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新型抗高血压药物复方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抗高血压药物复方制剂。
背景技术:
自从1995年Stern提出“共同土壤”学说以来,人们对高血压、冠心病、肥胖、2型 糖尿病、血脂紊乱等疾病的发病原因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从本质上讲,这些疾病都是一个 共同病理基础上成长出来的不同的表现而已。在治疗上,这些疾病有共同的治疗措施和药 物。目前,除了高血压病(原发性高血压)以外,需要控制血压的疾病的发病率正在增多, 如2型糖尿病、慢性肾病、冠心病、脑卒中等,其中心脑血管病已经成为第一位的死亡原因。 控制血压对于这些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是共同的治疗措施。目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1、抑制血管收缩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抑制剂(包括ACEI和ARB)、钙拮 抗剂、血管扩张剂2、抑制心肌收缩β受体阻滞剂。3、减少血容量利尿剂。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RAS抑制剂,因具有阻断血管紧张素II (AngII)的作用而产 生血管扩张,达到降压目的,尤其是对收缩压具有更大的降压效果。降低收缩压对于防止心 肌梗死和脑出血比降低舒张压具有更大的意义。但是并非所有的高收缩压型高血压都可以 通过RAS抑制剂的使用达到治疗目的,因为引起血管收缩的因素不只Angll,内皮素具有更 强的致高收缩压型高血压的能力。内皮素(ET)是1988年才发现的一种迄今为止最强大的缩血管物质,其缩血管效 应是AngII的10倍,是高血压重要的神经体液病因。阿魏酸哌嗪作为一类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具有抗血管收缩作用而降压,降压效果 体现在降低收缩压上,同时,阿魏酸哌嗪口服制剂是国家医保乙类药物,作为一类新的非肽 类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广泛用于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肾小球疾病、肺动脉高压、糖 尿病性血管病变、脉管炎等血管性疾病的辅助治疗以及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亦可用于偏 头痛、血管性头痛的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抗高血压药物复方制剂。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抗高血压药物复方制剂,按 重量份计主要由阿魏酸哌嗪20 400份和氯沙坦钾5 100份的混合物为药用成份构成。具体地,所述复方制剂还包括惰性固体12 220份作为药物载体,惰性固体与药 用成份形成的掺合物构成复方制剂。所述惰性固体为赋形剂、崩解剂、润滑剂、助溶剂、矫味剂、粘合剂中的一种或上述 多种以任意比例构成的混合物。赋形剂、崩解剂、润滑剂、助溶剂、矫味剂、粘合剂包括了乳糖、淀粉、糊精、微晶纤维素、聚维酮、明胶、微粉硅胶、聚乙二醇等。或者,所述复方制剂还包括惰性液体160 1200份作为药物载体,惰性液体与药 用成份形成的掺合物构成复方制剂。所述惰性液体为稀释剂、添加剂中的一种或上述两种以任意比例构成的混合物。所述复方制剂的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剂、粒剂、混悬剂和糖浆剂。本发明的抗高血压药复方制剂可按照工业上已知的方法制备,即通过将阿魏酸哌 嗪和RAS抑制剂与适当的惰性固体或液体药物载体掺和而得。可以制成适合口服的复方制 剂,适合口服的复方制剂的剂型可以是片剂、粒剂、胶囊剂、混悬剂、糖浆剂。其中片剂、粒 剂、胶囊剂可以含有制药工业上常用的载体和/或辅剂。例如糖粉、淀粉、吸收剂(例如糊 精)、崩解剂(例如吐温-80)、润滑剂(例如50%乙醇)、硬脂酸镁等。其中混悬剂、糖浆剂 也可以含有制药工业上常用的载体和/或辅剂。例如稀释剂(例如水、蒸馏水、乙醇、聚乙 二醇、甘油等)、常用的添加剂(例如助悬液、防腐剂、矫味剂等)。片剂、粒剂可按干法或湿 法制粒工艺制备。胶囊可将化合物的适当混合物填入软或硬的明胶胶囊种而制得。混悬剂 和糖浆剂可将化合物的适当混合物加入掺有助悬剂、防腐剂等的稀释剂中制成水溶液,所 述稀释剂最好为蒸馏水,助悬剂最好为西黄蓍胶,防腐剂最好为尼泊金乙、丙脂,糖浆中最 好加入矫味剂,矫味剂为蔗糖。阿魏酸哌嗪的药理本品为非肽类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可拮抗内皮素引起的血管收缩、升压及血管平 滑肌细胞增殖;增加NO的合成,松弛血管平滑肌;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血、改善血液流变 学特征。本品亦可抑制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脂,清除自由基,防治脂质过氧化损伤;影响补 体,增强免疫机能,并具有一定的镇痛、解痉作用。阿魏酸哌嗪的毒理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一级昆明种小鼠口服LD50为=3580. 1 士251. 7mg/kg, 可信限为95%。长期毒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健康成年雄性狗隔日静注阿魏酸哌嗪 300mg(连续30次)的长期毒性实验结果证明阿魏酸哌嗪毒性较小,可供临床使用。生殖毒 性研究表明经过对Wistar种大鼠以腹腔注射和灌胃两种途径实验未见明显的胚胎毒作 用和致畸效应,表明该药在致畸胎方面基本上是安全可靠的。致癌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 阿魏酸哌嗪对鼠伤寒沙门氏菌TA98、TA100的诱变作用,阿魏酸哌嗪骨髓微核试验和阿魏 酸哌嗪对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影响试验,表明本品无致癌性。阿魏酸哌嗪的药代动力学本品口服吸收血药峰时间为29分钟,分布相半衰期 (tl/2a)为27分钟,消除相半衰期(tl/2i3)为5. 5小时。本品在体内分布较广,除肝、肾 血液中分布较多外,在胃、小肠脂肪中分布也较多,本品排出主要从尿、粪便中排出。能透过 胎盘屏障。小鼠口服半数致死量(LD50)为3. 2g/kg。大鼠灌胃给药600mg/kg,每天一次,连 续给药3个月,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指标检测结果均属正常,主要脏器病理组织学检查未 发现药物引起的病理变化。氯沙坦钾为血管紧张素II受体(ATI型)拮抗剂。可以阻断内源性及外源性的血 管紧张素II所产生的各种药理作用(包括促使血管收缩,醛固酮释放等作用);本品可选 择性地作用于ATl受体,不影响其他激素受体或心血管中重要的离子通道的功能,也不抑制降解缓激肽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激肽酶II),不影响血管紧张素II及缓激肽的代谢过 程。雄性小鼠口服氯沙坦钾其LD5tl为2248mg/Kg(6744mg/m2)(是推荐的成人每天最大剂量 的1124倍)。小鼠和大鼠口服本品其显著的最小致死量分别为1000mg/Kg(3000mg/m2)和 2000mg/Kg(11800mg/m2),分别是推荐成人每天最大剂量的500倍和1000倍。通过对猴子 进行三个月,大鼠和狗进行一年的多次口服给药的一系列毒性试验来评价氯沙坦钾的潜在 毒性,未发现会阻碍在治疗剂量水平上服药。由于RAS抑制剂可阻断血管紧张素II (AngII)的缩血管作用,但不能阻断ET的缩 血管作用;阿魏酸哌嗪可阻断ET的升血压作用而降压,但不能拮抗AngII的缩血管效应,因 此需要联合用药才能更好地控制血压,尤其是收缩压。但至今未见有阿魏酸哌嗪和其他降 压药的复方制剂。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服用方便、使用安全的阿魏酸 哌嗪与RAS抑制剂中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剂(ARB)的一种——氯沙坦钾的复方抗高血 压制剂,它重在全方位控制收缩压,当然必然带来舒张压的下降。它既能解除ET的缩血管 效应,也能解除AngII的缩血管效应,同时也解除了二者的病理性血管增殖效应,针对了目 前所知主要的引起高血压的病理性神经体液因素,具有最大限度的降低收缩压作用,同时 带来降低舒张压的效果。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本实施例的复方口服制剂采用用制药工业已知方法制备,各组分具体用量参见下 表 采用阿魏酸哌嗪与氯沙坦钾两种口服药物同时混合服用进行的治疗效果表明,伍 用阿魏酸哌嗪和氯沙坦钾的效果均优于单用一种药物,从而为研制两种药物合理伍用的复 方制剂奠定了基础。高血压大鼠模型的治疗效果验证目的观察阿魏酸哌嗪联合氯沙坦钾的不同配比的复方制剂对DOCA(醋酸去氧皮 质酮)高血压大鼠血压(BP)的影响,以探讨复方中不同剂量搭配下的降压作用。方法SD大鼠96只,$,体重180 190g。于无菌状态下切除右侧肾脏后,每周二 次给予DOCA 5mg/只,sc,并饲以氯化钠溶液;随机分为12组,每组8只,具体分组和处
置情况如表一。表一动物分组及药物配方、给药方法 给药方法复方组药物用水稀释成稀糊状,每日灌胃给药,po, qd( 口服,一天一 次);连续5周结果5周后,测定各组动物的血压,各组动物血压平均值及统计结果见表二、表三,取P < 0. 05为有显著差异;取P < 0. 01为有极显著差异。表二各组动物收缩压的平均值及统计结果 表三各组动物舒张压的平均值及统计结果 注同模型组比较,aP< 0. 05 ;AP < 0. 01同阿魏酸哌嗪组比较,jP < 0. 05 ;JP < 0. 01同贝那普利组比较,kP < 0. 05 ;kP < 0. 01同复方一组比较,bP <0.05 ;BP <0.01
同复方二组比较,eP <0.05 ;cP <0.01
同复方三组比较/P <0.05 ;DP <0.01
同复方四组比较,eP <0.05 ;EP <0.01
同复方五组比较,fP <0.05 ;FP <0.01
同复方六组比较,gP <0.05 ;GP <0.01
同复方七组比较,hP< 0. 05 ;hP < 0. 01同复方八组比较,iP< 0. 05 ;1P < 0. 01表二及表三中,各数据后有A或a标示的,标明该组实验数据与模型组实验数据相 比较的统计分析结果,A表明该组实验数据与模型组实验数据相比较P < 0. 01,a表明该组 实验数据与模型组实验数据相比较P < 0. 05 ;B K、b k标示的意义以此类推。根据表二及表三的结果可见1、当复方中阿魏酸哌嗪或贝那普利其中的一个药量固定时,随着另一个药给药剂 量的上升,降压效果越好,无论是舒张压或收缩压都是如此(P <0.05或P <0.01);2、当复方中的一个成分的剂量与单用该药的剂量相同时,复方的降压效果总是大 于单药的降压效果,尤其是随着复方中另一成分剂量增大时(P < 0. 05或P < 0. 01)。3、当复方中两个药物均取单药剂量的半量时(复方五组),其降压效果优于其 中任一单一成分全量时的降压效果,尤其是对舒张压(阿魏酸哌嗪组或贝那普利组,P < 0. 01)4、复方对舒张压的最大降压效应大于复方中两个成分的降压效果之和,计算如 下模型组-复方九组=137.3-68. 8 (mmhg) = 68. 5mmhg >(模型组-阿魏酸哌嗪组)+(模型组-氯沙坦钾组)=(137. 3-114. 7) mmhg+(137. 3-108. 2)mmhg = = 51. 7mmhg不良反应观察各组动物均未见死亡,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未见明显的动物行为 差异,动物处死后各主要脏器如心、肝、肾、脑、脾、肺、睾丸、大小肠、胃等均未见出血、炎变 等急性病理学改变,也未见其他病理学上的差异,也未观察到明显的副作用。结论当复方中阿魏酸哌嗪或氯沙坦钾其中的一个药量固定时,随着另一个药给药剂量 的上升,降压效果越好,无论是舒张压或收缩压都是如此;当阿魏酸哌嗪采用最大剂量而氯 沙坦钾采用最低剂量的复方(复方七组)的降压效果要弱于阿魏酸哌嗪采用最低剂量而氯 沙坦钾采用最大剂量的复方(复方三组),表明阿氯沙坦钾在复方中起到更大的降压作用; 当阿魏酸哌嗪取最大量时,随着氯沙坦钾的剂量增加(复方七、八、九组),降压效果增加, 直到阿魏酸哌嗪和氯沙坦钾均取到最大剂量时(复方九组),降压效果最好。反之亦然。综 合而言,本复方对舒张压的最大降压效应大于复方中两个成分的降压效果之和。由此可见,无论是阿魏酸哌嗪还是氯沙坦钾,二者形成的复方可以达到更大的降 压效果,优于各自的单方制剂;而且复方制剂其不会带来额外的副作用,也不会带来副作用 上的不同。表明阿魏酸哌嗪和氯沙坦钾形成的复方制剂不仅具有更大的降压作用,而且在 使用上是安全的。如上所述,便可较好的实现本发明。
权利要求
一种新型抗高血压药物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主要由阿魏酸哌嗪20~400份和氯沙坦钾5~100份的混合物为药用成份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抗高血压药物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方制 剂还包括惰性固体12 220份作为药物载体,惰性固体与药用成份形成的掺合物构成复方 制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抗高血压药物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固 体为赋形剂、崩解剂、润滑剂、助溶剂、矫味剂、粘合剂中的一种或上述多种以任意比例构成 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抗高血压药物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方制 剂还包括惰性液体160 1200份作为药物载体,惰性液体与药用成份形成的掺合物构成复 方制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抗高血压药物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液 体为稀释剂、添加剂中的一种或上述两种以任意比例构成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抗高血压药物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方制剂的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剂、粒剂、混悬剂和糖浆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抗高血压药物复方制剂。该复方制剂按重量份计主要由阿魏酸哌嗪20~400份和氯沙坦钾5~100份的混合物为药用成份构成。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服用方便、使用安全的阿魏酸哌嗪与RAS抑制剂中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剂(ARB)的一种——氯沙坦钾的复方抗高血压制剂,它重在全方位控制收缩压,当然必然带来舒张压的下降。它既能解除ET的缩血管效应,也能解除AngII的缩血管效应,同时也解除了二者的病理性血管增殖效应,针对了目前所知主要的引起高血压的病理性神经体液因素,具有最大限度的降低收缩压作用,同时带来降低舒张压的效果。
文档编号A61P37/04GK101879165SQ201010164698
公开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6日
发明者唐楷 申请人:四川宝盛康药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