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非器质性心脏病性心律失常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非器质性心脏病性心律失常药物中的应用,属中草药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心律失常多发生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病人,亦见于非器质性心脏病病人,非器质性心脏病性心律失常患者,常见的症状为早搏,称之为功能性早搏。在大多数情况下功能性早搏不产生严重危害,但对于老年人来说,常常会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严重时影响生活。早搏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早搏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心悸,这主要由于早搏后的心搏增强和早搏后的代偿间歇引起,有时患者会有胸闷及头晕等感觉。心悸往往使患者产生焦虑,而焦虑又可使儿茶酚胺水平增加,使早搏发作更为频繁,以致产生恶性循环。早搏的预后取决于早搏出现的类型、是否触发快速性心律失常及患者是否患器质性心脏病及其心脏病严重程度。治疗主要涉及缓解症状和改善患者长期预后。目前在非器质性心脏病病人的早搏治疗中、如何治疗一直困扰着临床医师。在以往的治疗中,应用了大量的抗心律失常的西药,如心律平、慢心律等药物。但是西药在老年人中应用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严重时会导致新的心律失常、心功能减低等,故老年人功能性早搏不宜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西药。专利ZL02146572.X公开了一种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申请全文引用专利ZL02146572. X所记载的内容。该专利未公开该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非器质性心脏病性心律失常药物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非器质性心脏病性心律失常药物中的应用;优选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功能性室性早搏药物中的应用。该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人参45-180份、麦冬50-200份、山茱萸125-450份、丹参125-450份、炒酸枣仁 95-400份、桑寄生95-400份、赤芍45-200份、土鳖虫35-150份、甘松45-200份、黄连25-90 份、南五味子35-150份、龙骨75-300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原料药的重量比优选为人参89份、麦冬112份、山茱萸224份、丹参224份、炒酸枣仁186份、桑寄生186 份、赤芍89份、土鳖虫75份、甘松89份、黄连45份、南五味子67份、龙骨149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原料药的重量比还优选为人参45份、麦冬112份、山茱萸224份、丹参225份、炒酸枣仁186份、桑寄生186 份、赤芍89份、甘松45份、土鳖虫35份、黄连45份、南五味子67份、龙骨149份。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原料药的重量比还优选为人参90份、麦冬135份、山茱萸270份、丹参200份、炒酸枣仁150份、桑寄生150 份、赤芍100份、土鳖虫100份、甘松95份、黄连60份、南五味子75份、龙骨150份。本发明的应用中,该中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由下列步骤制成a)人参加7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合并提取液,滤过,浓缩,烘干,粉碎成细粉;b)南五味子、山茱萸、丹参、黄连、甘松共同加70%乙醇回流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滤过,浓缩成浸膏;c) 土鳖虫粉碎成细粉;d)麦冬、炒酸枣仁、桑寄生、赤芍、龙骨加水煎煮2次,合并提取液,浓缩成浸膏。e)将步骤b)与d)所得浸膏合并,加入步骤C)所得的药物细粉,烘干,粉碎成细粉,加入步骤a)所得药物细粉,混勻即得该中药组合物活性成分。本发明的应用中,所述中药组合物制剂剂型为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散剂或口服液制剂中的一种,为使上述剂型能够实现,需在制备这些剂型时加入药学可接受的辅料, 例如填充剂、崩解齐 、润滑剂、助悬齐 、粘合齐 、甜味齐 、矫味齐 、防腐剂等,填充剂包括淀粉、预胶化淀粉、乳糖、甘露醇、甲壳素、微晶纤维素、蔗糖等,崩解剂包括淀粉、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羟丙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等,润滑剂包括硬脂酸镁、十二烷基硫酸钠、滑石粉、二氧化硅等,助悬剂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微晶纤维素、蔗糖、琼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粘合剂包括,淀粉浆、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甜味剂包括糖精钠、阿斯帕坦、蔗糖、甜蜜素、甘草次酸等, 矫味剂包括甜味剂及各种香精,防腐剂包括尼泊金类、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及其盐类、苯扎溴铵、醋酸氯乙定、桉叶油等。优选的,本发明胶囊剂的制备方法为(1)、人参加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3小时,以后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浓缩,烘干,粉碎成80目粉;(2)、五味子、山茱萸、丹参、黄连、甘松加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3)、土鳌虫粉碎成80目粉;(4)、麦冬、炒酸枣仁、桑寄生、赤芍、龙骨加水9倍量煎煮2次,合并提取液,滤过, 与步骤(2)的提取液合并,浓缩,与步骤(1)、(3)粉混勻,烘干,粉碎成80目粉,装胶囊即得。本发明药物可明显降低冠脉阻力、降低心肌耗氧量和耗氧指数,从而对心肌细胞活动提供能量保证,增强心肌细胞抵抗不良刺激的能力,改善应激状态。对其他心脏血流动力学的指标无不良影响。本发明药物能显著缓解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悸、气短、乏力、失眠等临床症状,明显减少心律失常发作频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心肌缺血,能延长运动时间, 提高心脏做功量,有效治疗非器质性心脏病性心律失常。对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亦无不良反应。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用量,按活性组分原料药总重量计,为7-28克/日,可每日服用一次,优选分2-4次服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述实施例用于举例说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但其不能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实施例1为了便于该中药组合物治疗非器质性心脏病性心律失常的应用,将该中药组合物制备为胶囊剂处方人参89g麦冬112g 山茱萸224g 丹参224g炒酸枣仁186g 桑寄生186g 赤芍89g土鳖虫75g甘松89g黄连45g 南五味子67g 龙骨149g制备方法a)上述处方中,人参用7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3小时,以后每次2小时, 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浓缩,烘干,粉碎成细粉,备用;b)上述处方中,南五味子、山茱萸、丹参、黄连、甘松用7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浓缩得浸膏,备用;c)上述处方中,土鳖虫粉碎成细粉,备用;d)上述处方中,麦冬、炒酸枣仁、桑寄生、赤芍、龙骨加水煎煮二次,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与南五味子等的提取液合并,浓缩得浸膏,备用;e)将步骤b)与d)所得浸膏合并,加入步骤C)所得的药物细粉烘干,粉碎成细粉, 加入步骤a)所得药物细粉,混勻,装入1000粒胶囊。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2 4粒,一日3次。实施例2为了便于该中药组合物治疗非器质性心脏病性心律失常的应用,将该中药组合物制备为片剂处方人参45g 麦冬112g 山茱萸224g丹参225g 炒酸枣仁186g桑寄生186g赤芍89g 甘松45g 土鳖虫35g黄连45g南五味子67g龙骨149g。制备方法a)上述处方中,人参用7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3小时,以后每次2小时, 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浓缩,烘干,粉碎成细粉,备用;b)上述处方中,南五味子、山茱萸、丹参、黄连、甘松用7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浓缩得浸膏,备用;c)上述处方中,土鳖虫粉碎成细粉,备用;d)上述处方中,麦冬、炒酸枣仁、桑寄生、赤芍、龙骨加水煎煮二次,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与南五味子等的提取液合并,浓缩得浸膏,备用;e)将步骤b)与d)所得浸膏合并,加入步骤C)所得的药物细粉烘干,粉碎成细粉, 加入步骤a)所得药物细粉,混勻,按常规制剂工艺压制成1000片。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2 4片,一日3次。
5
实施例3为了便于该中药组合物治疗非器质性心脏病性心律失常的应用,将该中药组合物制备为颗粒剂处方人参175g 麦冬192g 山茱萸421g丹参440g炒酸枣仁395g桑寄生396g 赤芍188g 土鳖虫98g 甘松188g黄连85g南五味子147g 龙骨278g。制备方法a)上述处方中,人参用7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3小时,以后每次2小时, 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浓缩,烘干,粉碎成细粉,备用;b)上述处方中,南五味子、山茱萸、丹参、黄连、甘松用7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浓缩得浸膏,备用;c)上述处方中,土鳖虫粉碎成细粉,备用;d)上述处方中,麦冬、炒酸枣仁、桑寄生、赤芍、龙骨加水煎煮二次,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与南五味子等的提取液合并,浓缩得浸膏,备用;e)将步骤b)与d)所得浸膏合并,加入步骤C)所得的药物细粉烘干,粉碎成细粉, 加入步骤a)所得药物细粉,混勻,按照常规制剂制成1000袋颗粒剂。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2 4袋,一日3次。实验例为阐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非器质性心脏病性心律失常的活性,用按上述实施例1方法制得的胶囊剂(以下称本发明药物)进行了下列试验以证明其疗效,但其不能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1资料与方法1. 1研究对象所有病例选自河北以岭医院,选择功能性室性早博80例,入选标准为非器性室性早博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室性早博大于30次/小时,临床上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心脏超声正常,并除外其它器质性心脏病及其它疾病。所有病例分为治疗组合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ρ > 0. 05),具有可比性。1. 2治疗方法停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后,治疗组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次4粒, 每日3次;对照组服用心律平每次150mg,每日3次;疗程均为8周。观察服药前及服药4 周时血、尿、便常规、血生化、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并观察服药前后心悸等症状改善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1. 3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卫生部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药理基地制定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中西医结合会议制定的疗效标准判定效果。(1)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室性期前收缩消失或减少> 90%;有效室性期前收缩减少50% 90%;无效室性期前收缩减少<50%或无变化。(2)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心悸、胸闷等症状消失或
6明显改善;有效症状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2 结果2. 1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 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 5%,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 05)。见表1。表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例,% )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 40 17 203 92.5% ~ 对照组 40 10 14 11 72.5%注*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 05。2. 2心电图疗效比较,见表2表2心电图疗效比较
—蕴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该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人参45-180份、麦冬50-200份、山茱萸125-450份、丹参125-450份、炒酸枣仁95-400份、桑寄生95-400份、赤芍45-200份、土鳖虫35-150份、甘松45-200份、黄连25-90份、南五味子35-150份、龙骨75-300份;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非器质性心脏病性心律失常药物中的应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人参89份、麦冬112份、山茱萸224份、丹参224份、炒酸枣仁186份、桑寄生186份、赤芍89份、土鳖虫75份、甘松89份、黄连45份、南五味子67份、龙骨149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人参45份、麦冬112份、山茱萸224份、丹参225份、炒酸枣仁186份、桑寄生186份、赤芍89份、甘松45份、土鳖虫35份、黄连45份、南五味子67份、龙骨149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人参90份、麦冬135份、山茱萸270份、丹参200份、炒酸枣仁150份、桑寄生150份、赤芍100份、土鳖虫100份、甘松95份、黄连60份、南五味子75份、龙骨150份。
5.如权力要求1-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由下列步骤制成a)人参加7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合并提取液,滤过,浓缩,烘干,粉碎成细粉;b)南五味子、山茱萸、丹参、黄连、甘松共同加70%乙醇回流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滤过,浓缩成浸膏;c)土鳖虫粉碎成细粉;d)麦冬、炒酸枣仁、桑寄生、赤芍、龙骨加水煎煮2次,合并提取液,浓缩成浸膏;e)将步骤b)与d)所得浸膏合并,加入步骤c)所得的药物细粉,烘干,粉碎成细粉,加入步骤a)所得药物细粉,混勻即得该中药组合物活性成分。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剂剂型为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散剂或口服液制剂中的一种。
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器质性心脏病性心律失常为功能性室性早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非器质性心脏病性心律失常药物中的应用,该中药组合物由人参、麦冬、山茱萸、丹参、炒酸枣仁、桑寄生、赤芍、土鳖虫、甘松等中药组成,临床实验证实该中药组合物对非器质性心脏病性心律失常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文档编号A61P9/06GK102210806SQ20101014108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8日
发明者安军永, 李向军, 郑立发 申请人: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