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牛流行性热的中药药物配方及其使用方法

xiaoxiao2020-6-23  293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牛流行性热的中药药物配方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类兽药,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各种症候牛流行性热的中药。
背景技术
:牛流行热病是一种急性、热性、全身性、病毒性传染病。特点是来势猛、传播快、发病率高、流行面广。除牛外其他家畜都不感染,每隔数年流行一次,呈地区性或大流行性,不分年龄、性别、品种都能感染。发病有季节性,见于夏、秋季节,气候突然变化、阴雨、潮湿、闷热、畜体抗病能力降低,流行热病毒散发,引起牛群发病。一次流行都在1-3个月以上,多流行于6-9月份,此刻是蚊、蝇等吸血昆虫较多,对本病的流行可能起了重要媒介作用。牛流行性热,发病率高,对畜牧业生产和健康发展具有较大的危害性。每次流行,都有部分牛并发或继发其它疾病而造成死亡。本病尚没有有效的疫苗进行预防,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消灭蚊蝇以减少疾病传播,是防制本病的有效措施。在治疗过程中完全采用氨基比林、青霉素、链霉素等,用量大,时间长,易导致耐药性,并且会引起药品在牛产品中的残留,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鉴于目前预防治疗牛流行热采用抗菌药物产生的副作用,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牛流行性热的有效药物,其采用中药方剂双鱼散,以清热泻火,抗病毒为本,减少西药的使用,中西药结合,对肺炎型、肠炎型、便秘型和高度障碍性牛流行性热通过药物的加减,进行有效治疗。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牛流行性热的中药药物配方,其配方为双花40-60克,鱼腥草40-60克,竹叶0-50克,穿心莲0-40克,桅子10-40克,大黄末30-70克,甘草粉20-40克,黄芩0-25克,黄连0-25克,黄柏0-25克,白芍0-25克,芒硝0-30克,潘泻叶0-30克,川断0-25克,牛夕0-25克,独活0-25克,黄药子0_20克,白药子0_20克,升麻0-20克。使用方法是将中药原料研末过筛,开水冲服,每日一剂,轻者1-2剂,重者3-5剂。本发明所采用的最佳配比是双花50克,鱼腥草50克,竹叶30克,穿心莲30克,桅子30克,大黄末50克,甘草粉30克。本发明的药物原理是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流行面广,传播速度快,极易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双花入肺、胃、心三经,为泻火解毒之要药,鱼腥草入肺经,清肺热,穿、桅、大为清热解毒为上,竹叶清心火,甘草调和诸药,此方为泻火解毒之方,可用于治疗牛流行热病各症候型,以此方为主加减,并结合应用西药,则效果更显著。以清热泻火,抗病毒为本,中西药结合,对肺炎型、肠炎型,以抗菌消炎防脱水为主。对便秘型和高度障碍型,采用清火疏通胃肠,去痛活血强心补液的药物为主。本发明的优点是中西药的结合应用,双鱼散的使用,可以提高治愈率,缩短治愈时间,大大减少西药的使用,解决动物源性食品中的药物残留,保障了人们食肉、饮奶的安全。药物原料丰富,取材方便,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为治疗牛流行热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肠炎型牛流行热,使用的配方为双花50克,鱼腥草50克,桅子20克,大黄末30克,甘草粉30克,黄芩25克,黄连25克,黄柏25克,白芍25克。实施例二便秘型牛流行热配方为双花50克,鱼腥草50克,竹叶50克,穿心莲40克,桅子30克,大黄末60克,甘草粉20克,芒硝30克,潘泻叶30克。实施例三高度障碍型牛流行热配方为双花50克,鱼腥草50克,竹叶30克,穿心莲30克,桅子30克,大黄末40克,甘草粉30克,川断25克,牛夕25克,独活25克。吃草不佳者加黄药子,白药子各20克;瘦弱者加黄芪、升麻各20克。本发明以清热泻火、抗病毒为本,并根据肺炎型、肠炎型、便秘型和高度障碍型牛流行热对方剂进行加减,增强了治疗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产品与西药结合使用,中西医结合,提高了治疗效果,缩短了治疗时间。治疗对比(一组为西药治疗,二组为双鱼散配合西药治疗)<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column></row><table>以上可以证实,采用双鱼散,中西药结合治疗,1-2次治愈率高于西药治疗。权利要求一种治疗牛流行性热的中药药物配方,其特征在于其配方为双花40-60克,鱼腥草40-60克,竹叶0-50克,穿心莲0-40克,栀子10-40克,大黄末30-70克,甘草粉20-40克,黄芩0-25克,黄连0-25克,黄柏0-25克,白芍0-25克,芒硝0-30克,潘泻叶0-30克,川断0-25克,牛夕0-25克,独活0-25克,黄药子0-20克,白药子0-20克,升麻0-20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牛流行性热的中药药物配方,其特征在于其最佳配方为双花50克,鱼腥草50克,竹叶30克,穿心莲30克,桅子30克,大黄末50克,甘草粉30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牛流行性热的中药药物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中药原料研末过筛,开水冲服,每日一剂,轻者1-2剂,重者3-5剂。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牛流行性热的中药药物配方及其使用方法,其配方为双花40-60克,鱼腥草40-60克,竹叶0-50克,穿心莲0-40克,栀子10-40克,大黄末30-70克,甘草粉20-40克等,使用方法是将中药原料研末过筛,开水冲服,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提高治愈率,缩短治愈时间,大大减少西药的使用,解决动物源性食品中的药物残留,保障了人们食肉、饮奶的安全,药物原料丰富,取材方便,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文档编号A61K33/04GK101829285SQ201010135078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申请日期2010年3月30日优先权日2010年3月30日发明者尚承云,张小栋申请人:张小栋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