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癌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6-23  308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肝癌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肝癌的中药(又称癥积消胶囊)。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原发性肝癌是世界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被称为“癌中之王”,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原发性肝癌中晚期患者多为“高血凝”、“低免疫”状态,常见血液流变学异常,微循环障碍,免疫功能低下。而祖国医学则认为,其多属肝胃不和,肝气郁结。中晚期多表现为脾胃虚弱、瘀毒内结,痰湿凝聚,气虚血瘀,气血双亏等。其临床症状复杂多变,多证型交错,单证型较为少见。我国每年约20-30万人死于肝癌,约为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率的10%,居第二位。肝癌早期缺乏特殊症状,确诊时多属中晚期,从确诊到死亡,自然生存期仅三个月,能够手术的患者仅5%左右,也只能取得短期缓解,年生存率在10-20%左右,五年生存率几乎为零,手术合用其它疗法,肝癌总的五年生存率仅2%左右,手术、放疗,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化疗又有较大毒副反应。著名古方“犀黄丸”、“小金丹”、“大黄虫丸”、“血府逐瘀汤”、“梅花点舌丹”等经临床长期应用,抗癌作用均不能令人满意。近十余年来我国对治疗肝癌的复方中药也进行了不少研究,如平消片、莲花片、葫芦素片、消癥益肝片以及乌骨藤类、喜树硷类、斑蝥素类,华蟾素类、苦参类等,虽有不同疗效,但都不甚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寻求一种有效的无毒副作用的抗肝癌中药,为广大患者治病除痛,造福人类,刻不容缓。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肝癌的中药,可有效解决肝癌治疗效果差,生存期短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由莪术155-195g、水蛭110_140g、三七67_83g、三白草90-110g、上茯苓450-550g、西洋参67-83g、黄芪225-275g、薏苡仁450-550g、壁虎90-110g、延胡索90-1IOg制成,其中,莪术粉碎成颗粒,加莪术重量的6倍量水,加热煮6小时,收集挥发油,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溶液和药渣备用;挥发油用环糊精包合,其重量比为挥发油环糊精=18,包合温度40°C,包合干燥3小时,粉碎成粉,得包合物粉,备用,三七、西洋参、延胡索粉碎成颗粒,用三七、西洋参和延胡索三味药重量和的6倍量质量浓度为70%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60°C测相对密度为1.25-1.27的清膏,备用,三七、西洋参和延胡索提取液滤过的药渣与上述莪术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合并后与水蛭、三白草、土茯苓、黄芪、薏苡仁、壁虎混合,加莪术、水蛭、三七、三白草、土茯苓、西洋参、黄芪、薏苡仁、壁虎和延胡索十味药重量和的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煮液,加入上述莪术提挥发油后的水溶液,混勻,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C测相对密度为1.25-1.27的清膏,与三七、西洋参和延胡索制得的清膏合并,微波真空干燥,真空度0.06-0.08Mpa,温度70°C-80°C,至干,粉碎成粉,制粒,干燥,整粒,与上述包合物粉混勻,装入胶囊,即得。本发明能有效抑制肝部肿瘤的生长,延长患者生存期,明显的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和微循环状态,提高人体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是治疗肝癌的有效中药。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际情况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实施例1由莪术160g、水蛭115g、三七70g、三白草95g、土茯苓460g、西洋参70g、黄芪230g、薏苡仁460g、壁虎90g、延胡索90g制成,其中,莪术粉碎成颗粒,加莪术重量的6倍量水,加热煮6小时,收集挥发油,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溶液和药渣备用,挥发油用环糊精包合,挥发油环糊精重量比为18,包合温度40°C,包合干燥3小时,粉碎成粉,得包合物粉,备用;三七、西洋参、延胡索粉碎成颗粒,用三七、西洋参和延胡索三味药重量和的6倍量质量浓度为70%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60°C测相对密度为1.25的清膏,备用;三七、西洋参和延胡索提取液滤过的药渣与上述莪术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合并后,与水蛭、三白草、土茯苓、黄芪、薏苡仁、壁虎混合,加莪术、水蛭、三七、三白草、土茯苓、西洋参、黄芪、薏苡仁、壁虎和延胡索十味药重量和的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煮液,加入上述莪术提挥发油后的水溶液,混勻,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C测相对密度为1.25的清膏,与三七、西洋参和延胡索制得的清膏合并,微波真空干燥,真空度0.06Mpa,温度70°C,至干,粉碎成粉,制粒,干燥,整粒,与上述包合物粉混勻,装入胶囊,即得。实施例2:由莪术175g、水蛭125g、三七75g、三白草100g、土茯苓500g、西洋参75g、黄芪250g、薏苡仁500g、壁虎100g、延胡索IOOg制成,其中,莪术粉碎成颗粒,加莪术重量的6倍量水,加热煮6小时,收集挥发油,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溶液和药渣备用,挥发油用环糊精包合,挥发油环糊精重量比为18,包合温度40°C,包合干燥3小时,粉碎成粉,得包合物粉,备用;三七、西洋参、延胡索粉碎成颗粒,用三七、西洋参和延胡索三味药重量和的6倍量质量浓度为70%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60°C测相对密度为1.26的清膏,备用;三七、西洋参和延胡索提取液滤过的药渣与上述莪术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合并后,与水蛭、三白草、土茯苓、黄芪、薏苡仁、壁虎混合,加莪术、水蛭、三七、三白草、土茯苓、西洋参、黄芪、薏苡仁、壁虎和延胡索十味药重量和的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煮液,加入上述莪术提挥发油后的水溶液,混勻,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C测相对密度为1.26的清膏,与三七、西洋参和延胡索制得的清膏合并,微波真空干燥,真空度0.07Mpa,温度75°C,至干,粉碎成粉,制粒,干燥,整粒,与上述包合物粉混勻,装入胶囊,即得。实施例3:由莪术190g、水蛭135g、三七80g、三白草105g、土茯苓540g、西洋参80g、黄芪270g、薏苡仁540g、壁虎105g、延胡索105g制成,其中,莪术粉碎成颗粒,加莪术重量的6倍量水,加热煮6小时,收集挥发油,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溶液和药渣备用,挥发油用环糊精包合,挥发油环糊精重量比为18,包合温度40°C,包合干燥3小时,粉碎成粉,得包合物粉,备用;三七、西洋参、延胡索粉碎成颗粒,用三七、西洋参和延胡索三味药重量和的6倍量质量浓度为70%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60°C测相对密度为1.27的清膏,备用;三七、西洋参和延胡索提取液滤过的药渣与上述莪术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合并后,与水蛭、三白草、土茯苓、黄芪、薏苡仁、壁虎混合,加莪术、水蛭、三七、三白草、土茯苓、西洋参、黄芪、薏苡仁、壁虎和延胡索十味药重量和的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煮液,加入上述莪术提挥发油后的水溶液,混勻,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C测相对密度为1.27的清膏,与三七、西洋参和延胡索制得的清膏合并,微波真空干燥,真空度0.OSMpa,温度80°C,至干,粉碎成粉,制粒,干燥,整粒,与上述包合物粉混勻,装入胶囊,即得。以上药物,其中莪术除去须根,鳞叶,洗净,蒸或煮至透心,晒干,切片,有破血行气止痛,积散结,破血祛瘀,行气止痛的功效;水蛭洗净,晒干,切断,有破血,逐瘀之功效,治蓄血,积聚、损伤瘀血作痛、痈肿丹毒等症;三七去杂质,洗净,晒干,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用于各种内、外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三白草去杂质,洗净,晒干,清利湿热,消肿,解毒之功效,治水肿,黄疸,淋浊,痈肿,疔毒;上茯苓除去芦头及须根,洗净泥沙,切片,晒干,有解毒,除湿,利关节之功效,治梅毒,淋浊,筋骨挛痛,疔疮,痈肿,瘰疬;西洋参洗净去其泥土,切片,晒干,有益肺阴,清虚火,生津止渴之功效,治肺虚久嗽,失血,咽干口渴,虚热烦倦;黄芪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晒干;有补气生血,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排脓之功效,主治气虚诸证,卫虚自汗,血虚证,久败疮;薏苡仁去净杂质,晒干,有健脾,补肺,清热,利湿之功效,治泄泻,湿痹,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水肿,肺痿,肺痈,肠痈,淋浊;壁虎又称守宫,洗净,微火烤干,有祛风,定惊,散结,解毒之功效,治中风瘫痪,历节风痛,瘰疬,恶疮;延胡索又称,元胡,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粗碎;有活血,行气,止痛的功效,主治心腹诸痛,疝痛,四肢血滞痛。本发明配方中莪术为君药,能破血消积、理气、削坚散结,古代王好古称莪术“通肝经聚血”,《本草通玄》谓其“专走肝家,破积聚恶血,疏痰食作痛”。临床多用其治疗癥瘕痞块,心腹胀痛等症。水蛭能破血、逐瘀、通经、消癥瘕积聚,《神农本草经》谓其能“主逐恶血、瘀血,破血瘕积聚”。近代张锡纯盛赞水蛭“破瘀血不伤新血”。三七能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玉揪药解》称三七“和营止血,通脉行瘀......一切瘀血皆破……一切新血皆止。”三白草能清热解毒,消肿软坚,通经脉,古代多用治疗痈疽发背,恶疮不收,土茯苓解毒通利、又能健脾祛湿,《本草纲目》谓其“健脾胃,强筋骨,去风湿,治恶疮痈肿”,故以上四药为臣药.以辅助君药破血消积、解毒散结。西洋参、黄芪、薏苡仁,益气健脾,扶正祛邪,正气盛则邪不能聚,壁虎散结解毒,《四川中药志》谓其“驱风,破血积包块,治肿瘤。”延胡索为使药,专入肝经,能活血散瘀,理气止痛。诸药合用,消伐为主,辅以补益,攻补兼施,对肝癌之虚实夹杂之症优为适宜,并经临床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本发明中药还可用于其它癌症的治疗,其有关资料如下一、病例选择标准(一)诊断标准(1)病理诊断①肝组织学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肝癌者。②肝外组织的组织学检查证实为肝细胞癌者。(2)临床诊断①如无其他肝癌证据,AFP对流法阳性或放射免疫法彡400ng/ml,持续4周以上,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及转移性肝癌者。②有或无临床表现,B超、Cl、等影像学检查有明确肝内实质性占位病变,能排除肝血管瘤和转移性肝癌,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a.AFP彡200ng/ml或r_GT明显增高;b.典型的原发性肝癌影像学表现c.无黄疸而AKP或r-GT明显增高;d.远处有明显的转移性病灶,或有血性腹水,或在腹水中找到癌细胞;e.明确的乙肝标志阳性的肝硬化。2、中医辩证气滞血瘀证,凡有下列主证其中两条或主证一条加上兼证两条即可确诊。(1)主症①右胁下积块,按之质硬②胀痛或刺痛,窜及两胁;⑨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强或涩。(2)兼证①精神抑郁②两胁不舒或胀痛③嗳气吞酸;④食少腹胀⑤面色晦暗。(二)试验病例标准1、纳入病例标准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符合中医辩证标准,预计生存期在2个月以上,受试者体力状况尚好者。2、排除病例标准(1)继发性肝癌患者。(2)合并有心血管、肾脏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者。(3)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对本药过敏者。(4)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服药,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根据卫生部《新药审批办法》的有关规定,参考其它文献资料从祛邪(抗肿瘤)、扶正(增强免疫)、增效、减毒等不同方面对本发明中药进行了主要药效学实验研究,具体结果如下实验材料(一)、动物昆明小鼠,体重18_22g,健康,雌雄各半,中国医学科学院动物中心提供。NIH小鼠,体重1820g,健康,雌雄各半,中国中医研究院动物中心提供。置于室温20-240C,相对湿度40-—60%的实验室中进行研究。(二)、瘤株小鼠宫颈癌(U14)和小鼠肝癌(H22),由本组传代保株。(三)、药品癥积消胶囊,即本发明中药,由中外合资郑州东方药业有限公司提供。复方天仙胶囊,中国吉林通化自山制药厂出品,批号980612。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广州化学试剂厂生产,分析纯,批号981206。盐酸左旋味唑片,上海延安制药厂生产,批号970820。醋酸氢化波尼松,上海第九制药厂生产,批号980206。环磷酰胺粉针剂,上海十二制药厂生产,批号980108。方法与结果(一)、癥积消胶囊祛邪(抗肿瘤)作用研究1、对小鼠宫颈癌(U14)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无菌条件下抽取U14小鼠腹水癌液,用生理盐水稀释细胞个数为lX107ml。取0.2ml于小鼠左腋下皮下注射,使注射量为2XIO6个/只,称重分层随机分为四组,即空白对照组、阳性药物组、癥积消大剂量和小剂量组,24小时后灌胃给药,每日一次,连给10天,其中,癥积消大剂量组剂量是灌服癥积消胶囊20g/kg(g/kg的意思是,每Ikg的体重,服用的药物量,以下同),癥积消小剂量组剂量是灌服癥积消胶囊5g/kg,阳性药物对照组是给复方天仙胶囊混悬液0.6g/kg,空白对照组给生理盐水,每日一次,每次0.25ml/10g(ml/10g的意思是,每IOg的体重,服用的药液量,以下同)。第十一天处死小鼠,称体重并剥取皮下瘤块,统计各组动物数和实验前后体重及瘤体重量,并根据《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的要求评价抑瘤效果,重复实验三次。结果表明(见表1),癥积消小剂量对小鼠宫颈癌(U14)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瘤率分别为40.16,39.17%,38.71%。癥积消大剂量抑制作用不稳定,为10.2733.06%。实验结束时动物死亡数小于10%,且去瘤后体重不低于实验前体重。表明实验结果较稳定,可重复性强。复方天仙胶囊无明显抑制作用,实验结果不稳定。表1癥积消胶囊对小鼠宫颈癌(U14)的抑制作用<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9</formula>2、对小鼠肝癌(H22)肿瘤生长抑制作用取H22瘤液,生理盐水稀释,使H22注射液量为2XIO6个/只/0.2ml,于小鼠右腋皮下注射,其它方法同前,实验三次。结果表明,癥积消大、小剂量组对小鼠肝癌(H22)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小剂量抑制率分别为47.50%,47.79%,39.42%,大剂量组抑制率分别为56.61%,51.45%,51.44%。三批实验结果相近。实验结束动物死亡率小于10%,去瘤后体重不低于实验前体重。复方天仙胶囊未显明显抑制作用,且结果不稳定。表2癥积消胶囊对小鼠肝癌(H22)抑制作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column></row><table>---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P<0.0013、讨论用癥积消胶囊分别对小鼠移植性肿瘤肝癌(H22)、宫颈癌(U14)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其对H22和U14有较强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39.4256.61%和38.7140.16%。实验结果稳定,可重复性强,尤其对H22抑制率高,抑瘤效果与剂量呈正比。抗肿瘤实验结果表明癜积消胶囊可明显抑制小鼠肝癌(H22)及宫颈癌(U14)肿瘤的生长,该药对部分肿瘤具有显著和稳定的祛邪(抗肿瘤)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二、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1、对正常小鼠腹腔噬细胞功能的影响将实验用NIH小鼠称重分层随机分为六组,正常对照组与醋酸氢化泼尼松组给生理盐水灌胃,左旋眯唑组给左旋咪唑灌胃、癥积消大、中、小剂量组分别给不同剂量的癥积消胶囊溶液灌胃。连续灌胃6天。第四天腹腔注射2%灭菌糖元2ml/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于第4、5天在下肢皮下注射醋酸氢化泼尼松0.Iml/只。另自鸡翼下无菌操作静脉采血,用生理盐水洗涤三次,弃上清液后用生理盐水配成20%红细胞悬液备用。于第七天将每只小鼠头部注射75%酒精0.Iml处死,腹腔注射2mlHank's液,轻揉腹部60下,使Hank's液充分冲洗腹腔,取出腹腔液,置于离心管中,静置10分钟,弃去上部Hank's液,使IOml的离心管中最后只留0.5ml,在离心管中加入0.4cm宽的小玻璃条,滴入20%鸡血二滴,于37°C水浴内培养30分钟,每十分钟摇一次。取出玻璃条,用PBS冲洗3次,令其自然干燥。以甲醇固定67分钟,用姬姆萨染液染15分钟,用自来水冲洗3次,每个玻璃片计数100个巨噬细胞,计算吞噬了鸡红细胞的巨噬细胞百分数及被吞噬的鸡红细胞数,解剖小鼠时,同时称小鼠体重及脾湿重,计算脾重。结果(见表5)表明,醋酸氢化泼尼松组脾重、吞噬百分数及被吞噬鸡红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低,左旋咪唑组及癥积消大、中、小三个剂量组,对巨噬细胞百分数及被吞噬鸡红细胞数均有明显的提高作用。左旋咪唑组对脾重无明显提高作用,而癥积消大、中、小剂量组均可明显提高脾重。由此可见,本发明中药不仅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提高作用,同时对细胞免疫也具有提高作用。表5癥积消胶囊对小鼠腹腔巨噬功能的影晌组别动物数剂量脾重吞噬百分数被吞噬鸡红细胞数<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formula>注泼尼松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他各组均与泼尼松组比较乍<0.05,**Ρ<0.01.***Ρ<0.005,****Ρ<0.OOl2、配合环磷酰胺(CTx)对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影响无菌条件下抽取小鼠U14腹水,用生理盐水稀释细胞个数为IX107ml,取0.2ml无菌注射于小鼠右腋皮下使注射量为2XIO6/只。称重随机分为9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给生理盐水灌胃,每次0.25ml/10g;B组为荷瘤对照组,灌胃与A同;C组为左旋咪唑组,给左旋咪唑灌胃25mg/只D组为癥积消大剂量组,给癥积消胶囊液灌胃20g/kg;E组为癥积消小剂量组,给癥积消混悬液灌胃5g/kg;F组为CTX组,每只10mg/kg灌胃;G组为左旋咪唑+CTX组,另给左旋咪唑25mg/kg灌胃;H组为CTX+癥积消大剂量组,另给癥积消20g/kg1组为CTX+癥积消小剂量组,另给癥积消5g/kg灌胃。以上各组按各自要求连续给药6天。其中于第4天各组均给2%灭菌糖元2ml/只,腹腔注射,于第7天全部处死,余后方法同前。结果(见表6)表明荷瘤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加入CTX则低于荷瘤对照组(P<0.05)。而给予癥积消胶囊组吞噬功能明显提高,经统计学处理各组与荷瘤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荷瘤对照组脾重低于荷瘤癥积消组,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加用癥积消则可明显提高脾重,与CTX组对照有显著性差异。总之,癥积消胶囊对荷瘤小鼠有明显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并可明显改善CTX造成的免疫功能低下,亦提示癥积消胶囊对化疗药物有减毒作用。表6癥积消配合CTX对荷瘤小鼠巨噬细胞功能影响<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2</column></row><table>注A、c、D、E、F组分别与B组比较G、H、1组分别与F组比较***P<0.001。3、结论肿瘤病人大多免疫功能低下,其临床表现出正虚的证侯,经上述实验,结果表明,癥积消胶囊对正常小鼠和荷瘤小鼠的脾重和巨噬细胞巨噬功能均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并对荷瘤小鼠因CTX而进一步造成的吞噬功能低下,亦有明显增强作用。三、增效作用研究癥积消胶囊与CTX合用对小鼠U14的影响采用小鼠U14腹水瘤转实体方法,按常规接种U14肿瘤于小鼠右腋下,接种量为1.98XIO6/只,接种后将小鼠称重分层随机分为12组,第二天开始给药,腹腔注射CTX,灌胃癥积消胶囊混悬液,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0天,第10天处死,取瘤称重。肿瘤抑制率评价同抗肿瘤实验。结果如表7所示,并用CTX抑制率分别为36.09%和31.58%,而单用癥积消大、中、小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3.08%,28.07%和38.35%,均显示一定的抑瘤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CTX与癥积消联用则可提高二者单独应用的疗效,其中CTX大剂量与癥积消小剂量合用抑瘤率最高,达53.63%,比单用CTX高出17.45个百分点,显示出很强的增效作用,其他各组也均显示出明显的增效作用。癥积消胶囊不仅有较好的抗癌作用,而且配合化疗还有很好的增效作用。表7癥积消胶囊的增效作用研究<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3</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3</column></row><table>本实验表明癥积消胶囊与化疗药物合用可提高化疗药物的疗效。单用化疗和单用癥积消胶囊均有抗瘤作用。若二者合用则疗效更好,其增效机制是多方面的。①疗效高二者均有抑瘤作用,其合用效果则使抑瘤率更加提高。②改善机体内环境癥积消有扶正、化瘀等多种功能,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全身血液循环,使机体抗病能力增强。③减轻化疗毒性。化疗药物对机体多脏器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癥积消能预防和治疗化疗药的不良反应,提高机体自身抗病能力。四、减毒作用研究癥积消胶囊对CTX毒副作用的影响取实验用NIH小鼠,健康,雌雄均有,随机分为5组。癥积消三个剂量组分别给予癥积消胶囊液灌胃,连续6天,同时给予对照组和CTX组生理盐水灌胃。第7天给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0.5ml,其余各组给予CTX腹腔注射100mg/kg,第8天全部处死,观察动物肝、肾功能,外周血象、白细胞分类及骨髓造血功能变化。结果表明(见表8):CTX对小鼠血象及骨髓造血功能有明显的毒副作用,白细胞、淋巴细胞及骨髓有核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癥积消胶囊可明显对抗由CTX引起的白细胞、淋巴细胞及骨髓有核细胞减少,即有一定的提升白细胞改善骨髓造血机能和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此剂量的CTX对肝、肾功能及外周血红细胞未见明显改变。表8癥积消胶囊减毒作用研究(χ士SD)组别动物数剂量白细胞淋巴细胞骨髓冇核细胞(g/kg)(109/L)(109/L)(104/l)丄丨常对照纪118.8:1土1..820.62士0.24975±286******氺**CTX240.12.15±0.590.11±0.05463±83CTX+癥人100.1+202.80±0.760.18±0.04589士]35***CTX+癥中100.1+102.43±0.870.19士0.06546±134***CTX+癥小100.1+52.24±0.790.16+0.03601±201***注CTX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联合用药组与CTX组比较<0-001CTX是常用化疗药,毒性较大,尤其是对骨髓造血功能毒性更大,癥积消对这一毒性有一定防治作用。由上述实验证明,其对CTX引起的白细胞、淋巴细胞及骨髓有核细胞减少,具有很好的提升作用,能保护骨髓,提高免疫功能,达到减轻化疗毒性作用。小结癥积消胶囊具有活瘀消瘢、解毒散结、益气健脾功能,临床有较好的抗肿瘤作用。此外,还具有扶正、增效和减毒作用。药效强,药理作用广泛,可做为抗肝癌药用于临床。二、分组及给药方法(一)分组入选病例共242例,其中男165例,女77例,年龄23-—65岁,中位年龄46岁,初治102例,曾手术、化疗后的复治病例140例。按比例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单用癥积消胶囊治疗121例;综合组,用癥积消胶囊+化疗治疗61例对照组,单用化疗60例。(二)给药方法1、治疗组用癥积消胶囊,每次口服6粒(每粒0.5g,由郑州东方药业公司提供),每日3次。连服4周为一周期,连用3周期,服药期间,不用其他抗癌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法。2、综合组用癥积消胶囊和化疗同时进行,给药方法同治疗组和化疗组,化疗期间有严重胃肠反应者,暂时停服癥积消胶囊,恢复后即开始服用。3、化疗组用DFA方案DDP20mgivgttqc^-75-Fu500mgivgttqdi7ADM60mgiv冲1次/4w每4周为一周期,共用3周期。三、观察指标和方法1、安全性观测(1)一般体检项目。(2)血、尿、便常规化验。(3)心、肝、肾功能检查。治疗前后各检查一次,治疗中每月检查一次,治疗期间注意有无毒副作用,一旦出现,详细记录其种类、强度、持续时间等。2、疗效性观测(1)临床症状,如肝区疼痛、消化道症状、发热、上腹包块,乏力消瘦等。(2)临床体征,如肝脾肿大、腹水、黄疸、肝掌、腹壁静脉扩张等。(3)肝功能检查及有关酶学检查。(4)甲胎蛋白测定。(5)B超、CT、X线检查,必要时作细胞学检查。治疗前后和治疗期间每月检查一次,详细记录检查结果。结果一、疗效评定标准(一)治后生存期治后生存期,是指从治疗日开始,至死亡或末次随访日期为止。观察治后2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以上的生存期,再计算生存率。(二)生活质量标准采用kamofsky评分标准一切正常,无不适或病征100能进行正常活动,有轻微病征90勉强可进行正常活动,有一些症状或体征80生活自理,但不能维持正常活动或工作70生活偶需帮助,但能照顾大部分个人的需求60需要颇多的帮助和经常的医疗护理50失去活动能力,需要特别照顾和帮助40严重失去活动能力,要住医院,但暂未有死亡威胁30病重,需住院及积极支持治疗20重危10死亡0卡氏评分提高20分以上为显效提高10-20分为有效提高10分以下至下降10分以内为稳定;下降10分以上为恶化。(三)癌灶客观疗效判定标准以肿瘤体积变化作衡量疗效的标准。1.完全缓解(CR)可见肿瘤消失并持续1个月以上。2.部分缓解(PR);肿瘤两个最大相互垂直的直径乘积缩小50%以上,并持续1个月以上。3、稳定(NC)肿瘤两个最大的相互垂直的直径乘积缩小不足50%,增大不超过25%,并持续1个月以上。4.恶化(PD)肿瘤两个最大的相互垂直的直径乘积增大超过25%,或有新病灶出现。(四)临床症状症状改善评定以各主要常见症状降低一级为10分,增高一级为-10分,综合计算病人症状在治疗后,完全消失者为缓解,增高或降低分数之代数和,10分以上为有效,-10分以下为无效,10分-10分之间为稳定。二、疗效分析(一)生存期比较表1示,三组治疗后生存期(生存率)比较,综合组与治疗组相近,疗效较好,对照组较差。表1三组治疗后生存期(生存率)比较生存数/观察数(%)<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6</column></row><table>(二)生活质量比较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是治疗的主要目的之一。从表2可以看出,治疗组提高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对照组最差。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与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X2=22.01)。表2三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恶化有效率治疗组12138(31.4)48(39.7)19(15.7)16(13.2)71.1综合组6115(24.6)19(31.1)16(26.2)11(18.0)55.7对照组607(11.7)13(21.7)28(46.7)12(20.0)33.3(三)症状体征观察治疗组症状体征改善明显优于化疗组,稍优于综合组,其中治疗组121例病人中,症状体征缓解150例次,占29.6%有效148例次,占29.2%稳定141例次,占27.8%无效68例次,占13.4%,总有效率为58.8%,详见附表4。综合组总有效率为52.3%,化疗组总有效率为31.2%。附表4癥积消胶囊对肝癌主要症状体征的影响Jfi輕迎—例数缓缓有效稳定_无效有效率(%)肝区疼痛101452726371.3腹胀91262928860.4乏力1123835281165.2食欲不振882328191857.9发热324813737.5恶心呕吐368910947.2黄π314711935.5腹水16256343.8合计5071501481416858.8(四)毒副反应观察根据《抗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标准”的评定,三组治疗期间毒副反应如表5,以治疗组最轻,仅有5人轻度反应,反应率为4.1%,综合组有36人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占59.0%,对照组毒副反应最重,有44人出现毒副反应,反应率为73.3%。表5三组治疗期间毒副反应比较<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8</column></row><table>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最险恶的肿瘤之一,属祖国医学“肝积”、“癥积”等范畴。其恶性程度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亦高,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近年来用中药治疗肝癌报道较多,但仍无安全有效的新药出现,研究开发一种治癌新药非常必要。本发明中药经临床实践证明,具有化瘀消积、解毒散结、健脾益气的功能,有一定的扶正、抑瘤、增效作用。对于改善肝癌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较好疗效,有效率为71.1%,远高于综合组的55.7%和对照组的33.3%,治疗组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安全性观察表明,本发明中药毒副反应小,反应率仅为4.1%,不需任何处理。而综合组和对照组反应率分别为59.0%,73.3%。所以本发明中药是辅助治疗肝癌的较理想的药物,是治疗肝癌药物上的创新。权利要求一种治疗肝癌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莪术155-195g、水蛭110-140g、三七67-83g、三白草90-110g、土茯苓450-550g、西洋参67-83g、黄芪225-275g、薏苡仁450-550g、壁虎90-110g、延胡索90-110g制成,其中,莪术粉碎成颗粒,加莪术重量的6倍量水,煮6小时,收集挥发油,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溶液和药渣备用;挥发油用环糊精包合,其重量比为挥发油∶环糊精=1∶8,40℃包合干燥3小时,粉碎成粉,得包合物粉,备用;三七、西洋参、延胡索粉碎成颗粒,用三七、西洋参和延胡索三味药重量和的6倍量的质量浓度为70%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60℃测相对密度为1.25-1.27的清膏,备用,三七、西洋参和延胡索提取液滤过的药渣与上述莪术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合并后与水蛭、三白草、土茯苓、黄芪、薏苡仁、壁虎混合,加莪术、水蛭、三七、三白草、土茯苓、西洋参、黄芪、薏苡仁、壁虎和延胡索十味药重量和的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煮液,加入上述莪术提挥发油后的水溶液,混匀,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测相对密度为1.25-1.27的清膏,与三七、西洋参和延胡索制得的清膏合并,微波真空干燥,真空度0.06-0.08Mpa,温度70℃-80℃,至干,粉碎成粉,制粒,干燥,整粒,与上述包合物粉混匀,装入胶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肝癌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莪术160g、水蛭115g、三七70g、三白草95g、土茯苓460g、西洋参70g、黄芪230g、薏苡仁460g、壁虎90g、延胡索90g制成,其中,莪术粉碎成颗粒,加莪术重量的6倍量水,煮6小时,收集挥发油,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溶液和药渣备用,挥发油用环糊精包合,挥发油环糊精重量比为18,40°C包合干燥3小时,粉碎成粉,得包合物粉,备用;三七、西洋参、延胡索粉碎成颗粒,用三七、西洋参和延胡索三味药重量和的6倍量的质量浓度为70%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60°C测相对密度为1.25的清膏,备用;三七、西洋参和延胡索提取液滤过的药渣与上述莪术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合并后,与水蛭、三白草、土茯苓、黄芪、薏苡仁、壁虎混合,加莪术、水蛭、三七、三白草、土茯苓、西洋参、黄芪、薏苡仁、壁虎和延胡索十味药重量和的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煮液,加入上述莪术提挥发油后的水溶液,混勻,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C测相对密度为1.25的清膏,与三七、西洋参和延胡索制得的清膏合并,微波真空干燥,真空度0.06Mpa,温度70°C,至干,粉碎成粉,制粒,干燥,整粒,与上述包合物粉混勻,装入胶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肝癌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莪术175g、水蛭125g、三七75g、三白草100g、土茯苓500g、西洋参75g、黄芪250g、薏苡仁500g、壁虎100g、延胡索IOOg制成,其中,莪术粉碎成颗粒,加莪术重量的6倍量水,煮6小时,收集挥发油,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溶液和药渣备用,挥发油用环糊精包合,挥发油环糊精重量比为18,40°C包合干燥3小时,粉碎成粉,得包合物粉,备用;三七、西洋参、延胡索粉碎成颗粒,用三七、西洋参和延胡索三味药重量和的6倍量的质量浓度为70%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60°C测相对密度为1.26的清膏,备用;三七、西洋参和延胡索提取液滤过的药渣与上述莪术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合并后,与水蛭、三白草、土茯苓、黄芪、薏苡仁、壁虎混合,加莪术、水蛭、三七、三白草、土茯苓、西洋参、黄芪、薏苡仁、壁虎和延胡索十味药重量和的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煮液,加入上述莪术提挥发油后的水溶液,混勻,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C测相对密度为1.26的清膏,与三七、西洋参和延胡索制得的清膏合并,微波真空干燥,真空度0.07Mpa,温度75°C,至干,粉碎成粉,制粒,干燥,整粒,与上述包合物粉混勻,装入胶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肝癌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莪术190g、水蛭135g、三七80g、三白草105g、土茯苓540g、西洋参80g、黄芪270g、薏苡仁540g、壁虎105g、延胡索105g制成,其中,莪术粉碎成颗粒,加莪术重量的6倍量水,煮6小时,收集挥发油,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溶液和药渣备用,挥发油用环糊精包合,挥发油环糊精重量比为18,40°C包合干燥3小时,粉碎成粉,得包合物粉,备用;三七、西洋参、延胡索粉碎成颗粒,用三七、西洋参和延胡索三味药重量和的6倍量的质量浓度为70%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60°C测相对密度为1.27的清膏,备用;三七、西洋参和延胡索提取液滤过的药渣与上述莪术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合并后,与水蛭、三白草、土茯苓、黄芪、薏苡仁、壁虎混合,加莪术、水蛭、三七、三白草、土茯苓、西洋参、黄芪、薏苡仁、壁虎和延胡索十味药重量和的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煮液,加入上述莪术提挥发油后的水溶液,混勻,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C测相对密度为1.27的清膏,与三七、西洋参和延胡索制得的清膏合并,微波真空干燥,真空度0.08Mpa,温度80°C,至干,粉碎成粉,制粒,干燥,整粒,与上述包合物粉混勻,装入胶囊。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治疗肝癌的中药,有效解决肝癌治疗效果差,生存期短的问题,该中药是,由莪术、水蛭、三七、三白草、土茯苓、西洋参、黄芪、薏苡仁、壁虎、延胡索制成,莪术粉碎,水煮,收集挥发油,水溶液和药渣备用;挥发油用环糊精包合,粉碎成包合物粉,三七、西洋参、延胡索粉碎,用乙醇回流提取,滤过,回收乙醇,浓缩至清膏,三七、西洋参和延胡索提取液滤过的药渣与上述莪术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合并后与水蛭、三白草、土茯苓、黄芪、薏苡仁、壁虎混合,水煮,煎液加入莪术提挥发油后的水溶液,混匀,滤过,浓缩至清膏,与三七、西洋参和延胡索制得的清膏合并,真空至干,制粒,与包合物粉混匀,本发明有效抑制肝部肿瘤的生长,延长患者生存期。文档编号A61K36/9066GK101810826SQ20101014535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申请日期2010年4月13日优先权日2010年4月13日发明者邵梦扬,邵清蔚申请人:邵梦扬;邵清蔚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