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仿生按摩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正骨、推拿、牵引、热疗的仿生器械,更具体在说,尤其涉 及一种仿生按摩床。
背景技术:
目前,通过研究人体内脏器官的发病原因,认为人体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在椎骨通 道中受到压迫或受到椎周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的刺激,而产生继发性损害,导致植物神经 功能紊乱。使其支配的内脏器官功能障碍产生病变,如胃病、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胃 炎冠心病、糖尿病、心律失常等都是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方法,对其中一軒病变如糖 尿病、冠心病等到现在还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使用药物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副作用、手术治 疗使病人承受极大的痛苦。以“异病同治”理论为指导通过治疗人体脊椎及其周围软组织 操作从而达到治疗内脏器官疾病的目的。当前亦大都采用我国中医传统有效的正骨、推拿、 牵引、热疗等综合治疗方法。但尚未有完善的医疗器械去实现,大都为人工操作,医生体力 消耗大,要让病人同时接受综合性治疗就更难以实现。培训专门人材亦有一定困难,不仅需 要时间、还需要有专业的培训老师,培训合格的人数也有限,使接受治疗人数受到一定的限 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状的不足,提供一种由微机系统实现全自动控 制,以机械完成正骨、推拿、牵引、热疗的仿生按摩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仿生按摩床,包括床体,其中所述的床 体上设有颈椎牵引机构、正骨推拿机构、热疗装置和下肢牵引机构,所述的颈椎牵引机构包 括设置在床体表面的颈椎牵引架、固定在颈椎牵引架上的颈椎牵引带,颈椎牵引架设有颈 椎牵引驱动装置;所述的正骨推拿机构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升降架和升降驱动装置,升降 架上设有的丝杆、水平架和水平驱动装置,水平架上设有滚动轴、沿滚动轴作圆周运动的两 组按摩环,固定在水平架上的滚动驱动装置,按摩环上分布有多组按摩轮,两组按摩环上的 对应按摩轮之间的间隔距离与人体脊椎两边的穴位相适应;所述的下肢牵引机构包括设置 在床体表面的左下肢牵引架右下肢牵引架,设置在左下肢牵引架上的左下肢牵引带,左下 肢牵引架设有左下肢牵引驱动装置,设置在右下肢牵引架上的右下肢牵引带,右下肢牵引 架设有右下肢牵引驱动装置;所述的热疗装置设置在按摩环两侧的升降架上;所述的颈椎 牵引驱动装置、滚动驱动装置、水平驱动装置、升降驱动装置、左、右下肢牵引驱动装置和热 疗装置均与控制单元电路连接。上述的一种仿生按摩床,其中所述的颈椎牵引驱动装置固定在颈椎牵引架下方的 床体上,在颈椎牵引架底部设有导向螺母,颈椎牵引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通过丝杆与导 向螺母螺纹连接。上述的一种仿生按摩床,其中所述的热疗装置为红外线辅射板。[0007]上述的一种仿生按摩床,其中所述的滚动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还连接有减速 箱,减速箱的动力输出轴通过齿轮与滚动轴上的齿轮啮合连接。上述的一种仿生按摩床,其中所述的左、右下肢牵引电机分别固定在左、右下肢牵 引架下方的床体上,在左、右下肢牵引架底部均设有牵引螺母,左、右下肢牵引电机的动力 输出轴分别通过丝杆与牵引螺母螺纹连接。上述的一种仿生按摩床,其中所述升降架上还设有导轨,导轨可以控制水平架的 运动轨迹。上述的一种仿生按摩床,其中所述的颈椎牵引驱动装置、水平驱动装置、升降驱动 装置、滚动驱动装置以及左、右下肢牵引驱动装置均为直线电机。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颈椎牵引机构和下肢牵引机构,借助椎向韧带 和关节中的阻力和牵引力的拉压力,使椎间隙轻微增宽,关节地位,消除脊椎错位、肥大、变 性后对神经的压迫刺激症状,同时配合使用正骨推拿机构准确地纠正脊椎关节错位,使神 经节段相关的椎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劳损得到治疗,充分发挥推拿治疗软组织劳损的作 用,使正骨与推拿有机地结合,即治滑、又治筋,减少副损伤,使病人乐于接受治疗,再配以 热疗装置,即红外热疗,治疗病椎有关软组织劳损点,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使脊椎复位后迅 速恢复其功能状态,解除交感神经和脊神经损害源,使神经功能得以恢复,从而达到治疗目 的。本实用新型的动力装置均采用直线电机,使整个系统动态响应性能大大提高,反应灵敏 快捷。具有位精度高、速度快、加减速过程短等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 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A_A向剖视图;图3是
图1B_B处部视图;图4是
图1的左侧示意图;图5是
图1的右侧示意图。图中床体1、颈椎牵引机构2、颈椎牵引架2a、颈椎牵引带2b、颈椎牵引驱动装置 2c、导向螺母2d、正骨推拿机构3、底座3a、升降架3b、升降驱动装置3c、丝杆3d、水平架3e、 水平驱动装置3f、滚动轴3g、按摩环3h、滚动驱动装置3i、按摩轮3j、导轨3k、热疗装置4、 下肢牵引机构5、左下肢牵引架5a、右下肢牵引架5a’、左下肢牵引带5b、右下肢牵引带5b’、 左下肢牵引驱动装置5c、右下肢牵引驱动装置5c’、牵引螺母5d、控制单元6、减速箱7。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
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仿生按摩床,包括床体1,在床体1上设有 颈椎牵引机构2、正骨推拿机构3、热疗装置4和下肢牵引机构5,其中,颈椎牵引机构2包 括设置在床体1表面的颈椎牵弓丨架2a、固定在颈椎牵弓丨架2a上的颈椎牵弓丨带2b、设置在颈 椎牵引架2a底部的导向螺母2d以及固定在颈椎牵引架2a下方的床体1上的颈椎牵引驱 动装置2c,颈椎牵引驱动装置2c的动力输出轴通过丝杆与导向螺母2d螺纹连接;正骨推拿机构3包括底座3a,底座3a上设有升降架3b和升降驱动装置3c,升降驱动装置3c控制 升降架3b的升降,升降架3b上设有的丝杆3d、水平架3e和水平驱动装置3f,水平驱动装 置3f的动力输出轴与丝杆3d连接,控制丝杆3d转动,从而使与丝杆3d螺纹连接的水平架 3e作水平运动,升降架3b上还设有导轨3k,导轨3k可以控制水平架3e的运动轨迹,通过 导轨3k可将推拿分为上半段区间、下半段区间、3/4段区间和全程区间,全段任意点推拿, 水平架3e上还设有滚动轴3g、沿滚动轴3g作圆周运动的两组按摩环3h,固定在水平架3e 上的滚动驱动装置3i,滚动驱动装置3i的动力输出轴还连接有减速箱7,减速箱7的动力 输出轴通过齿轮与滚动轴3g上的齿轮啮合连接,按摩环3h上分布有8组按摩轮3j,每组 有2个按摩轮3j,按摩环3h每分钟转10 15转,转动方向为顺时针转动,有效推拿长度 为60公分,两组按摩环3h上的对应按摩轮3j之间的间隔距离与人体脊椎两边的穴位相适 应;所述的下肢牵引机构5包括设置在床体1表面的左下肢牵引架5a、右下肢牵引架5a’, 设置在左下肢牵引架5a上的左下肢牵引带5b,设置在左下肢牵引架5a下方床体1上的左 下肢牵引驱动装置5c,设置在右下肢牵引架5a’上的右下肢牵引带5b’、设置在右下肢牵引 架5a’下方床体1上的右下肢牵引驱动装置5c’以及分别设置在左、右下肢牵引架5a,5a’ 底部牵引螺母5d,左、右下肢牵引驱动装置5c,5c’的动力输出轴分别通过丝杆与牵引螺母 5d螺纹连接;热疗装置4为红外线辅射板,设置在按摩环3g两侧的升降架3b上,可促进全 身血液循环;颈椎牵引驱动装置2c、滚动驱动装置3h、水平驱动装置3f、升降驱动装置3c、 左、右下肢牵引驱动装置5c,5c’和热疗装置4均与控制单元6电路连接。颈椎牵引驱动装 置2c、水平驱动装置3f、升降驱动装置3c、滚动驱动装置3i以及左、右下肢牵引驱动装置 5c,5c’均为直线电机,直线电机具有响应速度高反应快捷、位移精度高、速度快、加减速过 程短、低噪音等特点,其无需传动环节,减少了传动误差,使整个装置运行时,可以非常精确 地进行牵引、正骨、推拿,有效保证了其治疗的有效性。牵引部分具体工作时,通过控制单元6,将颈椎牵引电机2c的牵引力范围设定在 50 200N之间,每5N为一单位任意可调,时间设定为5、10、15、20、25、30分钟任意可调, 牵引方法分为连续、间断两种,在控制单元6的控制面板上可直接对总时长、牵引力大小、 牵引时间、休止时间进行设定,每按一次控制板上的选择键,定时一牵引力一牵引一休止, 指示灯依次循环闪亮,当指示灯在某个功能指示位置上闪动时,按动INC (增加)或DEC (减 少)便可调整出该功能所需要的数值。通过控制单元6,将左、右下肢牵引电机5c,5c’的牵引力范围设定在50 900N之 间,每50N为一单位任意可调,牵引方法分为连续牵引、间断牵引。在控制单元6的控制面 板上可将间断牵引时间设定为1、2、3、4、5、6、7、8、9分钟,间断休止时间设定为1、2、3分钟, 间断时间可以设定范围内任意选择,牵引方式分为左下肢单独牵引,右下肢单独牵引,左、 右下肢同时牵引,左、右下肢交替牵引(3次、5次、8次任选一种)后同时牵引。牵引力控制显示为数字式显示,牵引力在设定的范围内能自动补偿,维持牵引力 在设定的范围内,牵引时间控制显示为数字式显示,呈递减式显示,至零后停机。正骨推拿机构具体工作时,通过控制单元6选择好推拿范围,启动按摩动电机3e 使按摩球环3d作圆周运动,同时启动水平驱动装置3f,按选择好的推拿范围使按摩环3g作 往复运行,当需要调节推拿力度时,则通过升降驱动装置3c对升降架3b进行上下调节,从 而调节按摩环3g的推拿力度。[0024] 在正骨推拿机构工作的同时,可以启动热疗装置,通过设置在按摩球环3d两侧的 两块红外线辅射板进行热疗,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加速治疗病椎有关软组织劳损点,使脊椎 复位后迅速恢复其功能状态,解除交感神经和脊神经损害源,使神经功能得以恢复,热疗温 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权利要求一种仿生按摩床,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体(1)上设有颈椎牵引机构(2)、正骨推拿机构(3)、热疗装置(4)和下肢牵引机构(5),所述的颈椎牵引机构(2)包括设置在床体(1)表面的颈椎牵引架(2a)、固定在颈椎牵引架(2a)上的颈椎牵引带(2b),颈椎牵引架(2a)设有颈椎牵引驱动装置(2c);所述的正骨推拿机构(3)包括底座(3a),底座(3a)上设有升降架(3b)和升降驱动装置(3c),升降架(3b)上设有的丝杆(3d)、水平架(3e)和水平驱动装置(3f),水平架(3e)上设有滚动轴(3g)、沿滚动轴(3g)作圆周运动的两组按摩环(3h),固定在水平架(3e)上的滚动驱动装置(3i),按摩环(3h)上分布有多组按摩轮(3j),两组按摩环(3h)上的对应按摩轮(3j)之间的间隔距离与人体脊椎两边的穴位相适应;所述的下肢牵引机构(5)包括设置在床体(1)表面的左下肢牵引架(5a)、右下肢牵引架(5a’),设置在左下肢牵引架(5a)上的左下肢牵引带(5b),左下肢牵引架(5a)设有左下肢牵引驱动装置(5c),设置在右下肢牵引架(5a’)上的右下肢牵引带(5b’),右下肢牵引架(5a’)设有右下肢牵引驱动装置(5c’);所述的热疗装置(4)设置在按摩环(3g)两侧的升降架(3b)上;所述的颈椎牵引驱动装置(2c)、滚动驱动装置(3h)、水平驱动装置(3f)、升降驱动装置(3c)、左、右下肢牵引驱动装置(5c,5c’)和热疗装置(4)均与控制单元(6)电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颈椎牵引驱动装置 (2c)固定在颈椎牵引架(2a)下方的床体(1)上,在颈椎牵引架(2a)底部设有导向螺母 (2d),颈椎牵引驱动装置(2c)的动力输出轴通过丝杆与导向螺母(2d)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疗装置(4)为红外线 辅射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仿生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动驱动装置 (3i)的动力输出轴还连接有减速箱(7),减速箱(7)的动力输出轴通过齿轮与滚动轴(3g) 上的齿轮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下肢牵引驱动装 置(5c,5c’)分别固定在左、右下肢牵引架(5a,5a’)下方的床体(1)上,在左、右下肢牵引 架(5a,5a’ )底部均设有牵引螺母(5d),左、右下肢牵引引驱动装(5c,5c’ )的动力输出轴 分别通过丝杆与牵引螺母(5d)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3b)上还设有导 轨(3k),导轨(3k)可以控制水平架(3e)的运动轨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颈椎牵引驱动装置 (2c)、水平驱动装置(3f)、升降驱动装置(3c)、滚动驱动装置(3i)以及左、右下肢牵引驱动 装置(5c,5c’ )均为直线电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仿生按摩床,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床体,其中所述的床体上设有颈椎牵引机构、正骨推拿机构、热疗装置、下肢牵引机构和控制单元,颈椎牵引机构、正骨推拿机构、热疗装置和下肢牵引机构通过电路及电机驱动各部的分工工作,通过控制单元控制电路及驱动电机控制及协调各部间的工作。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牵引、正骨、推拿的位置及力度容易控制,适用于临床对脊椎及周围软组织的治疗。
文档编号A61F5/045GK201668666SQ20102020875
公开日2010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1日
发明者龙层花 申请人:龙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