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牙痛的中药汤剂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6-23  275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牙痛的中药汤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牙痛的中药汤剂。
背景技术
牙痛(toothache)是指牙齿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而言,为口腔疾患中常见的症 状之一,可见于西医学的龋齿、牙髓炎、根尖周围炎和牙本质过敏等。遇冷、热、酸、甜等刺激 时牙痛发作或加重,属中医的“牙宣”、“骨槽风”范畴。牙痛以牙齿及牙龈红肿疼痛为主要 表现的病证。多因平素口腔不洁或过食膏粱厚味、胃腑积热、胃火上冲,或风火邪毒侵犯、伤 及牙齿、或肾阴亏损、虚火上炎、灼烁牙龈等引起。牙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生于青中年。由 于反复发作,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有的经数月、数年或十余年之久不易治愈。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牙痛的中药汤剂,其治疗效果好,见效 快,治愈后不易复发。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牙痛的中药汤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黄连10 15份,石 膏25 35份,黄芩7 12份,生地10 20份,当归10 15份,丹皮10 15份,升麻 7 13份,金银花15 25份,川牛膝6 12份,蒲公英10 20份,甘草3 8份,白芷 6-12份,藁本6-12份,蔓荆子6-12份。优选的,是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的黄连12克,石膏30克,黄芩10克,生地15克,当 归12克,丹皮12克,升麻10克,金银花20克,川牛膝9克,蒲公英15克,甘草6克,藁本9 克,白芷9克,蔓荆子9克。所述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是将各原料放入砂锅内,加水,浸没即可,浸泡1小时, 然后常规文火煮沸,煮沸后再继续煎煮25分钟,过滤除去药渣、沉淀,即得治疗牙痛的中药 汤剂。服用时最好温服。使用口服,每天2次,每次服用药物量参考优选配方的量,可根据医嘱略微调整 药物的总用量。7天一个疗程,一般一个疗程后疼痛明显减轻,两个疗程后疼痛基本消失,牙 龈红肿消失,治愈。治愈后,可再继续服用一到三个疗程巩固疗效。本发明的配方中,黄连、黄芩、石膏清泻上焦火;生地、丹皮凉血清热;当归和血; 升麻引药上行;牛膝滋补肾水引热下行;金银花、蒲公英、甘草清热解毒;清热写火之功,藁 本,白芷,荆子性温平和清利头目止痛,每获良效。可用于治疗牙痛,包括牙髓炎、牙根尖周 围炎、牙周病等所引起的牙痛。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临床数据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配制一种治疗牙痛的中药汤剂
配方为黄连10克,石膏35克,黄芩7克,生地20克,当归10克,丹皮15克,升麻 7克,金银花20克,川牛膝6克,蒲公英20克,甘草3克,白芷6克,藁本6克,蔓荆子6克。制备方法为将一剂药放入砂锅内,加水500毫升,漫泡一小时,常规文火煮沸,25 分钟即可,沉淀去渣温服。实施例2配制一种治疗牙痛的中药汤剂配方为黄连15克,石膏25克,黄芩12克,生地10克,当归15克,丹皮10克,升 麻9克,金银花15克,川牛膝12克,蒲公英10克,甘草8克,白芷9克,藁本9克,蔓荆子6克。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配制一种治疗牙痛的中药汤剂配方为黄连12克,石膏30克,黄芩10克,生地15克,当归12克,丹皮12克,升麻 10克,金银花20克,川牛膝9克,蒲公英15克,甘草6克,白芷7克,藁本7克,蔓荆子6克。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临床资料患者资料患者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60岁,以40 岁左右最多;病史最短的一个月,最长的两个月;接受本发明的汤剂治疗前都曾采用过其 它治疗方法而无效果。治疗方案患者服用实施例3中制备的汤剂,每日2次,服用7天,然后观察疗效。疗效评价标准显效经治疗后六个月内未发作或仅偶然发作1 2次而症状很轻。有效经治疗后虽有发作,但较治疗前发作次数减少,间歇期延长,症状减轻。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果50例中显效37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 %。病例病例1 林某,女,45岁,教师。主诉牙痛,此伏彼起,反复发作1年余,近月来,牙 疼甚,影响进食,心烦意乱,夜寐不安,曾服甲硝唑、布洛芬等治疗,效果不显。检查牙龈红 肿,第二磨牙龋齿,余无特殊发现。治疗经过服用本发明的汤剂3剂后,疼痛明显减轻,月艮 5剂后疼痛基本消失。检查见牙龈红肿消失,继服3剂以巩固,随访一年,未见复发。病例病例2 许某,女,40岁。患牙痛多年,每于工作紧张烦劳之际复发,此次复发已两 周余,疼痛难忍,疼痛连及面颊,口中臭秽,心烦不安,检查第二磨牙龋齿,牙龈肿胀充血,舌 苔黄,脉数,给与本发明的汤剂黄连石膏汤三副,水煎服,服三剂后疼痛减轻,又三剂,疼痛 消失。病例病例3 张某,女,33岁。龋齿拔后,局部肿胀疼痛,张口困难,只能吃半流质,曾用 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右颊肿大而热,可触及数个颂下淋巴结,口臭。口干舌红,苔微黄,脉 滑数,服本发明的汤剂黄连石膏汤6副后明显好转,又6副痊愈。
权利要求
一种治疗牙痛的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黄连10~15份,石膏25~35份,黄芩7~12份,生地10~20份,当归10~15份,丹皮10~15份,升麻7~13份,金银花15~25份,川牛膝6~12份,蒲公英10~20份,甘草3~8份,白芷6-12份,藁本6-12份,蔓荆子6-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牙痛的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原料药制 成的黄连12克,石膏30克,黄芩10克,生地15克,当归12克,丹皮12克,升麻10克,金 银花20克,川牛膝9克,蒲公英15克,甘草6克,藁本9克,白芷9克,蔓荆子9克。
3.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牙痛的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各原料放 入砂锅内,加水,浸没即可,浸泡1小时,然后常规文火煮沸,煮沸后再继续煎煮25分钟,过 滤除去药渣、沉淀,即得治疗牙痛的中药汤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牙痛的中药汤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黄连10~15份,石膏25~35份,黄芩7~12份,生地10~20份,当归10~15份,丹皮10~15份,升麻7~13份,金银花15~25份,川牛膝6~12份,蒲公英10~20份,甘草3~8份,白芷6-12份,藁本6-12份,蔓荆子6-12份。本发明的配方中,黄连、黄芩、石膏清泻上焦火;生地、丹皮凉血清热;当归和血;升麻引药上行;牛膝滋补肾水引热下行;金银花、蒲公英、甘草清热解毒;清热写火之功,藁本,白芷,荆子性温平和清利头目止痛,每获良效。可用于治疗牙痛,包括牙髓炎、牙根尖周围炎、牙周病等所引起的牙痛。
文档编号A61K36/85GK101816732SQ20101015466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6日
发明者周玉红, 白伟, 董立亭 申请人:董立亭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