只。将小鼠置于55±0.5°C的恒温热板上,测量给药前痛阈值(从接触热板开始到第一次舔后足为止的时间)两次,以平均值作为给药前痛阈值。每鼠给药20ml/kg,于给药后第30分钟、第45分钟、第60分钟、第90分钟、第120分钟、第150分钟、第240分钟测量小鼠痛阈值(药后测量中60秒内不舔后足者取出,痛阈按60秒算)。数据进行成组t检验。5.实验结果颗粒剂2.31g/kg以上剂量能明显延长小鼠痛阈值,增加痛阈提高百分率,与蒸馏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01)。6.实验结论颗粒剂对热源所致小鼠疼痛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实施例9:颗粒剂对冰醋酸致痛小鼠的影响(扭体法)1.受试物实施例1配方1制备的药物组合物颗粒剂,阳性对照药物为阿司匹林,湖南南光药业有限公司,规格500mg/片,批号20010901。2.实验动物NIH小鼠,购自湖南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动物合格证号湘医动字第20-001号(小鼠)。3.仪器与设备机械秒表,钻石牌MC,上海秒表厂生产。4.实验方法取体重1822gNIH小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蒸馏水组、2.31g/kg颗粒剂组、4.62g/kg颗粒剂组、9.24g/kg颗粒剂组、200mg/kg阿司匹林组,各组鼠分别给药20ml/kg。给药30分钟后各鼠均腹腔注射0.6%冰醋酸0.lml/10g,观察小鼠扭体反应发生的潜伏期及30分钟内扭体次数,数据进行成组t检验。5.实验结果结果表明,9.24g/kg颗粒剂能明显延长冰醋酸致痛小鼠扭体反应的潜伏期,颗粒剂4.62g/kg以上均能减少30分钟内扭体的次数。与蒸馏水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见表5:表5颗粒剂对冰醋酸致痛小鼠的影响G士SD,n=10)<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column></row><table>6.实验结论颗粒剂对冰醋酸所致小鼠疼痛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实施例10:颗粒剂动物急性毒性试验1.受试物实施例1配方1制备的药物组合物颗粒剂。2.实验动物小白鼠,体重1822g,雌雄各半,由湖南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为湘医动字20-001号。动物置于清洁级空调实验室中饲养,室温2025",相对湿度5570%。3.实验方法经预试,口服求不出!A。,故测定其最大耐受量(MTD)。取NIH小鼠4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适应环境后,随机分成2组,每组20只,禁食12小时,不禁水,给药组按0.4ml/10g体重灌胃70%的颗粒剂浸膏液,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的蒸馏水,当日2次,间隔8小时,给药后常规饲养,连续观察7天,记录小鼠死亡、饮食、活动、毛发及二便情况。4.实验结果灌胃8小时后可见药物样粪便,活动正常。一周内连续观察,动物行为活动、饮食、饮水正常,毛色光亮,眼、口、鼻、阴道、肛门无异常分泌物,无一死亡。药物组体重增长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8天处死动物并解剖,肉眼观察心、肝、脾、肺、肾、子宫等脏器组织,两组动物均未见明显病变。小鼠l日耐受量为56g浸膏/kg,相当于70kg成人每公斤体重1日用量0.25g浸膏/kg的224倍。5.实验结论本试验结果显示,小鼠口服颗粒剂的MTD为56g浸膏/kg(386.4g生药/kg),相当于70kg成人临床一日用量0.25g浸膏/kg(1.73g生药/kg)的224倍。动物一切正常,无一死亡,提示颗粒剂无明显的急性毒性反应,在推荐的临床剂量范围内一次性给药基本安全。实施例11:颗粒剂动物长期毒性试验1.受试物实施例1配方1制备的药物组合物颗粒剂。2.实验动物SD大鼠,体重5090g,雌雄各半,由湖南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为湘医动字20-002号。动物置于清洁级空调实验室中饲养,室温2025",相对湿度5570%。3.仪器及设备BECKMANCX9ALX全自动生化仪,KX-21血细胞分析仪。4.实验方法取SD大鼠96只,体重5090g,雌雄各半,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蒸馏水)、3.5g/kg颗粒剂组(低剂量,临床等效量的13.78倍)、7.Og/kg颗粒剂组(中剂量,临床等效量的27.56倍)、14.Og/kg颗粒剂组(高剂量,临床等效量的55.12倍)。各组大鼠每天灌胃给药一次,体积为20ml/kg,连续给药3个月。给药期间观察记录动物的外观体征、行为活动、粪便性状等,记录摄食量,每周称重一次并调整给药剂量。末次给药后,各组随机处理10只动物,剩余动物停药观察2周后处理,方法同第一批。观察一般体征(行为活动、毛色、粪便性状、粘膜处分泌物、摄食量、体重变化)、血细胞分析(采血测定红细胞、白细胞、白细胞分类、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时间)、血液生化学检验(取血清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基酸转换酶、肌酐、尿素氮、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葡萄糖、总胆固醇、甘油三脂、总蛋白、白蛋白等血液生化指标)、系统尸解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取心、肝、脾、肺、肾、子宫、卵巢、睾丸、肾上腺、胸腺肉眼观察并称重,计算脏器系数;除胸腺外,对上述器官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5.实验结果一般观察指标连续灌胃给药颗粒剂3个月,停药恢复观察15天,大鼠外观体征、行为活动、粪便性状均正常,摄食量及各剂量组体重增长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血液学指标检测给药期和恢复期各剂量组大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所测各项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给药期和恢复期各剂量组大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所测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脏器系数给药30天后及停药2周后,对处死的两批动物测量其脏器系数,给药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给药期及恢复期大鼠解剖时经肉眼观察,各脏器均未见异常或病变,大鼠心、肝、脾、肺、肾、睾丸、子宫、卵巢、肾上腺、胃、小肠等组织经病理切片检查,结果对照组和实验各组大鼠的心肌横纹清楚,肌浆丰富,胞核染色质细致;肝细胞、肝小叶、肝间质正常;脾白髓、红髓结构正常;支气管、肺泡、肺间质正常;肾小球分布均匀,毛血管清楚,肾小囊腔和肾小管腔空虚,大小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正常;各组大鼠的曲精管饱满,生精上皮厚度和层次正常,间质正常;子宫内膜、肌层、浆膜层正常;卵巢各级卵泡正常;肾上腺皮质和髓质正常;胃及小肠粘膜、粘膜下层、肌层、浆膜层均正常。6.实验结论颗粒剂3.5g/kg、7.0g/kg、14g/kg三个剂量连续对大鼠灌胃给药三个月和停药恢复半个月,观察可见大鼠一般状况、外观体征、血液学及血液生化指标、主要脏器系数等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肉眼观察及组织形态学观察其心、肝、脾、肺、肾、睾丸、子宫、卵巢、肾上腺、胸腺、脑、胃、小肠均无明显病理改变。提示颗粒剂长期用药无明显慢性及迟发性毒性反应,按现在推荐的成人临床用药剂量长期服用是安全的。权利要求一种防治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含有下列重量份的生药组分防风9~15苍术6~9当归12~15茵陈蒿15~30汉防己9~12羌活6~9虎杖15~30独活6~9猪苓12~15生甘草9~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防治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中的用途。3.—种中药提取物,为以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组合物为原料提取有效成分制得。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中药提取物在制备防治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中的用途。5.—种中药制剂,包括治疗有效量的权利要求3所述中药提取物及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为口服制剂。7.如权利要求6所述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服制剂为颗粒剂、丸剂、片剂、胶囊剂、糖浆剂或喷雾剂。全文摘要本发明属于中药和天然药物
技术领域
,公开了一种防治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的防治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含有下列重量份的生药组分防风9~15;苍术6~9;当归12~15;茵陈蒿15~30;汉防己9~12;羌活6~9;虎杖15~30;独活6~9;猪苓12~15;生甘草9~12。采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成的制剂对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着确切的疗效,从临床和动物实验方面都证实了其具有抗炎、镇痛、拮抗痛风急性发作的功效,且毒理研究未见明显毒副作用。文档编号A61P19/06GK101780154SQ20101012959公开日2010年7月21日申请日期2010年3月19日优先权日2010年3月19日发明者周敏,周蓉,张明,徐文彬,徐蓉,李斌,李福伦,王一飞,范斌,陈洁,顾荻青申请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