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代理】【专利服务】Tel:18215660330
专利名称:金刚线卧式涂覆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刚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金刚线卧式涂覆模组。
背景技术:
在对硅锭进行线切割时,最常用的是游离磨料线锯。游离磨料线锯采用不锈钢丝在切割的过程中将高粘度的SiC磨粒浆料带入到切割区域中,SiC磨粒在不锈钢丝的压力和速度的带用下进行硅锭的切割。采用游离磨料线锯进行切割时,由于磨粒处于游离状态, 需要靠不锈钢丝的带动,所以其切割效率和切割精度比较低,而且在切割的过程中不锈钢丝会触及硅锭,进而造成不锈钢丝的磨损,降低了不锈钢丝的使用寿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固结磨料线锯应运而生,其为将金刚石磨粒通过一定的工艺固结在不锈钢丝的表面所形成的一种切割工具。该种线锯由于磨粒固结在不锈钢丝的表面,在切割的过程中磨粒的自由度很小,可以更规律地在不锈钢丝的带动下进行切割操作, 提高了切割精度和效率,同时由于不锈钢丝由磨粒包裹,所以不锈钢丝几乎不会受到磨损, 提高了整个线锯的使用寿命。现有的固结磨料线锯根据工艺的不同分为电镀金刚线(锯)和树脂金刚线(锯) 两种。现有的树脂金刚线通常在金刚线卧式模组中进行涂覆,芯线(不锈钢丝)经过树脂涂覆后通过固化炉固化,收线得到成品树脂金刚线。上述制造树脂金刚线的卧式涂覆模组中,芯线穿过模具的模腔,树脂浆料在压力的作用下被压入模腔中,高速运动的芯线通过模腔的定径区后将树脂涂覆在芯线上,上述涂覆的过程中,芯线在运动时会通过树脂浆料对模具有一个向上的作用力,如果模具固定, 这个力会由树脂浆料承受,树脂浆料受压会反作用于芯线,导致芯线与模具的轴线不同线, 最终导致生产的树脂金刚线表面的树脂偏心,直接影响了树脂金刚线的质量。另外,在涂覆的过程中,模具的进线口会有树脂浆料溢出,导致树脂浆料的浪费, 同时现有的模具内腔的出口处为倒三角形结构,该种结构同样使得树脂浆液产生溢流,进而造成树脂浆料的浪费。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金刚线卧式涂覆模组,防止金刚线锯在涂覆的过程中其表面的树脂偏心,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刚线卧式涂覆模组,以避免金刚线在生产的过程中其表面的树脂偏心,提高了金刚线的生产质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刚线卧式涂覆模组,包括模套和模具;所述模套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贯通的安装圆孔,所述模具套设在所述安装圆孔中,所述模具与所述安装圆孔配合部位的最大外缘尺寸小于所述安装圆孔的直径。优选的,上述金刚线卧式涂覆模组中,所述模套包括相互垂直的横板和竖板,所述安装圆孔设置在所述竖板上。优选的,上述金刚线卧式涂覆模组中,所述横板上设置有集液槽,所述竖板上进线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集液槽相通的导液槽。优选的,上述金刚线卧式涂覆模组中,所述模具包括外壳和套设在其内的模芯,所述外壳的内腔与所述模芯的内腔相连通。优选的,上述金刚线卧式涂覆模组中,所述外壳的内腔为圆锥形腔。优选的,上述金刚线卧式涂覆模组中,所述外壳的内腔的锥角为20° 120°。优选的,上述金刚线卧式涂覆模组中,所述模芯的内腔包括圆锥段和定径段,且两者同轴,所述模芯的内腔的圆锥段与所述外壳的内腔同轴,其该圆锥段的底端与所述外壳的内腔直径较小的一端相连接。优选的,上述金刚线卧式涂覆模组中,所述圆锥段的锥角为20° 160°。优选的,上述金刚线卧式涂覆模组中,所述外壳采用的材料为金属或者塑料,所述模芯采用的材料为钨钢、金刚石或者陶瓷材料。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刚线卧式涂覆模组中,模套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贯通的安装圆孔,模具套设在安装圆孔中,其中模具与安装圆孔配合部位的最大外缘尺寸小于安装圆孔的直径,在涂覆的过程中芯线的张力使得模具受到竖直向上的力,此时模具可以在安装圆孔的位置微量调整,最终在模具自身的重力、树脂浆料对模具的静压力与芯线作用于模具的力平衡,保证了模具的自定心,避免了现有的模具因固定而导致树脂浆液受到芯线作用力以后反作用于芯线,最终导致模具与芯线的中心产生偏移,进而造成树脂浆液在芯线表面分布不均(偏心)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刚线卧式涂覆模组避免了树脂金刚线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偏心现象,提高了金刚线的生产质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金刚线卧式涂覆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右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金刚线锯卧式涂覆模组中模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右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金刚线卧式涂覆模组中模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上图1-图5中模套1、模具2、竖板11、横板12、安装圆孔111、集液槽121、外壳21、模芯22、内腔 211、圆锥段221、定径段22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引用和清楚起见,现在将本专利中涉及到的技术名词解释如下偏心,使得是涂覆在金刚线包层的树脂厚薄不均。
4[0030]定径段指决定金刚线直径的圆柱形内腔。自定心芯线在高速运动中,通过自动调整使得芯线与模具的中轴线重合。树脂浆料知道是树脂与溶剂、磨粒、填料以及其他的辅助剂的混合物。树脂金刚线指的是以树脂为粘合剂将磨粒均勻地分散在芯线的表面,是一种切
割工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刚线卧式涂覆模组,避免了金刚线在生产的过程中其表面的树脂出现偏心的现象,提高了金刚线的生产质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请参考附图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金刚线卧式涂覆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右视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金刚线卧式涂覆模组,包括模套1和模具2 ;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套1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贯通的安装圆孔111,所述模具2套设在所述安装圆孔111中,所述模具2与所述安装圆孔111配合部位的最大外缘尺寸小于所述安装圆孔111 的直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刚线卧式涂覆模组中,模套1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贯通的安装圆孔111,模具2套设在安装圆孔111中,其中模具2与安装圆孔111配合部位的最大外缘尺寸小于安装圆孔111的直径,在涂覆的过程中芯线的张力使得模具2受到竖直向上的力,此时模具2可以在安装圆孔111的位置微量调整,最终在模具2自身的重力、树脂浆料对模具2之间的静压力与芯线作用于模具2的力平衡,保证了模具2的自定心,避免了现有的模具2因固定而导致树脂浆液受到芯线作用力以后反作用于芯线,最终导致芯线与模具2中心轴线产生偏移,进而造成树脂浆液在芯线表面分布不均(偏心)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刚线卧式涂覆模组避免了树脂金刚线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偏心现象,提高了金刚线的生产质量。本实施例中提供的金刚线卧式涂覆模组中,模套1包括相互垂直的横板12和竖板 11,安装圆孔111设置在竖板11上。上述模套1只是起到对模具2的安装支撑作用,还可以有其他的结构形式,并不限于此。在金刚线生产的过程中,模具的进线口会有树脂浆料溢出进而造成树脂浆液的浪费。请参考附图3-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上述横板12上设置有集液槽121,竖板11进线的一侧设置有与集液槽121相通的导液槽(图中未示出),当树脂浆液从进线口溢出后在导液槽的导流下汇集到集液槽121中,从而完成了对溢出的树脂浆液进行回收利用,防止了溢出的树脂浆液的浪费。本实施例中提供的金刚线卧式涂覆模组中,模具2可以采用各种实现对芯线进行涂覆的模具,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模具,请参考附图5,该模具包括外壳21和套设在外壳 21内部的模芯22,外壳21的内腔与模芯22的内腔相连通。在芯线1进行树脂浆料的涂覆过程中,模芯22的磨损比较严重,为了方便对整个模具进行维修,上述模具2设计成外壳21 和模芯22的分体式结构,在更换的过程中只需要将模芯22换掉即可,方便了整个模具2的维修,避免了模具2的整体更换,降低了整个模具的维修成本。优选的,上述外壳21的材料可以为不锈钢、上料、铝。铜或者铝合金等材料,模芯22优选的采用钨钢、金刚石或者陶瓷等耐磨材料。当然上述模芯22还可以采用其他的耐磨性材料制成,并不限于上述列举的几种。具体的,上述外壳21的内腔为圆锥形腔。更为具体的,圆锥形腔的锥角为20° 120°。具体的,上述模芯22的内腔包括圆锥段221和定径段222,且两者同轴,所述模芯22 的内腔的圆锥段221与所述外壳21的内腔同轴,其该圆锥段221的底端与所述外壳21的内腔直径较小的一端相连接。上述模芯22分为圆锥段221和定径段222,整个定径段222的出口为模具的出口,相对于现有的模具的内腔出口三用倒三角状,减少了树脂浆液的溢出, 减少了树脂浆液的浪费。优选的,上述圆锥段221的锥角为20° 160°。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金刚线卧式涂覆模组,包括模套⑴和模具⑵;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套⑴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贯通的安装圆孔(111),所述模具(2)套设在所述安装圆孔(111)中,所述模具(2)与所述安装圆孔(111)配合部位的最大外缘尺寸小于所述安装圆孔(111)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刚线卧式涂覆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套(1)包括相互垂直的横板(1 和竖板(11),所述安装圆孔(111)设置在所述竖板(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刚线卧式涂覆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1 上设置有集液槽(121),所述竖板(11)上进线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集液槽(121)相通的导液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刚线卧式涂覆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2)包括外壳 (21)和套设在其内的模芯(22),所述外壳的内腔与所述模芯02)的内腔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刚线卧式涂覆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腔为圆锥形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刚线卧式涂覆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腔的锥角为20° 120°。
7.根据权利要求5或者6所述的金刚线卧式涂覆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02)的内腔包括圆锥段(221)和定径段022),且两者同轴,所述模芯0 的内腔的圆锥段(221) 与所述外壳的内腔同轴,其该圆锥段021)的底端与所述外壳的内腔直径较小的一端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金刚线卧式涂覆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段021)的锥角为 20° 160°。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刚线卧式涂覆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采用的材料为金属或者塑料,所述模芯0 采用的材料为钨钢、金刚石或者陶瓷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刚线卧式涂覆模组,包括模套(1)和模具(2);所述模套(1)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贯通的安装圆孔(111),所述模具(2)套设在所述安装圆孔(111)中,所述模具(2)与所述安装圆孔(111)配合部位的最大外缘尺寸小于所述安装圆孔(111)的直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刚线卧式涂覆模组在金刚线的生产过程中避免了其表面的树脂偏心,提高了金刚线的生产质量。
文档编号B05C11/10GK202207648SQ20112028901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0日
发明者万容兵, 刘伟, 赵涛 申请人:浙江思博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