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药 物。
背景技术:
骨质增生也叫骨刺,是目前无法医治的疾病之一,虽然不至于要人命, 但是患者必需长期忍受各种麻痛的感觉,是令人非常痛苦的一种疾病。同时该症也可以说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的软骨逐渐退化,细胞的弹性减小,骨 关节在不知不觉中被磨损,尤其是活动量较大的颈、腰、膝关节、足跟、损伤的关节软骨在没有血管供给营养时就很难修复,这时在关节软骨的周围血液循环比较旺盛,就会出现代偿 性软骨增长,此即为骨质增生的前身。时间久了增生的软骨又被钙化,这就是骨质增生。骨 刺一般如无症状,无需治疗,可一旦出现症状,就转化到了病理状态,严重时可致畸或致瘫。 目前,临床常规一般采用西药配合理疗、推拿、针灸、按摩、封闭、牵引、西药或中药汤药治疗。现有技术的治疗方法,西药副作用大众所周知;理疗、推拿、针灸、按摩、封闭、牵引治疗既费时又费力,而且治疗费用高、疗程长、疗效差;中药汤药治疗,药物经反复高温熬煎,药 物有效成分散失,药效差。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标本兼治、无副作用、患者无痛苦、药物有效成不分散失的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药物。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参考古、今药理研究成就,从祖国医学宝库中,筛选出补元固本、扶正祛邪的天然中药,按中医理论组方,提取精华,使其发挥活血化瘀、行痹通络、抗炎 镇痛,对骨质增生有一定的疗效。本发明药物是由下列组分制成的川楝子12g、穿山甲18g、蜈蚣18g、红花12g、赤芍9g、牛膝18g、蝎子18g、桃仁18g、 甘草18g ;将上述各组分混合均勻粉碎成200目细粉,分装成袋,每袋装药粉4g。饭后服用,每日一袋,分两次黄酒冲服。本发明药物中的川楝子性味苦、寒、有小毒,归肝、胃、小肠、膀胱四经,具有清热、 降火、消瘀的作用,有燥湿杀虫、行气止痛、清热泄火之功效,常可用于蛔虫病、阴痒、疥疮、 恶疮、气郁脘痛、胸胁胀痛、疝气作痛、烦狂、热厥等症;穿山甲其味成、性微寒,入肝、胃二经,李时珍曰“穿山甲入厥阴、阳明经,古方鲜用,近世风疟、疮科、通经、下乳,用为要药, 盖此物穴山而居,寓水而食,出阴入阳,能窜经络,达于病所故也。”并在《本草纲目》中记载 穿山甲“除痰疟寒热,风痹强直疼痛,通经络,下乳汁,消痈肿,排脓血,通窍杀虫。”中医常 以其走窜之性无所不至,用于宣通脏腑、疏畅经络、透达关窍、开血凝、散血聚、消肿排脓、活血下乳,具有敛肺、涩肠、止血、解毒的作用;蜈蚣性味辛、温、有毒,入肝经,具有祛风、定惊、 攻毒、散结之功效,治中风、惊痫、破伤风、百日咳、瘰疬、结核、癥积瘤块、疮疡肿毒、风癣、白 秃、痔漏、烫伤诸症;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效,主治痛经、经闭、产后血晕、瘀滞腹痛、胸痹心痛、血积、跌打瘀肿、关节疼痛、中风瘫痪、斑疹紫暗诸 症;赤芍性味苦、微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止痛、消肿之功效,治瘀滞经闭、疝 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诸症;牛膝性味甘苦酸、平,入肝、肾经,具有散瘀血、消痈肿之功效,治淋病、尿血、经闭、癥瘕、难产、胞衣不下、产后瘀血腹痛、喉痹、痈肿、跌打损伤,熟用补肝肾、强筋骨,治腰膝骨痛、四肢拘挛、痿痹诸症;蝎子在中药 中被称为全蝎、全虫,是“五毒”之首,药用价值很高,有熄风止痉、通经活络、消肿止痛、解毒 散结的功效;桃仁性平,味苦、甘,归心、肝、大肠经,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之功效,主治经 闭、痛经、癥瘕痞块、跌扑损伤、肠燥便秘诸症;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具有解毒、祛痰、 止痛、解痉以至抗癌等药理作用,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 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 性、烈性;上述诸药经合理配伍对治疗骨质增生有特效。本发明内服中药粉,经十余年的临床观察选择病例,一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病人近10000例,症状好转为有效,总有效率为90%。典型病例张XX,男,75岁,双膝痛疼,行走困难,X光检查膝关节骨质增生,服用 本发明药物一个疗程,痛疼减轻,继续服用两个两个疗程,痛疼消失,行走便利,能顺利的爬 楼梯,一年后随访,双膝无痛感。
具体实施例方式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Kg)川楝子12、穿山甲18、蜈蚣18、红花12、赤芍9、牛膝18、蝎子18、桃仁18、甘草18 ;
将上述各组分混合均勻粉碎成200目细粉,分装成袋,每袋装药粉4g。
权利要求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药物,其特征是由下述原料药按比例制备而成的川楝子12g、穿山甲18g、蜈蚣18g、红花12g、赤芍9g、牛膝18g、蝎子18g、桃仁18g、甘草18g;将上述各组分混合均匀粉碎成200目细粉,分装成袋,每袋装药粉4g。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药物,以川楝子、穿山甲、蜈蚣、红花、赤芍、牛膝、蝎子、桃仁、甘草为原料,混合均匀粉碎成200目细粉,分装成袋,每袋装药粉4g。饭后服用,每日一袋,分两次黄酒冲服。本发明内服中药粉,经十余年的临床观察选择病例,一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病人近10000例,症状好转为有效,总有效率为90%。
文档编号A61K35/64GK101797291SQ20101014046
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日
发明者孙怀玲 申请人:孙怀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