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xiaoxiao2020-6-23  235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胃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治疗胃炎的药物,特别涉及到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治疗胃炎的药物,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胃炎又叫胃粘膜的炎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两种,引起胃炎的原因很多,如饮食不当,病毒和细菌感染、药物刺激等均可能引发本病。目前,治疗胃炎的西药繁多,但大多数药物不能根治,并且有治疗成高、副作用大等缺点,严重时甚至影响患者健康。另外,还有很多治疗胃炎的中药,但大多数具有治疗效果差、治愈率低和治疗周期长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愈率高、成本低、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胃炎的药物。
提供该药物的制备方法是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下述质量比例的原料制成 党参 8-15 白术 8-12 茯苓 10-15香附 10-15 甘草 3-8 青黛 1-3 黄连 2-6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是 将党参、白术、茯苓、香附、甘草、青黛、黄连加入60-100重量份的清水,文火煎0.5-1.5小时,反复煎3次后,取出药渣,将3次药液混合放入砂锅煎2-4小时,将药液浓缩成稠膏状,然后加入常规辅料,制成临床接受的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散剂、注射剂或膏剂。
本发明组方中各药间有相加互补和协同作用,补气益血,温中补脾,清热理气可以治疗各种类型胃炎。
本发明是发明人经过反复研究,逐步改进,最后成功的一种疗效较好的治疗胃炎的药物,为表明本发明药物对胃炎的治疗效果,本发明对350例服用本药物的胃炎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并选择具有可比性的胃炎患者348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每天服用本发明药物两次,早晚各一次,一次服用5克药物,对照组患者服用常规治疗胃炎的口服药物。治疗一个月后,治疗结果见表1 表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果对照表 治疗组相比对照组具有更高的治愈率和有效率,由此认为,本发明药物治疗胃炎具有较好的效果,并且经过一个月的治疗观察,服用本发明药物没有出现任何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 按照下述重量准备原材料(kg) 党参2.0、白术2.0、茯苓2.4、香附2.5、甘草1.0、青黛0.3、黄连0.6。
将上述10.8kg中草药放入砂锅中,加入12kg的清水,文火煎1.5小时,反复煎3次后,取出药渣,将3次药液混合再放入砂锅煎3.5小时,将药液浓缩成稠膏状,然后加入炼蜜,混合均匀,制成大蜜丸,包装后得成品。
实施例2 按照下述重量准备原材料(kg) 党参2.4、白术2.3、茯苓2.8、香附2.8、甘草1.5、青黛0.4、黄连0.8。
将上述13kg中草药放入砂锅中,加入15kg的清水,文火煎1.5小时,反复煎3次后,取出药渣,将3次药液混合再放入砂锅煎3小时,将药液浓缩成稠膏状,然后将所得的稠膏状药物烘干、研碎、装胶囊,包装后得成品。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胃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是由下述质量比例的原料制成
党参8-15 白术8-12
茯苓10-15香附10-15
甘草3-8 青黛1-3
黄连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胃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将党参、白术、茯苓、香附、甘草、青黛、黄连加入60-100重量份的清水,文火煎0.5-1.5小时,反复煎3次后,取出药渣,将3次药液混合放入砂锅煎2-4小时,将药液浓缩成稠膏状,然后加入常规辅料,制成临床接受的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散剂、注射剂或膏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治疗胃炎的药物,其主要以党参、白术、茯苓、香附、甘草、青黛、黄连等中草药为原料,通过文火反复煎熬,将药液浓缩成稠膏状,然后加入常规辅料,制成临床接受的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散剂、注射剂或膏剂。本发明药物补气益血,温中补脾,清热理气,可以治疗各种类型胃炎,并具有治疗效果好、治疗成本低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P1/04GK101766745SQ20101012981
公开日2010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8日
发明者鲍旭刚 申请人:鲍旭刚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