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及制法和检测方法

xiaoxiao2020-6-23  224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及制法和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属于中药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感冒是常见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治疗感冒的药物也众多,很多家庭备有所谓药箱,感冒了就拿家里储存的感冒药吃,或者到药店买药吃,其实这样做很危险。麻杏石甘汤一方出自东汉名医张仲景《伤寒论》一书,由麻黄6g,苦杏仁9g,甘草6g,石膏Mg组成,该方具有辛凉宣肺,清热平喘之功效,用于外感风热,或风寒郁而化热,热壅于肺,而见咳嗽、 气急、鼻煽、口渴、高热不退,舌红苔白或黄,脉滑数者。随证加减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特点,所以麻杏石甘汤在治疗风热感冒及风温肺热引起的恶风、发热、头痛、咽痛、咳嗽、气喘;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时需要随证加减。鉴于这些情况,提供一种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服用方便的中药组合物是急需解决的事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及制法和检测方法;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的产品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服用方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构成的它是由下列有效药物原料组成麻黄2-10份、 杏仁6-15份、石膏12-22份、蝉衣2-10份、僵蚕4_13份、金银花4_13份、连翘4_13份、甘草2-10份。优选为麻黄4-8份、杏仁8-12份、石膏15-20份、蝉衣4-8份、僵蚕6-11份、 金银花6-11份、连翘6-11份、甘草4-8份。进一步优选为麻黄6份、杏仁10份、石膏18 份、蝉衣6份、僵蚕9份、金银花9份、连翘9份、甘草6份。其中有效药物原料还有荆芥 6-12份、贝母10-15份、紫菀4-8份、款冬花6_12份。优选为荆芥9份、贝母12份、紫菀 6份、款冬花9份。所述的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取药物原料,粉碎或提取,然后分别制成多种口服剂型,包括片剂、分散片、胶囊剂、软胶囊剂、颗粒剂、丸剂、散剂、滴丸剂、凝胶剂、口服液体制剂。本方中麻黄为君药,能开腠理,透毛窍,散风邪,平喘。石膏、蝉蜕为臣药,其中石膏辛甘大寒,清泄肺胃之热以生津。蝉蜕轻宣疏散,药性微寒,善解外感风热。两者针对病因为风热之邪,共助君药疏风散热,同时制约麻黄温散偏过之虞。金银花、连翘、苦杏仁、僵蚕合为佐药,其中金银花甘寒,可清热解毒,透邪泄肺。苦杏仁苦降肺气,化痰止嗽,既助石膏沉降下行,又助麻黄泻肺热。桔梗既宣肺利咽,又可载诸药上行,导势增效。连翘发散风热,清热解毒。僵蚕僵而不腐,得清化之气,故能治风化痰,散结行经。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为使药。诸药共伍,谐奏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功。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加入荆芥、贝母、紫菀、款冬花增强清热润燥化痰止咳之效。本品由于疏风清热,宣肺解毒兼顾,对邪客卫分和顺传气分之热毒袭肺皆适,使其在预防和治疗感冒方面均有极大的用武之地。
实验例1退热作用的实验研究1组麻黄2份、杏仁6份、石膏12份、蝉衣2份、僵蚕4份、金银花4份、连翘4份、 甘草2份2组麻黄10份、杏仁15份、石膏22份、蝉衣10份、僵蚕13份、金银花13份、连翘13份、甘草10份3组麻黄4份、杏仁8份、石膏15份、蝉衣4份、僵蚕6份、金银花6份、连翘6份、 甘草4份4组麻黄8份、杏仁12份、石膏20份、蝉衣8份、僵蚕11份、金银花11份、连翘 11份、甘草8份5组麻黄6份、杏仁10份、石膏18份、蝉衣6份、僵蚕9份、金银花9份、连翘9 份、甘草6份6组麻黄6份、杏仁10份、石膏18份、甘草6份取健康大耳白兔(雌雄兼有)70只,实验前3山在室温22-251、湿度为55%-65% 通风环境下每间隔1小时测动物肛温1次共4次,使动物适应,并选择体温波动范围在 0.4°C范围内的动物备用。实验时将动物按体重大小随机分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1组、2 组、3组、4组、5组。每隔30min用电脑数字体温计测兔肛温1次,共测3次,求取其平均值为该动物基础体温。按lml/kg给药兔耳缘静脉注射灭活大肠埃希菌致热,并于致热前30min 和致热后30分钟分两次灌胃给药。于致热后30,60,120, 240及360min分别测兔肛温5次, 计算各组家兔各时段治疗后肛温与基础体温的差值。各组动物治疗后不同时段体温变化情况组别治疗后时间(min)3060120240360
生理盐水组0. 45 士 0. 131. 29 士 0. 211.89 士 0. 201. 42 士 0.110.89 士 0. 09
治疗1组0.41 士 0. 110.94 士 0. 121. 11 士 0. 090.81 士 0.120.64 士 0. 02
治疗2组0. 40 士 0. 130.91 士 0. 090. 90 士 0. 100. 75 士 0.010.55 士 0. 11
治疗3组0. 42 士 0. 050.88 士 0. 160. 83 士 0. 150. 67 士 0.140.51 士 0. 07
治疗4组0. 39 士 0. 010. 87 士 0. 120. 79 士 0. 180. 59 士 0.010.47 士 0. 02
治疗5组0. 35 士 0. 010. 80 士 0. 030. 76 士 0. 110. 52 士 0.040.36 士 0. 05
治疗6组0.41 士 0.211. 00 士 0. 021. 33 士 0. 120. 92 士 0.010.72 士 0. 11结论结果表明本产品组对大肠埃希菌致热家兔有明显退热作用,优于麻杏石甘原方,尤其是治疗5组的退热作用持久。实验例2对实验性咳嗽的镇咳作用1组麻黄6份、杏仁10份、石膏18份、蝉衣6份、僵蚕9份、金银花9份、连翘9 份、甘草6份2组麻黄6份、杏仁10份、石膏18份、蝉衣6份、僵蚕9份、金银花9份、连翘9 份、甘草6份、荆芥6份、贝母10份、紫菀4份、款冬花6份3组麻黄6份、杏仁10份、石膏18份、蝉衣6份、僵蚕9份、金银花9份、连翘9 份、甘草6份、荆芥12份、贝母15份、紫菀8份、款冬花124组麻黄6份、杏仁10份、石膏18份、蝉衣6份、僵蚕9份、金银花9份、连翘9份、甘草6份、荆芥9份、贝母12份、紫菀6份、款冬花9份5组麻黄6份、杏仁10份、石膏18份、甘草6份对小鼠氨水引咳法的镇咳作用取小鼠7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7组,即对照组 (H20)、阳性药对照组(可待因)、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治疗4组。灌胃给药,给药后lh,将1只小鼠置于容积为IL的玻璃钟罩内,其内放一棉球,用Iml注射器每次吸25 %
氨水0. 2ml注入棉球上,各组动物随机交替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小鼠咳嗽的潜伏期及3min内的咳嗽次数。对小鼠氨水引咳的镇咳作用
药物 剂量(mg/kg)潜伏期(S)3min内咳嗽次数
H2O-20. 5 士 11. 2120. 1 士 13. 7
可待因1032. 2 士 15. 688. 5 士 12. 3
治疗1组1030. 2 士 10. 786. 1 士 11. 5
治疗2组1032. 6 士 12. 484. 0 士 12. 8
治疗3组1031. 1 士 10. 382. 5 士 14. 0
治疗4组1033. 0 士 10. 180. 0 士 13. 8
治疗5组1028. 0 士 8. 190. 0 士 10. 2
结果表明本发明组合对小鼠氨水引咳法的具有明显的镇咳作用,优于麻杏石甘
原方,尤其是治疗4组。具体的实施方式实施例1 麻黄6份、杏仁10份、石膏18份、蝉衣6份、僵蚕9份、金银花9份、连翘9份、甘草6份以上药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1. 5小时,第二次、第三次都加6 倍量水,分别煎煮1. 5小时、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粉碎,加入等量的淀粉,混勻,制粒,干燥后,即得颗粒剂,口服,一日2次,3g/次实施例2 麻黄6份、杏仁10份、石膏18份、蝉衣6份、僵蚕9份、金银花9份、连翘9份、甘草6份、荆芥9份、贝母12份、紫菀6份、款冬花9份以上药味,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第二次加3倍量水,煎煮 1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浓缩,真空干燥,粉碎;取CMC-Na PVPP 甘露醇=1 2 2加适量色素混勻作为制剂辅料,取2/5制剂辅料与约相当于CMC-Na 10倍量的药粉混合均勻, 用2%的PVP-K30无水乙醇液作粘合剂,40目制料、整粒,剩余3/5制剂辅料,外加于制好的粒子中,压片,即得分散片。实施例3 麻黄2份、杏仁6份、石膏12份、蝉衣2份、僵蚕4份、金银花4份、连翘 4份、甘草2份以上药味,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4倍量水,煎煮 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1.36的稠膏,真空干燥,粉碎, 过80目筛,按药物量基质量=1 1.1加入大豆油,混勻,制丸,即得软胶囊。实施例4 麻黄10份、杏仁15份、石膏22份、蝉衣10份、僵蚕13份、金银花13份、 连翘13份、甘草10份以上药味,加水煎煮三次,每次加5倍量水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浓缩,即得口服液。实施例5 麻黄4份、杏仁8份、石膏15份、蝉衣4份、僵蚕6份、金银花6份、连翘 6份、甘草4份以上药味,加水煎煮三次,每次加4倍量水煎煮1. 5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浓缩,即
得口服液。实施例6 麻黄8份、杏仁12份、石膏20份、蝉衣8份、僵蚕11份、金银花11份、 连翘11份、甘草8份以上药味,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4倍量水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浓缩,干燥,粉碎,泛丸即得丸剂。实施例7 麻黄6份、杏仁10份、石膏18份、蝉衣6份、僵蚕9份、金银花9份、连翘9份、甘草6份以上药味,加水煎煮3次,每次加3倍量水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浓缩,干燥,粉碎,即得散剂。实施例8 麻黄6份、杏仁10份、石膏18份、蝉衣6份、僵蚕9份、金银花9份、连翘9份、甘草6份、荆芥6份、贝母10份、紫菀4份、款冬花6份上药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5倍量水煎煮1. 5小时,第二次、第三次都加3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粉碎,加入等量的淀粉,混勻, 制粒,干燥,装胶囊,即得胶囊剂。实施例9 麻黄6份、杏仁10份、石膏18份、蝉衣6份、僵蚕9份、金银花9份、连翘9份、甘草6份、荆芥12份、贝母15份、紫菀8份、款冬花12上药味,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5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4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粉碎,加入等量的淀粉,压片,即得片剂。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有效药物原料组成麻黄 2-10份、杏仁6-15份、石膏12-22份、蝉衣2_10份、僵蚕4_13份、金银花4_13份、连翘4_13 份、甘草2-10份。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有效药物原料组成麻黄4-8份、杏仁8-12份、石膏15-20份、蝉衣4_8份、僵蚕6_11份、金银花6_11 份、连翘6-11份、甘草4-8份。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有效药物原料组成麻黄6份、杏仁10份、石膏18份、蝉衣6份、僵蚕9份、金银花9份、连翘9份、甘草 6份。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有效药物原料还有 荆芥6-12份、贝母10-15份、紫菀4-8份、款冬花6_12份。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药物原料荆芥9 份、贝母12份、紫菀6份、款冬花9份。
6.按照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药物原料,粉碎或提取,然后分别制成多种口服剂型,包括片剂、分散片、胶囊剂、软胶囊剂、颗粒剂、丸剂、散剂、滴丸剂、凝胶剂、口服液体制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及制法和检测方法,属于中药的技术领域。本组合物由麻黄、杏仁等药材组成,具有良好退热效果。
文档编号A61K36/8966GK102198180SQ20101013240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4日
发明者张金荣 申请人:张金荣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