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xiaoxiao2020-6-23  215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具体地说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制
备而成的中成药,同时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成药虽然品种繁多,但大部分存在剂型落后,服用剂量大,疗效慢和不稳定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药物是根据中医理论,针对慢性胃炎的病理机制研制而成。慢性胃炎是消化科临床最常见的疾病,发病率高,且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约占接受胃镜检查的门诊病人中80 90%,其中又以浅表性胃炎为多。本病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 一般认为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自身免疫、胆汁反流等因素有关。由于慢性炎症持续存在,胃粘膜产生不完全再生,胃腺逐渐肠腺化生或假性幽门腺化生,若细胞形态及功能异常,形成不典型增生,中、重度者被认为是癌前病变。因此,对慢性胃炎的治疗被提高到了防癌的高度,愈来愈受到普遍的重视。 目前西医对本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措施(避免剌激胃粘膜的食物,如烟酒、浓茶、咖啡,多食蔬菜、水果,饮食规律,保持心情舒畅等)、抗菌治疗(多采用2 3种抗菌药物联系用药)、保护胃粘膜(氢氧化铝类药物)及对症治疗(主要是胃肠动力药)四个方面,效果因人而异。中医中药在治疗本病方面有良好的效果,已有一些中成药上市,但由于不同药物适合证型不同,故市埸评价不一,部分有一定疗效,有些效果不理想,需要更多安全优效的中成药。 慢性胃炎属祖国医学"痞证""胃痹"范畴,痛系虚实夹杂,治当通补兼施;痞多属寒热错杂,治宜温清并用。半夏泻心汤正是一寒热并用、通补兼施的良方。慢性胃炎病延日久,往往胃脾虚弱,运化失健,致使脾之清阳不升,胃之浊阴不降,进而常常夹杂气滞,湿阻痰凝,食停,郁久又常化热,从而形成寒热虚实夹杂并存的复杂病机。张仲景所立半夏泻心汤最适用于慢性胃炎痞满证属脾虚湿阻、气郁化热、证情复杂、虚寒夹杂者。辛开苦降是半夏泻心汤的精髓所在,方中将辛温与苦寒两种截然不同性味的药物配伍使用,辛可开发行散宣浊,苦能降泄、通利除湿;辛药多热,苦药多寒,辛热药与苦寒药配伍组合,则一薄一厚,一阳一阴,开散升浮,轻清向上,通浊沉降,重浊向下,清热而不患寒,散寒而不扰热,二者相反相承,相激相制,从而平衡阴阳,斡旋气机,开结消痞。结合现代医学研究进展,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之一幽门螺杆菌,其感染率以中医脾胃湿热证型最高,故可认为该菌是一种湿热之邪,苦寒药能清热除湿,清除湿热之邪。中药药理实验也证实抑制Hp的药物,以黄连、黄芩等最强。此外幽门括约肌功能的异常也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辛温的理脾降气药
3确有调整胃肠动力的作用,如党参、干姜、枳壳、佛手等,对缓弱的上消化道有促动力作用,所以半夏泻心汤加味灵活运用辛开苦降法,使脾气得升,胃气得降,则湿浊除,气机通,中气旺,化源充,不失为治疗慢性胃炎的良方。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原料制成的
姜半夏3-60重量份 党参3-60重量份
黄吝3-60重量份 麦芽3-60重 枳壳2-40重量份 干姜2-40重
炙甘草O. 5-16重量份
制备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配方优选重
姜半夏6-30重量份 党参6-30重
黄吝6-30重量份 麦芽6-30重 枳壳4-20重量份 干姜4-20重 炎甘草l-8重量份 制备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最佳重量配比是
姜半夏15重量份 党参15重量份 黄连5重J
黄吝15重量份 麦芽15重量份 佛手10重 枳壳10重量份 干姜10重量份 大枣4重J 炙甘草4重量份 将上述各组分制成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是
取黄连用4-12倍量40 90%乙醇,回流提取1 3次,每次1 -液合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 10 1. 30(80°C )的清佛手、枳壳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油与e-环糊精比例为1 : 9,800转,1 3小时包裹,备用;药渣和姜半夏、黄芩、党参、炙甘草、麦芽、大枣加41-3次,每次1-3小时,滤过,滤液合并,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 10-1. 30(室温)的清膏,加乙醇沉淀至含醇量达50% _80%,抽滤,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縮成清膏;与上述黄连清膏合并,干燥,加入包裹物,混匀,辅料适量用常规制剂方法制成临床所能接受的各种剂型,即得。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慢性胃炎,具有很好的疗效。为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慢性胃炎的治疗作用,我们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下面实验例用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制剂的主要药效学试验资料 根据本发明药物的适应症,本文研究了本发明药物对大鼠实验性慢性胃炎模型的影响,及其抗炎、镇痛、促进小肠推进的作用。 结果表明,以乙醇、去氧胆酸钠造成大鼠慢性胃炎模型胃液酸浓度降低,胃蛋白酶活性和胃粘液量增加,组织病理学主要表现为粘膜下层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严重病例肌层及黏膜固有层也有水肿及炎细胞浸润,表明该动物模型是成功的。本发明药物7. 83、2.61g生药/kg组能显著增加胃炎模型大鼠的胃液游离酸酸度,显著降低胃炎模型大鼠胃液中的胃蛋白酶活力,减少粘液量,病理学研究表明,本发明药物能减轻炎症程度,其中以本发明药物7. 83g生药/kg剂量效果为最好,其次为2. 61g生药/kg、0. 87g生药/kg。
以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本发明药物的镇痛作用,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3. 77g生
3小时,滤过,滤f,备用;取干姜、秒(70°C ),搅拌 10倍量水煎煮药/kg在60、90分钟对热板引起的疼痛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对醋酸引起的疼痛亦有明显的对抗作用;11. 31g生药/kg在30、60、90、120分钟对热板引起的疼痛有显著的对抗作用,对醋酸引起的疼痛亦有明显的对抗作用。 以耳肿法和棉球肉芽肿法研究本发明药物的抗炎作用,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3. 77g、ll. 31g生药/kg可显著抑制二甲苯引起的耳廓肿胀的致炎作用,O. 87g生药/kg、2. 61g生药/kg、7. 83g生药/kg能显著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 以碳末推进试验研究本发明药物对小肠推进的影B向,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3. 77g生药/kg及11. 31g生药/kg均能明显促进小肠的运动。 下述实施例为进一步公开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方
式,并不限制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姜半夏3重量份党参3-60重量份 黄连l-20重量份
黄吝3-60重量份 麦芽3-60重量份 佛手2-40重量份
枳壳2-40重量份 干姜2-40重量份 大枣0. 5_16重量份
炙甘草0. 5-16重量份 取黄连用4倍量40%乙醇,回流提取1次,每次1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 15(80°C )的清膏,备用;取干姜、佛手、枳壳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油与P-环糊精比例为1 : 9,800转/秒(7(TC),搅拌1小时包裹,备用;药渣和姜半夏、黄芩、党参、炙甘草、麦芽、大枣加4倍量水煎煮1次,每次1小时,滤过,滤液合并,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 IO(室温)的清膏,加乙醇沉淀至含醇量达50%,抽滤,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縮成清膏;与上述黄连清膏合并,干燥,加入包裹物,混匀,制粒,填充胶囊,即得。
实施例2 姜半夏3-60重量份 党参3重量份 黄连l-20重量份
黄吝3-60重量份 麦芽3-60重量份 佛手2-40重量份 枳壳2-40重量份 干姜2-40重量份 大枣0. 5_16重量份 炙甘草0. 5-16重量份 取黄连用6倍量5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 20(80°C )的清膏,备用;取干姜、佛手、枳壳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油与P-环糊精比例为1 : 9,800转/秒(7(TC),搅拌2小时包裹,备用;药渣和姜半夏、黄芩、党参、炙甘草、麦芽、大枣加6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合并,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 2(室温)的清膏,加乙醇沉淀至含醇量达60%,抽滤,滤液回收乙醇至无
醇味,浓縮成清膏;与上述黄连清膏合并,干燥,加入包裹物,混匀,制粒,即得。
实施例3 姜半夏3-60重量份 党参3-60重量份 黄连1重量份
黄吝3-60重量份 麦芽3-60重量份 佛手2-40重量份 枳壳2-40重量份 干姜2-40重量份 大枣0. 5_16重量份 炙甘草0. 5-16重量份 取黄连用8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3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 3Q(8(TC )的清膏,备用;取干姜、佛手、枳壳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油与e-环糊精比例为1 : 9,800转/秒(7(TC),搅拌3小时包裹,备用;药渣和姜半夏、黄芩、党参、炙甘草、麦芽、大枣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3小时,滤过,滤液合并,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20(室温)的清膏,加乙醇沉淀至含醇量达70%,抽滤,滤液回收乙醇至
无醇味,浓縮成清膏;与上述黄连清膏合并,干燥,加入包裹物,混匀,制粒,压片,即得。
实施例4 姜半夏3-60重量份 党参3-60重量份 黄连1-20重量份
黄吝3重量份 麦芽3-60重量份 佛手2-40重量份 枳壳2-40重量份 干姜2-40重量份 大枣0. 5_16重量份 炙甘草0. 5-16重量份 取黄连用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1次,每次1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 IO(S(TC )的清膏,备用;取干姜、佛手、枳壳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油与P-环糊精比例为1 : 9,800转/秒(7(TC),搅拌1小时包裹,备用;药渣和姜半夏、黄芩、党参、炙甘草、麦芽、大枣加IO倍量水煎煮1次,每次1小时,滤过,滤液合并,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 IO(室温)的清膏,加乙醇沉淀至含醇量达80%,抽滤,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縮成清膏;与上述黄连清膏合并,干燥,加入包裹物,混匀,泛丸,即得。
实施例5 姜半夏3-60重量份 党参3-60重量份 黄连1-20重量份
黄吝3-60重量份 麦芽3重量份 佛手2-40重量份 枳壳2-40重量份 干姜2-40重量份 大枣0. 5_16重量份 炙甘草0. 5-16重量份 取黄连用12倍量9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 20(80°C )的清膏,备用;取干姜、佛手、枳壳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油与P-环糊精比例为1 : 9,800转/秒(7(TC),搅拌2小时包裹,备用;药渣和姜半夏、黄芩、党参、炙甘草、麦芽、大枣加4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合并,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30(室温)的清膏,加乙醇沉淀至含醇量达50%,抽滤,滤液回收乙醇至
无醇味,浓縮成清膏;与上述黄连清膏合并,干燥,加入包裹物,混匀,制粒,填充胶囊,即得。
实施例6 姜半夏3-60重量份 党参3-60重量份 黄连1-20重量份
黄吝3-60重量份 麦芽3-60重量份 佛手2重量份 枳壳2-40重量份 干姜2-40重量份 大枣0. 5_16重量份 炙甘草0. 5-16重量份 取黄连用5倍量4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3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 IO(S(TC )的清膏,备用;取干姜、佛手、枳壳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油与P-环糊精比例为1 : 9,800转/秒(7(TC),搅拌3小时包裹,备用;药渣和姜半夏、黄芩、党参、炙甘草、麦芽、大枣加5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3小时,滤过,滤液合并,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20(室温)的清膏,加乙醇沉淀至含醇量达55%,抽滤,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縮成清膏;与上述黄连清膏合并,干燥,加入包裹物,粉碎混匀,即得散剂。
实施例7 姜半夏3-60重量份 党参3-60重量份 黄连1-20重量份
6
黄吝3-60重量份 麦芽3-60重量份 佛手2-40重量份 枳壳2重量份 干姜2-40重量份 大枣O. 5-16重量份 炙甘草0. 5-16重量份 取黄连用7倍量5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 20(80°C )的清膏,备用;取干姜、佛手、枳壳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油与P-环糊精比例为1 : 9,800转/秒(7(TC),搅拌2小时包裹,备用;药渣和姜半夏、黄芩、党参、炙甘草、麦芽、大枣加7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合并,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 30(室温)的清膏,加乙醇沉淀至含醇量达65%,抽滤,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縮成清膏;与上述黄连清膏合并,干燥,加入包裹物,混匀,用注射用水溶解,灌封,灭菌,即得。
实施例8 姜半夏3-60重量份 党参3-60重量份 黄连1-20重量份
黄吝3-60重量份 麦芽3-60重量份 佛手2-40重量份 枳壳2-40重量份 干姜2重量份 大枣O. 5-16重量份 炙甘草0. 5-16重量份 取黄连用9倍量6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3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 IO(S(TC )的清膏,备用;取干姜、佛手、枳壳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油与P-环糊精比例为1 : 9,800转/秒(7(TC),搅拌3小时包裹,备用;药渣和姜半夏、黄芩、党参、炙甘草、麦芽、大枣加7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合并,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30(室温)的清膏,加乙醇沉淀至含醇量达75%,抽滤,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縮成清膏;与上述黄连清膏合并,干燥,加入包裹物,混匀,制粒,填充胶囊,即得。
实施例9 姜半夏3-60重量份 党参3-60重量份 黄连1-20重量份
黄吝3-60重量份 麦芽3-60重量份 佛手2-40重量份 枳壳2-40重量份 干姜2-40重量份 大枣0. 5重量份 炙甘草0. 5-16重量份 取黄连用11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3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 IO(S(TC )的清膏,备用;取干姜、佛手、枳壳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油与P-环糊精比例为1 : 9,800转/秒(7(TC),搅拌2小时包裹,备用;药渣和姜半夏、黄芩、党参、炙甘草、麦芽、大枣加9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合并,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 IO(室温)的清膏,加乙醇沉淀至含醇量达75%,抽滤,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縮成清膏;与上述黄连清膏合并,干燥,加入包裹物,混匀,制粒,即得。
实施例10 姜半夏3-60重量份 党参3-60重量份 黄连1-20重量份
黄吝3-60重量份 麦芽3-60重量份 佛手2-40重量份 枳壳2-40重量份 干姜2-40重量份 大枣0. 5_16重量份 炎甘草0. 5重量份 取黄连用6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 3Q(8(TC )的清膏,备用;取干姜、佛手、枳壳提取挥发油,挥




姜半夏60重量份 黄吝3-60重量份 枳壳2-40重量份 炙甘草O. 5-16重〗
黄连1-20重量份 佛手2-40重量份 大枣0. 5-16重量份
发油用油与e-环糊精比例为1 : 9,800转/秒(7(TC),搅拌2小时包裹,备用;药渣和姜 半夏、黄芩、党参、炙甘草、麦芽、大枣加7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合并,浓 縮成相对密度为1. 30(室温)的清膏,加乙醇沉淀至含醇量达60%,抽滤,滤液回收乙醇至 无醇味,浓縮成清膏;与上述黄连清膏合并,干燥,加入包裹物,混匀,制粒,鸦压片,即得。
实施例11
党参3-60重量份 麦芽3-60重量份 干姜2-40重量份
t份
取黄连用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5次,每次1. 5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 醇至无醇味,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 IO(S(TC )的清膏,备用;取干姜、佛手、枳壳提取挥发油, 挥发油用油与P-环糊精比例为1 : 9,800转/秒(7(TC),搅拌1.5小时包裹,备用;药 渣和姜半夏、黄芩、党参、炙甘草、麦芽、大枣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合 并,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 10-1. 30(室温)的清膏,加乙醇沉淀至含醇量达60%,抽滤,滤液 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縮成清膏;与上述黄连清膏合并,干燥,加入包裹物,混匀,制粒,填充 胶囊,即得。
实施例12
姜半夏3-60重量份 黄吝3-60重量份 枳壳2-40重量份 炙甘草O. 5-16重量份
取黄连用9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3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 至无醇味,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 IO(S(TC )的清膏,备用;取干姜、佛手、枳壳提取挥发油,挥 发油用油与P-环糊精比例为1 : 9,800转/秒(7(TC),搅拌3小时包裹,备用;药渣和姜 半夏、黄芩、党参、炙甘草、麦芽、大枣加7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合并,浓 縮成相对密度为1. IO(室温)的清膏,加乙醇沉淀至含醇量达60%,抽滤,滤液回收乙醇至 无醇味,浓縮成清膏;与上述黄连清膏合并,干燥,加入包裹物,混匀,制粒,即得。
实施例13
姜半夏3-60重量份 党参3-60重量份 黄吝3-60重量份 麦芽3-60重量份
枳壳2-40重量份 干姜2-40重量份
炙甘草O. 5-16重量份
取黄连用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3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 至无醇味,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 IO(S(TC )的清膏,备用;取干姜、佛手、枳壳提取挥发油,挥 发油用油与P-环糊精比例为1 : 9,800转/秒(7(TC),搅拌2小时包裹,备用;药渣和姜 半夏、黄芩、党参、炙甘草、麦芽、大枣加9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滤过,滤液合并,浓 縮成相对密度为1. IO(室温)的清膏,加乙醇沉淀至含醇量达70%,抽滤,滤液回收乙醇至 无醇味,浓縮成清膏;与上述黄连清膏合并,干燥,加入包裹物,混匀,制粒,填充胶囊,即得。
实施例14



党参60重量份 麦芽3-60重量份 干姜2-40重量份
黄连1-20重量份 佛手2-40重量份 大枣0. 5-16重量份



黄连20重量份 佛手2-40重量份 大枣0. 5-16重量份
姜半夏3-60重量份 党参3-60重量份 黄连l-20重量份
黄吝60重量份 麦芽3-60重量份 佛手2-40重量份 枳壳2-40重量份 干姜2-40重量份 大枣O. 5-16重量份 炙甘草O. 5-16重量份 取黄连用5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 至无醇味,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 20(80°C )的清膏,备用;取干姜、佛手、枳壳提取挥发油,挥 发油用油与P-环糊精比例为1 : 9,800转/秒(7(TC),搅拌2小时包裹,备用;药渣和 姜半夏、黄芩、党参、炙甘草、麦芽、大枣加4 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 合并,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20(室温)的清膏,加乙醇沉淀至含醇量达60%,抽滤,滤液回 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縮成清膏;与上述黄连清膏合并,干燥,加入包裹物,混匀,制粒,填充胶 囊,即得。 实施例15 姜半夏3-60重量份 党参3-60重量份 黄连l-20重量份
黄吝3-60重量份 麦芽60重量份 佛手2-40重量份 枳壳2-40重量份 干姜2-40重量份 大枣O. 5-16重量份 炙甘草O. 5-16重量份 取黄连用10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3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 至无醇味,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 15(80°C )的清膏,备用;取干姜、佛手、枳壳提取挥发油,挥 发油用油与P-环糊精比例为1 : 9,800转/秒(7(TC),搅拌2小时包裹,备用;药渣和姜 半夏、黄芩、党参、炙甘草、麦芽、大枣加7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滤过,滤液合并,浓 縮成相对密度为1. IO(室温)的清膏,加乙醇沉淀至含醇量达60%,抽滤,滤液回收乙醇至 无醇味,浓縮成清膏;与上述黄连清膏合并,干燥,加入包裹物,混匀,制粒,填充胶囊,即得。
实施例16 姜半夏3-60重量份 党参3-60重量份 黄连1_20重量份
黄吝3-60重量份 麦芽3-60重量份 佛手40重量份 枳壳2-40重量份 干姜2-40重量份 大枣0. 5_16重量份 炙甘草O. 5-16重量份 取黄连用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 5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 醇至无醇味,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 IO(S(TC )的清膏,备用;取干姜、佛手、枳壳提取挥发油, 挥发油用油与P-环糊精比例为1 : 9,800转/秒(7(TC),搅拌1.5小时包裹,备用;药 渣和姜半夏、黄芩、党参、炙甘草、麦芽、大枣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滤过,滤液合 并,浓縮成相对密度为l. IO(室温)的清膏,加乙醇沉淀至含醇量达60%,抽滤,滤液回收乙 醇至无醇味,浓縮成清膏;与上述黄连清膏合并,干燥,加入包裹物,混匀,制粒,填充胶囊, 即得。 实施例17 姜半夏3-60重量份 党参3-60重量份 黄连1_20重量份
黄吝3-60重量份 麦芽3-60重量份 佛手2-40重量份 枳壳40重量份 干姜2-40重量份 大枣O. 5-16重量份 炙甘草O. 5-16重量份
9
取黄连用8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 5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 醇至无醇味,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 IO(S(TC )的清膏,备用;取干姜、佛手、枳壳提取挥发油, 挥发油用油与P-环糊精比例为1 : 9,800转/秒(7(TC),搅拌2小时包裹,备用;药渣和 姜半夏、黄芩、党参、炙甘草、麦芽、大枣加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滤过,滤液合并, 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 IO(室温)的清膏,加乙醇沉淀至含醇量达60%,抽滤,滤液回收乙醇 至无醇味,浓縮成清膏;与上述黄连清膏合并,干燥,加入包裹物,混匀,制粒,压片,即得。
实施例18 姜半夏3-60重量份 党参3-60重量份 黄连1_20重量份
黄吝3-60重量份 麦芽3-60重量份 佛手2-40重量份 枳壳2-40重量份 干姜40重量份 大枣O. 5-16重量份 炙甘草O. 5-16重量份 取黄连用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 至无醇味,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 IO(S(TC )的清膏,备用;取干姜、佛手、枳壳提取挥发油,挥 发油用油与P-环糊精比例为1 : 9,800转/秒(7(TC),搅拌1小时包裹,备用;药渣和姜 半夏、黄芩、党参、炙甘草、麦芽、大枣加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合并,浓 縮成相对密度为1. IO(室温)的清膏,加乙醇沉淀至含醇量达60%,抽滤,滤液回收乙醇至 无醇味,浓縮成清膏;与上述黄连清膏合并,干燥,加入包裹物,混匀,制粒,即得。
实施例19 姜半夏3-60重量份 党参3-60重量份 黄连l-20重量份
黄吝3-60重量份 麦芽3-60重量份 佛手2_40重量份 枳壳2-40重量份 干姜2-40重量份 大枣16重量份 炙甘草O. 5-16重量份 取黄连用8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 5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 醇至无醇味,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 IO(S(TC )的清膏,备用;取干姜、佛手、枳壳提取挥发油, 挥发油用油与P-环糊精比例为1 : 9,800转/秒(7(TC),搅拌1.5小时包裹,备用;药 渣和姜半夏、黄芩、党参、炙甘草、麦芽、大枣加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合 并,浓縮成相对密度为l. IO(室温)的清膏,加乙醇沉淀至含醇量达60%,抽滤,滤液回收乙 醇至无醇味,浓縮成清膏;与上述黄连清膏合并,干燥,加入包裹物,混匀,制粒,填充胶囊, 即得。 实施例20 姜半夏3-60重量份 党参3-60重量份 黄连1-20重量份
黄吝3-60重量份 麦芽3-60重量份 佛手2_40重量份 枳壳2-40重量份 干姜2-40重量份 大枣0. 5_16重量份 炎甘草16重量份 取黄连用8倍量60 %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 5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 醇至无醇味,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 IO(S(TC )的清膏,备用;取干姜、佛手、枳壳提取挥发油, 挥发油用油与P-环糊精比例为1 : 9,800转/秒(7(TC),搅拌1.5小时包裹,备用;药渣 和姜半夏、黄芩、党参、炙甘草、麦芽、大枣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滤过,滤液合 并,浓縮成相对密度为l. IO(室温)的清膏,加乙醇沉淀至含醇量达60%,抽滤,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縮成清膏;与上述黄连清膏合并,干燥,加入包裹物,混匀,制粒,即得。
实施例21 姜半夏15重量份 党参15重量份 黄连5重量份
黄吝15重量份 麦芽15重量份 佛手10重量份 枳壳10重量份 干姜10重量份 大枣4重量份 炎甘草4重量份 取黄连用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 5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 醇至无醇味,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 IO(S(TC )的清膏,备用;取干姜、佛手、枳壳提取挥发油, 挥发油用油与P-环糊精比例为1 : 9,800转/秒(7(TC),搅拌1.5小时包裹,备用;药 渣和姜半夏、黄芩、党参、炙甘草、麦芽、大枣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滤过,滤液合 并,浓縮成相对密度为l. IO(室温)的清膏,加乙醇沉淀至含醇量达65%,抽滤,滤液回收乙 醇至无醇味,浓縮成清膏;与上述黄连清膏合并,干燥,加入包裹物,混匀,制粒,填充胶囊, 即得。 实施例22 姜半夏20重量份 党参10重量份 黄连8重量份
黄芩15重量份 麦芽12重量份 佛手10重量份 枳壳10重量份 干姜10重量份 大枣6重量份 炎甘草6重量份 取黄连用8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 5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 醇至无醇味,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 IO(S(TC )的清膏,备用;取干姜、佛手、枳壳提取挥发油, 挥发油用油与P-环糊精比例为1 : 9,800转/秒(7(TC),搅拌2小时包裹,备用;药渣和 姜半夏、黄芩、党参、炙甘草、麦芽、大枣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滤过,滤液合并, 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 IO(室温)的清膏,加乙醇沉淀至含醇量达55%,抽滤,滤液回收乙醇 至无醇味,浓縮成清膏;与上述黄连清膏合并,干燥,加入包裹物,混匀,制粒,即得。
实施例23 姜半夏8重量份 党参20重量份 黄连6重量份
黄吝30重量份麦芽30重量份 佛手15重量份
枳壳10重量份干姜8重量份 大枣6重量份
炎甘草4重量份 取黄连用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 5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 醇至无醇味,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 IO(S(TC )的清膏,备用;取干姜、佛手、枳壳提取挥发油, 挥发油用油与P-环糊精比例为1 : 9,800转/秒(7(TC),搅拌1.5小时包裹,备用;药 渣和姜半夏、黄芩、党参、炙甘草、麦芽、大枣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滤过,滤液合 并,浓縮成相对密度为l. IO(室温)的清膏,加乙醇沉淀至含醇量达60%,抽滤,滤液回收乙 醇至无醇味,浓縮成清膏;与上述黄连清膏合并,干燥,加入包裹物,混匀,制粒,填充胶囊, 即得。
权利要求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制备它的原料的组成为姜半夏3-60重量份党参3-60重量份黄连1-20重量份黄芩3-60重量份 麦芽3-60重量份佛手2-40重量份枳壳2-40重量份 干姜2-40重量份大枣0.5-16重量份炙甘草0.5-16重量份
2. 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制备它的有效组分主要包含有姜半夏6-30重量份 党参6-30重量份 黄连2-10重量份黄吝6-30重量份 麦芽6-30重量份 佛手4-20重量份枳壳4-20重量份 干姜4-20重量份 大枣1-8重量份炙甘草1-8重量份
3. 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制备它的有效组分重量配比是姜半夏15重量份 党参15重量份 黄连5重量份黄吝15重量份 麦芽15重量份 佛手10重量份枳壳10重量份 干姜10重量份 大枣4重量份炙甘草4重量份
4.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所述的剂型是任何一种临床上所能接受的剂型。
5.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特征在于该药物的剂型为颗粒剂、胶囊剂、片剂、注射剂、丸剂、糖浆剂、合剂、散剂、滴丸。
6.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所说的剂型是胶囊剂、片剂或颗粒剂。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取黄连用4-12倍量40 90%乙醇,回流提取1 3次,每次1 3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 10 1. 30(80°C )的清膏,备用;取干姜、佛手、枳壳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油与P-环糊精比例为l : 9,800转/秒(7(TC),搅拌1 3小时包裹,备用;药渣和姜半夏、黄芩、党参、炙甘草、麦芽、大枣加4 IO倍量水煎煮1-3次,每次l-3小时,滤过,滤液合并,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 10-1.30(室温)的清膏,加乙醇沉淀至含醇量达50% _80%,抽滤,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縮成清膏;与上述黄连清膏合并,干燥,加入包裹物,混匀,辅料适量用常规制剂方法制成临床所能接受的各种剂型,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它是以姜半夏、党参、黄连、炙甘草、黄芩、佛手、枳壳、干姜、麦芽和大枣为原料,根据每味中药效应成分的不同理化性质,分别以不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后制备而成的临床可接受剂型。本发明配方独特,临床上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显著。
文档编号A61P1/04GK101780263SQ20101013183
公开日2010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5日
发明者曹龙祥, 董自波, 邵建国 申请人:江苏济川制药有限公司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