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的生产车间臭氧消毒法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6-23  289

专利名称: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的生产车间臭氧消毒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生产技术,涉及一种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的生产车
间臭氧消毒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对生产车间的消毒,通常选用甲醛气体熏 蒸或者来苏儿溶液喷雾。甲醛为较高毒性的物质,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甲醛高居第二位。甲 醛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也是潜在的强致 突变物之一。研究表明甲醛具有强烈的致癌和促癌作用。大量文献记载,甲醛对人体健康 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嗅觉异常、刺激、过敏、肺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和免疫功能异常等方面。 其浓度在每立方米空气中达到0. 06-0. 07mg/m3时,儿童就会发生轻微气喘。当室内空气中 甲醛含量为0. Img/m3时,就有异味和不适感;达到0. 5mg/m3时,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泪;达 到0.6mg/m3,可引起咽喉不适或疼痛。浓度更高时,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 水肿;达到30mg/m3时,会立即致人死亡。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 起鼻咽癌、结肠癌、脑瘤、月经紊乱、细胞核的基因突变。“来苏儿”,又称煤酚皂液、甲酚皂液。主要杀菌成分为甲酚,人口服8g会很快死亡, 对皮肤有一定刺激作用和腐蚀作用。显然,对生产车间采用甲醛气体熏蒸或者来苏儿溶液喷雾消毒后,不可能如通常 降低其残留量那样通风,让室外空气进入已经消毒过的车间。甲醛气体熏蒸或者来苏儿溶 液喷雾后的残留量将对进入消毒后车间的人员,对随即进入消毒后车间培养生长的食用菌 构成危害。中国专利申请号90103144. 5公开了一种食用菌臭氧控菌培殖法,其特征是用浓 度3PPm的臭氧水,以20% (占干料)的用量喷加、拌料,对培养基料中的所有微生物杀灭。臭氧可以和几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尤其是各种细菌、病毒等,反应十分迅速,对 各种微生物有极强的杀灭作用,单原子氧(0)也具有强氧化能力,对顽强的微生物如病毒、 芽孢等有强大的杀伤力。臭氧杀菌机理以氧化作用破坏微生物膜的结构实现杀菌作用,臭 氧首先作用于细胞膜,使膜构成成份受损伤而导致新陈代谢障碍,臭氧继续渗透,穿透膜而 破坏膜内脂蛋白和脂多糖,改变细胞的通透性,导致细胞溶解、死亡。而臭氧杀灭病毒则认 为氧化作用直接破坏其核糖酸DNA物质而完成的,属于溶菌性杀菌过程,相当彻底。臭氧气体在空间中除了具有上述消毒杀菌作用,还可以消除空气中和物品上的霉 菌、异味,并能降解有害物质,分解甲醛、苯系物、硫化物、一氧化碳、乙烯等,使其氧化,转化 为无害物质。臭氧化学反应的最终产物均为H2O、co2、O2等对人、对食用菌的生长并无危害。 由此可见,设计一种消毒杀菌作用可靠,并无有毒残留量危害的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的生 产车间臭氧消毒法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消毒杀菌作用可靠,并 无有毒残留量危害的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的生产车间臭氧消毒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的生产车间臭氧消毒法, 其特征是采用由PLC(英文全称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中文全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自动控制系统将由臭氧发生机产生的臭氧间歇混入向各车间以高于正常大气压输送的新风中,臭氧混和浓度为按车间容积每立方米计接种车间0. 6-0. 7g/小时,其余车 间0. 5g/小时。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采用如下的进一步技术措施来实现所述由PLC自动控制系统将由臭氧发生机产生的臭氧间歇混入是指至少每天早、 中、晚三次选择生产车间操作人员离开的间歇进行,每次维持30-90分钟并保证在工作人 员进入工作区域30分钟前停止。所述混有臭氧的高于正常大气压的新风,其压强至少高于生产车间室外大气压 50Pao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经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正东农业发展中心实施于金针菇的食 用菌工厂化栽培中的生产车间消毒杀菌过程,初步显示了如下有益效果1、消毒杀菌作用可靠。与已有技术甲醛气体熏蒸或者来苏儿溶液喷雾相比,消毒 灭菌过程更彻底,无死角存在的可能性。2、并无有毒残留量的危害。由于臭氧化学反应的最终产物为水(H2O)、二氧化碳 (CO2)、氧气(O2)等对人、对食用菌的生长并无危害。从而避免了已有技术中甲醛气体熏蒸 或者来苏儿溶液喷雾后的有毒残留量,对人员和随即进入消毒后车间培养生长的食用菌构 成危害。
具体实施例方式由于臭氧是随同新风一起进入生产车间,同时新风是处理后的恒 温恒湿的气体,因此在一年四季中采用同一个控制时间段,只是间歇混入的维持时间稍有 不同夏天、梅雨天稍长2:00-3:30;5:00-6:30 ;11:00-12:00 ;2000-21 30。其余季节2:00-3:00;5:30-6:30 ;11:00-12:00 ;2000-21 00。
权利要求
一种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的生产车间臭氧消毒法,其特征是采用由PLC(英文全称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中文全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自动控制系统将由臭氧发生机产生的臭氧间歇混入向各车间以高于正常大气压输送的新风中,臭氧混和浓度为按车间容积每立方米计接种车间0.6-0.7g/小时,其余车间0.5g/小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的生产车间臭氧消毒法,其特征是所述 由PLC自动控制系统将由臭氧发生机产生的臭氧间歇混入是指至少每天早、中、晚三次选 择生产车间操作人员离开的间歇进行,每次维持30-90分钟并保证在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 域30分钟前停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的生产车间臭氧消毒法,其特征是 所述混有臭氧的高于正常大气压的新风,其压强至少高于生产车间室外大气压50Pa。
全文摘要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的生产车间臭氧消毒法。属于食用菌生产技术。针对现有的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对生产车间通常选用甲醛气体熏蒸或者来苏儿溶液喷消毒,从而带来有毒残留量的问题。本发明的特征是采用由PLC自动控制系统将由臭氧发生机产生的臭氧至少每天早、中、晚三次选择生产车间操作人员离开的间歇进行,每次维持30-90分钟,混入向各车间以至少高于室外大气压50Pa的正压新风中,臭氧混和浓度为按车间容积每立方米计接种车间0.6-0.7g/小时,其余车间0.5g/小时。经试运行显示了消毒杀菌作用可靠且由于臭氧化学反应的最终产物为水、二氧化碳、氧气等,对人、对食用菌的生长并无危害,从而避免了已有技术中有毒残留量对人员和食用菌构成的危害。
文档编号A61L9/015GK101816259SQ20101013252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6日
发明者王雪峰, 项春荣 申请人:镇江市丹徒区正东生态农业发展中心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