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冷热两用座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7-7  8

专利名称:电子冷热两用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冷热两用座。它特别适合于无空调设施的汽车驾驶室内使用,同时也适合银行、财税及家庭使用。
目前无空调设施的汽车驾驶室工作条件较差,驾驶员的工作非常辛苦,特别是夏天驾驶室的温度特别高,以致驾驶员无法高度集中精力驾驶,给驾驶员安全行车带来了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缺陷或不足,提供一种简单,夏天能防暑降温,冬天能防寒取暖的电子冷热两用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座架上的保温材料内设置有金属壳体制成的集能室。具有珀尔帖效应的半导体致冷(热)器一端通过集冷板与集能室的金属壳体相连,另一端与散热器相连,在靠体的中央部位装有与集能室相通的靠压装置,座体的中央部位装有与集能室相通的减振座压装置。人体入座时,由于施加一定的压力,使靠压装置和减振座压装置中的冷气阀自动打开,放出冷气,吸收与之接触的人体背部和臀部热量,防暑降温。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1)由于是采用了半导体致冷(热)器 制冷,则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无噪声,无磨损;(2)能耗少,电源可交、直两用、使用方便,安全;(3)结构简单,保持了软座的特点,并具有夏天防暑降温,冬天防寒取暖两种功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最佳实施例进行说明在座架〔12〕上设置有发泡塑料制成的保温材料〔8〕,保温材料的内空设置有金属壳体〔16〕制成的集能室〔2〕。具有珀尔帖效应的半导体致冷(热)器〔5〕一端面通过集冷板〔4〕与集能室的金属壳体贴合连接,另一端面与散热器〔22〕贴合连接,在沙发靠体〔1〕的中央部位装有与集能室相通的靠压装置〔6〕,沙发座体〔9〕的中央部位装有与集能室相通的减振座压装置〔11〕。在这里,靠压装置由金属靠板〔7〕,回位弹簧〔18〕和冷气靠阀〔3〕组成。减振座压装置由金属座板〔10〕。回位弹簧〔19〕。减振弹簧〔20〕和冷气座阀〔13〕组成,当金属靠板、金属座板受到一定压力。则与集能室相通的冷气靠阀、冷气座阀自动打开,放出冷气,吸收热量,平时则关闭。在座架〔12〕与靠体支承板〔15〕之间装有联板〔21〕,其目的是加强紧固,形成整体。为了方便使用,适于交直两用,以及有较好的制冷(热)效果,则在靠体支承板的右上侧装有变压器,整流稳压滤波器、温控器、电源换向开关,交直流 开关所组成的电气控制部份〔17〕。电子冷热两用座夏天用于制冷降温则为冷座。此时将电源换向开关拨向正冷位置,接通直流电源(如果是交流电则将交直流开关拨向交流位置,电源通过变压器降压。整流后)。电流经稳压滤波器,温控器流入致冷器,致冷器开始工作。工作端制冷降温,吸收制冷板和集能室之热量,使之温度降低。当人靠座在冷座上与金属靠板和金属座板接触时,由于施加有一定的压力,使金属靠板和金属座板凹进,与集能室相通的冷气靠阀和冷气座阀打开,放出冷气,吸收与之接触的人体背部和臀部的热量,达到防暑降温之目的,根据环境温度的不同和因人而异的需要,可用温控器调节工作电流。达到调节温度以适应人体为度。当人体离开冷座时。冷气靠阀和冷气座阀在回位弹簧作用下自动关闭,以减少能量损耗。冬天用于防寒取暖时则为热座,工作过程与上相同,不同的是,使用时需将电源换向开关拨向正热位置,才能达到热座的功能。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冷热两用座。包括靠体[1]、靠体支承板[15]、座体[9]和座架[12],其特征在于座架[12]上设置有保温材料[8],在保温材料的内空设置有金属壳体[16]制成的集能室[2],半导体致冷器[5]的一端面通过集冷板[4]与集能室的金属壳体相连,另一端面与散热器[22]相连,在靠体[1]的中央部位装有与集能室相通的靠压装置[6],座体[9]的中央部位装有与集能室相通的减振座压装置[11],电气控制部份[17]装在靠体支承板[15]的右上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两用座,其特征在于靠压装置〔6〕由金属靠板〔7〕、回位弹簧〔18〕和冷气靠阀〔3〕组成,减振座压装置〔11〕由金属座板〔10〕、回位弹簧〔19〕,减振弹簧〔20〕和冷气座阀〔13〕所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两用座,其特征在于座架〔12〕与靠体支承板〔15〕之间装有联板〔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两用座,其特征在于电气控制部份〔17〕由变压器、整流稳压滤波器、温控器、电源换向开关和交直流开关所组成。
专利摘要一种电子冷热两用座,它包括靠体、靠体支承板和座体,其主要特征是座架上的保温材料内设置有金属壳体制成的集能室,半导体致冷器的一端通过制冷板与集能室的金属壳体相连。另一端与散热器相连,在靠体的中央部位装有与集能室相通的靠压装置。它结构简单,使用维修方便,能交直两用,具有冷热座两种功能,特别适合无空调设施的汽车驾驶员使用,同时也适合银行、财税和家庭使用。
文档编号B60N2/24GK2057629SQ8921179
公开日1990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1989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1989年11月8日
发明者毛南新, 杨德恒 申请人:毛南新, 杨德恒

最新回复(0)