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一种药物。
背景技术:
风湿骨病在我国发病率很高,本病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与感染和自 身免疫有关当各种感染源多次刺激滑膜细胞后,即产生一种类风湿因子并排入关节液中, 与其的两种球蛋白相结合,型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且有补参加。当复合物为多核白细胞吞噬 后,白细胞溶酶体破裂而释放出多种酶类、类风湿关节可因上述自身免疫作用而使关节炎 症不断发展,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可分为4种类型,1种周围型最常见,主要影响手、足小 关节和肘、膝关节,表现关节疼痛,肿胀呈棱形。2种是中枢型好发于骶骼关 节,脊柱及髋 关节,常有腰痛,脊柱强真,X线检查见脊柱呈竹节状。3种是骨炎型,多发于跟骨,足骨等处 疼痛肿胀,使行走困难,有受累部位骨质增生。4种是混合形以上各型症状兼而有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骨病的中草药,该中草药经几代人研 究,和无数人临床实验,而得来的结果,纯中药配制而成,无副作用,能彻底控制风湿骨病的 发展和疼痛。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是由红参、鹿茸、全虫、乌蛇、山甲珠、蜈蚣、 地龙、僵蚕、当归、丹参、乳香、没药、熟地、破故纸、桑枝、鸡血藤、天麻、甘草、炙马前子、白 芍、花粉配制而成,其配伍是红参35-45g、鹿茸 35-45g、全虫 35_45g、乌蛇 80_90g、山甲珠 45_55g、蜈蚣 20-30 条、地龙45-55g、僵蚕45-55g、当归65_75g、丹参65_75g、乳香45_55g、没药45_55g、熟地 90-100g、破故纸65-75g、桑枝90_100g、鸡血藤90_100g、天麻70_80g、甘草35_45g、炙马前 子 8-15g、白芍 10-20g、花粉 10-20g。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将上述21味配伍选料定量,然后混合一起磨成面制成胶囊。服用方法每次服5g,一日三次,白开水送服,饭后服用。本发明为口服中药胶囊, 无副作用,成本合理,见效快,此外,本发明的中药还可治疗做骨神经痛,颈椎肩周炎,骨质 增生,无副作用,见效快。方解一、丹参苦、微、寒、入心、肝经①活血、调经,本品入血分苦降下行,血行则瘀去痛止,故有行血祛瘀、调经止痛文 功适用于血滞月经不调或血滞经闭,产后严露不尽以及症状肿块等症又因其性寒、有清热 凉血作用,所以对血热而有瘀滞者更为适宜,常配当归、桃仁、红花等同用。②凉血除烦、本品性寒、可清血中之热,有凉血除烦的作用,用于治疗热邪入营贝 有心烦不寐等症,常配生地、玄参、莲翅等同用,还可用于臃肿疮毒,配乳香、没药银花等同用。用法用量15-25g反藜芦。二、鸡血藤、行血补血,舒筋活络,本品苦泄温通,兼以微甘,故行血而又能补血,但 行血之力较强,故对血虚而有瘀者,较为适宜,用于血虚的月经不调。血闭腹痛常配当归、熟 地、川芎的感同服用,又能行血而舒筋活络,对风湿痹痛,近代有用于因放射治疗而引起的 白血球下降,有一定疗效,用量用法,15-25g。三、没药、散瘀止痛,消肿生肌,本品供销与乳香相似。故没药二药常配伍使用,均 为外科,伤科常用药,用于瘀血心腹作痛,跌打损伤,痈疽等证,对于疮疡溃烂者并可外用、 用法用量,5-15g,外用适量。四、乳香辛、苦、温、入心、肝、脾经。①活血止痛本品辛散温行,能活血行气,散瘀止痛,其止痛力强,善治瘀阻滞引 起的疼痛,如胃痛,腹痛、痛经、臃肿以及跌打伤痛等证,常配没药,红花或五灵脂、浦黄等同 用。②消肿生肌,本品又为外科的敷贴料或撒布料有消肿生肌、止痛之效、用治疮疡溃 烂或跌打肿痛等证。五、山甲珠咸、微寒。入肝、胃经。①通经下乳,本品性善,走窜而通经络,故有行血,通经下乳的功效,若乳汁不下, 可单味应用,也可配王不留行,通草等同用。②消肿排浓,用于痈疽肿毒、脓末成者可消,脓已成者可溃、为外科用药,常配皂角 刺、金银花、乳香、没药等同用。此外,尚有通洛散风之效,可用治风湿痹痛、筋骨拘挛等证。常用量5_15g。六、桑枝苦、干、入肝经。①祛风通络,本品善祛风通络而利关节,适用于风湿痹痛,四肢拘挛等证,因性平、 不论属寒热,均可使用,单味使用或常配伍其它祛风湿同用。常用量25-50g。七、乌蛇甘、咸、温、有毒、入肝经。①祛风痛络,本品搜风文力较大,能外达皮肤,内通经络,故适用于风湿日久,肢体 麻痹、筋脉拘挛,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证,可配全蝎、当归、芜活等同用。八、甘草甘、平、入十二经①补脾益气,本品味甘、有补脾益气作用常用于脾虚气弱文证,多配党参、白术等, 又可用于心血不足,心阳不振,脉结代,心动悸之证,配生地、桂枝、阿胶、人参等,取益气生 血温阳之效。②清热解毒,生用略偏于凉、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常用于疮臃肿毒,多配金银花,连 翘等若治咽喉肿痛、热淋尿痛灼热者,亦可配伍清热药用。③润肺止咳,能润肺而有去痰止咳之功效。单用较少,多配入化痰止咳药中应用。④调和药性,甘草性和缓,能调和诸药、可用之以缓和其它药的烈性或使不同性质 的药物协调用。 九、熟地甘、微温、入心、肝、肾经。①补血,有良好的补血功能,心悸、失眠等证,常配酸枣仁、柏子仁等配伍,血虚月 经不调,常与当归、白芍、益母草等配伍,崩漏属虚者,可与阿胶当归等配。②滋阴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证,熟地黄系生地黄蒸制而成,性凉转温、功在补血养阴,滋补肝肾用量15-50g砂仁拌熟地可减少滋腻之性。十、当归甘、辛、温、入肝、心、脾经。①养血调经,本品性温而甘润,功能补血,用治血虚之证常与熟地、黄芪、党参配伍能养血又兼活血故有良好的调经功效,为妇科常用药。②活血止痛,用于创伤瘀痛,常配乳香,没药、桃仁、红花等用于痈肿,常配金银花、 赤芍、乳香、没药等。③润肠通便,当归质润多液,故有滑肠作用,用于血虚便秘,常与肉苁蓉、火麻仁等 同用,常用量5-20g,全当归有补血活血的功效。十一、白芍酸、苦、胃寒、入肝、脾、心经。①养血敛阴,本品性属微寒、酸能收敛,、入肝脾血分有补养营血,收敛阴液的作 用,适用于妇女血虚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证,常配熟地、当归、川芎等同用若为营不和,表 虚自汗之外感证,又常与桂枝配伍以协调营卫。②肉肝止痛,本品味酸入肝,有营养血柔肝止痛之效,手足拘挛等证,常配伍、甘 草、柴胡、积实等。十二、鹿茸甘、咸、温、入肝、肾经①补肾壮阳、生精益血能补督脉而壮肾阳,益精血而强筋骨,主要用于肾阳衰弱, 精血虚少之畏寒乏,腰膝酸软,阳痿遗精等证,对阴疽久溃不敛,脓清稀者,有温补托毒之 效,用量3-5g多丸剂,鹿角,鹿角胶、鹿角霜,用量15-20g。十三、天麻甘、平、入肝经。①平肝熄风,本品甘平质闻,入肝经,有平甘,熄风、镇痉的功效,为治眩晕要用于 肝风头,眩晕、常配伍钩藤,全蝎等配伍。十四、全蝎辛、平、有毒、入肝经。①祛风镇痉,本品味辛有毒,入肝经,有效强的祛风镇痉功效,用于痉挛抽筋、破伤 风,常配蜈蚣、僵蚕、钩藤等同用,如高热动力,可配清热解毒之品,如用于中风、口眼歪斜, 又可配僵蚕、白附子等同用。②活络止痛,用于头痛,风湿痹痛等证,单用研末吞服。③解热散结,本品以毒攻毒,用于疮疡肿毒之症,常配合山桅子、柴草等,用量用法 2. 5-5g。十五、蜈蚣辛、温、有毒、入肝经。①祛风止疼,本品辛散走窜,药性猛烈,有效强的祛风镇痉作用,多用于惊风、破伤 风、痉挛抽搐,角弓反张之属于实证者,常配全蝎、僵钩藤等同用。②解毒疗疮,外用治疮疡肿毒,前者可取本品为末,配雄黄、猪胆汁调敷,后者可配 茶叶研末敷患处。十六、僵蚕咸、辛、平、入肝、肺经。①祛风解痉,本品主入肝轻,即能平熄内风而解痉,又可祛痰适用于风痰引起的惊 菏抽搐、常配胆星,全蝎等,若由痰热所到者,而配天竺黄、黄连等。若属肝虚慢^C风,又可配 党参、白术、天麻等同用。②疏散风热,因味兼辛散,能外散风热,故又可用于风热上攻引起的头痛,目赤咽 喉肿痛,可配蒲荷、菊花或玄参、桔梗等同用,又用于风疹瘙痒之证,可与荆芥蝉蜕等同用。
③化痰散结,本品成以软坚辛以散结,适用于瘰疬结核,常配玄参,浙贝母等同用, 常用量5-15g。近来有用僵蛹来代替白僵蚕,二者功效相似,准僵蛹有一定退热作用。可止咳化痰 镇静和止痉等。十七天花粉,养胃声津液,甘、寒、入肺、胃大肠经①清热化痰,可润肺降火,宜用于痰热咳嗽,常配桔梗,杏仁等。②宽胸散结,本品性寒体润而滑利。③润肠通便,由于体润多脂,故可润燥润肠而导滞,用于热结便秘,可配杏仁、郁李 仁、火麻仁等,用量3钱-50g。十八、破故纸释名补骨脂、婆固脂、胡韭子。辛、大温、无毒。①五劳七伤,下元久冷,一切风病,四肢疼痛。②肾虚腰痛。和破故纸一两,炒为末。每服三钱,温酒送下。或加木香一钱亦佳。③妊妇腰痛。用破故纸二两,炒香后研成末。④定心补肾。和破故纸。故纸补肾,茯苓补心,没药养血三者既壮,自然身安。⑤精气不固。用破故纸、青盐等分,同炒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⑥小便频数,肾气虚寒。⑦小儿遗尿。用破故纸(炒过),研为末,每夜用开水冲服五分。⑧肾漏(阴茎不痿,精常流出,痛如针刺)。用破故纸、韭子各一两共研为末,每取 三钱,加水二碗,煎至六成服下。一天服三次,直至病愈。⑨脾肾虚泻。用破故纸。⑩水泻久痢。用破故纸。牙齿久痛。用补骨脂二两、青卤半两,炒过研细擦痛处。跌坠腰痛。瘀血凝滞。用破故纸。附方补骨脂为补肾助阳要药,男女皆可用。与胡桃同服,效果更好。介阴虚火旺,大便秘结的病,不宜用核本品。
治疗标准1、治疗组以活血祛风,散寒胜湿为治则、服和血祛风冲剂每次6g,每天3次,该药 制成冲剂、每袋6g,药物组成,红参、鹿茸、全蝎、乌蛇、山甲珠、蜈蚣、地龙、僵蚕、当归、丹参、 乳香、没药、熟地、故纸桑枝、鸡血藤、天麻、甘草、马钱子,对照组服寒湿痹颗粒10g,每日3 次,该药是我家中医几代人传下来的秘方。2、疗效性观测,临床症状,关节疼痛,关节压痛积分,关节肿胀积分,关节功能晨 僵,实验室化验指示ESR、CRP、C3、Lgc、Lga、Lgm、RF、Mpν, Pdw, IL-I、Tmf血流变学,不良反 应观测,与治疗药物能有关的不两反应情况。3、疗效标准参照新药临床指导原则中治疗风湿病的疗效评定标准临床缓解症状、体征小时、 实验室主要指标,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实验室主要指标明显改 善,下降度≥5%,有效、主要症状征减轻、实验室无该善,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用,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l分析,症状,体征疗效,患者治疗 前后症状,体证改善情况,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自身比较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后的比较, 患者关节疼痛、压痛、肿胀、关节功能疗效明显,患者免疫珠蛋白、补体C3治疗前后的比较,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患者、lgc、Igm下降、有显著差异。4、患者贫血治疗前后比较,治前贫血患者轻度32例、中毒9例、重度1例,治疗贫血患者轻度8例,中度4例、重度0例,治前贫血患者轻度10例,中度3例、重度0例、治后 贫血患者轻度7例、中度2例、重度0例。5、总疗效分析,治疗临床控制10例,显效35例,有效2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 86. 67 %,临床控制4例,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 %。6、安全性检查,实验中对比90例受试者进行了安全检测、结果显示,血常规治疗 前48例,低于正常治疗后34例恢复正常,尿常规治疗前2例异常为尿路感染治疗后无明显 变化,心电图治疗前5例异常,均为ST-T改变,治疗后无明显变化,有显效,有效标准基本达 到痊愈。本发明的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中草药,经临床试用96例风湿骨病的患者,治愈51 例占53 %显效24例,占25 %,有效率21例占22 %本发明经多年临床应用,治愈率达53%有效率达100%。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其配伍是红参40g、鹿茸40g、全虫40g、乌蛇85g、山甲珠50g、蜈蚣25条、地龙50g、僵蚕50g、 当归70g、丹参70g、乳香50g、没药50g、熟地100g、破故纸70g、桑枝100g、鸡血藤100g、天 麻80g、甘草40g、炙马前子12g、白芍15g、花粉15g,混合一起磨成面,装入0号胶囊每次服 5g,一日三次,白开水送服,饭后服用。
权利要求
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是由红参、鹿茸、全虫、乌蛇、山甲珠、蜈蚣、地龙、僵蚕、当归、丹参、乳香、没药、熟地、破故纸、桑枝、鸡血藤、天麻、甘草、炙马前子、白芍、花粉配制而成,其配伍是红参35-45g、鹿茸35-45g、全虫35-45g、乌蛇80-90g、山甲珠45-55g、蜈蚣20-30条、地龙45-55g、僵蚕45-55g、当归65-75g、丹参65-75g、乳香45-55g、没药45-55g、熟地90-100g、破故纸65-75g、桑枝90-100g、鸡血藤90-100g、天麻70-80g、甘草35-45g、炙马前子8-15g、白芍10-20g、花粉10-20g。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是由红参、鹿茸、全虫、乌蛇、山甲珠、蜈蚣、地龙、僵蚕、当归、丹参、乳香、没药、熟地、破故纸、桑枝、鸡血藤、天麻、甘草、炙马前子、白芍、花粉配制而成,其配伍是红参35-45g、鹿茸35-45g、全虫35-45g、乌蛇80-90g、山甲珠45-55g、蜈蚣20-30条、地龙45-55g、僵蚕45-55g、当归65-75g、丹参65-75g、乳香45-55g、没药45-55g、熟地90-100g、破故纸65-75g、桑枝90-100g、鸡血藤90-100g、天麻70-80g、甘草35-45g、炙马前子8-15g、白芍10-20g、花粉10-20g;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将上述21味配伍选料定量,然后混合一起磨成面制成胶囊;服用方法每次服5g,一日三次,白开水送服,饭后服用。本发明为口服中药胶囊,还可治疗坐骨神经痛,无副作用,成本合理,见效快。
文档编号A61P29/00GK101797342SQ20101015280
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2日
发明者王玉兰 申请人:王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