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xiaoxiao2020-6-23  256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药的治疗
胃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其发病原 因不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常见症状为上腹部不适或上腹部疼 痛,进食后症状往往加剧,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加剧,发作频繁,并向腰背部放射,同时常伴有 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恶心呕吐,胃部灼热,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等症状。我国每年约有17万 人死于胃癌,几乎接近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1/4,且每年还有2万以上新的胃癌病人产 生出来,是一种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疾病。 现代医学采用手术、化疗、放疗的治疗方法,其治疗副作用大,复发转移几率非常
高,存活率低,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基于中医治疗胃癌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
标本兼治,虚实并治,内外通调,缓急兼收,筛选出疏肝理气、补益正气、化痰散结、活血祛
瘀、温化中焦、温阳止痛的天然植物药,根据中医理论组方,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制备而成。
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成本低廉、毒副作用极小的治疗胃癌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上述中药组合物加入制备不同的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例如崩解
剂、润滑剂、黏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口服制剂,例如可以
是丸剂、胶囊剂、片剂、散剂、颗粒剂或口服液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什克服以上所述的缺憾,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成本低 廉、几乎无毒副作用的治疗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所要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途径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组合物,主要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薏该仁1 150份、茯苳1 150份、天花粉1 100份、陈皮1 150份、栀子1 50 份、黄连1 50份、苦参1 100份、公英1 50份、穿心莲1 50份、青黛1 50份、山 豆根1 100份、紫草1 50份、大黄1 50份、神曲1 150份、麦芽1 100份、谷芽 1 100份、桃仁1 50份、红花1 50份、三棱1 50份、莪术1 50份、炎乳香1 50 份、炙没药1 50份、自然铜1 50份、土鳖虫1 50份、穿山甲1 50份、石菖蒲1 100份、苏合香1 100份、安息香1 100份、零陵香1 100份、川芎1 50份、沉香1 50份、降香1 100份、生黄芪1 150份、党参1 100份、白芍1 150份、九香虫1 50份、土鳖虫1 50份、香附1 120份、木香1 50份。
优选为薏苡仁100份、茯苓50份、天花粉20份、陈皮50份、栀子15份、黄连15份、苦参30份、 公英20份、穿心莲20份、青黛20份、山豆根30份、紫草15份、大黄15份、神曲50份、麦芽 30份、谷芽20份、桃仁15份、红花15份、三棱15份、莪术15份、炎乳香10份、炎没药10 份、自然铜15份、土鳖虫15份、穿山甲15份、石菖蒲30份、苏合香20份、安息香20份、零 陵香20份、川芎20份、沉香10份、降香15份、生黄芪30份、党参20份、白芍30份、九香虫 15份、土鳖虫15份、香附30份、木香15份。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各组分的重量份用量还可以是
川乌1 50份、防己1 50份、苍术1 50份、厚朴1 100份、灵芝1 50份、车 前子1 50份、阿魏1 30份、苏木1 50份、水蛭1 50份、虻虫1 50份、青皮1 50份、秦皮1 50份、砂仁1 50份、草果1 50份、金银花1 100份、连翘1 50份、 地丁 1 100份、白术1 50份、山药1 100份、败酱草1 100份、半边莲1 50份、 郁李仁1 50份、王不留行1 100份、凌霄花1 50份。
优选为
川乌5份、防己15份、苍术20份、厚朴50份、灵芝20份、车前子20份、阿魏10份、苏木 20份、水蛭15份、虻虫15份、青皮15份、秦皮20份、砂仁15份、草果15份、金银花20份、 连翘15份、地丁 20份、白术15份、山药30份、败酱草15份、半边莲15份、郁李仁15份、王 不留行20份、凌霄花15份。 本发明的上述中药组合物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例如崩解 剂、润滑剂、黏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口服制剂,例如可以是 丸剂、胶囊剂、片剂、散剂、颗粒剂或口服液等。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基于中医五脏阴阳辨证纲领的创新思路,结合泰一和浦创新理 论体系"万病归宗理论"、"五脏阴阳辨证纲领"、"三维守恒调控法则"和临床治疗"双合原 则"作为指导,结合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变的规律,按照创新药物体系进行分类,形成以"五 脏基本功能调整、阴阳平衡协调方"为君,"五脏主要病机调整方"为臣,"重大疾病治疗方" 为佐,"临床基本症状对症治疗方"为使的中药成药"创新药物体系"。
本发明所用的中草药原料药均可从中医药店购得,其规格符合国家医药标准。
用法用量本发明的用药量取决于具体剂型,病人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等因素。作 为指导内服l)胶囊剂每天三次,每次服2 5粒,每粒含药量0. 4克,温水送服。2)片 剂每天三次,每次2 4片,每片含药量0. 5克,温水送服。3)丸剂每天三次,每次5克, 温水送服。4)颗粒剂每天三次。每次5克,温水送服。 本发明针对胃癌患者的治疗非常有效,各种原料药相互协调在一起能够起到最大 程度发挥药效,可有效提高患者机体的自我协调能力,显著改善脏腑功能和临床自觉症状, 此外还具有无毒副作用、费用较低等优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例证的
目的,绝不限于本发明。[实施例1]胶囊剂的制备
4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薏苡仁100份、茯苓50份、天花粉20份、陈皮50份、栀子15 份、黄连15份、苦参30份、穿心莲20份、青黛20份、山豆根30份、紫草15份、大黄15份、 神曲50份、麦芽30份、谷芽20份、桃仁15份、红花15份、三棱15份、莪术15份、炎乳香10 份、炙没药10份、自然铜15份、土鳖虫15份、穿山甲15份、石菖蒲30份、生黄芪30份、党 参20份、白芍30份、九香虫15份、土鳖虫15份、厚朴50份、灵芝20份、砂仁15份、山药30 份、败酱草15份、半边莲15份、王不留行20份、凌霄花15份。
将上述重量的各组分混合后碾成细粉过1500目筛后装入胶囊即得。
[实施例2]颗粒剂的制备
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薏苡仁100份、茯苓50份、天花粉20份、陈皮50份、栀子15 份、黄连15份、苦参30份、穿心莲20份、青黛20份、山豆根30份、紫草15份、大黄15份、 神曲50份、麦芽30份、谷芽20份、桃仁15份、红花15份、三棱15份、莪术15份、炎乳香10 份、炙没药10份、自然铜15份、土鳖虫15份、穿山甲15份、石菖蒲30份、生黄芪30份、党 参20份、白芍30份、九香虫15份、土鳖虫15份、厚朴50份、灵芝20份、砂仁15份、山药30 份、败酱草15份、半边莲15份、王不留行20份、凌霄花15份。 将上述重量分各原料混合,碾成细粉过1500目筛后,加入乙醇做黏合剂,加入淀
粉做填充剂,压制成颗粒剂。[实施例3]片剂的制备
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薏苡仁100份、茯苓50份、天花粉20份、陈皮50份、栀子15 份、黄连15份、苦参30份、穿心莲20份、青黛20份、山豆根30份、紫草15份、大黄15份、 神曲50份、麦芽30份、谷芽20份、桃仁15份、红花15份、三棱15份、莪术15份、炎乳香10 份、炙没药10份、自然铜15份、土鳖虫15份、穿山甲15份、石菖蒲30份、生黄芪30份、党 参20份、白芍30份、九香虫15份、土鳖虫15份、厚朴50份、灵芝20份、砂仁15份、山药30 份、败酱草15份、半边莲15份、王不留行20份、凌霄花15份。 将上述重量份各原料混合,碾成细粉过800 1200目细筛后,制成片剂即得。
[实施例4]丸剂的制备
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薏苡仁100份、茯苓50份、天花粉20份、陈皮50份、栀子15 份、黄连15份、苦参30份、穿心莲20份、青黛20份、山豆根30份、紫草15份、大黄15份、 神曲50份、麦芽30份、谷芽20份、桃仁15份、红花15份、三棱15份、莪术15份、炎乳香10 份、炙没药10份、自然铜15份、土鳖虫15份、穿山甲15份、石菖蒲30份、生黄芪30份、党 参20份、白芍30份、九香虫15份、土鳖虫15份、厚朴50份、灵芝20份、砂仁15份、山药30 份、败酱草15份、半边莲15份、王不留行20份、凌霄花15份。 将上述重量各原料混合,碾成细粉后过600 1000目筛后,制成丸剂即得。
[实施例5]口服液的制备
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薏苡仁100份、茯苓50份、天花粉20份、陈皮50份、栀子15 份、黄连15份、苦参30份、穿心莲20份、青黛20份、山豆根30份、紫草15份、大黄15份、 神曲50份、麦芽30份、谷芽20份、桃仁15份、红花15份、三棱15份、莪术15份、炎乳香10 份、炙没药10份、自然铜15份、土鳖虫15份、穿山甲15份、石菖蒲30份、生黄芪30份、党 参20份、白芍30份、九香虫15份、土鳖虫15份、厚朴50份、灵芝20份、砂仁15份、山药30 份、败酱草15份、半边莲15份、王不留行20份、凌霄花15份。
将上述重量各原料混合,经三次煎煮后,将三次滤液混合,滤过,浓縮至规
定的浓度,放冷,原液灌封,辐照灭菌,检验后,包装成品,制成口服液即得。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实验
一、 实验对象的一般资料采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共治疗278例患者,其中男165例,女113例;年龄最大者78岁,年龄最小者只有34岁。
二、 治疗方法
用法用量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制备的药剂,其用法与用量如下1)胶囊剂每天三次,每次服2 5粒,每粒含药量0. 4克,温水送服。2)片剂每天三次,每次2 4片,每片含药量0.5克,温水送服。3)丸剂每天三次,每次5克,温水送服。4)颗粒剂每天三次。
每次5克,温水送服。
疗程一个月为一疗程,共治疗18疗程。
三、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体征及症状完全改善,病灶消失或基本消失,饮食、大便正常,体重增加,精神焕发。 显效体征及症状显著改善,病灶基本消失或显著改善,饮食、大便正常,体重增加,精神很好。 有效体征及症状有改变,病灶有改善,饮食、大便基本正常,体重增加,偶感稍有不适,但能接受。
无效体征无改变,症状如前,病灶发展或转移恶化。
四、 典型病例
1、 丁某某,男,48岁,工程师。 胃癌术后月余,面容痛苦,两眼呆滞少神,形体消瘦,纳食难下,频频恶心,脘腹胀满,疼痛难忍,便秘,尿少,舌质红淤,苔秽浊厚腻,脉细滑。触诊锁骨上淋巴结未及,上腹纵形手术疤痕愈合佳,腹部胀气痞满。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5日,大便泄下大量秽物,恶臭异常,腹胀即时缓解,腹痛减轻,苔腻渐退。又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个月,面色平和,两眼有神,腹痛腹胀已除,纳食通畅,二便正常。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个月,饮食正常,体重增加,精神渐振,症状大为改观。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年余,患者形体壮实,纳食有味,舌红苔薄,能正常工,餐摄片检查示胃肠吻合口通过顺利,胃体蠕动尚好,胃窦部钡剂未充填,随访至今,患者体健如前,至今已健康生存IO年多。
2、 柯某,男,44岁,经理。 患者因胃小弯溃疡恶变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癌灶广泛转移,仅行姑息切除术。术后腹部胀气,小便不利,精神不支,脉软无力,血压下降,舌苔浊腻带黄。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日,腹胀减轻,大便通畅,小便亦利,精神好转,舌苔较净。又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l个月,腹胀已除,精神渐振。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个月,症状基本消失,体重增加2. 5公斤。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年余,定期检查未见异常,随 访,全身状况良好,治后存活已16年。
3、吴某,男,71岁,退休干部。 患者因上消化道出血,于某医院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胃小弯及贲门部有一个 8X7CM溃疡型肿块,与腹后壁粘连固定,胃周围淋巴结广泛肿胀、固定,无法切除,病理示 管状型腺癌。主诉胃脘隐痛,口干,大便艰行,纳食不佳,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弱。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5日,胃脘隐痛及口干均有好转,舌质由红转为淡红。又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个月,精神转佳,纳食转好,大便正常,每日1次,复查肿块较前明 显减小。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个月,症状大为缓解,复查肿块3X4CM。继服本发明中 药组合物1年余,肿块基本消失,生活如常。
4、戚某某,女,58岁,退休工人。 患者l年前开始,胃痛时作,后胃痛渐加剧,形体日见消瘦,大便色黑,头晕眼 花。胃肠摄片均提示"胃幽门前区有小龛影约0.5X0.5cm大小",经内科治疗未效。后
行剖腹手术探查"术中发现胃与腹膜、肝脏、大网膜、结肠等广泛粘连、胃体后壁肿块约 8X6X4cm,浸润整个胃壁,有出血点,与胰腺粘连,胃大小弯淋巴结均肿大,质硬,诊断为 胃癌,癌肿有转移。来诊,主诉上腹部闷胀,纳少,呕吐黄水,中上腹部可触及肿i央,但边界 欠清,轻度腹水,脉象小弦,舌苔薄白。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个月,自觉上腹部胀痛大减,胃纳略增,呕吐偶作,小便 增多。又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l个月,腹胀、纳差、上腹部有肿块隆起,大便日行4-5次。 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个月,药后腹胀减轻、胃纳渐复,大便日行1次,上腹部未扪及肿块 及腹水。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l年余,诸症消失,多次胃肠摄片均未见复发征象,超声波 检查肝脏未探及占位病灶及腹部肿块,全身情况佳,能操劳家务工作,治疗迄今已28年,仍 健在。 5、刘某,女,38岁,农民。 患者上腹部疼痛不适多年,在当地医院做胃镜示"胃癌",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病 理溃疡型腺癌(胃窦部),小弯6/9,大弯3/4,幽门下2/2,幽门上3/3转移。出院后做了 2 个疗程化疗,因副作用太大,终止化疗。患者食欲较差,疲倦乏力,恶心呕吐,胃部灼热,面色 萎黄,形体消瘦。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个月,恶心呕吐减轻,余症渐缓。又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
物2个月,恶心呕吐止,胃部灼热大减,食欲增加,精神渐振。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年
余,体质逐渐恢复, 一切状如常人,照常参加农活,肝胆及腹部B超,结果显示无异常发现,
无复发转移迹象。 6、黄某,女,52岁,教师。 患者2月前深感胃部不适,伴有阵痛,腹胀痛,饮食不规,纳差,消瘦。经医院CT、B 超确诊为胃癌,3X4. 5CM扁平肿块,已手术切1/3病灶,放化疗无起色,后无望出院回家。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个月,诸症缓解。又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个月,胃部 不适减轻,阵痛消失,纳増。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l年余,未发现癌转移征象,一般情况良 好,无明显不适,生活如常,可行一般体力劳动,现患者仍在随访。
7、赵某,男,72岁,农民。
7
患者2月前开始进食有梗阻感、上腹痛未引起重视,在当地医院服药治疗,疗效不好。近期常呕吐,腹胀、吃饭难以下咽、全身无力。经检查确诊为胃癌,考虑到患者年纪较大,手术不能承受,家属拒绝手术。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个月,腹胀、呕吐明显减轻。又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个月,下咽困难缓解,精神转好。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个月,呕吐、腹痛基本消失,下咽渐正常。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l年余,患者生活正常,保持每日适量运动,睡眠精神好,情 8、许某,女,58岁,会计。 患者于1年前出现恶心呕吐、反酸,中草药治疗,效果不显,恶心呕吐症状加重,且
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随即到医院就诊,经行B超、纤维胃镜检查,诊断为胃癌,行"胃癌切
除术",术后进行化疗,因无法耐受化疗副反应而停止化疗,出院回家休养。1月前复查,经行
纤维胃镜检查示胃癌复发,患者恶心呕吐较重,无法进食,身体虚弱、消瘦、贫血。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5日,逐渐呕吐次数减少,可进少量流食。又服用本发明
中药组合物3个月,食欲有所好转,恶心呕吐症状减轻,上腹疼痛缓解。继服本发明中药组
合物6个月,恶心呕吐症状消失,食欲增加,体重增加,贫血纠正,复查胃镜示胁肿块明显
縮小,患者信心倍增。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6个月,胃镜检查示肿块完全消失,患者体重
增加了 10公斤,满面红光,精力充沛,无任何不适症状。
五、治疗结果
所收治的278例病例中,经18个月治疗,其中治愈25例,显效139例,有效75例,无效39例,总有效率达85%。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治疗胃癌患者有极其显著疗效。
权利要求
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主要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薏苡仁1~150份、茯苓1~150份、天花粉1~100份、陈皮1~150份、栀子1~50份、黄连1~50份、苦参1~100份、公英1~50份、穿心莲1~50份、青黛1~50份、山豆根1~100份、紫草1~50份、大黄1~50份、神曲1~150份、麦芽1~100份、谷芽1~100份、桃仁1~50份、红花1~50份、三棱1~50份、莪术1~50份、炙乳香1~50份、炙没药1~50份、自然铜1~50份、土鳖虫1~50份、穿山甲1~50份、石菖蒲1~100份、苏合香1~100份、安息香1~100份、零陵香1~100份、川芎1~50份、沉香1~50份、降香1~100份、生黄芪 1~150份、党参1~100份、白芍1~150份、九香虫1~50份、土鳖虫1~50份、香附1~120份、木香1~50份。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各原料药的重量份是薏苡仁100份、茯苓50份、天花粉20份、陈皮50份、栀子15份、黄连15份、苦参30 份、公英20份、穿心莲20份、青黛20份、山豆根30份、紫草15份、大黄15份、神曲50份、 麦芽30份、谷芽20份、桃仁15份、红花15份、三棱15份、莪术15份、炎乳香10份、炎没药 10份、自然铜15份、土鳖虫15份、穿山甲15份、石菖蒲30份、苏合香20份、安息香20份、 零陵香20份、川芎20份、沉香10份、降香15份、生黄芪30份、党参20份、白芍30份、九香 虫15份、土鳖虫15份、香附30份、木香15份。
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中原料药还有川乌1 50份、防己1 50份、苍术1 50份、厚朴1 100份、灵芝1 50份、车 前子1 50份、阿魏1 30份、苏木1 50份、水蛭1 50份、虻虫1 50份、青皮1 50份、秦皮1 50份、砂仁1 50份、草果1 50份、金银花1 100份、连翘1 50份、 地丁 1 100份、白术1 50份、山药1 100份、败酱草1 100份、半边莲1 50份、 郁李仁1 50份、王不留行1 100份、凌霄花1 50份。
4.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是川乌5份、防己15份、苍术20份、厚朴50份、灵芝20份、车前子20份、阿魏10份、苏木 20份、水蛭15份、虻虫15份、青皮15份、秦皮20份、砂仁15份、草果15份、金银花20份、 连翘15份、地丁 20份、白术15份、山药30份、败酱草15份、半边莲15份、郁李仁15份、王 不留行20份、凌霄花15份。
5. 按照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任意一项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可按照常规的中 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口服制剂。
6. 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口服制剂是丸剂、胶囊剂、片 剂、散剂、颗粒剂或口服液。
7. 权利要求1 6所述的任意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胃癌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治疗胃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以下原料药组成薏苡仁、茯苓、天花粉、陈皮、香附、木香、青黛、山豆根、紫草、大黄、川乌、神曲、麦芽、桃仁、红花、三棱、莪术、土鳖虫、九香虫、石菖蒲、穿山甲、苏木、水蛭、沉香、降香、苏合香等。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按照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口服制剂。本发明可显著改善上腹部不适或疼痛,进食后疼痛加剧,发作频繁,并向腰背部放射,同时可显著改善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恶心呕吐,胃部灼热,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等症状,临床疗效确切,疗效显著,见效迅速。并且具有费用低廉、基本无毒副作用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P1/00GK101773648SQ20101014183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8日
发明者王峰, 王文奎 申请人:泰一和浦(北京)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